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5124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docx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

图表曲线题

 

  【例1】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或DNA分子的含量变化。

请根据图回答:

  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图______,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是图___。

  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图______,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是图____。

  图中a→b数目变化的原因是;c→d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

用坐标轴表达分裂过程的物质量变,是将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分子由具体动态的行为变化为用坐标轴中的曲线抽象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正确解答这类习题,就要对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分子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解答题中去。

这类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颇有帮助。

  本题思维解析过程:

首先要明确细胞分裂中DNA量的倍增发生在间期,且是逐渐完成的,反应到曲线的变化上是斜线,故可判断A、C为DNA分子量的变化曲线,而另外B、D则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其次是明确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增殖的方式,其DNA分子的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不变,而减数分裂是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方式,其DNA分子的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以此判断A、B为有丝分裂的曲线图,而C、D为减数分裂的曲线图。

最后观察a→b数目变化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倍增,则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而c→d数目变化为减数分裂中DNA分子含量的首次减半,则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倍。

  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必须知道该植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C6H12O6C2H5OH+2CO2+能量

  由上可知,有氧呼吸中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无氧呼吸中只释放CO2而不吸收O2。

观察曲线可知,在O2浓度小于10℅时,O2的吸收量曲线低于CO2的释放量曲线,表明植物既在进行有氧呼吸又在进行无氧呼吸。

A点对应O2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点时CO2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

C点时两曲线重合,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CO2总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即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故它可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

  对于第6题,则可根据上述两方程式加以计算。

  答案:

(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强度随O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3)B、D(4)O2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6)1.5(7)B

  【例3】左下图的曲线Ⅲ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点(双重作用的特点)。

解答时必须明确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见右上图)。

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不同器官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作用是相反的。

对侧芽而言,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

  答案:

曲线Ⅰ

  【例4】把人的少量血清注入家兔体内,家兔血清中会产生抗人血清抗原的抗体(如图所示),然后把等量的兔血清分别与等量的人血清、狗血清、狒狒血清、黑猩猩血清混合,发生不同程度的沉淀(图中黑色表示沉淀)。

通过该实验说明:

  兔血清中的抗体是在_______刺激下产生的,此抗体同______完全反应,发生沉淀。

其他动物的血清与人血清相比,差别小的,产生沉淀就_______,反之则_______。

  由此可推知:

黑猩猩、狒狒、狗与人的亲缘关系由远至近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以图的形式呈现实验现象,主要应观察试管内沉淀物的多少。

在解答此题时,还应了解血清的概念和有关免疫凝聚反应的问题。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透明液体,它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

所以对家兔而言人的血清便是抗原,当异体蛋白进入兔体内时会刺激兔体内产生抗体。

抗体具有专一性,当含人血清抗体的兔血清与人血清混合时,会发生100℅的凝聚反应,产生沉淀。

  而其他动物的血清与含人血清抗体的兔血清混合,如果发生凝聚反应越强,沉淀越多,则说明这种动物的血清与人血清越相似,这种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近。

反之则越远。

  种群Ⅲ是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说明了生态系统在维持稳定性方面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

  解析:

本题注重了对图形信息转换能力的考查,能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观察曲线的趋势和走向,注意不同曲线间的联系。

  生态系统中的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一般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减少。

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一般是最多的,所以此图中种群Ⅲ最可能是生产者。

从曲线的跟随变化和生物个体数量来看,Ⅱ最可能是初级消费者,Ⅰ的曲线变化趋势与相反,因此最可能是次级消费者,即肉食动物。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生物间由于捕食而出现数量的彼此消长,着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例1.(2010年山东卷·3)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坐标曲线的综合分析。

从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a)运输,即A错误。

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与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无关,因此B错误。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

  考点二酶与ATP

  例2.(2009年宁夏卷·2)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解析:

本题依据坐标曲线图为背景,主要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学生对图文知识转化的综合能力。

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温度过高,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故C,D错误.答案:

B

  考点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例3.(2009年江苏卷·11)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试验刚开始注射器中乙组有氧气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甲组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少。

总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呈曲线C所示。

答案:

C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

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

A

  考点五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例7.(2009年山东卷·8)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

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了钠离子的内流引发了动作电位的原理。

题目较难,正确理解图中信息是关键。

未刺激时电位相同,所以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选项正确。

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只是在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低Na+海水中的大。

所以D正确,C错误。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钠离子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所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

答案:

C

  例8.(2010年天津卷·18)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

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⑴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手术应切除______________。

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⑶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他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

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⑷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制剂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

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___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解析:

本题以探究激素的作用及血糖调节过程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胰岛素和生长素的有无,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此实验中,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作用可能是促进、抑制、不促进也不抑制三种情况,因此必须通过有无激素对照说明,无激素的空白对照只能通过切除垂体和胰腺来实现。

故该实验是通过同一时间内平均体重增加量的多少作为判定作用效果的依据,因此注射时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与体重之积来计算。

由图可知,注射胰岛素比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生长的快,说明胰岛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同时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大鼠,比单独注射生长激素、胰岛素的大鼠生长的都快,说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单独作用之和,从而说明胰岛素具有促进生长激素作用的效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________的明显增加引起的。

  ⑵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

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⑶给丙注射胰岛素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了血糖调节与糖尿病、免疫等知识,同时考查了考生识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运动的初期,由于机体需能激增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迅速增加。

由于机体血糖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大于产生速率,从而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

在机体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量会增加,其作用使血糖产生速率加快,最终达到血糖的动态平衡。

  甲的胰岛功能正常,所以其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乙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的受体,从而导致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对乙丙二人来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极低甚至没有,从而出现尿中含有葡萄糖症状。

因此,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是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考点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例10.(2010年海南·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D.赤霉素、乙烯

  解析:

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故在种子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赤霉素逐渐增加。

脱落酸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在种子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脱落酸逐渐减少。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或幼嫩部位,而种子贮藏过程不会有变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种子贮藏过程中,乙烯变化不大,可见,图中中a表示是赤霉素,b表示脱落酸的含量。

  正确理解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⑴协同作用:

赤霉素与生长素,均促进细胞的伸长;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均促进细胞的分裂或种子的萌发、赤霉素与乙烯促进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成熟)等;⑵拮抗作用:

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赤霉素与脱落酸等。

答案:

A

  例11.(2010年江苏·23多选)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考点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例12.(2010年山东·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

主要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因此C正确。

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答案:

C

  例13.(2009年山东·6)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解析:

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

曲线a表示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错误。

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答案:

D

  看看网友们都有什么想法

  网友1

  生物是一门半理半文的学科,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性记忆,因为它有一定的逻辑性,如果说答题不准,那就是你的基础知识记忆的不够准确,死记硬背的,没有灌输理解在里面。

  所以建议你学习基础知识时建一个知识网络,这样就能全面准确的掌握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友2

  因为不知道你具体是关于哪一方面类型题的解题技巧所以,大概说一下也就几种方法。

如有其他具体问题作好另行提问

  1死记一些课本上常见的性状分离比。

例如两杂合体杂交后后代中显隐的性状分离比3:

1,基因型比aa:

AA:

Aa=1:

1:

2。

两对性状杂合体豌豆试验的基因型、表现性分离比。

做题中往往不会出太难的一般源于课本的基础题。

  2对于多对性状的题将几对性状分开一对一对的进行分析(分开以后每一对的规律,如基因分离、表现型大多是书上已有的只要背下就可直接应用)在将比例分别相乘就可得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