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614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57套.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257套

高二(上)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朔(shuò)风:

北风酒馔(zhuàn):

酒恁(nèn)地:

那么,这么

B.髭(zī)须:

胡子洗漱(shù):

洗脸漱口讥诮(qià):

冷言冷语地讽刺

C.庇(bì)佑:

保佑赍(jī)发:

资助怂恿(sǒngyǒng):

鼓励别人去做某事

D.辖(xiá)制:

管束央浼(měi):

恳求,请托迤逦(yǐlǐ):

曲折连绵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①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②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③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④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⑤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A.⑤③④①②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③②①D.⑤③②①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大而无当。

B.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C.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D.他说:

“他虽然犯了这样大的错误,但我还是不愿意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发绕症状。

C.在湖南卫视举办的成人仪式节目现场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黄高学子激动不已——“这是我们在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窗口,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透露给外界。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免疫系统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参与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的免疫细胞竟然与肿瘤的恶化息息相关,它们会促进肿瘤生长,帮助癌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里面去。

要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弄清两个基本问题:

机体如何对入侵者作出反应;当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怎样加速癌变进程。

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一颗钉子,一些细菌会乘机从脚底钻入身体,但它们无法在人体内兴风作浪,因为一进入人体,细菌就会受到一群免疫蛋白和细胞的猛烈攻击。

参与防御的免疫蛋白除了抗体外,还有30来种补体蛋白,它们可以导致病菌溶解,而病菌一旦溶解,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就会出动,将病菌的残余部分吞食掉。

一旦遇到不速之客,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就会将它们整个吞下,消化掉。

除了上述两种细胞,吞噬细胞还包括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伤口的愈合除了要消灭入侵病菌,还需要血小板的参与:

它们从充斥着血管的内间质层迁移至表皮破损处,使血液凝固。

然后,在一些酶的作用下,大量蛋白质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将皮肤细胞固定下来。

伤口开始结痂,皮肤又会长回原样,炎症战场也逐渐沉寂下来。

不过,炎症反应有时并未真正停止。

不仅是皮肤,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从而变成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温床”。

  大量证据显示,慢性炎症与某些肿瘤的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1863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在恶性肿瘤中发现了免疫细胞;1978年,意大利的阿尔贝托•曼托瓦尼在某些肿瘤附近,观察到先天性免疫细胞有聚集的倾向;1986年,美国的癌症生物学家哈罗德•F•德沃夏克指出,癌症是“无法愈合的伤口”。

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的弗朗西丝•鲍尔克威尔研究了人体内的一种蛋白分子。

这种分子类似于激素,是一种免疫信号分子,在浓度较高时,可以杀死癌细胞,因此科学家把它叫做肿瘤坏死因子(TNF)。

但是,当低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长期滞留于肿瘤中时,却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

在一次试验中,鲍尔克威尔敲除了小鼠身上编码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使它无法合成肿瘤坏死因子。

试验结果令人惊讶:

小鼠竟变成了癌症“绝缘体”!

她回忆道:

“这一结果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所有把肿瘤坏死因子当作抗癌药物来研究的科学家都傻眼了,原本的抗癌分子一下子变成了癌症加速剂。

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

实际上,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

这个系统的细胞和分子网络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大脑,而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有时它对癌症亮“绿灯”,但有时它又亮“红灯”。

有些先天性免疫细胞,比如自然杀伤细胞,的确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而其他

免疫细胞,在平时都是消灭肿瘤的“正义之师”,只有当微环境处于炎症状态时,才有可能“助纣为虐”。

而且,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

关于炎症与通过血液扩散的癌症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5.下列对“免疫系统”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免疫系统是保护人体免遭细菌入侵的保障系统。

B.免疫系统复杂程度很高,仅次于人脑的复杂程度。

C.免疫系统由免疫蛋白、自然杀伤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D.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抗入侵细菌而引发的人体生理反应。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一系列的重大发现推翻了人们对免疫系统作用的传统认识。

B.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关注免疫细胞与肿瘤恶化之间的联系。

C.对于入侵的细菌,免疫细胞负责溶解,免疫蛋白质负责吞噬。

D.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并导致形成肿瘤。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大量的证据显示,慢性炎症与某些肿瘤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的保障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B.炎症反应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反应时间过长的慢性炎症可能对人体有害,应当引起患者高度的重视。

C.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网络非常复杂,所以要在短时间破解有些免疫细胞“助纣为虐”的现象,的确有点困难。

D.通过基因疗法,修复人身体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就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最终消灭肿瘤。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

“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惠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

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

所住公廨,近于马队。

是故渊明出其诗云: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

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8.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群:

合群

B.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聊:

悠闲

C.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要:

邀请

D.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乐琴书以消忧

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乃瞻衡宇

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既自以心为形役

D.即便就酌,醉而归觉今是而昨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文章写作,他的《五柳先生传》中是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

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

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

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

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五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四、(本大题3个小题,共22分)

11.文言文翻译及断句。

(共8分)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分)

②.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2分)

③.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共6处,共3分)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12.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①—

题。

(6分)

四块玉闲适①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

②投:

再酿之酒。

③醅(pēi)泼:

未滤过的再酿酒。

④老瓦盆:

粗陋的盛酒器。

⑤南亩:

语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

⑥东山卧:

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①.作者在《窦娥冤》中大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四块玉·闲适》中却道“贤的是他,愚的是我”。

这两处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②.王国维评价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字字本色”。

明代评论家王骥德说:

“作剧戏,亦须令老妪解得,方人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

”请从上在面第一首小令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

(2分)

13.名句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1),知来者之可追。

(2),风飘飘而吹衣。

(3)引壶觞以自酌,。

(4),鸟倦飞而知还

(5),穷岛屿之萦回(6),秋水共长天一色。

(7)潦水尽而寒潭清,。

(8)山原旷其盈视,。

五、(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

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

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

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咯”地笑了:

“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

“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

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

“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

”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

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

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

”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

”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

“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

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

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

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

”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高&考%资(源#网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

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

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

”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

”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

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

‘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

肠子要剪断!

快走。

唉!

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

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

林太太说:

“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

”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

“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

我对秀鸾说:

‘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

’秀鸾点点头。

我说:

‘你何必着急呢!

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

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

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

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

”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

“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

对!

血型不可不验。

”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

【注】迭格:

吴方言,意为“这个”。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

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15.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16.“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17.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六、(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14分)

18.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4分)

 

年份

地点

灾害名称

重建时间及重建情况

1995年

日本阪神

7.2级大地震

重建时间近10年,实现了重建家园、创建崭新市民生活的目标

2005年

美国新奥尔良

风灾

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仍然无家可归或处于失业状态。

2008年

四川汶川

8级大地震

重建时间3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比震前更美好。

(1)读完图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2)面对这样的奇迹,你想对援建灾区的人们说(2分):

19.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3分)

晨报讯由中国行业联盟、亚太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用友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高峰会日前在南京举办。

众多知名管理专家,成功企业代表云集本次峰会,与来自华东地区的数百名企业代表共商“革新、盈利、擎动未来”。

据悉,接下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高峰会将会在全国12大城市开展,这也是用友公司助力中国企业转“危”为“机”、深入服务行业乃至产业升级的关键行动之一,转型升级助力中国企业再生。

(记者陈起增)

20.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

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21.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3分)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

“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妈妈答: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小孩子又问:

“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妈妈答: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

(60分)

22.“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一种自我修身方法,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违背道德观念、做人原则的事。

其实,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都会发现“慎独”留给我们的感悟和思考。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何尝不是一种“慎独”,奸佞小人中的君子何尝不是一种“慎独”,物欲横流中的洁身自好者何尝不是一种“慎独”,科学探求中的“异见者”何尝不是一种“慎独”……所以说,“慎独”既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对于“慎独”,你或许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你或许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你或许会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请以“我在独处的日子(时候)”或“说慎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立意自定,不得套作或抄袭。

 

高二(上)语文第一次月考

1、A酒馔:

酒和饭食

2、D

3.B。

B“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A。

大而无当:

广大而无边际。

当,底。

也说“大而不当”。

原来是说接舆的话夸大而没有证据。

后用以表示大而不切实际的意思。

C.涸辙之鲋:

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

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

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比喻一个时候里的损失或失败,以后或在另一个时候还能得到挽回或补偿。

4、D(A项成分残缺,应在“含量不高”后加上“的现状”或“的现实”;B项“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不能并列;C项“无论”应放在“面对国旗”前。

5.C(“免疫系统”至少应包括免疫蛋白、免疫细胞、血小板和酶等物质。

6.B(A、不符合文意。

原文说“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

C、关系颠倒了,应该是“免疫蛋白质负责溶解,免疫细胞负责吞噬”。

D、不符合文意,原文说“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

7.D(推断过于绝对。

8、B聊:

姑且

9、A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乃”前一个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副词,“才”。

“为”前一个是动词,“担任”;后一个是介词,“被”。

“而”前一个表承接关系,后一个表并列关系。

10、B

11、①、得分点:

“宁”“穷”“且”

②、得分点:

“而”“涸辙”

③、每处0.5分,错答、漏答1处倒扣0.5分,直到得分扣完为止。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12、诗歌鉴赏

①、1个小点1分,共4分。

前者直抒胸臆(直接呼告),后者以退为进(反讽、正话反说);(前者)对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的愤嫉;(后者)对官场的厌倦、蔑视和憎恨,对清静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②举出例句1分,分析2分。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和山僧野叟凑菜肴欢宴的景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真切,自然,通俗易懂,表现了作者不俯仰随俗,追求安闲自适生活的志趣。

13、略

14、(4分)C、D。

解析:

A项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不是生动曲折,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外省人彭先生与台湾小姐的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对话风趣而又细腻。

B、“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错,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的话,但没有这样做,也没有牺牲亲情

15、(6分)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16、(6分)①有担当,明大义:

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

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③幽默乐观:

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17、(8分,观点2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