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3816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

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版教案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课题

识字1神州谣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

重点难点

教学

重难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3.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

1神州谣)

感知

交流

互学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

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bēnfènxiáwānmínzúyìqí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yǒnɡfēnɡsǒnɡɡéyǔlùnónɡfánrónɡ

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精度

感悟

群学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是个总起句。

(2)指导朗读:

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3.探究第三小节: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

从哪里看出?

(台湾是我国领土,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

(2)指导朗读:

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

(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拓展

升华

共学

三、拓展延伸。

1、读一读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体会华夏子孙团结向上的精神。

前置研究设计

把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板书

设计

神州谣

总说祖国山河壮美。

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

祖国壮美,民族团结

民族要团结,统一

作业

设计

1、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中华民族团结图强的故事。

教学

反思

 

学科

语文

课题

识字2传统节日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

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

传统节日

感知

交流

互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

传、舟、赏

后鼻韵:

统、巷、堂、郎、饼、赏

4、开火车读生字。

精度

感悟

群学

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

[拜年、吃饺子]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

(看花灯)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

(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

踏青。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

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相机出示:

赛龙舟、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

(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

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相机出示:

乞巧七月七]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介绍“乞巧”:

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你知道吗?

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赏月、吃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

“团圆”[相机出示词卡:

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你知道吗?

(重阳节)

(2)教师介绍“重阳节”。

拓展

升华

共学

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前置研究设计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板书

设计

识字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

重阳节←中秋节←七月七←端午节

作业

设计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教学

反思

 

学科

语文

课题

识字3贝的故事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2.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

不同种类的贝壳。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

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感知

交流

互学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yǔcáiqiánjiǎɡǔbèikéhuàibìɡuān

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2)认读本课新词:

(课件出示)

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贫困

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

“漂亮”的“亮”读轻声。

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

精度

感悟

群学

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

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B.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

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学生查字典回答)

拓展

升华

共学

拓展延伸。

1、根据“贝”的故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2、猜一猜:

我还知道哪些字与什么有关。

如:

(1)铜镜与什么有关?

(2)珠宝与什么有关?

前置研究设计

1、将“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观察生活中的字,看看你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板书

设计

贝的故事

贝的特点:

珍贵、不容易坏装饰品

用途:

用贝当作钱币

赚赔购贫货

作业

设计

1、扩词。

珍()()币()()财()()

赔()()贫()()购()()

2、近义词

漂亮----()珍贵----()

损坏----()容易----()

教学

反思

 

学科

语文

课题

识字4中国美食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

中国美食)

感知

交流

互学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

烧烤鸭肉炒饭茄鸡

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

(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3)展评学生的书写。

精度

感悟

群学

指导重点:

(1)第一行: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课件出示:

文字、插图)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

(红烧:

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

烤鸭、水煮鱼。

(课件出示:

文字、插图)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

(可以借助查字典)

(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

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课件出示:

文字、插图)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爆、炖)

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4)第四行:

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课件出示:

文字、插图)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蒸炸炒)

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

(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

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

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自读,互读。

反馈指导。

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

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拓展

升华

共学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烹调方法吗?

本文共介绍了10中烹调方法:

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了解了很多烹调方法,我们会用词串说句子。

前置研究设计

了解中国的其他美食。

板书

设计

中国美食

凉拌、香煎、红烧

烤、煮

爆、炖

蒸、炸、炒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学科

语文

课题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梦想。

2、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大声说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说话和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困难而半途而废。

教学

重难点

1.让学生自信表达自己的梦想。

2.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导入课题

1、介绍一种职业,例如医生。

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一种职业,救死扶伤。

2、有谁想来介绍自己爸爸妈妈,他们是做什么的。

在小组内说说,说完推选出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说给大家听。

3、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4、教师:

有的同学爸爸妈妈是做医生的,有的是做老师的,还有的是工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5、教师:

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在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是谁?

出示搜集的各种职业的图片(7-9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的叔叔阿姨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可以用上句式:

我猜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

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呢?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

(板书课题:

长大以后做什么)

感知

交流

互学

二、放飞想象,畅谈理想。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做一个甜甜的梦。

梦中的你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呼吸着晨露与微风,感受着阳光和彩虹,突然之间,你长大了是一个大人了,你在做什么工作呢?

想好了,就睁开眼睛。

(板书:

我长大了做......)

2.谁想好的,先来说说:

我长大了做……(指名交流)

3.刚才同学们说的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这就是你的理想。

(板书:

理想)

一个人有了理想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

现在请大家听听两位小朋友谈他们的理想,一边听一边想,待会儿评评他们说得怎么样,行吗?

(播放录音)

录音材料一:

我想成为一名音乐家。

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音乐的世界里,走在路上树叶沙沙地响,小狗汪汪地叫,这些都是美妙的音乐,所以我想当一个音乐家,用自己美妙的歌声给人们送去欢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录音材料二:

我想当个科学家。

因为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南极来信》我想去南极看看企鹅和可爱的海豹是怎么游泳的,它们吃些什么,我还听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我要去研究它,使我们人类不再受到伤害。

4.组织评议:

听完以后你觉得他们说得怎么样?

点拨:

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再说明理由。

用上了这样的句式:

我长大了想做(当)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

5.师:

你们听得很仔细,知道他们讲得好在哪里。

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比他们说得还要好!

现在请大家也用上这样的句式,在座位上先试着说说看,好不好?

说完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

(师个别指导)

6.师:

都说完了吗?

老师猜想,你们现在一定非常需要一位很好的听众来用心倾听你美好的理想,是吗?

不过我们还得先记住几个注意点才行,我来看看,现在谁是老师最好的听众:

1.要把话说清楚,2.要听清楚同伴的话,3.要记住同伴的理想,行吗?

好,现在就请你们跟同桌说说自己的理想。

(自由交流)

7.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同桌的理想?

点拨:

先说“我的同桌是….…”,再说她(他)的理想是……,最后说她(他)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精度

感悟

群学

三、我是小记者

1、情景演出。

安排两名同学扮演采访记者,其他同学为被采访者。

采访的问题设置: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为什么?

2、同学点评。

他们点评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老师点评总结。

拓展

升华

共学

1、教师:

有了我们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实现它呢?

小组讨论,你怎么实习自己的目标。

2、请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

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努力的一步一步的靠着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最可贵。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前置研究设计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彩色书签,永远地记下你们的理想吧!

让我们把它轻轻地夹到语文书里,老师衷心祝愿这一页页五彩的书签,能载着你们童年的理想,驶向遥远的未来,我相信,20年后的今天,你们这一颗颗可爱的小树苗,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板书

设计

长大后做什么

目标

行动努力贡献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学科

语文

课题

语文园地三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

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

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

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

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

(示例:

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感知

交流

互学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

“霄、宵、削”“赔、陪、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

是什么意思?

(与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