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6486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docx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一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

暑假作业

(一)

注意事项:

本试卷只有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下表内。

1.有学者撰写了一篇题为《作用不算大,危害却不小》的评论文章,以评价某一经济政策,该文的主要内容最可能涉及: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

2.下图说明本世纪初美国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三产业出现繁荣景象。

这是因为:

①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新经济”的出现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④“自由放任”政策的推行

A.①②③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3.“(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上述材料不能表明:

A.经济、科技、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B.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D.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4.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借鉴意义有:

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

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持国家财政B.小农经济出现C.私田大量开垦D.耕作技术提高

6.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某班级同学观察下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 D.①④⑤

7.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

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8.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布雷顿森林协定》最早的倡导国不包括:

A.苏联B.美国C.中国D.新加坡

1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比较,不同之处是战后: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12.观察下图,开辟图中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

A.迪亚士、哥伦布B.哥伦布、达·伽马C.达·伽马、麦哲伦船队D.哥伦布、麦哲伦船队

13.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4.柯达公司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垄断了当时世界90%以上的胶片产业,但在2011年,由于无法在数字时代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柯达公司提请破产保护(见下图),并于2012年初正式破产。

柯达公司的遭遇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②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长盛不衰 ③技术落后是柯达公司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④全球化依然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15.如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②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③表明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④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A.①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

16.“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

”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年B.1885~1895年C.1912~1922年D.1937~1947年

17.二战后许多西方国家实施福利制度,其作用不包括:

A.缓和社会矛盾B.扩大社会消费C.减少政府支出D.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18.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

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新进程”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B.福利国家C.自由放任D.市场经济

19.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

“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

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

”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

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9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的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

A.都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B.都是私人建立的近代企业

C.都属于外国人出资建立的D.说明工业文明战胜了自然经济

21.下面是新航路开辟的局部示意图,关于②航线的开辟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打通欧洲到达东方的航路B.为葡萄牙带去了丰厚的利润

C.找到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捷径D.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22.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

23.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

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B.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B.欧共体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5.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

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

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

由此,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

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产业结构变化B.改变英国经济布局

C.推动英国经济均衡发展D.推动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26.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

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

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

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7.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可见,“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A.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28.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这表明: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29.下列漫画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肥豬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30.西方史学家认为:

“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被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③忽视轻工业生产④长期僵硬地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1.1925年秋,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

“除尽力发展销售合作社外,目前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支持一切富有生命力的生产合作社(农业公社、集体农庄、劳动组合、生产协作社、合作工厂等等)和那些应该提高更高阶段的国营农场。

”联共(布)的这一决定:

A.成为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来源B.确立经济高指标“赶超战略”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继承D.成为农业集体化的指导思想

32.“(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发明者多是有经验的工人技师B.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电力能源的广泛使用

33.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34.《关于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民主党派失去了原有的阶级基础。

”这主要是指:

A.地主阶级和富农阶级已经被消灭B.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

C.民族资产阶级已被改造为劳动者D.民主党派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

35.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杜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36.一直以来,国际金融组织由美欧发达国家担任主要职务。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地位角色正悄然变化。

去年5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调任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同时兼任首席经济学家。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呼声日盛,由来自中国的金融业者前往该组织担任要职十分符合现实需求。

这些变化表明: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②美国丧失国际金融支配地位③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

37.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

当时外电报道:

“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

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

”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

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38.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

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

这是因为二者都: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39.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

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D.一年多熟制的发展

40.下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它主要说明了这次经济危机:

A.时间长B.范围广C.危害大D.发展快

41.《书序》中说:

“伊陟相大戊,毫有祥(指妖怪),桑谷共生于朝。

”《史记·殷本纪》亦载:

“帝大戊立,伊陟为相,毫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

”据此,有学者认为商代十分重视种桑养蚕,其理由是:

A.丝织技术的进步B.帝相均参与农桑C.桑树的大量种植D.桑与谷相提并论

4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与罗斯福新政的最大不同在于:

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B.推行国有化政策C.体现了凯恩斯主义D.关注低收入者生活

43.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

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新进程”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B.福利国家C.自由放任D.市场经济

44.据史书记载:

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

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

该材料可以说明: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

45.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46.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

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重又返回家乡务农。

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

A.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B.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

C.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较大波动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现象严重

47.1977年11月在广东,邓小平指出,(农村)民主评分不能普及,大队核算也不能搞早了。

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

这主要强调:

A.在农村分配中不能实行民主制度B.在农村不能实行平均分配的制度

C.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D.人民公社化的体制必须彻底否定

48.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干预经济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49.“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50.《全球通史》中指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反映出:

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B.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

C.资本主义社会化趋势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1.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

“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

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

”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52.邓小平曾指出:

“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下列史实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53.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一时间报纸成为抢手货。

下列不属于当时中国报刊业发展特点的是:

A.近代报刊对洋商和洋务集团有一定依赖关系B.近代报刊是政府发行的公报

C.大多模仿西方报刊形式,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办报者往往兼有政治和经营上的双重考虑

54.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

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

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55.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条件是:

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②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③日本实力的增强 ④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6.杰拉尔德·M·迈耶指出:

二战后,“美国通过自己创造国际货币弥补逆差这种途径,获得了一种对实际资财的‘自由’主宰权,也可以用这种资财扩大购买外国货物、劳务及资产”。

这说明:

A.战后世界经济制度化便利了美国扩张B.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存在的必要性

C.美国因国内商品短缺而大量印制货币D.美国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57.“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59.1882年9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60.“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答题卡

班级:

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分数:

______________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目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题目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答案解析

1.【答案】A【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对于另外三项政策,其实行时间短,主要是服务于军事的,因此经济上的作用不大,在后期危害较大,故选A项。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当代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新经济影响下,第三产业迅速上升。

①同材料相反。

④是20世纪30年代前的政策,排除①④。

所以C正确。

3.【答案】B【解析】A项可由“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体现;由“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可体现出C、D两项;B项内容题干未涉及,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

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整顿银行的措施、处理生产和销售的关系、以及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借鉴意义。

5.【答案】D【解析】税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持国家财政,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取代“千耦其耘”集体耕作模式的新模式,是表现,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私田大量开垦是税制改革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故D项正确。

6.【答案】C【解析】图表无法说明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5~1929年美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排除①②,故C正确。

7.【答案】A【解析】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思想上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依然坚持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进入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上日程,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根本性突破”。

8.【答案】A【解析】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财富,获得资本原始积累,故①正确;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料和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