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482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docx

于漪情景教学法修改版

第一篇:

于漪情景教学法

关于于漪的情景教学法的思考

摘要: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素有“情感派”之称,她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被誉为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

她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如果学生脱离了兴趣而学习语文,那一定是一种痛苦。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

“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导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得以激发。

导语方法种种,情景渲染无疑是课前最佳激趣方法之一,从于漪老师的三例导语中可窥一斑。

例一:

朱自清《春》一文的导语——“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

一提春,我们就回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例导语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创设了一种联想情境,学生听后,会觉得眼前春光融融,一片生机。

老师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溢语言表,学生迫切学习《春》的欲望被激发,朱自清如何妙笔生花的描绘、盛赞春之美景,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

例二:

鲁彦《听潮》一文的导语——

“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

它有时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之间盘旋翱翔;它有时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

生活在海边的人,目睹海的情态,耳闻海的呼啸,熟悉海的脾气,热爱大海;远离海边的人,读描写海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海的壮观。

”在这例导语中,于老师对大海的情态、声音、乃至“”性格都作了生动的描摹,把大海无形中搬进了教室,或者说把学生引入了大海,缩短了学生和大海的距离,老师再带领学生读描写大海的佳作,定然会兴味盎然。

例三:

杨朔《茶花赋》一文的导语——

“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

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

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著称于世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干亲情。

可是,要我们动笔写时,又感到难以下笔。

在庆祝国庆时,我们要同学们写祖国颂,祝愿伟大祖国展翅飞翔,有的同学就问:

祖国这么大,怎么写,怎么表达”啊?

话问得有道理。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写诗作文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绘彩描绘她。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写出新意呢?

杨朔同志的《茶花赋》在这方面会给我们以很大启发。

于老师首先是饱含深情歌唱祖国。

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感染,学生的情感和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接下来,抓住学生写作上的犯难心理,两个问句,极易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于漪的情景教学法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第二篇:

于漪

于漪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

1929年2月7日生。

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

七、

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于漪语录】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

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

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

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铭:

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

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

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

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教学风格】1.思想性:

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

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

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

2.重学性: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

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

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

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

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

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

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

这些论述启示我们:

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

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

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

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

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

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

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

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

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

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

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钱梦龙

钱梦龙,原上海市嘉定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后任嘉定县实验中学校长,1931年生,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初教美术,1953年起始教语文。

1980年晋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近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少谈语文教改的文章,多次被邀到外地讲学,作观摩教学。

这些,有的整理成教学实录。

这些实录大多收进他的主要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

他的语文教学经验影响较大的是“三主”“四式”导读法。

钱梦龙的教学风格:

1.教学富有创新意识为了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钱梦龙创造性地提问教学模式。

2.“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训练为主线”,即: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

钱梦龙指出:

“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3.“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

“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后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

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

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

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

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

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

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

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

其目的是为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

常用的练习类型有:

1.记诵为主的练习,有助读、背诵、抄读等。

2.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

3.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

这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鉴赏课文写作。

4.评价作业,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

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想、议、练。

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

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复读。

顾黄初

顾黄初,1933年生,浙江嘉善人。

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先后任苏北农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教师,扬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

现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兼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扬州市委主任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

三、四届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六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七届江苏省人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第

一、

二、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顾问等职。

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顾先生致力于中国语文教育的理论探索、历史研究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先后出版专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语文教育论稿》、《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与顾振彪合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合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与顾振彪合著)、《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上、下),主编著作《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与李杏保合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与李杏保合编)、《中国语文教育丛书》、《中学语文教师高级进修丛书》、《21世纪语文教育文库•教师继续教育系列丛书》等数10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

《语文教学论》1991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1992年获第六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优胜奖;《语文教材的编著与使用》1997年获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1999年被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

2002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与扬州大学等单位联合举行了“顾黄初从教50周年暨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与会代表对顾先生在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特色鲜明的语文教育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

吕必松

吕必松,江苏省泰兴市人,1935年6月17日出生,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院长,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吕必松教授曾任中国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前身)院长,于1978年首次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1983年他主持成立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并连任四届会长。

1987年主持成立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连任三届会长和两届副会长。

他主持完成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于1990年通过专家鉴定,开始在中国及世界推出。

张巨龄

张巨龄,回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6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光明日报》高级编辑,现为湖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

从事现代汉语、语文教育和回族史学研究。

历任教师、教研员、记者、编辑。

1984年参与创办并主持《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是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校园文学报刊协会学术委员。

几十年来,坚持应用语言学、语文教育学和回族史学研究,以及高校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并多次在首都教师进修部门、高等院校和河南、河北、辽宁、安徽等省、市、地区做关于语言学和语文教育等学术报告,参加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有关方面主持的相关座谈,参与教参编写工作。

1991年,与吕叔湘、陈原、张志公、柴泽民、张寿康、吕必松、奚博先等先生联名致函中共有关部门,就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提出建议,对促进健康、纯洁地使用汉语汉字做了有益工作。

翌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改用规范简体排印。

近年来,他多次接受国内报刊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

2001年12月就汉字研究问题对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发表了个人见解。

他发表的关于“语言文字的使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主权行为的表现之一”、“教师业务水平的最后分界”在于如何使学生学会的“架桥”能力上,以及汉语言文字研究“要上下纵横,全方位观察”,“不能只凭对个别的、局部现象的个人感觉下结论”等意见,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出版专著有《语文•情趣•教学》、《语文教学初阶》、《作品分析与教学》、《诗词格律浅说》、《语海泛舟——张巨龄语言和语文教育论选》、《绿苑钩沉——张巨龄回族史论选》,主编《作文学》(合)等。

魏书生

魏书生,1950年生。

18岁“上山下乡”;19岁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任教至今。

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1981年)、省劳动模范(1982年)、特等劳动模范(1984年、1987)、特级教师(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全国劳动模范(1988年)、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9年)、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84年便指出:

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

魏书生的奇迹和荣誉是干出来的。

他从1986年起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书记,后又兼盘锦市教委副主任,另外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项社会兼职。

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一直坚持上语文课,并当班主任。

他是教书育人的模范。

在他手下,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

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高,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茅。

十多年来,魏书生已在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作报告1100多场,上公开课600多次,堪称全国之冠。

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5本书。

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和《魏书生文选》(

一、二卷)等著作均已重印多次,越来越受欢迎和好评。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出版时,陈慕华、孙起孟、陈锡联、张承先、柳斌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座谈会,对魏书生及其有关著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还特地为《家教漫谈》一书题了词。

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代表。

他工作出色,事迹感人,讲演精彩,文章漂亮,论著不同凡响。

很值得人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

洪镇涛

洪镇涛,著名语文教育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学语文协会学术会员。

他创立了语文教学本体论,是中国六大语文教学流派之一的“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派”的创史人和代表人物,现任“阳光作文系列丛书”的主编和顾问。

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80年代初提出“变讲堂为学堂”,主张改变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做法,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90年代初,洪老师又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主张纠正以分析教材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概括起来,洪镇涛的语文教学思想是:

指导学生在“学堂”里“学习语言”。

洪老师认为,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

学习语言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感训练。

综上所述,称洪镇涛教学法为“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

它由三个部分构成:

“学习语言”论,“早感受早领悟早积累早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

张化万

张化万,杭州市第

五、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主编,杭州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副理事长。

发表论文60多篇,编写学生和教师教育教材10多本。

现任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1981年开始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

倡导“把玩进行到底”,在书中学生活,生活中学语文。

提倡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弹性的差异作业,为儿童一生的学习、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李镇西

四川乐山人。

1982年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1991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

2000年到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6月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获得通过,并完成博士学业。

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2003年获得四川省获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的荣誉称号。

后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

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教书(做班主任),并任该校副校长。

已发表数百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

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他告诉我们:

“所有的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你能否感受到爱。

”正如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光。

他告诉我们:

“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

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不是溺爱,要关爱。

再拿一个令班主任和老师都头痛的后进生问题来说,他告诉我们:

“不要把后进生当成头痛的问题,而要把他们当课题。

”与其去争那几个有限的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不如去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

其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就是在做研究型的教学,就是在做实际的课题。

第三篇:

于漪读后感

《教育教学求索》读后感

阅读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求索》一书,追寻与感悟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

书中有那么一段叙述让我记忆犹新:

“2000年,我从教50周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为此拍了一部专题片。

在片子的开头,我几乎不加停顿地报了自己教过的100多位学生的名字,许多人惊奇,一位71岁的老人怎么会保持如此出色的记忆力。

实际上,是我几十年来始终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是‘目中有人’给了我这个‘特异功能’”。

“从教50周年”“几乎不加停顿地报出100多位学生的名字”“71岁”,这些数据组成的似乎是一个奇迹,然而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因为无论从书中哪个章节,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学生,始终是于老师教育教学中放在首位思考的,“生本意识”深深扎根在于老师心田。

在于老师的教育观中,她反复强调的是“育人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追求”“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所以,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在教师的职业观中,她说“学生没有第二个青春”“国家把自己的希望交给我们,人民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对我们寄予无限的期望。

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必须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负责,必须教会学生终身发展”,于老师始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能走得更远。

于老师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不仅在于她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还在于她俯下身子爱学生,于老师说“对学生的爱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身体力行”。

在谈到她的“学生观”时,我们看到她是如此平等地对待、理解学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用心去眼看耳听”“教师要有眼力,要巨细不漏,越是细微之处,越不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尽管那些细微的表情或动作瞬息即逝,教师迅速捉住,和彼时彼地彼事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就可窥见学生心中的那‘一角’,可以窥见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所思所想,大至社会、人生,小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