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4694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docx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

音体美组教研组教学常规检查修订

一、音乐教学常规

(一)课前准备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明确教学总体目标;了解教材特点,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可行性强的教案,认真落实教学措施。

  

2、认真制定所教年级的教学进度,备好每节课,同年级不同班级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情感、认知、能力目标及教学方法并提前一周备课。

  

3、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进行教材的分析,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安排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容量恰当,抓住教学关键,备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跳出教材,大胆突破、创新。

  

4、备课中要重视教具和学具的运用,对音响资料的使用,预先要进行操作,确保课上能正常运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投影、挂图、卡片、实物、电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并做好常规教具的准备,如:

钢琴、录音机、投影仪。

要备琴法,认真准备范唱范奏。

(二)课堂教学

1、音乐教师服装仪表朴素大方,每节课教师必须提前到达课堂带领学生到达制定教室,精神饱满地等待上课。

  

2、教师在歌曲范唱、教唱中必须背曲谱、记琴法,要注视学生的歌唱姿势、发声方法和情绪,聆听学生的声音防止学生出现喊叫声,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注意保护学生的嗓音,特别是变声期学生的嗓音。

 

3、在律动、歌表演等音乐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室或场地的大小设计活动内容,注意激发学生的情绪,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4、在器乐和欣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范奏,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5、教师在指导学生歌唱、演奏时要用鼓励的语言,期待的目光等待学生完成练习,不准讥讽学生,更不能用以罚代唱的方法,挫伤学生的情绪。

  

6、教师在课结束前要做课堂小结,并能布置适当的课外活动。

  

7、课后教师要收齐、保管好器材设备,认真做好教学后记。

  

(三)课后活动  

1、音乐教师除上好音乐课外,还要为本校合唱团的建立,坚持常年训练。

  

2、音乐教师要协助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善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注意课内外有机结合,培养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使活动经常、持久。

  

(四)评价与测试  

1、音乐不进行考试,只进行考查。

学生成绩应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结合期末考查客观准确地评定,评定结果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记载。

  

2、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3、音乐课的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测评。

  

4、采取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新的评价思想及方式旨在多渠道获取改进音乐教学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但不宜过多,防止流于形式。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

(一)课前准备  

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熟悉教材编排体系,明确教学目标,认真订好学期体育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

  

2、根据体育课教学的总目标,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按体育课设计的备课形式,写好教案。

要求格式规范,文字清楚,术语准确,图案表格工整。

每节课要有适宜的运动量、密度和生理强度指标的预测。

  

3、体育课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依据,不得任意删减教学内容。

要以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目的,在强化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要特别重视备好阴雨天的室内体育课教案,以课本上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为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前备好课案。

  

5、超前一周备课,每学期各校均要落实教研专题,加强对备课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6、备课中要认真考虑场地、器材要有利于学生运动安全,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课堂教学  

1、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检查和安排好场地、器材,并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好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场地等待上课。

  

2、准时上课。

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出席人数,教师做好记录。

  

3、体育委员整好队后,要进行师生问好,教师要向学生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经教师允许方能入列。

  

4、体育课上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也可穿轻便衣服或软底鞋,不得穿大衣、裙子、皮鞋、凉鞋,不戴帽子、头巾、手套,不准带锐利和坚硬物品,如刀、纪念章、尺等;教师发现学生服装有碍于运动安全时,应教育学生及时纠正。

  

5、病弱学生,应到课见习,也可参加力所能及的练习和服务性工作,不得在见习时聊天或做其他事,未经教师批准,不得擅自离开课堂。

  

6、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对破坏公物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

  

7、注意安全,运动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进行体操教学时,必须有专人保护,进行投掷教学时,必须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

  

8、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利用游戏化、韵律化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准在课上追逐打闹。

  

9、教师与学生不得无故离开课堂。

  

10、经常注意教学环境卫生,场地器材要打扫干净。

  

11、按时下课,下课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教师要布置学生按要求收回器材,教师及时写好简单的课后小结。

  

(三)课后活动  

1、认真抓好广播操。

体育教师要负责组织领操,检查、记录广播操质量等工作。

使学校广播操做到整齐、正确、到位。

2、积极开展群体活动。

充分利用竞赛这一重要组织形式来推动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

  

3、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以及体育教师的业务情况,积极抓好业余运动队的训练。

以抓田径、武术为主要项目,并使学校逐步形成传统。

学校运动队训练时间为每周三次,每次约1小时左右,教练员要认真学习,科学而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讲究方法,从实际出发,制定训练计划和课时计划,并建立运动员档案资料。

积极组织学校运动队参加有关项目的比赛,力争创造好成绩。

  

4、积极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好《达标》锻炼项目。

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课负责学生《达标》项目的教学,并认真组织考核工作。

  

(四)评价与测试  

1、体育教师要对所教班级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达标》测试成绩以及广播操、活动课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做好资料建档工作。

  

2、体育课成绩的考核采用结构、综合评分的办法,严格按上海市编教材所规定的考核项目标准和体质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评价。

  

3、体育课成绩评定以一学年为一周期,把全部考核项目有计划地分配在两个学期内,在一年内考核项目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考核成绩,以及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评价指标均须统计入学生成绩档案。

  

三、美术教学常规  

(一)课前准备  

1、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

明确小学美术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各年级的具体要求,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课程计划包括:

学期课程总体目标,教学内容标准和学生情况简析,教学进度安排,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等。

3、认真备课。

(1)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备课中,应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备课中要围绕美术活动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话、讨论、思考使学生在欣赏活动、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3)教师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备课中可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4)教师要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重视学生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6)教师应以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网络美术教学、制作生动美术作品,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进行交流。

  

4、认真写好教案。

教案内容包括:

(1)教学对象(年级、班级);

(2)课型(造型与表现、欣赏与评述、探索与综合、设计与运用)、课题;(3)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4)教学重点和难点;(5)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教学、师生互动、学生探索、评价过程、课堂小结);(6)教与学的工具准备。

  

5、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做好教学中所需材料、教具、电教设备的准备工作。

并提前通知学生做好有关学习用品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  

1、根据教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动眼、动手、动脑,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大胆进行艺术表现、创造,提高审美情趣。

 

2、教态要自然,语言要清晰。

板书要规范,教具的演示、电化教学操作有序、到位。

  

3、认真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

  

4、课后写一些教学效果感受、感想,记录教学体会。

  

(三)注重评价  

1、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方式,学生学习档案包括:

讲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自我评价以及评价的结果。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发展予以评价。

方式是个人、小组、团体。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美术作业,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4、美术教师可不断提高评价体系,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四)兴趣小组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好有关参展的组织工作。

  

信息技术常规

(一)课前准备

1、 制订教学计划。

每个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包括教材内容、教时安排、周次、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项目等。

2、 收集、积累和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感知的规律,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 备课本上应有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

每节课的教案要根据备课本的格式或要求认真编写(含课题名称、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设计及手段的运用、板书提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活动设计、课堂训练内容、授后小记等),教学方法应适应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演示内容、课件和操作素材超前准备。

凡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以熟悉操作的全过程,以便找出操作中的难点及操作的关键。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文档、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

(二)课堂教学

1、 上课铃响之前,教师在将学生领到计算机机房。

下课铃响立即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中途不离开课堂。

2、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顺、清晰、简明扼要,使用学生易懂易接受的教学术语,教态亲切自然,操作演示正确熟练。

3、 结合学校现有的机器配置及学生实际,对整个教学过程合理设计,严谨有序,时间分配得当,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4、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要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反馈,及时记载学生的平时成绩。

5、 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计算机安全和法规教育,恰当、适时地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6、 课后要进行教学反思,并检查教学设备,排除故障。

(三)作业与测评

1、 课堂应多设计练习内容,保证学生课堂上机操作时间,为学生提供操作和自我展示作品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操作、多展示,对好的作品可通过网上展示、评优等多种形式给予表扬。

2、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差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原则,采用考试、考查和评估学生等灵活多样方式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考核,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四)课外指导

1、 辅导要有针对性。

要遵循能力差异,使优等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使全班学生均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去主办的相关活动和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