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2778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措施.docx

《环境保护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措施.docx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家把环境保护工作也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出台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并设立专业的环保监督检查机构。

为此,作为文明施工必须要从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入手,治理各项污染,以确保“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

我们将依据GB/T24001-(1996)/ISO14001-(1996)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达到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的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环保的要求,而且要力争使工程成为使用功能完备的绿色环保工程。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在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部位,

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主线)

项目

单位

数量

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车速

km/h

80

路基宽度

m

24.5

行车道宽度

m

2*3.75

路线增长系数

1.097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

0.634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700/1

平曲线总长

m

6791.841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

53.793

最大直线长度

m

1279.097

最大纵坡

%/处

4.75/1

最小坡长

m

230.000

竖曲线总长

m

7324.343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

58.011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1.663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个

6000.000/个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个

6000.000/个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I级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100

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车速80㎞/h,路基宽度采用24.5米,双向四车道;

桥梁宽度为24.5米,涵洞与路基同宽;

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I级;

洪水频率:

桥、涵洞和路基均为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桥梁抗震设防措施按6度区设防;

其余技术指标均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值。

3.主要工程规模

二、影响环境因素

1.水质的污染

拌制砼、砂浆,冲刷砂石砖等建材,钻孔探测、清洁油污、工程养护等等均需要大量的用水,当然会产生很多污水;机电设备、传动装置的安装,钢筋、铁件的除污防锈等等,需施用各种油酯类、胶涂料、酸碱液。

因此,施工中有时会发生直接向沟渠、河网、水塘中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生活污水与其它有毒废液,从而造成水质污染。

2.大气的污染

工程施工中,砂石料的加工,水泥制品的生产,水泥、石灰、垃圾装运等,都会产较多的灰尘,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必然会污染环境。

工程施工有自身的规律性,打桩、砼拌和、金属的切割会产生噪音;在作业时间上,砼的浇筑要求连续进行,预制构件要求一次成型等等,如果作业时间安排不合理,施工组织设计不科学,必然形成噪声污染。

3.土壤的污染

施工中废旧物的拆除,新构筑物的建成,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渣、垃圾,特别是一些重金属物质、如果随意堆弃、流失,必然对严重污染土壤;工程施工少不了修建一定量的临时设施,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植被等的破坏;进行涵闸和道路等工程施工时,没有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等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就会造成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

4.疾病的传染

施工现场必然聚集大量的施工人群,如果不妥善处理好生活营地垃圾,不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饮用水,施工食堂没有防蝇、防鼠等卫生措施,施工食堂炊事人员没有健康上岗证,必然产生疾病传染。

三、工程施工中的环保对策

1.确立环境保护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详细的环保措施,并组织对施工人员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

2.防止大气污染

施工中大气污染最容易被忽视。

因此要把好施工的各个环节。

一是降低开挖过程中的产尘率,包括采用湿法作业、在钻机安装除尘装置等等。

二是做好混凝土拌和系统防尘措施,包括水泥、粉煤灰密封运输;在拌和过程中,使用除尘设施等。

三是加强机械车辆的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漏。

四是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做好文明施工。

3.加强水质保护

工程施工中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施工场地应修建给排水沟,设置水沟塞、挡板、沉沙池等净化设施,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沟渠河网。

二是对施工中产生含油废水、酸碱液、有害液体、生活污水等,必须按规定专项处理,达标排放。

4.控制噪声污染

一是在机械选型上,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等机械,应进行噪声监测,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以降低声源噪声,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是合理确定施工工序。

对空压机、混凝土与砂浆搅拌机等施工机械,要尽量远离居民区,或安排在室内作业;必须露天作业的,可建立隔声屏障或隔声间,以降低施工噪声。

5.固体废弃物处理

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并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

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覆土绿化。

6.生态环境保护

  施工中应完善给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进行土石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

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相关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与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组织领导结构

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环境保护的要求,为保障落实施工环境保护工作,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齐保军为组长,安全总监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和督促检查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从组织、制度、经济和技术四个方面,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

组长:

于光利

副组长:

毕文东高思栋岳恩

组员:

杨庆柱王峰侯婧陈涛王帅柳斌万敏敏

五、具体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

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

(2)砼拌合站、预制场等高噪音作业场地设置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

(3)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敏感点,施工场界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根据场地的布置情况实测或估算场界噪声,特别是有敏感点一侧的噪声,如果超标可采取加防振垫、包覆和隔声罩等有效措施减轻噪声污染。

(4)在居民生活区内施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村庄、居民区附近施工时注意避开午休、夜间施工,减少扰民。

一般情况下把作业时间限定在7:

00~22:

00时,避免夜间作业,或按监理工程师限定的作业时间施工,必须昼夜连续作业的施工现场,采取降噪措施,做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位备案。

(5)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载重车辆走行时间,尽量远离村庄,减小运输噪声对村民的影响。

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污染;施工车辆通过城区、村庄时应减速慢行和减少鸣笛。

(6)施工选择性能优良、噪音小的施工机械,对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噪音影响评估,并采取消音、隔音材料、护板等设施降低噪音。

对各种车辆和机械进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维护,以减少因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声与振动。

(7)施工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应与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达到规定的限值。

(8)高噪声区作业人员需配备个人降噪设备,注意施工人员的合理作息,增强身体对环境污染的抵抗力。

(9)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

2.粉尘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烟尘与汽车运输中的扬尘、油烟等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

(1)施工中加强通风设施,确保空气质量达标;同时配备对有害气体的检测和报警装置与施工人员防护用具,减少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2)施工区域运输道路、临时便道其面层采用泥结碎石结构或硬化处理,与时清扫、洒水,防止车辆行驶时扬起尘土。

(3)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室内存放,运至工点后用棚布遮盖,卸运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扬尘。

(4)高尘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尘设施。

3.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1)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品。

施工中若产生有害气体,则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时治理,尽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2)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排烟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3)施工期间做好既有道路养护工作,不得随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设建筑物。

对现场临时道路经常洒水,防止车辆废气污染空气。

4.水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禁污染物直接或间接的进入河道、水源。

各种生产和生活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做到“两个统一”即污水统一集中,统一排放。

教育职工明确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划分明确其职责范围。

(1)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将任何污水、废水、冷却水、热水等排放或倾倒于任何公共设施、河滩与任何水体。

(2)为防止施工废水和工区生活污水污染周围土地,所有建筑物周围与设施均设有排水沟或污、废水排放系统,污、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进入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放。

(3)将各种燃料、油类等保存于合适的安全容器中,以免渗漏外溢,不得设于河流、鱼塘、湖泊与饮用水井附近,须备有遮盖的帆布,进行防渗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源。

(4)不得直接或间接(通过冲洗)排放任何污水、臭水或有毒废水、冷水、热水到任何公共污水管道、河床、小溪里,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

(5)防止各种废弃水、污泥与其它废弃物流到或洒落到邻近的土地和水体。

(6)桥梁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石油类污染物排入水体;桩基钻孔、桥梁墩台基础一般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将产生大量的泥浆,泥浆经沉淀分离后,沉渣外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废水重复利用或用于场地、道路的降尘,施工结束后用土填平沉淀池,恢复地表植被、农田复耕。

(8)在工地范围内建造和维护排水系统。

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

固体废物包括生活、生产垃圾和生产废渣。

(1)在本工程生活区范围内设置必要的生活卫生设施(垃圾筒等),与时清扫生活垃圾,并将其定期统一运至指定地点。

(2)机械修理与汽修等产生的生产垃圾含有较多的金属类废品,其中部分仍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尽可能回收利用处理。

其它生产垃圾统一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

(3)对于难以避免而滑入河道的渣土、因施工造成场地塌滑、毁坏林草和场地造成泥沙漫流等问题,主动接受主管部门和监理人的监督检查,并与时、无条件地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