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3827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基本实验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1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式的性能…………………………………………………3

实验三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5

实验四移相器实验……………………………………………………………6

实验五相敏检波实验…………………………………………………………7

实验六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原理………………………………………………10

实验七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影响…………………………………12

实验八差动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13

实验九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15

实验十磁电式传感器性能……………………………………………………17

实验十一压电传感器动态响应实验…………………………………………18

二、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二电子秤的设计……………………………………………………19

实验十三PN结温度测试仪…………………………………………………20

实验十四光纤位移传感器…………………………………………………21

三、附录Ⅰ:

CSY-

型传感器实验仪简介…………………………………22

附录Ⅱ:

CSY-

型传感器实验仪电路原理图……………………………25

附录Ⅲ:

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及面板示意图………………………………35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悬梁梁受力(梁端位移)时产生应变的原理。

﹝2﹞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受到应变时电阻的变化规律。

﹝3﹞掌握单臂电桥检测电阻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

旋钮初始位置:

直流稳压电源打倒±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三、实验步骤:

(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

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

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Vi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3)根据图1-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

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档,F/V表置20V档。

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V表置2V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表显示为零。

(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等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F/V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5)——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F/V表显示的值。

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ΔX=0.5mm记一个数值填入下表:

位移(mm)

电压(mv)

(6)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S=ΔV/ΔX(式中ΔX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ΔV为相应

F/V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四、注意事项:

(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2)为确保实验过程中输出指示不溢出,可先将砝码加至最大重量,如指示溢出,适当减小

差动放大增益,此时差动放大器不必重调零。

(3)做此实验时应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关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

(4)电位器W1、W2,在有的型号仪器中标为WD、WA。

五、思考题:

(1)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和对放大器有何要求?

(2)根据所给的差动放大器电路原理图,(见附录图一),分析其工作原理,说明它既能作差动放大,又可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

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性能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特性。

(3)掌握差动变压器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音频振荡器、测微头、示波器、主、副电源、差动变压器、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

音频振荡器4KHZ-8KHZ之间,双线示波器第一通道灵敏度500mv/div,第二通道灵敏度10mv/div,触发选择打到第一通道,主、副电源关闭。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图2-1接线,将差动变压器、音频振荡器(必须LV输出)、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开启主、副电源,将示波器探头分别接至差动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观察差动变压器源边线圈音频振荡器激励信号峰峰值为2V。

   

转动测微头使测微头与振动平台吸合。

再向上转动测微头5mm,使振动平台往上位移。

往下旋动测微头,使振动平台产生位移。

每位移0.2mm,用示波器读出差动变压器输出端的峰峰值填入下表,根据所得数据计算灵敏度S。

S=ΔV/ΔX(式中ΔV为电压变化,ΔX为相应振动平台的位移变化),作出V-X关系曲线。

X(mm)

5mm

4.8mm

4.6mm

0.2mm

0mm

-0.2mm

-4.8mm

-5mm

Vo(p-p)

四、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指出线性范围。

(2)当差动变压器中磁棒的位置由上到下变化时,双线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相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用测微头调节振动平台位置,使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端信号为最小,这个最小电压称作什么?

由于什么原因造成?

 

实验三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产生零点残余电压的原因。

﹝2﹞了解如何用适当的线路对残余电压进行补偿。

﹝3﹞了解补偿线路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音频振荡器、测微头、电桥、差动变压器、差动放大器、双线示波器、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

音频振荡器4kHz-8KHZ之间,双线示波器第一通道灵敏度500mV/div,第二通道灵敏度1V/div,触发选择打到第一通道,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旋到最大。

三、实验步骤

(1)接图3-1接线,音频振荡必须从LV插口输出,W1,W2,r,c,为电桥单元中调平衡网络。

(2)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钮使示波器一通道显示出为2伏峰—峰值。

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使示波器二通道波形不失真。

(3)调整测微头,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最小。

(4)依次调整W1,W2,使输出电压进一步减小,必要时重新调节测微头,尽量使输出电压最小。

(5)将二通道的灵敏度提高,观察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注意与激励电压波形相比较。

经过补偿后的残余电压波形:

为波形,这说明波形中有分量。

(6)经过补偿后的残余电压大小:

V残余p-p=V残余p-p/100与实验十六未经补偿残余电压相比较。

(7)实验完毕后,关闭主、副电源。

四、

注意事项

(1)由于该补偿线路要求差动变压器的输出必须悬浮。

因此次级输出波形难以用一般示波来看,要用差动放大器使双端输出转换为单端输出。

(2)音频信号必须从LV插口引出。

实验四移相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移相电路的原理及工作情况

二、实验仪器

移相器、音频振荡器、双线(双踪)示波器、主、副电源

三、实验步骤

(1)了解移相器在实验仪所在位置及电路原理。

(2)将音频振荡器的信号引入移相器的输入端(音频信号从0°、180°插口输出均可),开启主、副电源。

(3)将示波器的两根线分别接到移相的输入和输出端,调整示波器,观察示波器的波形。

(4)旋动移相器上的电位器,观察两个波形间相位的变化。

(5)改变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不同频率的最大移相范围。

四、思考题

(1)根据图4-1,分析本移相器的工作原理,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提示:

A1、R1、R2、R3、C超前移相,在R3=R1时,KF1(jω)=Vm/Vλ=-(1-jωRwC2)/(1+jωR2C1),KF1(ω)=1,ΦF1(ω)=-π-2tg-1ωR2C1。

A2、R4、R5、RW、C2滞后移相,在R5=R4时,KF2(jω)=V/Vm=(1-jωRwC2)/(1+jωC2),KF2(ω)=1,ΦF2(ω)=-2tg-1ωRwC1,ω=2πf。

分析:

f一定时Rw=0-10KΩ相移Δφ,及Rw一定时,f变化相移Δφ。

(2)如果将双线示波器改为单踪示波器,两路信号分别从Y轴和X轴送入,根据李沙育图形是否可完成此实验?

 

实验五相敏检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相敏检波器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二、实验仪器

相敏检波器、移相器、音频振荡器、双线示波器(自备)、直流稳压电源、低通滤波器、

F/V表、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

F/V表置20K档。

音频振荡器频率为4KHz,幅度置最小(逆时针到底),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置于±2V档,主、副电源关闭。

三、实验步骤

(1)了解相敏检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在实验仪面板上的符号。

(2)根据图5-1的电路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信号0°输出端输出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

(1),把直流稳压电源+2V输出接至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5),把示波器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

(1)和输出端(3)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3)调整好示波器,开启主、副电源,调整音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示波器输出电压为峰峰值4V。

观察输入和输出波的相位和幅值关系。

(4)改变参考电压的极性(除去直流稳压电源+2V输出端与相敏检波器参考输入端(5)的连线,把直流稳压电源的-2V输出接至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5)),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幅值关系。

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参考电压为正时,输入和输出相,当参考电压为负时,输入和输出相,此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倍。

(5)关闭主、副电源,根据图5-2电路重新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信号从0°输出端输出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

(1),将从0°输出端输出接至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

(2),把示波器的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

(1)和输出端(3),将相敏检波器输出端(3)同时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起来,将低能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直流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此时,F/V表置于V表20V档)。

图5-2

(6)开启主、副电源,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同时记录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表。

单位:

Vip-p

0.5

1

2

4

8

16

Vo

(7)关闭主、副电源,根据图5-3的电路重新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信号从0°输出端输出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

(1),将人180°输出端输出接至移相器的输入端,将从移相器输出端接至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

(2),把示波器的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

(1)和输出端(3),将相敏检波器输出端(3)同时与低通滤波器输入端连接起来,将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直流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测量线路。

(8)开启主、副电源,转动移相器上的移相电位器,观察示波的显示波形及电压表的读数,使得输出最大。

(9)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同时记录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表。

单位:

Vip-p

0.5

1

2

4

6

8

16

Vo

四、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相敏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移相器在实验线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即参考端输入波形相位的作用)

(2)在完成第五步骤后,将示波器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

(1)和附加观察端(6)和

(2),观察波形来回答相敏检波器中的整形电路是将什么波转换成什么波,相位如何?

起什么作用?

(3)当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与开关信号同相时,输出是什么极性的什么波,电压表的读数是什么极性的最大值。

 

实验六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

﹝3﹞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二、实验仪器

涡流变换器、F/V表、测微头、铁测片、涡流传感器、示波器、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三、实验步骤

(1)装好传感器(传感器对准铁测片安装)和测微头。

(2)观察传感器的结构,它是一个扁平线圈。

(3)用导线将传感器接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将输出端接至F/V表,电压表置于20V档,见图,开启主、副电源。

(4)用示波器观察涡流变换器输入端的波形。

如发现没有振荡波形出现,再将被测体移开一些。

可见,波形为波形,示波器的时基为us/cm,故振荡频率约为。

(5)适当调节传感器的高度,使其与被测铁片接触,从此开始读数,记下示波器及电压表的数值,填入下表:

建议每隔0.10mm读数,到线性严重变坏为止。

根据实验数据。

在座标纸上画出V-X曲线,指出大致的线性范围,求出系统灵敏度。

(最好能用误差理论的方法求出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度、灵敏度)。

可见,涡流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传感器与被测体间有一个最佳初始工作点。

这里采用的变换电路是一种。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

X(mm)

Vp-p(v)

V(v)

三、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过程中金属导体要固定不动。

﹝2﹞铁片应与传感器测试头平行,并将测试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

﹝3﹞传感器在初试时可能出现一段死区。

四、实验分析

﹝1﹞根据测量结果,在坐标纸上画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S,S=△V/△X,并指出线性范围。

﹝2﹞用理论方法计算灵敏度并与实际测量值比较。

实验七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被测体材料对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铁测片、F/V表、测微头、铝测片、振动台、主、副电源。

三、实验步骤

(1)安装好涡流传感器,调整好位置。

装好测微头。

(2)按实验六图6-1接线,检查无误,开启主、副电源。

从传感器与铁测片接触开始,旋动测微头改变传感器与被测体的距离,记录F表读数,到出现明显的非线性为止,然后换上铝测片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填入下表(建议每隔0.05mm读数):

X(mm)

V铝(v)

V铁(v)

根据所得结果,在同一座标纸上画出被测体为铝和铁的两条V-X曲线,照实验二十二的方法计算灵敏度与线性度,比较它们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关闭主、副电源。

可见,这种电涡流式传感器在被测体不同时必须重新进行工作。

四、注意事项

(1)传感器在初始时可能为出现一段死区。

(2)此涡流变换线路属于变频调幅式线路,传感器是振荡器中一个元件,因此材料与传感器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与定频调幅式线路不同。

 

实验八差动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差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3﹞掌握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电容传感器、电压放大器、低通滤波器、F/V表、激振器、示波器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

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置于中间,F/V表置于V表2V档。

三、实验步骤

(1)按图8-1接线。

(2)F/V表打到20V,调节测微头,使输出为零。

(3)转动测微头,每次0.1mm,记下此时测微头的读数及电压表的读数,直至电容动片与上(或下)静片复盖面积最大为止。

X(mm)

V(mv)

退回测微头至初始位置。

并开始以相反方向旋动。

同上法,记下X(mm)及V(mv)值。

(4)计算系统灵敏度S。

S=ΔV/ΔX(式中ΔV为电压变化,ΔX为相应的梁端位移变化),并作出V-X关系曲线。

X(mm)

V(mv)

(5)卸下测微头,断开电压表,接通激振器,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电容变换器的接法,上面两个插口是输入,一个输出插口为VO。

﹝2﹞调节低频振荡器产生振荡时,要注意其幅度旋钮不能太大,以免损坏设备。

五、实验分析

﹝1﹞根据测量结果,在坐标纸上画出V—X曲线,求出系统灵敏度S,S=△V/△X,并指出线性范围。

﹝2﹞分析V—X曲线中,出现非线性的原因。

﹝3﹞试分析电容变换器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实验九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直流激励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传感器的特性与工作原理。

﹝2﹞掌握霍尔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霍尔片、磁路系统、电桥、差动放大器、F/V表、直流稳压电源、测微头、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

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0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主、副电源关闭。

三、实验步骤

(1)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实验仪上的安装位置,熟悉实验面板上霍尔片的符号。

霍尔片安装在实验仪的振动圆盘上,两个半圆永久磁钢固定在实验仪的顶板上,二者组合成霍尔传感器。

(2)开启主、副电源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后,增益置最小,关闭主电源,根据图21接线,W1、r为电桥单元的直流电桥平衡网络。

(3)装好测微头,调节测微头与振动台吸合并使霍尔片置于半圆磁钢上下正中位置。

(4)开启主、副电源调整W1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5)上下旋动测微头,记下电压表的读数,建议每0.1mm读一个数,将读数填入下表:

X(mm)

V(V)

X(mm)

V(v)

作出V-X曲线指出线性范围,求出灵敏度,关闭主、副电源。

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上是磁场情况,磁场分布为梯度磁场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差异,位移测量的线性度,灵敏度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关系。

(6)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各旋钮置初始位置。

三、注意事项

(1)由于磁路系统的气隙较大,应使霍尔片尽量靠近极靴,以提高灵敏度。

(2)一旦调整好后,测量过程中不能移动磁路系统。

(3)激励电压不能过大,以免损坏霍尔片。

四、实验分析

﹝1﹞根据测量结果,画出V—X曲线,求出系统灵敏度S,S=△V/△X。

﹝2﹞分析系统产生非线性的原因。

 

 

实验十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一、实验目的

了解磁电式传器的原理及性能

二、实验仪器

差动放大器、涡流变换器、激振器、示波器、磁电式传感器、涡流传感器、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

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置于中间,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V表置2KHz档。

三、实验步骤

(1)观察磁电式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10-1的电路结构,将磁电式传感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的输入端相连,开启主、副电源。

   

(2)调整好示波器,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某一位置,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

F(HZ)

10

20

25

V(p-p)

(3)拆去磁电传感器的引线,把涡流传感器经涡流变换器后接入低通滤波器,再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波形好坏与涡流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有关,参照涡流传感器的实验)并与磁电传感器的输出波形相比较。

四、实验分析

(1)根据测量结果,画出V—X曲线,求出系统灵敏度S,S=△V/△X。

(2)分析系统产生非线性的原因。

五、思考题

(1)试回答磁电式传感器的特点?

(2)比较磁电式传感器与涡流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相位,为什么?

实验十一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二、实验仪器

低频振荡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单芯屏蔽线、压电传感器、双线示波器、激振线圈、磁电传感器、F/V表、主、副电源、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

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V表置F表2KHZ档。

三、实验步骤

(1)观察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11-1的电路结构,将压电式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的输入端相连。

   

(2)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

(3)调整好示波器,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最大,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

F(HZ)

5

7

12

15

17

20

25

V(p-p)

(4)示波器的另一通道观察磁电式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并与压电波形相比较观察其波形相位差。

四、实验分析

(1)根据测量结果,画出V—X曲线,求出系统灵敏度S,S=△V/△X。

(2)分析系统产生非线性的原因。

五、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动台的自振频率大致多少?

(2)试回答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

比较磁电式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相位差Δφ大致为多少?

为什么?

实验十二电子秤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学会如何运用传感器装置进行实际测量。

二、实验要求

﹝1﹞利用实验仪器上的传感器装置、标准重量的砝码(10g)及相关处理电路设计一个可以称重的电子秤。

﹝2﹞将被测物的重量用电压表或示波器显示为一个电量信息。

﹝3﹞通过分析计算出某一未知物体的重量。

﹝4﹞分析所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系统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三、实验设计方案

独立完成传感器的选取方案的选择及测量电路的设计。

四、实验分析

﹝1﹞分析系统的量程、灵敏度,指出其线性范围。

﹝2﹞分析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3﹞讨论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实验十三PN结温度测试仪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N结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及工作情况。

﹝2﹞学会如何利用传感器装置进行实际测量。

二、实验要求

﹝1﹞利用PN结温度传感器、V/F表及相关的处理电路设计一个测温电路。

﹝2﹞将被测量(温度)用电压表或示波器显示为一电量信息。

﹝3﹞通过分析计算出某被测环境的温度值。

﹝4﹞分析所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系统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三、实验设计方案

独立完成测量电路的设计及方案的选择。

四、实验分析

﹝1﹞分析系统的测温范围、灵敏度,指出其线性范围。

﹝2﹞分析该测温电路的误差来源。

﹝3﹞如要要求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