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6590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深圳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滴水成冰”是化学变化

B.“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百炼成钢”指生铁经多次煅炼转化为纯铁

2.如图为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B.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C.2Eu2+表示2个铕原子

D.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3.化学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钛合金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

B.头盔缓冲层中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C.垃圾分类有利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D.霉变的花生经冲洗、蒸煮后仍可食用

4.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AB.BC.CD.D

5.“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

”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的主要成分——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不属于有机物

B.对乙烯基苯酚由3种元素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C原子、8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B观察乳化现象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A.AB.BC.CD.D

7.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

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II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8.下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容

 

A.Ca(OH)2属于易溶物质

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

D.7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

9.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

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CH4(CO)

点燃混合气体

B

铜粉(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C

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

NaCl(CaCl2)

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10.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滴入装有物质Y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

B.X为AgNO3溶液,Y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

Cu>Ag

C.X为BaCl2溶液,Y为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X为稀盐酸,Y为Al(OH)3,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

11.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

(1)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

气体

方法(或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方法1:

加热氯酸钾

均可选择A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均可选择_____装置(填标号)

方法2:

加热____

方法3: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均可选择_____装置(填标号)

CO2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小组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方案

现象

结论

方案1: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若带火星的木条____

则该瓶气体是O2

方案2: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______溶液,振荡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方案3: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色

则该瓶气体是CO2

………….

………….

………….

(3)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

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

据此,该小组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甲a→b→c乙b→a→c丙c→a→b

12.下列流程可用于制备硫酸铵。

I.制硫酸: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②为SO3+H2O=H2SO4,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II.合成氨:

(3)“原料气”中N2

制备:

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_____,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4)“原料气”中H2的制备:

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

室温下,氨水的pH______7(填“>”或“<)。

III.制备硫酸铵:

(6)将NH3通入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中,得到硫酸铵。

用水稀释浓硫酸时,需将______缓慢地加入______。

(7)(NH4)2SO4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_____(填标号)。

A氮肥B磷肥C钾肥

13.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下列属于O2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标号)。

AO2能支持燃烧

B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CO2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2)小圳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备O2的相关探究。

【查阅】他得知在KClO3分解制O2的反应中,Fe2O3可作催化剂。

【实验】他用电子秤称取0.49gFe2O3和一定量

KClO3,充分混合后加热至KClO3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8g。

【计算】①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

②该反应生成O2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思考】他发现制备O2较慢,猜测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可能会影响反应的快慢。

【探究】③他调节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制备O2,整理数据绘制出如图,从图中得出KClO3和Fe2O3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

【结论】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计算出小圳同学在【实验】中称取的KClO3的质量为______g,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是________(填最简比),不是最佳质量比。

 

2020年深圳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滴水成冰”是化学变化

B.“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

着火点

D.“百炼成钢”指生铁经多次煅炼转化为纯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我们能闻到各种气味,“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

C、着火点燃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般不改变。

“釜底抽薪”是清除可燃物,故C错误;

D、“百炼成钢”指生铁经多次煅炼碳含量降低成为钢,不是转化为纯铁,故D错误。

故选:

B。

2.如图为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B.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C.2Eu2+表示2个铕原子

D.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3,表示原子序数为6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Eu2+表示2个铕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Eu2O3中,氧元素显-2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x+(-2)×3=0,则x=+3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3.化学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合金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

B.头盔缓冲层中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C.垃圾分类有利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D.霉变的花生经冲洗、蒸煮后仍可食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钛合金密度小抗腐蚀性好,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A正确。

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头盔缓冲层中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B正确。

C、垃圾分类有利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C正确。

D、霉变的花生含黄曲霉素,高温不易分解,经冲洗、蒸煮后仍不可食用,D错。

故选:

D。

4.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不是烧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碳酸钠是白色固体,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可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

”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的主要成分——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乙烯基苯酚不属于有机物

B.对乙烯基苯酚由3种元素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C原子、8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A错。

B、对乙烯基苯酚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B正确。

C、对乙烯基苯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

(1×8):

(16×1)=12:

1:

2,C错。

D、一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个C原子、8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D错。

故选:

B。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B观察乳化现象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木炭,震荡,气体的颜色变浅,甚至变成无色,证明木炭具有吸附性,选项正确;

B、加入洗涤剂后,震荡,可观察到植物油“均匀”分散

倒水中,形成乳状液体(乳浊液),故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正确;

C、将铁钉防止盛有干燥空气的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探究铁生锈需要水,但不能证明需要氧气,选项错误;

D、鼓入空气后,面粉悬浮在装置内,此时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面粉被蜡烛引燃而发生爆炸,可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选项正确。

故选C。

7.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

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II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

表示水,由两种元素组成还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正确。

B、反应I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B错。

C、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都变,反应II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正确。

D、该成果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了氢气,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D正确。

故选:

B。

8.下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容

 

A.Ca(OH)2属于易溶物质

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

D.7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对照表格可知,其属于微溶物质,说法错误;

B、Ca(OH)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法错误;

C、3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0.15g:

100g=3﹕2000,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7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说法正确。

故选:

D。

9.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CH4(CO)

点燃混合气体

B

铜粉(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C

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

NaCl(CaCl2)

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与甲烷都有可燃性,点燃混合气体甲烷也被除去,故错误;

B.铜粉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氧化铜,原物质被除去,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故正确;

D.氯化钙和氯化钠都可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故错误,故选C。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滴入装有物质Y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

B.X为AgNO3溶液,Y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

Cu>Ag

C.X为BaCl2溶液,Y为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X为稀盐酸,Y为Al(OH)3,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硫酸和碳酸盐反应能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A错。

B、活动性强的金属可知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X为AgNO3溶液,Y为Cu片,铜可以置换出银,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

Cu>Ag,B正确。

C、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C正确。

D、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的反应,D正确。

故选:

A。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

11.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

(1)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

气体

方法(或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方法1:

加热氯酸钾

均可选择A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均可选择_____装置(填标号)

方法2:

加热____

方法3: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均可选择_____装置(填标号)

CO2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小组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方案

现象

结论

方案1: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若带火星的木条____

则该瓶气体是O2

方案2: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______溶液,振荡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方案3: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色

则该瓶气体是CO2

………….

………….

………….

(3)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

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

据此,该小组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甲a→b→c乙b→a→c丙c→a→b

【答案】

(1).C

(2).高锰酸钾(或KMnO4)(3).B(4).

(5).复燃(6).氢氧化钙(或Ca(OH)2)(7).红(8).丙

【解析】

【详解】

(1)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发生装置可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均可用B装置;制取氧气还可以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均可用A;二氧化碳、氧气密度均比空气大,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均可用C装置收集;故有:

气体

方法(或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方法1:

加热氯酸钾

均可选择A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均可选择C装置

方法2:

加热高锰酸钾(或KMnO4)

方法3: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均可选择B装置

CO2

化学方程式为

(2)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有:

方案

现象

结论

方案1: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则该瓶气体是O2

方案2: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或Ca(OH)2)溶液,振荡

若溶液变浑浊

则该瓶气体是CO2

方案3:

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则该瓶气体是CO2

(3)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明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装置、验证所得气体;故填:

丙。

12.下列流程可用于制备硫酸铵。

I.制硫酸: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②为SO3+H2O=H2SO4,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II.合成氨:

(3)“原料气”中N2的制备:

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_____,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4)“原料气”中H2的制备:

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

室温下,氨水的pH______7(填“>”或“<)。

III.制备硫酸铵:

(6)将NH3通入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中,得到硫酸铵。

用水稀释浓硫酸时,需将______缓慢地加入______。

(7)(NH4)2SO4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_____(填标号)。

A氮肥B磷肥C钾肥

【答案】

(1).

(2).化合(3).四(4).

(5).>(6).浓硫酸(7).水(8).A

【解析】

【详解】

(1)反应①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多变一”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特点“多变一”,故填:

化合。

(3)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故填:

四。

(4)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5)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

氨水显碱性,pH>7,故填:

>。

(6)用水稀释浓硫酸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地加入水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

故填:

浓硫酸;水。

(7)(NH4)2SO4含氮元素,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氮肥,故选:

A。

13.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下列属于O2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标号)。

AO2能支持燃烧

B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CO2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2)小圳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备O2

相关探究。

【查阅】他得知在KClO3分解制O2的反应中,Fe2O3可作催化剂。

【实验】他用电子秤称取0.49gFe2O3和一定量的KClO3,充分混合后加热至KClO3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8g。

【计算】①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

②该反应生成O2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思考】他发现制备O2较慢,猜测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可能会影响反应的快慢。

【探究】③他调节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制备O2,整理数据绘制出如图,从图中得出KClO3和Fe2O3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

【结论】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计算出小圳同学在【实验】中称取的KClO3的质量为______g,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是________(填最简比),不是最佳质量比。

【答案】

(1)A

(2)①1

49g②0.96g③5:

4④2.45;5:

1

【解析】

【详解】

(1)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O2能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密度和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A。

(2)剩余氯化钾质量1.98g-0.49g=1.49g,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则

故填:

1.49g;0.96g。

(3)由图可知KClO3和Fe2O3最佳质量比是5:

4,反应速率最快,故选:

5:

4。

(4)设氯酸钾质量为y,则

KClO3和Fe2O3的质量比是2.45g:

0.49g=5:

1,故填:

2.45;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