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
汽开区六中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月考
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选择题按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上。
3.考试完毕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5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
第一是生吞活剥,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
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演员。
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其次是文化造伪。
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目瞪口呆。
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
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
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
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
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
有些贪官被摘掉乌纱帽,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
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
搜索权力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
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
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
我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
《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儒学现代化的价值瓶颈,今天很多人要继承儒家传统,却从这句话里发现它是愚昧落后的东西。
为了完成儒学的现代化,必须对这句话开刀,加以全新阐释。
于是就有人说,这句话表明孔夫子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因为“小人”可以解释为儿童,“难养”的意思就是要尊重他们,好好地伺候着他们,这不是非常符合现代价值观吗?
但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
你怎么能把“小人”随意阐释为“儿童”呢?
对历史器物的胡乱开发,常常会制造出新的文化笑柄。
奥运开幕式上“击缶而歌”,就是一个典型的礼制错误。
这个缶从先秦以来就是专用的丧器,庄周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敲的就是这种玩意儿。
秦国也流行过击缶作乐,那是因为它虽然军事上很强大,音乐和文学却很低级,六国都瞧不起它。
汉灭秦之后,缶就只剩下丧器的含义了。
到现在湖北民间还有丧歌队的传统,正在申请文化遗产,也就是集体击缶,专门给死者唱挽歌。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让几千个士兵在那里奋力击缶,在下请问导演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
(摘编自朱大可《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要恢复汉服,使之融入日常,就要依据所测量的人体的18个尺寸来进行改造。
B.商人重修古迹以及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大肆推销食品都属于文化造伪的行为。
C.“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不能随意阐释为“儿童”。
D.庄周妻子去世时,庄周“鼓盆而歌”,把生活中使用的盆临时当做丧器使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为总分结构,条理清晰、论析精当,体现了逻辑思辨性和社会干预性。
B.对人肉搜索问题,文章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应该尽快界定搜索权力的边界。
C.作者善于针对文化拯救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举例论证,所举实例古今兼顾。
D.文章对中国文化拯救过程中的误区从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和论证,见解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传统服饰的传承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活因素和现代审美观念,不能完全照搬。
B.当前社会道德匮乏,但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又是道德过剩的表现。
C.今人阐释古代文献时,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可以有所发挥,但不能脱离原义。
D.对历史器物开发要严肃谨慎,应当充分了解其文化内涵,否则容易沦为文化笑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
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
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
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人很老实。
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
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
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
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
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
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
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
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
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
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
学生离不开纸。
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
为什么要花钱买呢?
纸有的是!
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他每晚都开夜车。
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
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
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
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
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
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
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
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
“我口乃(的)鸡呢?
我口乃鸡呢?
……”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
文嫂吓了一跳:
女儿戴得一头重孝。
她明白出了大事了。
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
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
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
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
有的先生要走了。
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
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
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
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
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
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
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
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
“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笋壳鸡呀!
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
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5.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
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
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9.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5分)
2、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知滑县。
剧盗高章者,诈为缇骑,直入官署,劫佳胤索帑金。
佳胤色不变,伪书券贷金,悉署游徼
名,召入立擒贼,由此知名。
擢户部主事,改职方,迁礼部郎中,以风霾考察,谪陈州同知,迁按察使。
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吏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万历七年,起故官,巡抚陕西。
未上,改宣府。
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
佳胤命锦缚八赖将斩,而身驰赦之,八赖叩头誓不敢犯边。
后与总督郑洛计服满五大。
入为兵部右侍郎。
十年春,浙江巡抚吴善言奉诏减月饷。
东、西二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构党大噪,缚殴善言。
张居正以佳胤才,令兼右佥都御史代善言。
甫入境,而杭民以行保甲故,亦乱。
佳胤问告者日:
¡°乱兵与乱民合乎?
”曰:
¡°未也。
¡±佳胤喜曰:
¡°速驱之,尚可离而二也。
¡±既至,民剽益甚。
佳胤从数卒佯问民所苦,下令除之。
众益张,夜掠巨室,火光烛天。
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
擒百五十人,斩其三之一。
乃佯召文英、廷用,予冠带。
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
二乱悉定。
帝优诏褒美。
寻以左侍郎还部,录功,加右都御史。
未几,拜戎政尚书,寻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加太子少保。
召还理部事。
叙劳,予一品诰。
御史许守恩劾佳胤,御史徐元复劾之,遂三疏谢病归。
越二年卒。
(节选自《明史•张佳胤传》)
【注】游徼:
乡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B.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C.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D.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嘉靖是年号。
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
B.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
如文中的“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C.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
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类有变化,职责则专叫纠弹。
D.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
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佳胤处变不惊。
他被强盗劫持,一点也不慌乱,假装写票据取银两,实际上是写乡官的名字,最终捕获了强盗。
B.张佳胤有计谋。
麻锦擒获八赖后,他让麻锦处斩八赖,自己又骑着快马赶去赦免了八赖,恩威并施,收服了八赖。
C.张佳胤有才能。
他受张居正赏识,去浙江处理骚乱事宜,到达后,了解情况并果断采取措施。
平息了骚乱,得到皇帝嘉奖。
D.张佳胤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
他一生虽然多次升职,但也遭到过挫折,许守恩等人弹劾他。
最后他被朝廷免职回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
(5分)
(2)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歌风台①
张方平
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
淮阴反接②英彭③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注释】:
①歌风台:
《汉书·高帝纪》载,高帝十二年,刘邦过沛,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酒酣,击筑自歌,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②反接:
反绑双手。
③英彭:
英布与彭越,二人都是开国功臣,一封淮南王,一封梁王,先后被刘邦杀死,灭三族。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首句时间跨度很大,点出刘邦从穷困失意到贵为帝王的前后变化,给人强烈的反差感。
B.次句刻画刘邦醉酒赋诗的典型瞬间,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主人公志得意满、慷慨激昂的一面。
C.三、四句机杼别运,说刘邦君临天下的目的尚未达到,却错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
D.本诗风格笔短趣长,意在言外,顺接自然,着墨不多却能给读者以含蓄蕴藉的审美享受。
E.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诗人借古迹而抒怀,在叙述和议论中寄寓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15.这首诗的三、四句与元代诗人张昱《过歌风台》中“韩彭受诛黥布戮,且喜壮士今无多”两句表达了怎样相同的思想感情?
手法上有怎样的不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16.古诗文默写(11分)
(1)陶渊明描写初回到家时看到的情景的两句诗是“,”,所蕴含的感情相当丰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
(《归去来兮辞》)
(2)作者最后以“,”二句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归去来兮辞》)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4)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5)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第Ⅰ卷表达题(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扇不在大,有品则名。
扇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魂之美。
这盖因——扇艺术与文人情趣相勾连,消暑纳凉,。
扇中思绪,似言似语;哲言靓画,摇曳生姿。
这些书画流韵,与扇子的手持功用刚好相合。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
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
书画家在扇面作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
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汉字的神韵,在名扇中可谓。
《晋书》有言,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住蕺山,遇一卖扇老妪。
(),慨然题字。
老妪看着白扇变墨扇,怕更为难卖。
王羲之劝她不必担心,尽管去卖。
竟是市人见之,出价十倍争买。
缘是书扇文字,行气纵横,无限匠心留其中。
明代大书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
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
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
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似有高格名士相谈,更价值不菲。
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
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千娇百媚声名遐迩鬼斧神工天马行空
B.风情万种声名遐迩巧夺天工龙飞凤舞
C.风情万种如雷贯耳鬼斧神工龙飞凤舞
D.千娇百媚如雷贯耳巧夺天工天马行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羲之看到很少有人买老妪的扇子B.王羲之看到老妪的扇子很少有人买
C.王羲之惜其扇少人问津D.王羲之非常同情老妪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明清的书法扇面,女性手迹是最出众的B.明清的书法扇面中,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
C.最出众的明清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D.明清最出众的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打动了无数人,而我却偏偏关注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这两句是不是在暗示¡°虽然皇帝的恩泽惠及不到我,可我却不管那么多,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呢?
或许有,但袁枚绝对不会说出来。
因为清代的文字狱极为严酷。
当然,追问当年袁枚到底是怎么想的,意义不大。
诗也好,文也罢,读经典诗文的价值不在于理解诗文本身,而是把这些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和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经典诗文常读常新,常读常深。
¢Ù文中有一处逻辑错误,找出并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Ú这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字)(3分)
¢Û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这个结论的。
(不超过10字)(1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
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
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
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试答案
1.BA项条件关系不成立。
C项“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还指底层百姓。
D项文中认为“盆”是专用祭器。
2.D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3.C原文是“但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