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3690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docx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四章热现象第一节温度计(1课时)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具

演示

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学生

实验室用温度计(2人1支)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度

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

教师:

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二.温度计

1.构造和原理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

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

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

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

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

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

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

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

请大家看课本图4-3,

回答教师的提问。

教学过程设计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

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

-273℃=0K,0℃=273K,100℃=373K。

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__K(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

(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

)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

(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

(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

(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三.思考与作业

课本P46,1、2、3;《课课通》

四板书

第四章热现象第一节温度计

一.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温度计

1、常见的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结构

3、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三.摄氏温度

1.1摄氏度规定:

P45

2.读法:

5℃读:

5摄氏度;-5℃读:

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四.热力学温度(T=t+273k)

五.体温计

1.特殊结构:

弯曲细玻璃管(内装水银)

2.量程:

35℃至42℃,分度值是0.1℃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二节实验: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执教

教学

目标

1.学习使用温度计;

2、练习估测温度

重点

学习使用温度计

难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具

演示

学生

温度计、热开水、烧杯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温度?

2.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零下4.7摄氏度,写作,读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温度计

1.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认真观察温度计,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温度计的量程是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范围。

因为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值,则无法进行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了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但不能测出结果,还会使温度计内的液体把温度计胀破。

所以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还要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

今天我们来测量冷水、温水和热水的温度,大家判断你的温度计是量程是否合适?

2.正确读数(用小黑板展示)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应:

(估、放、读、取)

(1)估:

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

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

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学生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教学过程设计

(4)取:

实验完毕取出温度计并放回原处。

三.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1.倒一杯热开水,先估计它的温度,再测出它的温度。

数据填入表格

2.再往热水杯中倒入一些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3.再倒入少量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四.小结

五.练习(P49-1.2.3)

学生实验

三.思考与作业

《课课通》

四板书

第二节实验: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一.正确使用温度计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

(1)估:

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

玻璃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

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4)取:

实验完毕取出温度计并放回原处。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

重点

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难点

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教具

演示

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

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

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

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2.演示实验(P50,图4-7)

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t温(℃)D

3.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BC

At/min

(1)AB段。

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

温度怎样变化?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答:

B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

温度是否变化?

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

温度如何变化?

4.熔点

教师:

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

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纯海波的熔点是48℃。

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

5、凝固曲线℃

 教师:

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A

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BCD

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

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t

(1)DE段。

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__。

(2)EF段。

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3)FG段。

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教师:

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7.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

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总结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学生回答

回答

思考回答问题

三.思考与作业

课本P52,《课课通》

四板书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体态叫熔化

2.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体态叫凝固

二.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3.熔点和凝固点

4.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5.晶体和非晶体重要区别

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晶体熔化条件:

达到熔点并吸热

2.晶体熔化条件:

达到凝固点并放热。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四节蒸发(1课时)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3.知道蒸发吸热及利用蒸发降温。

重点

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难点

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教具

演示

洒精、一支包好棉花的温度计,吹风机、铁架台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物质状态的变化除了我们刚刚学过的熔化和凝固,物质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请大家举例说说你所见过的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实例。

学生举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汽态叫汽化。

但是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水没有了,地面干了,这是水的蒸发。

壶里的水开了,水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沸腾。

2.蒸发

请大家看这个实验,将棉花蘸些洒精,在黑板上擦一道酒精,注意酒精越来越少,过一段时间酒精全部蒸发了。

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冬天温度低,水也能蒸发。

所以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问:

我们洗完衣服,把衣服放在阳光下晒,或者放在荫凉处,哪

种情况下衣服的的水蒸发快?

(阳光下蒸发快)

这说明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与什么有关?

——可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高蒸发快。

演示:

在黑板上擦两道酒精,其中一道用吹风机吹,观察哪一道蒸发快。

(风吹的道蒸发快)

这说明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又与什么有关?

——可见液体蒸发快慢还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演示:

取两块纱布,都蘸上酒精,一条纱布展开后挂在铁架台上,另

观察实验

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观察并回答

思考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一条卷起来也挂在铁架台上,用热同时吹这两块布,观察哪块布上的酒精快干。

(展开的快干)

教师:

这又说明了什么?

——可见液体蒸发快慢还与液体表面积有关。

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归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液体温度高,蒸发快;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蒸发快;液体的表面积大,蒸发快。

反之,液体也能蒸发,只是蒸发慢。

介绍:

喷灌,输水管道。

4.蒸发吸热

实验:

(1)把酒精擦在两个同学的手背上,并说出感觉。

(感到凉)

(2)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瓶内的酒精中,观察示数变化,再取出

温度计放在空气中,观察示数

学生回答观察到现象:

第一次观察到示数不变,第二次观察到示数下降。

这说明了什么呢?

教师归纳:

这个实验说明液体蒸发时温度下降。

正在蒸发的液体温度下降,它必须从周围的物体吸热。

所以,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从周围吸热,液体蒸发时有致冷的作用。

提问: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为什么?

总结:

(利用板书)

练习:

P54—1、2、3

学生观察

思考并回答

归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观察示数

学生回答

思考回答

三.思考与作业

《课课通》

四板书

第四节蒸发

一.汽化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二.蒸发

1.什么叫蒸发: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1)液体的温度。

温度高,蒸发快

(2)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3)液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大,蒸发快。

三.蒸发吸热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五节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1课时)

执教

教学

目标

1.认识沸腾现象

2.理解沸点的物理意义,知道沸腾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

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的物理意义

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具

演示

学生

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小烧杯,塑料盖,温度计。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实验

先介绍实验的目的,做法和要求。

这个实验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

每组有一个小烧杯,内装有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去,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水中。

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待水沸腾时,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情况。

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实验前,请阅读课本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实验大约20分钟)

二.沸腾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了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了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

现在请一个组的同学把他们记录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画在黑板上。

请你们来描述下水沸腾的现象是怎样的?

——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汽泡,汽泡越来越大,同时上升,当汽泡上升到水面时破裂,汽泡里的水蒸气放出来。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和记录温度

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那么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何?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

水在沸腾过程中你们是否在继续对水加热?

——继续加热,即水沸腾时吸热。

现在请大家把沸腾和蒸发进行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

——

(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2)蒸发时液体温度下降,而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3)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4)蒸发是缓慢的,而沸腾是剧烈是。

所以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三.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是100℃

让学生看沸点表

四.沸腾吸热

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小结:

什么是沸腾现象;什么是沸点?

沸腾的条件?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看沸点表

三.思考与作业

P56—1、2;《课课通》

四板书

第五节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一.什么是沸腾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二.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要继续吸热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六节液化第七节升华和凝华

执教

教学

目标

1.认识液华现象,了解液体的方法,知道液体放热。

2.认识升华现象,了解升华吸热。

3.认识凝华现象,了解凝华放热。

重点

认识液华现象,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难点

对液华、升华、凝华现象的判认。

教具

演示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碘、水、乙醚、注射器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冰会熔化成水,水会汽化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能否再变回液态的水呢?

学生举例说明

——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后凝结成小水珠开成云,落回地面就是雨;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滴下,这也是锅内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锅盖凝结成的,可见,物质可以由气态变成液态,这是液化

学生举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液化

1.液化:

物质从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我们常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形成的雾状。

水蒸气我们是看不见的,不要认为我们看见的“白气”就是水蒸气,这些“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形成了雾状。

大量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但要使气体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

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

(2)压缩体积

演示:

图4-15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都是液态的,是采用在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液化的。

液化后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贮存。

(学生阅读:

长征3号介绍)

2.液化放热

为什么被100℃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

 

学生观察现象,得出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

学生试答

教学过程设计

二.升华和凝华

1.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物质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但物质能否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中间不出现液态形式?

演示:

碘的升华和凝华(图4-17)

——学生回答刚才看到的现象:

固态的大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碘蒸气,停止加热,碘没有液华,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举例:

(参书)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应用:

贮藏食物;人工降雨等

小结:

(利用板书)

练习:

P59:

1,2

学生观察现象

三.思考与作业

《课课通》

四板书

第六节液化升华凝华

一.液化

1.什么是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2.液化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液化放热。

二.升华

1.什么是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升华吸热。

三.凝华

1.什么是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2.凝华放热。

五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