重庆市语文阅读课竞赛教案.docx
《重庆市语文阅读课竞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语文阅读课竞赛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语文阅读课竞赛教案
我很重要
(第一课时)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二小学校李学勇
师简介:
李学勇,男,1974年8月出生,南川区隆化第二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重庆市普通话培训讲师团成员。
所撰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两篇,并多次获省级奖。
曾参与修订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教师用书,编订西师版小学说话、写话用书。
2007年获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实验“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参加南川区青年人才论坛获教育分论坛一等奖,曾获“南川区优秀教师”称号。
一、教材分析: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
这就是“我”的重要性。
著名作家毕淑敏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
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
阅读是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作者和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
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感悟。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在语文的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同时也要丰富语言积累,在情感熏陶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语文。
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引,结合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实际,在教学本文时,我采取了谈话法、导读法、情景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重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自读自悟,读中悟理,读中悟情,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去阐明“我很重要”,感受“我很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由于文中有些语句蕴含深刻哲理,有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如:
当“我们不存在时”父母如何伤心,这就得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生命的可贵。
作者从事业的角度阐明“我很重要”这方面与学生现实联系不大,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在工作中“我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方面阐明“我很重要”。
3.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感受生命的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
三、教学重点:
目标1、2。
四、教学难点:
目标3。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收集相关资料:
①关于“父母失去孩子”的感人亲情故事。
②关于“友情”的古诗词名句。
3.思考课后问题。
(二)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谈话:
在你的心中,你觉得哪些人很重要?
为什么?
(三)教学环境
能播放多媒体课件(方正奥思格式)的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刚才我们聊了哪些人很重要的话题,有一位叫毕淑敏的作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看大屏幕。
(出示句子:
我们……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
2.说说你的观点。
(提醒有不同的观点吗?
)
3.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
(生齐说课题)
4.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
5.提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谈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阐明“我很重要”。
2.生自读课文。
3.引导交流:
(1)检查生字词:
重点检查生字、易读错字的读音。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交流从哪几方面阐明“我很重要”。
(三)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用心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2.引导交流,顺学而导,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1)交流“亲情”时,恰当引导学生理解从“亲情”的角度写了哪几种情况。
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①假如我生病时,父母怎么做的?
假如我成功时,父母怎么做的?
假如我不存在时,父母会多么地伤心。
②“是啊,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我们不会忘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也不会忘记在汶川大地震中那震撼人心的画面……(看图片)
“生死不离”是我们生命的誓言,孩子,此刻,你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感受读“亲情”部分。
(2)感受“友情”中我的重要:
友情就像是生命中的阳光,在我们所学的古诗里,有不少诗句就歌颂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谁来说一说。
(3)感受“事业”中我的重要:
从哪些词语你体会到“我很重要”。
(教师引读)
(四)强化主题,心灵倾诉
1.过渡谈话:
无论面对亲情、友情、事业,我们都很重要。
(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
2.学生放声朗读;勾出自己最受启发的句子。
3.引导交流,理解要“时刻努力,重要地活”;感情朗读。
4.学到这里,大家可能有很多话要说,请拿出笔写一写吧,可以借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自己创编格言。
(生写后交流,此环节作机动。
)
5.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锻造者,相信大家都会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让我们昂起头,对自己,也对所有的人,再次响亮地宣布:
我很重要!
板书设计:
亲情
时刻努力
26.我很重要友情
重要地活
事业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李春梅
教师简介:
李春梅,女,1978年出生,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事业,从教13年,多次被评为九龙坡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2007年1月获重庆市第三届利用农远资源赛课语文学科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10月参加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综合全能市级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10月获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论文评选“我的教育故事”一等奖,2008年3月获重庆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一等奖。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推想重点词句的意思。
3.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4.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联系上下文推想重点词句的意思。
初步了解议论文基本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回顾内容,初识文体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真理会有全新的认识。
2.拿出课前做的课文结构图,自己读读。
3.指名说。
4.根据结构图,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吗?
(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5.像这样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的文体,就是议论文。
根据议论文的结构,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
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初识论证,学习写法
(一)读思结合,初探真理
1.作者一开始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谈谈你心目中的真理。
2.真理就是指真实的道理,被实践检验、证实是正确的。
课文中谈到了哪些真理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有关的重点词句勾画下来。
并在旁边适当批注。
3.学生交流。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定理、定律、学说
(3)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4)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5)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4.小结过渡:
这么说,真理有科学的定理、定律、学说,也有观点等等。
确实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二)细读揣摩,论证真理
1.怎样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呢?
”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个事例进行论证,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把特别引起自己思考的语句,勾画下来,批注自己的感受。
2.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存在的疑问。
指名交流。
谢皮罗首先----------发现问题,接着--------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读读课文)
……
关注细小的平常事中发现问题(司空见惯)----不断发问、不断探索——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发现了真理——真理就是这样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用哪三个词语最能够概括每个事例的发现过程?
(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
4.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出示)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尔进行了许多试验。
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1)自己读读,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思考?
(2)交流(紧紧抓住、反复、一连串问号、许多试验)
5.自己读读,再看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事例?
6.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词语概括?
(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小结:
这三个事例完全符合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内容相近、写法相同,有理有据地充分论证了真理怎样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又论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正确性。
7.这样的共同点,不只三个事例,还有许许多多,课文进行了高度概括,自己读一读。
(出示文段:
)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1)引读“谢皮罗发现真理,是因为——
(2)千百年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事例进行论证。
8.现在你明白作者是怎么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了吗?
小结:
根据发现真理本身的规律和过程,作者选取的材料非常典型,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的论证也非常严密,这就充分论证了作者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得出结论,深化真理
1.为什么作者要告诉我们“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
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自读7、8自然段。
2.交流:
真理不神秘、不遥远(不难);不能凭空产生,不是坐等而来的(不易);需要有所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3.真理的获取并不难,也不容易,探索真理既有艰辛,更有乐趣。
正如科学巨匠们所说——引读(名人名言)
4.科学巨匠们的至理名言,无不让我们感到人们正是有了这种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这个世界才如此辉煌。
三、总结迁移,激励探索。
1.如果说,诗歌浪漫奔放,散文绵长悠远,议论文丝丝入扣的论证则让我们感受到了思维的力量、逻辑的力量!
2.请选择大家敢兴趣的话题,按照“提出观点,选择具体事例证明观点,最后进行总结”的结构说说你写议论文的思路。
3.小学生涯即将结束,进入中学以后我们会接触更多的议论文。
期待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附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证明观点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波义耳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奥地利医生发现睡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总结观点
发现真理并不神秘也不容易
黄河大合唱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熊显利
教师简介:
熊显利:
女,生于1976年5月,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教师,江津区骨干教师。
曾获重庆市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城区组演讲、信息技术等多个项目一等奖;江津市首届语文说课竞赛一等奖;江津区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江津区小学语文优质课选拔赛特等奖;江津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主研的德育课题课题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教案十余篇;课堂教学朴实扎实,力求一课一得,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乐于探究。
一、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是本文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根据课标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
领悟表达方法,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场景描写他们也并不陌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本课生字词,联系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作者、黄河、时代背景、朗诵词等相关资料,从而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内容理解的桥梁。
集中力量把时间用在突破重点与难点上。
本课文质兼美,我们要咬定“语言”不放松。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倾听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抓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体悟其间蕴含的情感,更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语言深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寻求一种“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段。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
学生:
了解抗战历史,搜集《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破题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二)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对于黄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目的,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的结构:
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演出的情景,哪些段落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体验一段音乐
1.创设情景,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那即将演奏的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请在受到触动的词句或者标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2.师生共同交流:
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1)第六段(课件)
①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②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
这深情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
③生齐读。
(2)第七段(课件)
①演出仍在继续,想象也在继续,咱们继续交流。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乐曲的气势磅礴的?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哪,演员们的哪些动作让你印象深刻,特别感动?
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生答后追问:
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什么?
③(课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学们,看到这凄惨的一幕幕,我们怎能不愤怒,怎能不激情满怀?
指挥,举起了指挥棒;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马号,透过这一举一提,一捏一劈,想想,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
④学生朗读——
⑤(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乐声的响起,就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是作者丰富的想象。
那这一想象有什么作用?
⑥同学们齐读——
⑦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进行说话训练。
(3)学习第八段(课件)
①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乐曲的气势磅礴?
②被劈动的仅仅是死寂的东海吗?
被震醒的仅仅是沉睡的山峰吗?
被劈动的,被震醒的到底是什么?
结合了解到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③生读。
④一个排比句,一个感叹号,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⑤生读。
⑥抓学生的心里期待,听黄河大合唱之“黄河船夫曲”(课件)
⑦师生合作读。
(二)学会一种方法。
1.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段,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黄河大合唱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富有震撼力的?
2.(课件)现在,咱们把这些联想和想象部分去掉,你们再读读,你发现文章变得怎样了?
3.小结: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把写实和联想、想象结合起来。
(三)发现一支乐队。
1.如此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究竟是由一支怎样的乐队表演出来的?
请大家浏览课文第4、5自然段。
2.这是一支怎样的乐队?
(奇特)
3.你从乐队的奇特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四)感悟一片情怀。
1.运用前面总结出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读课文第10、11段。
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写实和联想的部分,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如有疑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3.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音乐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你都勾画了哪些内容?
4.再听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这段音乐又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课件:
保卫黄河)
5.写话训练:
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联系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拿起笔,把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写下来吧。
(你可以自由表达,也可以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
分享交流……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总结《黄河大合唱》的作用和意义,再读课题——
2.深化主题,推荐红歌。
板书:
15黄河大合唱
联想气势磅礴
想象斗志昂扬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