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4202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

4.8月末,M公司得知甲公司涉及一桩经济诉讼案件,银行存款已被冻结,此时,对上项贴现商业汇票,M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解决?

此时不做解决。

5.上项票据到期,甲公司未能付款,此时M公司会计解决又如何进行?

此时银行未能从甲公司收到这笔货款,会从M公司帐上划走这笔款项,退回汇票

借:

应收票据804000

贷:

银行存款804000

若M公司帐上不够支付这笔款项

借:

应收票据—甲公司804000

贷:

短期借款804000

习题三

1.简述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要。

答:

1、投资者,需要运用财务会计信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公司经营中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2、债权人,她们需要理解资产与负债总体构造,分析资产流动性,评价公司获利能力以及产生钞票流量能力,从而做出向公司提供贷款、维持原贷款数额、追加贷款、收回贷款或变化信用条件决策。

3、公司管理当局,需要运用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对公司当前资产负债率、资产构成及流动状况进行分析。

4、公司职工,职工在履行参加公司管理权利和义务时,必然要理解有关会计信息。

5、政府部门,⑴国民经济核算与公司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联系,公司会计核算资料是国家记录部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重要资料来源。

⑵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是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本。

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无论是对公司上市资格审查,还是公司上市后监管,都离不开对会计数据审查和监督。

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与交易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是其监管内容,真实可靠会计信息又是其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重要根据。

2.公司应如何开立与使用银行账户?

答:

银行存款是公司存储在银行或者其她金融机构货币资金。

公司收款和付款业务,除了按照规定可以使用钞票结算之外,别的均需通过转账办理。

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公司应在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办理存款、收款和转账等结算。

为规范银行账户开立和使用,规范金融秩序,公司开立账户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制定《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各项规定。

该办法规定,公司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普通存款账户、暂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公司办理寻常转账结算和钞票收付业务账户。

公司工资、奖金等钞票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

一种公司只能选取一家银行一种营业机构开立一种基本存款账户,不容许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各种基本存款账户。

普通存款账户是公司在基本存款账户之外办理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公司不在同一地点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开立账户。

普通存款账户可办理转账结算和钞票缴存,但不能支取钞票。

公司可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其她银行一种营业机构开立一种普通存款账户,不得在同一家银行几种分支机构开立普通存款账户。

暂时存款账户是公司因暂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账户,如公司异地产品展销、暂时性采购资金等。

暂时存款账户可办理转账结算和依照国家钞票管理规定办理钞票收付。

专用存款账户是公司因特殊用途需要开立账户,如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农副产品采购资金等。

公司销货款不得转入专用存款账户。

作业二

习题一

解答:

1、拟定期末各类存货可变现净值

A存货可变现净值=150×1500=225000

B存货可变现净值=90×1400=126000

C存货可变现净值=(120×1250)+(60×1200-50×180)=213000

D存货可变现净值=60×1600=96000

2、填表

项目

成本

可变现净值

单项比较法

分类比较法

总额比较法

甲类

A存货

210000

225000

210000

B存货

153000

126000

126000

小计

363000

351000

351000

乙类

C存货

198000

213000

198000

D存货

108000

96000

96000

小计

306000

309000

306000

共计

669000

660000

630000

657000

660000

3、会计分录

借:

资产减值准备390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39000

习题二

1.

(1)借:

材料采购109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7700

贷:

银行存款127000

(2)借:

原材料110000

贷:

材料采购109300

材料成本差别700

(3)借:

材料采购35000

贷:

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35000

借:

原材料35000

贷:

材料采购35000

(4)借:

生产成本250000

制造费用40000

管理费用10000

在建工程100000

贷:

原材料400000

2.成本差别贷方余额1300+700=

原材料:

90000+110000+35000=235000

3.注:

本题有问题,依照已知材料,期末原材料为235000元,但领用400000元。

习题三

1.发出存货计价办法有哪些?

如何操作?

答: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最简朴了,先进货就先出,缺陷就是如果物价有涨跌现象,最后成本算不准。

加权平均法就是在月底一次做,把月初余额加上这月进货数相加,除上这几次单价数,得出一种平均数,用这个数算成本就行。

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一次加权平均法差不多,只但是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月末做,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每进有一次货就要做。

答:

1.发出存货数量拟定办法

永续盘存制:

发出存货金额=发出数量×单价

结存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长额-本期减少额

实地盘存制;

结存金额=结存数量×单价

本期发出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长额-期末结存金额

2.发出存货价格拟定办法

个别计价法:

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次(批)存货购入实际单位成本

先进先出法:

收到存货时,逐笔登记每批存货数量、单价和金额;

发出存货时,按照先入库存货先出库顺序,逐笔登记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金额。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存货入库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入库存货实际成本)/(本次存货入库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入库存货数量)

筹划成本法:

存货成本差别率=[(月初结存存货成本差别+本月购入存货成本差别)/(月初结存存货筹划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筹划成本)]×100%

上月存货成本差别率=[月初结存存货成本差别/月初结存存货筹划成本]×100%

发出存货应承担成本差别=发出存货筹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别率

结存存货应承担成本差别=结存存货筹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别率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筹划成本±发出存货应承担成本差别

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结存存货筹划成本±发出存货应承担成本差别

毛利率法: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零售价格法: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当期发生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当期发生商品售价)

进销差价率=1-销售成本率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

2.售价金额核算法有何特点?

答: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以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状况核算办法.这种办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它是将商品核算办法与商品管理制度相结合核算制度.售价金额法普通合用于经营日用工业品零售公司.基本内容涉及:

1.建立实物负责制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

3.设立’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4.平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定期计算和结转已售商品实现进销差价.

作业三

习题一

解答:

(单位:

万元)

1、权益法

⑴获得股权日: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000

贷:

银行存款4000

⑵年末资产负债表日: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应调节增长折旧额=/10—4000/10=--200(万元)

调节后利润=1500+200=1700(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份额=1700*25%=425(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节425

贷:

投资收益425

⑶乙公司宣布发放股利:

获得钞票股利=800*25%=200(万元)

借:

应收股利2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节200

⑷收到股利:

借:

银行存款200

贷:

应收股利200

2、成本法

⑴获得股权日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000

贷:

银行存款4000

⑵乙公司宣布发放股利:

借:

应收股利200

贷:

投资收益200

⑶收到股利:

借:

银行存款200

贷:

应收股利200

习题二

利息收入计算表单位:

应收利息

(1)=

实际利息收入

(2)=

溢价摊销额

(3)=

未摊销溢价

(4)=

债券摊余成本

(5)=

1

1089808

2

30000

21796.16

8203.84

81604.16

1081604.16

3

30000

21632.08

8367.92

73236.24

1073236.24

4

30000

21464.72

8535.28

64700.96

1064700.96

5

30000

21294.02

8705.98

55994.98

1055994.98

6

30000

21119.90

8880.10

47114.88

1047114.88

7

30000

20942.30

9057.70

38057.18

1038057.18

8

30000

20761.14

9238.86

28818.32

1028818.32

9

30000

20576.37

9423.63

19394.69

1019394.69

10

30000

20387.89

9612.11

9782.58

1009782.58

11

30000

20217.42

9782.58

1000000

共计

300000

210192

89808

习题三

1.会计上如何划分各项证券投资?

答:

按投资品种分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

股票投资指公司以购买股票方式将资金投资于被投资公司。

债券投资指公司通过从证券市场购买债券方式对被投资方进行投资。

基金投资是公司通过购买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

按管理意图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票投资。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投资者准备为在近期出售而购入和持有金融资产,例如为近期出售而购入股票、债券和基金。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投资者购入后持有时间不明确那某些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或可拟定,且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那某些投资。

长期股票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股票方式向被投资公司投入长期资本。

2.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解决有何区别?

答: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解决上不同之处

1.获得两类金融资产时有关交易费用解决有所不同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外部费用。

新增外部费用是指公司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费用,这里所指交易费用一定是与获得金融资产有关、新增费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获得时发生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作为该类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一某些。

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获得时发生有关交易费用应当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2.公司在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期间获得利息或钞票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但这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解决上仍有区别

就公司拥有权益类金融资产来看,无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布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但公司拥有债券类金融资产在计息日会计解决办法有所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同步确以为公司投资收益;但公司拥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公司当期投资收益。

3.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详细会计解决方式不同

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该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还是当期损益,核心是要看金融资产所属分类,不同类别金融资产有不同解决方式。

公司拥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不不大于账面价值时,就形成公司当期收益;反之,则形成公司当期一项损失。

公司拥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公司应当以为该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畴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

4.资产发生减值时解决有所不同

普通而言公司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拥有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白金融资产预测将来钞票流量有影响且该影响可以可靠计量,咱们就以为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然而公司却不需要对其拥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重要是由于此类金融资产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损失和减值会计解决在实质上都是同样,都是为了更加客观反映公司拥有金融资产价值。

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下降或下降趋势为非暂时性时,咱们就以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损失,应确认减值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在后来会计期间可以通过损益转回,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一旦确认虽然在后来有客观证据表白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减值准备也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5.对两类金融资产重分类解决不同

某项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后,不能在重分类为其她类别金融资产,其她类别金融资产也不能在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可以转换,但不得随意重分类,必要遵守关于规定。

6.出售两类金融资产时,会计解决方式有所不同

公司应按照出售金融资产获得收入与该项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差额确以为公司投资收益,此外为了对的核算公司获得投资收益,还应当结转相应科目。

公司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本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相应转出为投资收益,把本来计入当期损益转出作为公司总投资损益构成某些;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需要将本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相应转出为投资收益,作为核算该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一某些。

作业四

1.设备交付使用时原价。

400000+68000+9000+1000+1000*17%=478170

2.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设备各年折旧额。

净残值:

4000,可折旧金额:

478170—4000=474170

年折旧额:

474170/5=94834

折旧额94834/12*11=86931。

17元

至每年折旧94834元

折旧额7902。

83元

3.采用双倍余额逆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设备各年折旧额(对计算成果保存个位整数)。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次年、第三年:

年折旧率=2*1/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478170*40%=191268

月折旧额:

191268/12=15939

因此2至12月每月折旧15939,1月折旧15939

次年折旧额:

(478170—191268)*40%=114760.8元

月折旧额:

114760.8/12=9563.4

因此2至12月和1月每月计提折旧:

9563.4

第三年折旧额:

(478170—191268—114760.8)*40%=68856.48

月折旧额:

68856.48/12=5738.04

因此2月至1月每月计提折旧额5738.04

最后两年:

(474170—191268—114760.8—68856.48)/2=49642.36

49642.36/12=4136.86

因此2月至1月每月计提折旧4136.86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至第五年每一年折旧率分别为:

5/15、4/15、3/15、2/15、1/15

因此:

474170*5/15=158056.67月折旧额:

13171.39(。

2—。

1)

474170*4/15=126445.33月折旧额:

10537.11(。

2—。

1)

474170*3/15=94834月折旧额:

7902.83(。

2—。

1)

474170*2/15=63222.67月折旧额:

5268.56(。

2—。

1)

474170*1/15=31611.33月折旧额:

2634.28(。

2—。

1)

习题二

末不做会计解决,由于:

末该项无形资产预测可收回金额为320万

末计提减值准备,由于末该项无形资产预测可收回金额为290万

借:

资产减值损失100000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非专利技术100000

和进行摊销

借:

制造费用—非专利技术725000

贷:

合计摊销725000

习题三

1.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试举例阐明)?

其后续计量如何进行?

答: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可以单独计量和出售。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

将某个项目确以为投资性房地产,一方面应当符合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另一方面要同步满足投资性房地产两个确认条件:

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经济利益很也许流入公司;

2、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可以可靠地计量。

一、本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价值,涉及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二、公司应当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核算。

以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合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中计量;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中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重要账务解决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重要账务解决

1.公司外购、自行建造等获得投资性房地产,应按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拟定成本,借记本科目(成本),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2.将作为存货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成本),原已计提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步,转换日公允价值不大于账面价值,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公允价值不不大于账面价值,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科目。

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某些应转入当期其她业务成本,借记“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她业务成本”科目。

将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按该项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按已计提合计摊销或合计折旧,借记“合计摊销”、“合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步,转换日公允价值不大于账面价值,按其差额,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公允价值不不大于账面价值,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科目。

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某些应转入当期其她业务成本,借记“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她业务成本”科目。

3.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良或装修时,应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

4.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差额,做相反会计分录。

5.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应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6.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她业务收入”科目。

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借记“其她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步,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其她业务收入”科目。

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她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她业务成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价值。

2.公司进行内部研发活动所发生费用,会计上应如何解决?

答:

研究阶段(也就是未确认与否可以成功研发阶段)费用要费用化解决,开发阶段(就是研制成功进入开发阶段)发生费用记入无形资产成本。

发生时:

借:

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贷:

银行存款(钞票)

开发成功后:

借:

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

贷:

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①依照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公司研究阶段支出所有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②公司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未满足资本化条件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③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