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6022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ocx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FDI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肯定FDI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同时,人们也日益关注其负面影响。

例如著名的“污染天堂”理论。

本文在回顾FDI与环境污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探讨FDI的区域选择及其流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的FDI发展所产生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所带来的环境效应,结合其对中国的环境影响机制,提出政府应着重于本土企业的监管,并在关于指导外商投资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和产业结构政策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污染天堂、环境影响

 

EffectsofTheEnvironmentPollutioninChinaofFDI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alongwiththerapidgrowthofChina'seconomic,andtheincreasingscal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hasbecomeanimportantdriverofChina'seconomicgrowthpower,whilewearesuretothecontributionoftheeconomicdevelopmentofFDI,atthesametime,people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itsnegativeinfluence.Forexamplethefamous"pollutionheaven"theory.ThispaperisonthebasethatinthereviewofthetheorythatrelatedtoFDIandthepollutionoftheenvironment,throughdiscussingtheareaofFDIselec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lowandenvironmentalpollution,weanalysisthecapitalaccumulationandtechnologyspilloverbringsbytheenvironmenteffectthatthedevelopmentofFDIinChina,combinedwithitsenvironmentalimpactmechanismonChina,weputforwardtheenterprisecompetenceshouldfocusonlocalgovernmentregulation,andsomesuggestiononguidingforeigninvestmentindustrial,technologyresearchandsomepoliciesontheindustrialstructures.

Keywords:

(foreigndirectinvestment),pollutionheaven,theenvironmentalimpact

 

 

一、引言

(一)FDI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有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外国直接投资向海外扩散,在东道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重视。

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己经为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

与此同时,掀起一阵跨国公司是否对东道国环境保护有利的论潮。

一方面,跨国公司不断将污染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不利于环境的技术转移到分支机构,而使用这些技术的生产在本国是严格禁止的。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污染排放。

在这一领域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外国所有权是否导致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相对于本土企业的环境业绩更差。

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更为关注跨国公司对环境有利还是有害发生的条件,或者如何促使跨国公司有助于环境保护。

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及环保技术水平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考虑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因公司的作业性质、市场目标、产业特点以及规模不同,有的跨国公司采取了比较完善的环境管理系统,但有的则没有,即使建立起环境管理系统的跨国公司也采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了不同的标准和落实措施,所以有理由担心跨国公司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转移污染环境的生产设施,取得成本竞争优势。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论题,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策略,以及对发展中东道国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FDI带来的经济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也有恶化的趋势。

环境管理,虽然己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但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在环境管理的原则、手段以及保护环境政策的落实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

如何加强环境控制和管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环境保护中还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跨国公司环境管理战略与中国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国内更是少有研究。

如何将跨国公司的投资纳入中国的环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在中国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1、理论研究

首先,中国学术界较少研究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对跨国污染转移的渗透特征专题研究几乎没有。

国外早在加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投资、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但是从转出国的角度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没有从东道国的角度全方位探讨贸易和投资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系统研究跨国污染转移的新特征,因此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运用于中国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的制度安排。

本文从要素的跨国流动及时空演变视角探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关于投资、贸易对中国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D工对传统制造业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效应研究。

实际上外资进入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和资源加工行业引致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的趋势在增强,可资源化固体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也具有隐蔽性等,因此从理论上扩展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研究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政策制定。

最后,由于跨国污染转移涉及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跨国公司、中国各级政府以及生产工人与当地居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因此揭示利益扭曲引致信息扭曲的跨国污染渗透形成机理,可以成为治理跨国污染转移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2、实际意义

首先,中国是引进污染行业和进口废弃物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跨国污染转移形式己由直接进入转为渗透进入,渗透特征由“北南单向渗透”发展到与“东西单向渗透”并存,由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渗透发展到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渗透等,而固体废物进口特别是可资源化固体废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也具有隐蔽性。

因此从时空演变、投资和贸易等角度研究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其次,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废弃物进口也解决了一些地区和行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这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

但如果我们将环境容量作为资源要素,发现现行国际经济理论是在环境问题不突出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探讨贸易和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福利效应时没有引入环境变量,没有从环境资源配置的角度探讨开放经济的比较利益,特别是没有对跨国污染转移的新特征进行理论概括和实证检验。

因此,中国对外开放的比较利益被高估,经济正效应是建立在低环保标准的“虚假”比较优势上。

尽管研究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只是引进外资和进口贸易的子问题,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伴随性、隐蔽滞后性等渗透特征不但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而且增加了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的难度。

因此,提出并研究“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并设计治理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价值。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本文就2011年9月,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发生群体性事件(海宁水污染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出发,结合前不久的哈药集团总厂连续近10年对周边环境产生水、陆、空全方位污染,以及05年震惊世界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从理论层面理清FDI产生生态环境效应的解释性依据,为研究FDI生态环境效应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并探讨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对FDI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理性假定,以形成对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理论的系统性研究体系。

对中国FDI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较全面的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强调把跨境环境污染问题置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要求下,谋求解决问题的思路,由此构建FDI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通过一定的制度性协约规范FDI的投资行为对东道国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促进FDI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正效应,进而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一)FDI近年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动因和行为、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

总的说来,各种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产生、发展大致遵循以下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重点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原因及其如何被决定,这也有两条理论思路可循。

一是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二是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利益学说为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条线索重点在于考察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作用。

经济学界对于(影响东道国经济的关注也是起始于)年代发展经济学兴起之际,形成了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FDI的早期理论,并经过以后的发展形成了发展主义(May,1970)、经济民族主义(Vaitso,1974)以及依附论(Baran,1973)三种主要观点。

Chenery的“双缺口模型”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理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FDI的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起步期(1978—1991年),由于对利用外资的认识不够统一,立法不尽完善,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我国的实际引资额不高。

第二,高速增长期(1992—1994年),这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61%、161%和83%。

随着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和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FDI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调整期(1995—2000年),该时期FDI的增长率在20%以内,这段时期,我国开始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规范外资的引进,力求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和流入外资的质量。

第四,恢复与再次高速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在世界经济发展整体趋缓的同时,中国经济却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

利用FDI也得以从“九五”期间的徘徊中走出,2001年达到46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表现出明显的恢复性特征。

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FDI达到69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

1996年至今,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均超过400亿美元,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我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规模从1983年的9.15亿美元到2008的924亿美元,己经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此之后我国实标利用外商投资金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FDI引资国。

(二)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布状况

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的企业总数为140040个,工业总产值为1107亿元人民币,其中,按本文分类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分类的污染行业企业应指标为65250个,59158亿元人民币,占中指标比重分别为46.59%和53.这一比例高于当年“三资”中污染密集行业的比例,说明2004年外资在中国的行业分布要比我国自身的行业分布更加清洁。

表一是近几年污染行业在国工业企业中的分布情况。

表1中国污染产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2000

2001

2002

2003

2005

2006

2007

42.88%

40.91%

40.53%

40.40%

44.18%

39.23%

41.41%

数据来源:

根据我国经济统计数据查询整理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中国的污染产业在工业中的比例没有

明显的变化,大概占比在40%左右,2007年较2000年还有轻微的减少。

但总体比例高于外资中的污染产业比例,外资中工业产业的分布较我国总体工业的分布更为清洁。

表2外资污染企业占中国污染企业的比重(用I表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I

15.37%

17.08%

17.33%

17.50%

17.53%

15.48%

19.64%

I

28.52%

29.30%

31.18%

32.27%

31.74%

31.61%

31.50%

数据来源: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总的来说,从行业分布上看,外资的行业分布总体比中国工业的行业分布要清洁,从近年来的变化上看,外资在中国工业总体的结构趋于优化,但是,外资在中国污染产业中的比重却在逐步加大,虽然这一比例还低于外资在工业产值中的平均比例。

从具体行业来说,不管是行业的分布频率还是污染产业在中国污染产业的比都表明,.近10年来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都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其余行业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

从近几年研究数据来看,不同领域的学者对FDI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国际上很相似,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引入FDI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境保护的难度,我国正在成为FDI的“污染避难所”,所以要对FDI加以限制,其中也有学者认为,仅有部分外资行业如冶金、皮革、印染业等存在污染;也有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引入FDI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FDI并非对所有行业都有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应该加以充分利用。

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对我们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说意义是很重大的。

三、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理论分析

(一)FDI对东道国带来的环境效应

本章着重分析了FDI产生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作用所带来的环境效

应。

首先,技术外溢的作用还要着重区别是全面的技术上升还是X产业(污

染产业)专有技术(例如减排技术)的上升,如果是全面技术上升,那么会使得污染总量降低,但是如果是X产业专有技术上升,那么会使产业结构更加污染密集,反而会使污染总量增加。

其次,资本积累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污染密集,同时扩大了经济规模,即使税收有所上升,但也不足以抵消前两者的作用,因此,FDI的资本积累效应会使总污染量上升。

下图是FDI对污染的影响途径示意图。

图一FDI对污染的影响途径示意图

1、污染避难所假说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加入了环境要素的生产要素享赋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提出了生产要素享赋理论,即H一O理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两国生产同种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成本,成本的差别来自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则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享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这里要素享赋理论所指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

随着现代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环境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并成为一种要素察赋,其价值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反映出来,并从侧面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形成。

“污染天堂假说”(PollutionHavenHypothesis,PHH)也称“污染避难所假说”或“产业区位重置假说”,认为在一国单方提高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和环境标准低的外国企业相比失去其竞争优势,从而使高环境标准国家的企业将生产转向低环境标准国家。

若在实行不同环境政策强度和环境标准的国家间存在自由贸易,实行低环境政策强度和低环境标准的国家,因外部性内部化的差异而使该国企业所承受的环境成本相对要低。

在该国进行生产时,其产品价格就会比在母国生产出同样产品的价格相应要低。

因此,该国在投资和生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种由成本差异所产生的“拉力”会吸引国外的企业到该国安家落户。

“环境竞次理论”(RacetotheBottomHypothesis,RBH),也称为“竞次效应”或“触底竞赛”。

该理论认为各国政府有降低环境保护标准或放松环保规制的动机,以维护本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对待环境政策强度和实施环境标准的行为类似于“公共地悲剧”的发生过程,每个国家都担心他国采取比本国更低的环境标准而使本国的工业失去竞争优势。

因而,国家之间会竟相采取比他国更低的环境标准和次优的环境政策,结果是每个国家都会采取比没有国际经济竞争时更低的环境标准,从而加剧全球环境恶化。

Eskeland和Harrison(2003)认为污染密集型的外资企业运用的生产和污染消除技术通常比东道国本地的企业更先进和更有利于改善环境。

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替代部分东道国同行业低效生产的企业,则东道国的整个污染状况将有可能好转。

郭红燕和韩立岩(2008)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存量与环境管制变量呈正相关,表明中国宽松的环境管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现出“污染避难所”效应。

贺文华(2010)分别利用中国东部十一省(市)和中部八省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其所选取的指标在中国中部不存在严格的倒U型曲线;东部省(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的FDI较“清洁”。

2、波特假说

该学说由哈佛大学的MichaelPorter等学者提出,核心观点是环境管制压力和厉的环境保护,迫使并刺激企业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活动,即能够激发企业进行清洁产或清洁产品的创新,有助于研发和改进消减污染的更有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而这动态化的创新过程包含了生产过程及产品、技术等各环节所产生的创新活动。

因而从期化、动态化看,以创新活动消化增加的环境成本,显然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尤其是长期动态的看待和解释其假说所强调的关键在于任何经济活主体持续进行的创新活动和效率的改进对竞争力的直接促进作用。

因为无论以怎样目实施创新活动,其最终结果都是有利于少投入、少排放而多产出,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也是技术进步正效应的体现。

因为波特等学者坚持认为严格的环境管制将迫使和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助于鼓励企业进行污染削减,选择和采用更新和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效率改活动,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生产成本下降和产出水平的相对提高。

比如,一方面通过创新企业处理污染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更趋于熟练,从而有利于降低环境保护成本。

另一方是创新活动具有创新补偿效应,包括有利于产品质量改进的产品补偿效应,以及以创获得高产出率和降低成本的过程补偿效应,从而可以弥补遵守环境规制的成本。

具体现为:

一是环境规制提高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而且有利于通过创新,创造质量好、能高、安全实惠的产品,因而形成产品补偿效应。

二是环境管制程度提高既有利于污程度的降低,又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产生。

比如,通过原料的约和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少污染的高效率生产过程,从而产生加工过程的补偿效应由于创新补偿效应的作用就是诱发创新,或促使企业可能进行原材料和包装的更替和少利用,或对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或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节约,或降低原料仓储存以及处置成本的降低。

可见,波特假说十分强调企业的创新活动对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总之,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的提高已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就是无论消化和承受力有多大,都将面对这一趋势。

而这一趋势的结果仍然是优胜劣汰,获取清洁产品优的则国内国际竞争力都将得到提高,这是“波特假说”所延伸的基本思想。

(二)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中国己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外商投资弥补了我国资本形成不足的缺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产品和产业的档次提高与升级换代,外商投资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及培训并引进大批人才,为中国未来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外商直接投资加速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功不可没。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外商投资带来了国外先进环保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地弥补了国内环保投资的不足,有些外资企业在我国环境保护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北京熊猫—宝洁洗涤用品公司花费近200万美元购置设备建立现代化污水处理厂以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减少粉尘污染、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向环保型产品升级换方面都进行了技术改造。

丹麦企业NovoNoulisk与苏州宏达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治理,将原先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经过生化污水处理车间处理之后,减少了90%的有机物排放量。

另外,通过积极开展15014001认证,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环境管理体系的扩散,我国目前通过15014001认证的企业中,2/3是外商投资企业,在360多个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和产品中,半数以上是外商投资企业。

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及先进的环保理念的渗透下,国内一些企业为保持竞争力,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更新环保设施和环保技术,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外商投资也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环保市场巨大的吸引力,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于我国环保产业,不仅给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了资金来源和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环保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满足了我国环保市场的巨大需求,有效治理了环境污染。

比如法国苏伊士水务集团旗下的得利满公司己经在我国参与了100多个水处理项目建设,为我国污染水处理做出贡献。

外商投资促使一些开放地区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厦门、珠海、大连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外商投资对我国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给我国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自80年代初至今,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侧重于“生产”型投资,70%左右的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在制造业中也是投向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高科技行业吸纳的外资偏少。

外商投资的重点产业主要有化工中间体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印染和电镀业、废物回收利用业,如拆船和电子废弃物回用等,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事实上,中国目前己出现了两头在外,污染在内的畸形产业结构,即中国进口原料(如石油、铁矿石)经加工后出口成品(如化纤服饰、化工和电子产品),污染密集型的生产过程则基本在中国进行,中国只赚取一点菲薄的加工费,而这些加工费与治理污染所需费用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外资企业所需原料和能源也由中国提供,这些原料的采掘或生产会严重污染环境。

在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对环境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因该注意到一些外商投资于我国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将淘汰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