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393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docx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

标段XX: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XXXXXXXXXXXXXXX公司

地址:

XXXXXXXXXXXXXXX

电话:

(XXXXXXXXXXX

传真:

邮编:

 

110kV变电站

XX-8000型综合自动化系统投标技术方案

1、总体概述

1.1概述

依据用户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要求,我方为用户配置XX-8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是国内率先推出的集保护、监控为一体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可保护、监控分开,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XX-8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为110kV等级变电站自动化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已在全国各地成功运行多套。

1.2系统功能简述

XX-8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了变电站的各种继电保护、测量、实时数据采集、运行工况监视、控制操作、打印制表、自动控制与调节等功能;包括了全部远动功能。

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配置、扩展、组态灵活、控制管理集中、功能分散,数据处理实时性强,传输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

1.3系统结构

系统为分层(变电站层(分为通讯层、管理层)、间隔层)分布式多CPU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分别由后台机、数据服务器和若干保护测控子装置组成,各保护测控装置与数据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这种通讯方式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传送能力,网络上任一单元故障不影响网络其它单元的正常通讯。

数据服务器与后台机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4各部分主要功能

1.4.1各保护测控子装置(间隔层)

包括变电站所需的主变及其它各种继电保护及测控功能,各子装置间相互独立,可完成各种不同保护和测控功能;装置出口及动作回路设有压板,保护动作出口与监控动作出口各自独立。

1.4.2数据服务器(通讯层)

主要完成数据和命令的转发及远动功能,兼有中央音响功能,可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调度通讯,实现远动功能;

数据服务器还可提供与其它智能设备的标准接口,RS232或RS485/RS422,并带有部颁标准规约(CDT规约:

DL451-91,102规约DL/T645-1997),亦可用户指定非标准规约,如电度表、直流屏、接地选线装置等,均可根据需求随时将数字信息入本系统,并转发调度,从而实现无人值班的要求。

1.4.3后台工作站部分(管理层,微机监控终端)

后台工作站部分为一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主要功能为:

运行工况监视、控制操作、打印制表、人机接口、数据存贮、自动控制与调节等。

2、产品引用标准

●GB/T145-200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1-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2887-2000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4858电器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6162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器干扰试验

●GB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11287-89继电器,继电保护装置振荡(正弦)实验

●GB/T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

●GB/T13730-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3926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37-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实验

●GB/T14598.9-1995辐射静电实验

●GB/T14598.10-1996快速瞬变干扰实验

●GB/T14598.11-19981兆赫脉冲群干扰实验

●GB/T14598.12-1998静电放电实验

●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

●GB/T17626.3-1998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验

●GB/T17626.4-199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实验

●GB/T17626.5-1998浪涌(冲击)抗扰度实验

●GB/T17626.6-199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搔扰抗扰度实验

●GB/T17626.8-1998工频磁场的抗扰度实验

●GB/T17626.9-1998脉冲磁场的抗扰度实验

●GB/T17626.10-1998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实验

●GB/T17626.11-1998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实验

●GB/T17626.12-1998振荡波抗扰度实验

●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451-91循环式远动规约

●DL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480-92静态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DL516-199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524-1993继电保护专用电力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DL/T527-1993静态继电器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DT/T553-94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DL/T634.5101-2002/IEC60870-5-101:

2002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70-1999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720-200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5002-1991地区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

●JB3336-1983电站设备自动化设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B5777-1991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

技术条件

●IEC1000-4敏感电子设备/系统抗干扰试验

●XX286线路继电保护产品动态模拟技术条件

●NDGJ8-89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电安全[1994]19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调[2002]138“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3、产品系统功能

3.1各装置独立仅通过站内通信网与变电站层通讯

本系统分为间隔层和变电层两层,间隔层进行电量和非电量的采集和计算;变电层为管理层和通讯层。

间隔层和变电层之间采用以太网进行连接。

3.2装置组态灵活

各间隔保护、测控功能既可由一个装置完成,也可保护、测控分开。

本工程采用保护、测控分开的方式。

3.3故障录波和事件顺序记录功能

分散式录波在各间隔装置完成,真正的保护启动录波。

从故障前四个周波连续录波到故障后几百个周波,可在微机上快速分析,同时利用事件顺序记录功能,可将故障时各元件的开关、保护动作按先后顺序记录下来,事件分辨率不大于2ms。

3.4保护整定功能

可在后台工作站或装置面板上以电子表格方式在线整定定值,不占用保护装置的CPU时间,不影响保护装置运行。

3.5中央信号功能

具有完整的中央信号和音响功能。

在装置上有指示灯指示出故障信号,在后台工作站上有报警窗口及相应的中央信号画面显示出相应故障信号;音响功能独立,有事故与预告两种音响。

3.6远方查询功能

数据能在线远方查询,修改保护定值(需规约支持)。

3.7打印功能和定时打印图表功能

各种班报、日报、月报均可根据现场要求设定格式,可即时打印,也可定时打印。

对于系统参数,系统图、录波图、事件顺序记录、定值表等均可随时打印出来。

3.8自检与他检功能

自动化系统内部具有自诊断功能,当装置内元件损坏,而CPU和程序完好时,装置自检,故障定位到主要芯片;当CPU故障时由前置机进行他检上报。

3.9强电控制功能

各装置上设有简易的强电控制开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并有远方/就地相互闭锁功能。

3.10易操作性

良好的人机界面,全部汉字提示,操作只需用鼠标在相应的功能图标上点一下,即可完成运行操作。

对于普通值班人员均可很快熟练操作。

3.11易扩展性

系统总线留有一定裕度的驱动能力,当变电站规模扩大时,可在其上加装相应的监控保护装置。

3.12易维护性

保护定值修改非常简单,校验也不需要像常规保护那样调校继电器,只要在相应端子通上电压、电流即可进行。

在插件有故障告警情况下,不需停电即可插拨更换有问题的插件,可最大限度不影响停供电。

3.13易互换性

不同类型的装置开关电源插件、CPU插件、输入模件、继电器输出模件硬件完全相同,便于互换,模板种类少,便于掌握。

3.14向下兼容性

各装置与通讯管理机间用局域数字网联系,系统软硬件向下兼容、更新换代方便,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3.15高可靠性

装置之间相互不影响;同时在各装置的操作回路中设计有控制按钮,保证在后台机和计算机网络故障或其它原因退出运行时,各装置仍具有完备的保护控制操作功能。

3.16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

在软件方面:

全部保护均采用付氏算法,有效地进行数字滤波。

在硬件方面:

模拟通道采用低通滤波,浪涌吸收,有效地防止过电压,以确保元器件的安全可靠工作。

开关量输入采用两级隔离,强电引入,有效地防止外部干扰。

所有的开关量输出采用编码控制输出,严格防止出口误动。

3.17对谐波的抑制性

1)装置采样频率为1200Hz,对系统电流、电压输入采用了截止频率为300Hz

的低通滤波器,所以300Hz以上的谐波由低通滤波器滤除;

2)在软件上采用了付氏算法,该算法不仅能滤除各种整次谐波和纯直流分量,对非整次高次分量和按指数衰减的非周期分量包含的低频分量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3.18防漏发、误发SOE事项措施:

3.18.1采集模块方面:

高速等时(0.83ms左右)采样技术,保证SOE事项记录的最小分辨率为2ms,软件上时间可整定的防抖动处理保证了SOE事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8.2系统通讯方面:

●高速RS485局域网采用一对多分时通讯管理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数据碰撞的发生,提高了系统通讯的可靠性;

●完善、严密的通讯规约,对SOE等重要信息的传输采用传送/确认方式,即发送方得到接收方确认应答后,方可传送其它信息,保证了SOE信息的不丢失;

3.18.3转发模块方面:

●软件上对SOE信息与采集遥信状态相比较,二者一致方可转发,有效地过滤了误报信息,保证了转发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转发规约:

采用POLLING规约或CDT规约或IEC101规约等。

3.19电能计量功能

采用通讯方式

3.20后台软件功能丰富

3.20.1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也可以通过单装置实现此项功能)

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当任一出线或元件单相接地后,系统将立即告警,并在后台机上指出是哪条出线接地

3.20.2防误闭锁功能

3.20.3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功能

4、产品性能指标

4.1工作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25℃--+55℃

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

相对湿度:

5%—95%

大气压力:

86—110Kpa

海拔高度:

≤2000米

4.2额定参数

交流电压:

100V/√3V,100V

交流电流:

5A或1A

额定频率:

50Hz

直流电压:

220V或110V

4.3技术指标

4.3.1模拟量测量精度及工作范围:

电流、电压:

0.2%;

功率、功率因数;0.5%;

频率:

0.01%;

精确工作范围:

保护:

电流0.2In~20In,电压:

1V~120V;

测量:

电流0.1In~1.2In,电压:

1V~120V;

4.3.2后台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