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3626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docx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华为分册

CDMA设备拥塞分析和处理操作指南

(华为分册)

1、拥塞相关指标的提取及分析

1.1相关指标的提取方法

业务信道拥塞率

网管2000提取BSC信道性能测量、业务信道拥塞性能统计。

Walsh码话务量

网管2000提取BSC话务性能统计、WALSH话务量强度

Walsh码拥塞次数

网管2000提取BSC信道性能测量、业务信道拥塞性能统计、业务信道分配失败次数(WALSH不足);

CE话务量

网管2000提取BSC话务性能统计、CE话务量强度

由于CE不足引起拥塞次数

网管2000提取BSC信道性能测量、业务信道拥塞性能统计(业务信道分配失败次数(信道不足));

前向发射功率峰值、平均值与设定值的比值

网管2000提取/或命令查询:

BTS信道性能测量、前向发射功率(平均)、前向发射功率(实时)、前向发射功率(最大)

功放过激告警

网管2000查看告警

寻呼信道负荷

网管2000提取:

BTS寻呼信道性能测量、寻呼信道空口占用率性能统计、PCH信道空口平均占用率

接入信道过载通知

网管2000提取:

BTS接入信道性能统计、ACH信道平均占用率

传输(Abis、A2及A3)吞吐量峰值

传输(Abis、A2及A3)吞吐量平均值

网管2000提取:

无传输(Abis、A2及A3)吞吐量平均值、PCF上行分组数据流量性能统计、PCF上行数据性能测量、PCF上行吞吐量[KB]

BSC各板件(信令处理板等)CPU负荷

网管2000提取:

BSCSPUO板CPU性能统计、SPUO板CPU负荷

BSC级别不含软切换话务量与各板件配置容量的比值(声码器、PCF等利用率)

网管2000提取:

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统计、业务信道话务量强度(不含切换)。

1.2指标分析

注:

通过提取的指标与门限值对比分析网络拥塞情况。

拥塞相关指标

拥塞关注门限

业务信道拥塞率:

根据运营商要求,城区1%~2%、郊区2%~5%

Walsh码话务量

31Erl(典型值)

Walsh码拥塞次数

CE话务量

25Erl(典型值)

由于CE不足引起拥塞次数

前向发射功率峰值、平均值与设定值的比值

43dBm/100%

功放过激告警

当输入射频信号电平>+0.5dBm

寻呼信道负荷

70%

接入信道过载通知

60%

传输(Abis、A2及A3)吞吐量峰值

N/A

传输(Abis、A2及A3)吞吐量平均值

N/A

BSC各板件(信令处理板等)CPU负荷

60%

BSC级别不含软切换话务量与各板件配置容量的比值(声码器、PCF等利用率)

70%

A接口信令双向带宽负荷门限:

40%

声码器和PCF业务处理单板,CPU负荷门限值:

70%

SPU(通用信令处理子系统)负荷门限:

60%

PCU(PCF信令处理子系统)负荷门限:

60%

2、拥塞处理操作指南

2.1Walsh码资源不足

场景1:

基站各载频及临近区域基站话务量均很高

解决方案:

增加载频或者站点。

对于基站密度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微蜂窝结构及室内分布系统吸收话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场景2:

基站各载频话务量差异较大。

解决方案:

打开硬指配算法,以进行载频间负荷均衡。

若硬指配算法已经打开,则可以调整硬指配门限参数,可降此门限适当调小,可以起到更好的均衡作用。

在CDMA多载波网络中,当终端接入时,系统经过判决后通过从接入扇区下发ECAM消息把终端的业务信道指配到接入扇区的某个特定频点上,使呼叫在指定的频点上进行。

系统判决将终端的业务信道指配到某一特定频点上的过程,叫做多载波指配,也叫硬指配。

华为的多载波网络,启动了硬指配算法后,话统数据显示,各个载波间的负荷一般是很均衡的。

详细内容可参考“CDMA性能特性分册”。

场景3:

基站各载频话务量差异不大,临近基站话务量不高。

解决方案:

若话务量高的扇区漏配邻区,导致本可以切换到其它小区的移动台一直不能切出去,造成本小区的拥塞;漏配邻区关系,可以从路测数据中检查,也可以从调试台的“Unkownpilot”告警中发现。

整理数据后,合理增加邻区。

若拥塞小区切换门限过低而目标小区切换门限过高,导致不能切到目标小区,调整切切换参数可缓解拥塞。

检查拥塞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切换门限,如T_ADD,T_DROP等参数。

场景4:

高速数据业务占用Walsh码资源过多

解决方案:

华为一般不采用预留Walsh的方法,因为预留Walsh可能导致需要分配高速数据业务的时候却分配不到相应的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华为有“1X语音优先算法”。

当载频walsh资源被占满,有新的语音呼叫接入时,BSC释放载频上已存在的SCH,让语音呼叫能够接入。

被释放的SCH是QoS优先级最低的,如果QoS优先级相同,则选择SCH分配速率最高的。

本功能适用场景:

适用于同时存在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walsh资源受限,且客户认为语音业务QoS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的场合。

基于Walsh的语音接入优先算法的开启步骤:

(1)确认要开启该功能的网络,满足基于Walsh的语音接入优先要求的适用场景;

(2)打开指定载频“基于Walsh的语音接入优先”开关,

修改命令:

MODCHINF:

(3)此操作可以动态执行,不需要复位单板;

(4)在维护台上开启“无线资源监测”,观察当新的语音呼叫接入时,系统是否释放SCH并为该语音业务建立FCH,以及此时载频已占用的Walsh码道数目、前向FCH信道数目、前向SCH信道数目的变化情况;

(5)观察打开后第一个早忙时的话统指标,对比开启该功能前后由于Walsh资源不足导致的业务信道分配失败次数。

如果需要关闭基于Walsh的语音接入优先开关,请按如下操作进行:

(1)执行修改命令:

MODCHINF:

VOICEACCSW=OFF;

(2)此操作可以动态执行,不需要复位单板,修改时间建议选择凌晨。

(3)修改完毕请执行查询操作,确认基于Walsh的语音接入优先开关已经关闭。

场景5:

Walsh资源不足,但功率不受限

解决方案:

不同的RC具有不同的特性,RC3占用更少的功率但是可用的码资源比较少,只有64个;而RC4占用的功率较多,但是可支配的码资源有128个。

RC自适应分配算法可以根据当前系统资源的受限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无线配置,提高系统的容量。

RC3/RC4自适应分配算法,就是在系统分配前向FCH或SCH信道的时候,判断系统当前是功率受限还是Walsh码受限,具体可用下面这个图说明:

如上图所示,MaxPwr和MaxWalsh分别表示可用的最大功率和Walsh资源。

Up和Uw是算法中的两个门限,通过这两个门限可以把资源占用的区域划分为4块,然后根据每一块的特点采用相应的RC分配方式。

这里重点说一下右上角那块区域,也就是当功率使用率和Walsh使用率都分别超过Up和Uw时,通过图中的不等式进行判决,如果不等式成立,则分配RC4,否则分配RC3。

不等式中的偏置是可配置的,用来控制分配RC3或者RC4的倾向性,可以看出,偏置越大,越倾向于分配RC4;偏置越小,越倾向于分配RC3。

适用场景如下:

1)1X的语音业务的FCH,数据业务的FCH和SCH;

2)仅适用于速率集1的前向RC分配,不包括反向RC分配;

3)对于32X数据业务必须采用RC4,不进行RC自适应分配;

4)仅适用于版本6及其以上的终端。

性能描述:

在单载频下语音业务使用RC自适应能够适应远、中、近三种无线环境场景,有效的提升系统容量。

但当前向负荷较高时,可能出现负荷剧烈波动出现掉话的情况,对系统稳定性一定影响。

混合业务RC自适应算法能提升数据业务容量,同时能稳定保持语音业务FER不出现恶化。

算法开启步骤可参考“CDMA性能特性分册”。

2.2CE资源不足

场景1:

基站各载频及临近区域基站话务量均很高

解决方案:

增加CE资源(增加新CE板或增加CELICENSE)或者增加站点。

对于基站密度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微蜂窝结构及室内分布系统吸收话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场景2:

本站话务量高,临近基站话务量不高。

解决方案:

若话务量高的扇区漏配邻区,导致本可以切换到其它小区的移动台一直不能切出去,造成本小区的拥塞;漏配邻区关系,可以从路测数据中检查,也可以从调试台的“Unkownpilot”告警中发现。

整理数据后,合理增加邻区。

若拥塞小区切换门限过低而目标小区切换门限过高,导致不能切到目标小区,调整切切换参数可缓解拥塞。

检查拥塞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切换门限,如T_ADD,T_DROP等参数。

2.3前向功率不足

场景1:

基站前向功率不足,话务量也很高

解决方案:

增加载频或者增加站点。

对于基站密度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微蜂窝结构及室内分布系统吸收话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场景2:

基站各载频话务量差异较大,前向功率负荷差异也较大。

解决方案:

打开硬指配算法,以进行载频间负荷均衡。

若硬指配算法已经打开,则可以调整硬指配门限参数,可降此门限适当调小,可以起到更好的均衡作用。

在CDMA多载波网络中,当终端接入时,系统经过判决后通过从接入扇区下发ECAM消息把终端的业务信道指配到接入扇区的某个特定频点上,使呼叫在指定的频点上进行。

系统判决将终端的业务信道指配到某一特定频点上的过程,叫做多载波指配,也叫硬指配。

华为的多载波网络,启动了硬指配算法后,话统数据显示,各个载波间的负荷一般是很均衡的。

硬指配策略通常是根据功率负荷进行均衡各载波间负荷的,并且多数情况下,各载波的功率和walsh资源是一致的。

详细内容可参考“CDMA性能特性分册”。

场景3:

基站各载频话务量差异不大,临近基站话务量不高。

解决方案:

若话务量高的扇区漏配邻区,导致本可以切换到其它小区的移动台一直不能切出去,造成本小区的拥塞;漏配邻区关系,可以从路测数据中检查,也可以从调试台的“Unkownpilot”告警中发现。

整理数据后,合理增加邻区。

若拥塞小区切换门限过低而目标小区切换门限过高,导致不能切到目标小区,调整切切换参数可缓解拥塞。

检查拥塞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切换门限,如T_ADD,T_DROP等参数。

2.4寻呼信道资源不足

场景1:

LAC区规划不合理引起寻呼信道拥塞

解决方案:

LAC区的规划不应该过大,同时,LAC区的边界,不应该位于高话务区域或人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对于LAC区规划不合理引起的寻呼信道拥塞,应重新调整LAC区的大小及边界。

LAC边界规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相近:

尽量将地理位置在一起的基站规划到一个LAC中。

2)话务均衡:

尽量使划分后的各LAC话务量相差不大。

避免个别LAC过大,负荷过高而成为系统瓶颈。

3)尽量减小边界区:

充分考虑用户的地理分布和移动行为,尽量将LAC边界区选择在用户少、话务小、登记少、涉及基站数目少的区域,以尽量减少LAC边界区的登记。

4)同等条件下,尽量将边界区放在相对不重要的区域(避开VIP区域)。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有如下技巧:

1)利用地理环境,如山体、河流等,使得交接区域窄而短。

2)城郊结合部划分时,边界放在外围一线的基站。

3)尽量不要以街道为界,边界不要放在话务量很高的地方(比如商场)。

场景2:

话务量过高引起寻呼信道拥塞

解决方案:

增加载频或者增加站点解决寻呼信道拥塞。

场景3:

寻呼机制不合理引起寻呼信道拥塞

解决方案:

采用LAC分裂,然后采用LAC扩展寻呼,相关操作主要需要在MSC配置LAC的相邻关系。

场景4:

短信引起寻呼信道拥塞

解决方案1:

在MSC侧减小短信走业务信道的触发门限(默认为70字节),减少短信对寻呼信道的占用。

例如对于短消息,建议采用“先按照LAC寻呼定位,然后在特定小区发送短消息”的策略,避免直接寻呼发送短消息的方式。

解决方案2:

在话务量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寻呼信道数量,但需考虑对其他资源(会占用前向功率、Walsh码等)的影响,须谨慎增加;如果是因为SP群发短信引起的寻呼信道拥塞,可以通过在核心侧通过短信流量控制手段来缓解无线侧寻呼信道拥塞。

增加寻呼信道,可以成倍增加寻呼信道的发送能力,但是由于寻呼信道占用前向功率,会造成前向EcIo变差,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

2.5接入信道拥塞

【场景1】:

REG_ZONE规划不合理引起接入信道拥塞

解决方案:

尽量保证LAC与REG_ZONE的规划一致,LAC影响寻呼,REG_ZONE影响接入。

REG_ZONE的规划原则与LAC一致。

REG_ZONE的规划不应该过小,同时REG_ZONE的边界不应位于高话务区域或人流量大的交通要道。

对于REG_ZONE规划不合理引起的接入信道拥塞,应重新调整REG_ZONE的大小及边界,解决拥塞。

场景2:

用户登记机制设置不合理引起接入信道的拥塞

解决方案:

如TOTALZONE设置过小,当用户处于多个位置区的边界时,会频繁登记,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TOTALZONE的大小。

修改SPM消息中的Total_Zone和Zone_Timer。

2.6传输链路资源不足

扩容增加相应资源。

2.7BSC各板件资源不足

场景1:

话务量大

解决方案:

对于BSC的信令处理板、帧处理板、声码器及PCF板件负荷过高,资源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扩容增加相应板件解决BSC拥塞。

华为可通过M2000观察话统指标的方法进行监控。

例如:

Abis端口带宽占用率、R-P端口带宽占用率等;

或可在告警台上查看CPU负荷告警;还可在LMT启动Abis端口流量监控来判断传输资源是否受限。

可通过观察话统指标和告警的方法进行监控,描述如下:

1)话统监控:

观察Abis/A2p/A3A7/A10端口带宽占用率检测相应传输资源是否出现瓶颈;

观察可用A2接口中继电路数判断A接口资源是否充足;

统计SPU的CPU负荷检测信令处理资源是否充足;

观察可用声码器数目来判断声码器单板配置是否充足。

2)告警监控:

检查是否有子系统严重过载告警,如果有表示系统短时间内收到大量寻呼、短消息等寻呼类消息导致SPUO、PCUO、AMUO、SCUOa过载;

检查是否有Abis物理端口带宽占用率告警,如果有,表示Abis接口传输受限。

场景2:

部分参数设置不合理,如REG_PRD设置过小,当用户规模较大时,登记次数过多引起信令处理板负荷过高及相关信令链路拥塞。

解决方案:

增大REG_PRD,华为建议为2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