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6450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docx

西卫发5号关于呈报《二O一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的报告定稿

 

西卫发[2011]2号

 

关于呈报《二○一○年全县卫生

工作总结》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现将《二○一○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随文呈报,请审示。

附件:

二○一○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主题词:

呈报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抄报:

区(市)卫生厅(局),县委、人大、政协。

抄送:

县委陈副书记、人大王副主任、政府田副县长、政协赵副主席。

发:

各医疗卫生单位。

二○一○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我县卫生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县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医务人员紧紧围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药品“三统一”工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塑造卫生行业新形象,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维护全县人民健康、保障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县人民医院迁建一期工程于2009年5月26日全面开工建设,目前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已完成主体,进入室内外装修。

二期工程洗衣房、供应中心、锅炉房及浴室正在一层主体施工,传染病楼已完成主体封顶。

工程进展顺利,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080万元。

二是兴隆中心卫生院职工宿舍楼于2009年6月22日由县发改局批复立项,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100万元,由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工程于2009年7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三是兴平、平峰卫生院门诊部于2009年9月28日由县发改局批复立项,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援建项目投资,目前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四是村卫生室建设项目。

2010年由中央国补资金投资新建村卫生室15所,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60万元,目前已全部建成。

五是争取宁夏友好爱心协会投40万元新建新营卫生院住院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六是县妇幼保健所迁建项目得到宋庆龄基金会的援助,总投资629万元,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计划建设地址位于吉强镇团结村北屲坪组,幸福路南侧,安家河路西侧,已完成初设方案。

(二)农村卫生工作。

1、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显著。

一是西吉县健康宁夏全民行动有效开展。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实施方案(2010-2012年)》要求,成立了全县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及部门职责,召开了启动大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全县健康宁夏全民行动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于2010年7月份正式启动并组织开展了全县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工作,卫生局抽调业务人员10名,对3个乡镇6个行政村,3个街道6个居民小区进行了健康知识基线调查,累计发放问卷1300多人份。

9月份组织7名专家巡回为19个成员单位的1000余名干部职工开展了健康素养大讲堂进机关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全县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5%,健康形为形成率达72%,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率达85%。

二是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创建活动有效落实。

按要求在全县35个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无烟单位创建活动,经考核,有28个医疗卫生单位实现无烟单位目标,其余7个单位将于2011年实现无烟单位目标。

2、乡村级管理进一步完善。

全县有乡镇卫生院25所,有村卫生室309所,均开展规范化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分综合管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四大项工作,年初卫生局与各卫生院,卫生院与各村卫生室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百分制,分季度、半年、年终进行考核,并实行严厉的奖罚措施,对年终考核中的倒数一、二名进行通报和处罚,对连续两年排名倒数一、二名者,将免去院长或村医职务;对排名靠前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表彰奖励。

乡村级均开展了绩效考核,2010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对全县25个卫生院并抽取50个村卫生室就2010年度的工作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现场考核及科学、公平的绩效评价,次此考核深入村组农户,调查被服务对象1600户5300人,发放问卷750人份。

经考核,25个乡镇卫生院(分院)中:

优秀等次(绩效值在85分以上)10个,占40%;合格等次(绩效值在70—85分以下)15个,占60%;无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卫生院。

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平均成绩优秀的14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56%;合格的11个,占44%;无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村卫生室。

按要求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公共卫生知识及医改培训任务;对312名村医进行了公共卫生知识培训。

3、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项目成效显著。

按照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验研究方案,2010年拓宽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由上年的74种基本药物提升为121种,进一步完善支付制度,健全服务模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满足农民看病就医需求。

全县306所定点村卫生室接诊患者496421人次,核销药品517.9万元,占村级门诊统筹金额的61.98%,就诊人次占参合农民总数的122.1%,人次平均药费10.43元。

4、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指标。

按照区卫生厅《关于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市局督导要求,我局抽调专人采取随机抽样、实地复核、发放问卷、个别走访等方式集中力量完成了初级卫生保健自查评估和各类资料整理工作,各项指标均达标。

(二)社区卫生工作。

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11个配套文件精神,我县在县城东西街分别成立了东、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编制数额分别安排8名工作人员,按照“六体一位”的功能全面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010年参加卫生厅社区卫生人员培训8名,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1%,健康教育覆盖率90%,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5%和87%,老年人规范保健率60%。

(三)妇幼卫生工作。

通过深入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孕产妇“一对一”保健管理和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政策,使我县妇幼保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10年全县活产数7574人,其中救助6613人,救助率87.9%;住院分娩率97.44%,孕产妇系统管理88.14%,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25.89/10万,3岁和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为81.27%和84.89%,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8.15‰、12.31‰和16.13‰,婚前医学检查2620对,婚检率81.59%;农村怀孕前三个月妇女和孕早期孕妇的叶酸补服3676人次,补服率59.8%,服用依从率30%;新生儿疾病筛查739人,筛查率27.15%,筛查出2例笨丙酮尿症患儿,均得到免费救治。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2010年共进行了10次冷链运转,报告适龄建卡儿童6801人,完成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三联、麻风、麻腮风、乙肝、乙脑、甲肝、流脑9苗接种121678针次,报告接种率均在97%以上,乙肝首针及时率97.63%,6岁组白破二联97.32%(与该苗规格和供苗不及时有关),扩免疫苗达到了接种率95%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2、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按照“高度重视、密切跟踪、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肝炎、结核、菌痢、包虫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878例,丙类传染病7种921例,总发病率310.75/10万,居前5位的是:

流行性腮腺炎329例,肺结核228例,风疹170例,手足口病178例,菌痢125例。

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各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

对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置,防止了疫情暴发流行和进一步扩散蔓延,确保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自治区先后分配我县四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计62600人份,主要用于卫生、教师、学生和公共窗口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接种,完成疫苗接种55181人份。

3、碘缺乏病防治。

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会议,制定下发了《西吉县实现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紧急行动方案》和《西吉县消除碘缺乏病自查考核评估方案》,利用“5.15”碘缺乏病宣传日等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击贩运私盐活动,在全县贫困户、低保户和11个乡(镇)49个重点村免费发放碘盐40吨,全面迎接卫生部对我县消除碘缺乏病的考核验收。

4、结核病防治。

全县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70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0例,其中新涂阳130例,复治涂阳1例,初治涂阴59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69.15%,对发现的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84.57%。

5、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对全县8-15岁适龄人群和在校高中生进行了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其中8-15岁适龄人群乙肝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补种率分别为95.78%、98.35%、98.98%,在校高中生乙肝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补种率分别为100%、100%、96.56%。

6、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宁夏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于2010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8月龄—4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全县摸底应种目标儿童33163人,接种33002人,接种率99.51%。

7、农村改厕项目。

我县高度重视,成立了改厕领导小组及技术监督指导组,安排专人负责改厕项目工作,按要求在吉强镇、将台乡和田坪乡实施双瓮式卫生厕所改厕项目,目前2000座厕所已全部建成。

(五)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通过举办学习班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各项经营自律制度,增强全社会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卫生许可管理,共核发食品卫生许可证426个,其中餐饮服务许可证265个,公共场所许可证93个,医疗服务机构卫生许可证56个。

三是根据《全国食品安全整顿》的要求,全县共监督检查餐饮单位447家,食用油经营者170户,零散经营者13户,食用油生产小作坊1户,使用食用油的生产企业8家,共出动人员482人次,车辆87车次。

四是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和家庭婚宴监督管理,全年共报告300人以上集体聚餐10次,100至300人聚餐357次,100人以内聚餐312次,监督覆盖率100%。

五是开展了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及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等专项监督检查,有效整顿和规范了我县市场经济和医疗服务秩序。

六是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活动。

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共出动监督车辆26辆(次),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89家,责令限期整改7家,有效净化了医疗市场环境。

七是开展了问题乳粉进一步清查、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专项治理工作。

(六)医政工作。

1、医院管理工作。

全县各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求发展,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改善就医环境,简化就医程序,提高业务技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县医院、中医院“药占比”分别为51.08%、55%,门诊次均费用分别为74元、53.9元,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为2381元、2029元,各项医疗技术指标按目标责任制要求进行。

全面推行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及医疗信息公示制,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2、“平安医院”创建工作。

我局制定下发了《2010年卫生系统“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

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统筹兼顾,夯实基础,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平安建设活动,确保卫生系统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上访事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便捷、放心的就医环境。

3、对口帮扶工作。

卫生局高度重视,成立了西吉县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西吉农村卫生工程实施方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西吉县农村卫生工程管理考核办法》,与支援医院、受援医院三方签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西吉县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目标责任书》。

各支援单位先后派出35名主治医师以上专家对各受援医疗单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传帮带工作。

帮助开展新业务3项,接受进修学习人员9名,办各类专题讲座77次,业务培训700多人次,各帮扶专家在基层累计工作3970个工作日,门诊接诊11520人次。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等10支医疗队均对被帮扶单位在病床、办公用品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援。

4、百万贫困患者白内障复明工程。

认真做好白内障复明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加强定点手术医院县人民医院的监督管理,完成白内障患者手术69例。

(七)中医工作。

我县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订了《西吉县2010年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推广专家组,举办了乡、村中医药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共培训乡、村卫生技术人员219人,中医技术推广工作在各医疗单位有序开展。

全县25所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门诊,314所村卫生室中有222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占70.7%。

中医院积极争创“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达标活动,加强肝病、针康等中医重点科室建设。

(八)卫生科技教育工作。

2010年卫生厅为我县乡镇卫生院招聘8名执业医师,录用特岗见习医生60名,人事厅为我县招考支医人员5名,录用卫生技术人员22名,均安排到岗位工作,有效缓解了我县卫生技术人员紧缺的状况。

完成了666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全额事业单位执行了绩效工资。

按要求完成了“一乡一人”培训和乡村医生轮训。

(九)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三统一”工作。

1、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

卫生局先后召开了全县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及培训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区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并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和药房管理人员进行了两次业务培训。

2010年4月份开始各乡镇卫生院对库存药品进行清盘,按照《宁夏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目录(2009版)》申购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县级医疗机构按规定比例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价格政策。

2、药品“三统一”工作。

全县二级医疗机构购进药品2629.7万元,其中主配企业宁夏闽宁医药公司配送到位率86.7%,补配企业国药控股宁夏分公司配送到位率53.1%;一级医疗机构购进药品523.7万元,其中主配企业配送到位率72.4%,补配企业配送到位率80.6%;村卫生室购进药品562.6万元,其中主配企业配送到位率78.2%,补配企业配送到位率67.1%;社区卫生服务站购进药品3.36万元,配送到位率90.5%。

县、乡、村、社区中标药品总计划到位率分别为93.7%、94.6%、92.8%、90.5%,基本药物使用率100%,履约期内回款率均为100%,平均配送到位时间县、乡、村分别为3.5天、5.5天、6天。

县、乡、村平均有《基层目录》药品390种、225种、81种。

全县购进中标医用耗材350.8万元,其中普通医用耗材配送到位率为97.8%,特殊医用耗材配送到位率100%;中标医用耗材使用率100%,履约期内回款率均为100%,平均配送到位时间县、乡、村分别为3天、5天、5.5天。

(十)党建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党组织活动。

我局结合工作实际,以庆祝建党89周年为契机,深入兴隆镇单家集革命地、将台堡革命博物馆开展了“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并与卫生厅党委组织的医疗小分队一起开展了送医送药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全县庆“七一”全民健身活动比赛,参加了体操团体、男篮、女篮和个人单项等活动;积极发展党员,2010年共发展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极分子11名,进一步壮大了党员队伍,优化了党员结构。

二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我局于4月29日召开了全县卫生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议,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卫生工作特点,提出以开展“落实医改,加强基层,提升能力,改进作风,服务民生”为内容的活动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及区、市、县领导同志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讲话,通过赴青海玉树医疗队员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以争创“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

三是扎实开展西部大开发大学习活动。

我局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荐好书捐好书读好书”及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活动,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大学习活动启动大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全面学习、集中学习、“科级干部大讲台”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央及区、市、县关于西部大开发文件及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抢抓机遇,实现全县卫生工作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四是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以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AB岗工作制、考勤制度等17项工作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各单位都制作了工作监督台、科室示意图、工作去向牌、桌签等,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上班期间无串岗、迟到、早退及上网聊天等不良现象,逐步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切实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改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效率。

五是扎实开展行业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行业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两个《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及《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党风党纪教育及《廉政准则》学习、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专项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和医疗机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满意率均在92%以上,认真办理上级部门转办的信访案件,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促进卫生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

县医院迁建工程缺口资金达3000万元,中医院门诊楼建设欠款达960万元,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只安排业务用房建设,不包括附属工程(供暖设施、院落硬化、围墙修缮)和职工宿舍建设,制约着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极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较为严重,撤乡并镇后保留的卫生院无人员编制。

三是由于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广大群众对防治疾病的科学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淡漠,疾病防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卫生局无办公场所,均租用或借用办公,影响开展工作。

三、2011年工作思路

1、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完成县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卫生局新建项目和县人民医院迁建扫尾工程;争取新建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偏城等12个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部、单职工宿舍及50个村级卫生室,迁建沙沟乡卫生院,新建疾控中心冷链、物资储备等突发用房和新隆等4所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

积极争取招考录用卫生技术人员40名,缓解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短缺问题。

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走下去”、继续教育、个人自学等多种途径加快学科带头人、全科医生和适宜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加大县直医疗单位支持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力度,提高乡级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3、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工作,“十苗”单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落实各类重大疾病的防治任务,加强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防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加强卫生应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和队伍建设,建立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制度,健全并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

5、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完善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水及涉水产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力度,扩大卫生监督覆盖面,净化医疗市场秩序,加强医疗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规范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保护群众利益。

6、加强妇幼保健工作。

以“一法两纲”为核心,以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和管理,继续做好“降消”和瑞典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围绕孕产妇开展“一对一”保健管理,实施“四免一救助”政策,力争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16‰以下。

7、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质量,加强餐饮安全监管和药品市场整顿,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及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8、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做好县、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三统一”工作,加强中标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9、继续开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10、加强社区卫生工作。

积极争取新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并配置基本医疗设备,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1、继续开展健康宁夏全民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吉县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让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做好“十二个一”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慢病随访管理等工作。

12、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提高群众满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