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4073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docx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之吉白夕凡创作

课程设计陈述

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设计与仿真

姓名:

系:

计算机系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15年12月30日

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2振荡器振荡频率为4MHz11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运用,简单介绍了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方法,主要应用LC振荡电路发生正弦波,再经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并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以及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经过反复的调试最终得到满足课题要求的电路。

关键词:

正弦波;振荡器;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1.选择合适的高频正弦波振荡器形式;

2.从理论上分析振荡器的各个参数及起振条件;

3.设计高频振荡器,选取电路各元件参数,使其满足起振条件及振幅条件。

主要技术指标:

电源电压12V,工作频率2M-4MHz,输出电压1V,频率稳定度较高。

二、总体方案设计

该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了振荡器的相关内容还有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内容,正弦波振荡器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振荡器以及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了解。

三、工作原理说明

1、振荡器概念

振荡器主要分为RC,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其中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LC回路,通过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换产程自由振荡。

要维持振荡还要有具有正反馈的放大电路,LC振荡器又分为变压器耦合式和三点式振荡器,现在很多应用石英晶体的石英晶体振荡器,还有用集成运放组成的LC振荡器。

振荡器的作用主要是将直流电变交流电.它有很多用途.在无线电广播和通信设备中发生电磁波.在微机中发生时钟信号.在稳压电路中发生高频交流电.。

题目要求发生高频正弦波,所以选用电容三点式电路,进一步考虑从而选用并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西勒电路),因为它具有输出波形不容易失真,作为可变

振荡器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幅度平稳,频率稳定性高,最高振荡频率可达百兆至千兆等特点。

2、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静态工作点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振荡波形的好坏。

由于振荡幅度稳定下来后,电路必定工作到非线性区,也就是说,可能进入截止区,也可能进入饱和区,静态工作点偏高,易进入饱和区.实践证明:

当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后,晶体管的输出阻抗将急剧下降(由原来的线性工作区几十千欧或几百千欧下降为几百欧姆),使谐振回路Q值大为降低,不但使振荡波形严重失真,而且频率稳定度大为降低,甚至停振,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一般小功率振荡器将静态工作点设计得远离饱合区而靠近截止区,所以,c取1~4mA之间(可调整风确定)。

3、振荡器的起振检查

(1)用三用表检查

由于本振荡电路采取基极自给偏置,起始工作点在晶体管的放大区,故发射极应有正向偏置,接通电源后,调节电位器R,使振荡管的静态电流lco=(1~4)nlA(可用测发射极电压Ve来得知,Ico的大小)

若Vb—Ve<0V可判定电路已起振,工作在丙类状态,而且振荡很强。

若Vb—Ve=0.4V,可断定已起振,工作在甲乙类状态,振荡比较强。

若Vb—Ve=0.4-0.8V,工作状态可能在甲类,但不克不及判定是否起振,需进一步检查。

(2)用高频毫伏表检查

用高频毫伏表接在振荡器的输出端,有读数即有高频电压输出,则起振,否则未起振。

(3)用示波器检查

用示波器接于振荡器的输出端,如有高频振荡波形显示,说明起振,否则未起振。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应用示波器检查起振,因为示波器不单能判定是否起振,还能观察波形结构,是否有失真及间歇振荡现象,以致还可判断是否有寄生振荡发生。

若用上述方法检查时,发现振荡器未起振,可从两方面着手解决:

(1)检查是否过小,难以满足起振条件。

(2)调整反馈系数的大小。

4、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用小功率的高频输入信号去控制高频功率放大器,将直流电源供给的能量转换为大功率高频能量输出,它主要应用于各种无线电发射机中。

信号的放大实质是能量的转换,是将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信号电能。

大功率的放大器,消耗功率大,所以效率的高低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不但表示在放大器输出相同功率时,高频率工作可以节约直流电源的电能,还在于采取相同器件的条件下高效率工作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所以该电路选用丙类高频放大器。

将正弦波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

振荡电路将直流转换为交流正弦波

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采取互感耦合的方式

5、电路设计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正弦波振荡器原理框图

四、电路设计

1、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1)、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如图2所示。

图2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图

LC振荡部分是由晶体管组成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所用改进型电路既西勒电路,

对交流短路,因此是基极接地(共集)电路。

对于振荡电路选择共集组态主要考虑电容

的改变来调节频率,因为变容二极管加反向偏置电压和调制电压,需要有公共接地点,通常选用共基电路在电路连接上比较方便,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由

决定。

综上所述,可以取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

,设三极管

60。

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的值可适当增大,取

=

,则

所以

若取流过

的电流

所以

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电流通常选在(1~4)mA,

偏大可使输出电压幅度增加,但波形失真加重。

频率稳定度差,

过小会使

较小,起振困难。

谐振频率的计算,

总电容,如果选择

远大于

远大于

,则

根据题目要求振荡器振荡频率变更范围

=2~4MHz,所以取

uH,

pF,

变更范围是5~30pF.。

(2)、频率稳定性

频率稳定度a频率稳定度发信机的每个波道都有一个标称的射频中心工作频率,用f0暗示。

工作频率的稳定度取决于发信本振源的频率稳定度。

设实际工作频率与标称工作频率的最大偏差值为Δf,则频率稳定度的定义为频率稳定度式中为K为频率稳定度。

稳频措施为一是减少外界因素的变更。

二是合理选择元器件。

例如,选择fT高且性能稳定可靠的振荡管,不单有利于起振(因在振荡频率上β较高),而且由于极间电容小,相移小,使振荡频率更接近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有利于提高频率稳定度;选择温度系数小、Q值高的回路电感L(如在高频瓷骨架上用烧渗银法制成的电感)和电容C,一方面使L和C在温度改变时变更很小,振荡频率的变更也很小,另一方面由于Q值高,其频率稳定度也高;采取贴片元器件,可减小分布参数的影响,有利于振荡频率的稳定。

电路的相位特性应该满足这样的条件:

由某一频率变更所引起的相位变更,两个变更量的符号必须相反,才干使频率趋于稳定。

用数学暗示为

写成偏导数形式,则为

(3)、振幅稳定性

在分析振荡的发生过程中了解到:

如果电路的环反馈系数AB>1,振幅增大,如果AB<1,振幅会衰减;若AB=1,则振幅维持不变。

因此,当电路中出现增幅现象时,肯定满足振幅条件下的AB>1。

要使振幅不继续增大而趋于稳定,必须使电路的AB值随振幅的增大而减小,自动调整到AB=1。

与此相反,当电路中出现减幅现象时,肯定满足在该振幅条件下的AB<1。

要使振幅不继续减小下去,必须使电路的AB值能随振幅的减小而增大,自动调整到AB=1。

这就是说,欲使振荡器的振幅在发生某种变更时能自动趋于稳定,电路的反馈系数AB应具有下述特性:

振幅变更使AB值随之变更,AB变更再次造成的振幅变更应与原振幅变更相反。

如果用数学式子暗示既

=负值

写成偏导数的形式为

2、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如图3所示。

图3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1)、确定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图中

的作用是得到基极偏压,

是直流供电电源的高频旁路电容,用来使有用信号在供电电源两端发生的电压忽略不计。

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率

和最大的输出功率

,选丙类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临界状态,

,所以

集电极输出功率

所以谐振电阻

集电极基波电流振幅

集电极电流脉冲最大值

直流分量

直流功率

总效率

计算线圈砸数比

所以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选择可调式耦合线圈,把初级线圈电感设置为10uH,通过调节初级回路中的电容值以到达谐振频率,而且设置初级与次级线圈匝数比为1.47:

1。

五、性能的测试

1振荡器振荡频率为2MHz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图4所示,振荡器振荡频率为2MHz时的示波器图形和频率计示数如图5所示。

图4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图

图5示波器和频率计示数

因为仪器自己原因和计算的误差,所以调节可变电容不克不及准确使谐振频率达到4MHz。

2振荡器振荡频率为4MHz

同理可得振荡器振荡频率为4MHz时的示波器图形和频率计示数。

因为仪器自己原因和计算的误差,所以调节可变电容不克不及准确使谐振频率达到4MHz。

3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如图7所示,当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振荡器输出4MHz的正弦波时,通过调节

的大小,使LC回路达到谐振状态,此时的电极输出波形如图8所示。

图7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4输出功率

丈量高频功率放大器耦合输出电压为182

根据公式

所以

满足任务要求。

六、结论、性价比

经过对该课题的通过该实验电路最后得到振荡器谐振频率范围f0=2~4MHz而且是可调的,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P

500mW,效率

70%。

这次设计的电路,主要由正弦波振荡器和高频功率放大器两部分构成。

用到了许多以前所学的和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

由于实验仪器等原因,造成实验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但通过对比课程设计的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基本上达到了任务要求。

七、课设体会及合理化建议

通信基本电路是上学期学的课程,由于时隔两个多月,期间又没有好好复习教材,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对教材中提到的相关元件的概念、作用、以及参数等记得不是太清楚,在做本次课程设计之前,我又重新翻看教材,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大部分电路基础和模拟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懂得知识,通过请同学辅佐以及上网搜索,最终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

由于对仿真软件不太了解,缺乏操纵技能,在仿真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比方在开始使用仿真软件时找不到设计相关元器件等。

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专业知识的运用进行了全方面的考核与检测,经过本次课设认识到了自身的缺乏,同时更加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决心,以及对以后从事电子方面的信心。

八、参考文献

1.谢沅清,邓钢.通信电子线路.[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李秀人.电子技术实训指导.[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3.铃木雅臣.晶体管电路设计.[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高吉祥,易凡,丁文霞,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