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3832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docx

词类活用习题职高语文高三复习

名词状语使动

意动

动词形容词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⑤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⑥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2.如果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如“能、可、欲、肯”或副词等的后面或助词“所”“者”的前面,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②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③赵王之子孙侯者。

(《触龙说赵太后》)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⑤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⑥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鸿门宴》) 

⑦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名词后面如果接介词结构,这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四子侍坐》)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4.名词与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 

5.许多常见的成语中也存在名词作动词的语法现象,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应该注意体会,

例如:

 ①草菅人命:

草菅,茅草;把人命当茅草对待,指任意残害人命。

 ②经天纬地:

经、纬:

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天地。

用于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

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可译为“把……当做……来怎么样”,“像对待……那样如何”。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翻译时可在前加上一个介词“用”或“拿”,使之变成一个介宾结构。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关于“日”“月”“岁”“时”等时间名词作状语

•1、“日”“月”“岁”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前,翻译时在其词前加“每”或本词重叠使用,即“每日”“每月”“每年”,或“日日”“月月”“年年”,以表示动作的频率或经常性。

例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日”用在表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翻译为“一天天地”。

例如: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孔雀东南飞》)

3、“时”字作状语,主要有“及时”“按时”和“当时”两种意思。

例如:

时人莫许也(《隆中对》)

时人伤之。

(《孔雀东南飞》)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5、操军破,必北还。

(《赤壁之战》)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石钟山记》)

1、表比喻。

像鸟张着翅膀那样。

2、表对人的态度。

像对待奴仆那样。

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

用箕畚。

4、表动作使用的工具。

乘船。

5、表方向。

向北方.

6、表方向。

向东;向北。

7、表动作进行的方式。

亲眼,亲耳。

动词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动词的词类活用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动词作名词。

 

2. 动词使动用法。

 

3. 动词为动用法。

 

一.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小练习】 

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③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④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⑤ 其继有在者乎?

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⑦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⑧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①出、入:

产品、收入。

 拿尽了他们土地上的全部出产品,用光了他们家里的全部收入。

②得:

收获、心得 

 ③赐:

恩惠 。

况且国君您(秦伯)曾经施予晋君(晋惠公)恩惠。

④ 能:

才能寡人:

自己。

 二三子:

你们,指大家。

 帅:

率领,带领。

同“率”。

 蕃:

生息,繁殖。

 

现如今,我能力不够(打败吴国)。

只能带领大家繁衍人口 。

(注:

这是勾践灭吴中的一句话,勾践用了十年的时间繁衍人口、聚集财富,十年的时间教育驯养百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这是后来勾践能成功灭吴的最大原因。

⑤继:

继承的人。

他们的后嗣继承其封爵的,还有存在的吗?

⑥收藏、经营:

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饮:

饮料、汤食  军事长官子反口渴得想找水喝。

⑧至:

到达的人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规律总结:

规律一:

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的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例如: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拿尽了他们土地上的全部出产品,用光了他们家里的全部收入。

 

(2)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担心在他们那里有伏兵。

 

(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 

 ——献蛇回来便能享用那田地上出产的东西,以度过我的一生。

 

 

二.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小练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

权衡,均衡

负:

使动,即使负担,承担 

曲:

理亏 

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负秦”是“使秦负(承担)”的意思; 

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富民》) 

—“富民”是“使民富”的意思。

 

【小练习】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   

⑥ 中军置酒饮归客   

斗:

使……争斗

阙:

使……消减

亡:

使……灭亡

鸣:

使……发出声 

却:

使……退却

饮:

使……饮酒

【小练习】 

(2012.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译文:

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光武帝就听从了他。

 

感动:

使……感动 

 

典型词类活用之动词活用归纳

1.项伯杀人,臣活之。

(司马迁《鸿门宴》)

2.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3.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4.欲因此时降武。

(班固《苏武传》)

5.反欲斗两主。

(班固《苏武传》)

6.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蜀道难》)

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8.序八州而朝同列。

(贾谊《过秦论》)

9.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

10.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王勃《滕王阁序》)

 

1.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项伯杀了人,我想办法救了他,保全了他的性命(使他活了下来)。

2.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使幽壑(深谷)中的潜蛟(潜伏的蛟龙)舞动飞翔

3.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使船上被抛弃的妇女哭泣

4.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想要趁此时使苏武投降.

5.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

6.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人听了(蜀道之难)就吓得脸色变了

7.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肴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8.序,使动用法,使……排列座次。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使八州排列座次,使六国诸侯来朝拜。

9.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

10.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使贾谊蒙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类活用的情况:

1、共其乏困

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形容词“乏困”用作名词:

缺乏的东西

2.形容词“贤”“富”用作名词:

德才,财富

3.形容词“贤”用作名词:

贤德

4.形容词“弱”用作名词:

瘦弱的身体

5.形容词“圣”“愚”用作名词:

圣人、愚者

一、形容词作名词

思考:

1.形容词用作名词的条件是什么?

2.形容词用作名词时怎么翻译更准确?

小结规律:

1.形容词用作名词的条件:

(1)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了主语或宾语(包括介宾结构中的宾语)。

(2)形容词充当的偏正结构的中心语(定语+中心语)。

(3)活作名词的形容词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事。

2.形容词用作名词时怎么翻译更准确?

形容词用作名词,有两种翻译方法:

一是活用的形容词后加一个有关事物或人的名词。

如“贤”解释为“贤能的品德”;二是用一相关的词来替换活用的形容词。

如:

不能容于远近,用“天下的人”来代替。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类活用的情况:

1、火尚足以明也。

2、大王必欲急臣。

3、亲贤臣,远小人。

 

形容词“明”用作动词:

照明

形容词“急”用作动词:

逼迫

形容词“亲”“远”用作动词:

亲近疏远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思考:

1.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条件是什么?

2.形容词用作动词时怎么翻译更准确?

小结规律:

1.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条件:

(1)形容词放在“能、欲、足、可”等能愿动词后,用作动词。

(2)形容词带宾语,用作动词。

2.形容词用作名词时怎么翻译更准确?

形容词动用与名词动用的翻译方法大体相同。

一是翻译成以本词为基本素再加新词素而构成双音节动词,如:

形容词“明”译作动词“照明”。

二是根据文意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如“急”译作“逼迫”。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类活用的情况:

4、会盟而谋弱秦

5、拔剑撞而破之

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7、足以荣汝身。

弱,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弱,削弱 

破,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破

苦、劳,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困苦使……劳累

荣,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荣耀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1.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条件:

(1)形容词用作动词。

(2)句子的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怎么翻译更准确?

(1)兼语式:

“使……怎么样”,“让……怎么样”。

这是最常见的翻译方式。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的“生”译为“让……活下去”。

(2)动宾式:

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译为“沛公第二天带领百余骑兵”。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条件:

(1)形容词用作动词。

(2)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2.怎么翻译更准确?

翻译时要增加一些词语,才能表达清楚。

常用的译法有:

认为(觉得)……怎么样;把……当作……;对……感到怎么样。

总之,“使动用法”强调的是主语使宾语产生的一个客观结果,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念。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类活用的情况:

16、渔人甚异之。

1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上过其羊所,善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觉得(认为)……奇怪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耻

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