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镇发展战略.docx
《金庭镇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庭镇发展战略.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庭镇发展战略
金庭镇发展战略
一发展条件分析
规划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金庭镇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
金庭镇地处中国经济目前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内,经济实力雄厚,人们生活富裕,区域内交通通达,人们出行极其方便,在国家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该地区的第三产业将得到空前发展。
2、景观资源优势
金庭有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山青水秀。
有丰富的山水、岛屿自然资源,有深厚的古村古巷、古寺古庙等人文资源,又是太湖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太湖水域面积166.02平方公里,湖岸线逶迤曲折,长达50公里,在资源的占有上,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是长三角地区乃至更大区域内不可多得的集多种要素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3、政策优势
2001年苏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原吴县市并入苏州市,分为吴中、相城两区,金庭镇划归吴中区管辖,2002年金庭镇又被纳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范围,围绕着“三古一湖”(即古城、老镇、古园林、太湖)大文化、大旅游的格局正在形成,作为风景名胜区的金庭镇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及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下,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4、社会心理及人文素质
金庭镇各村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这种地域认同感推进并巩固了镇域强大的经济互动,成为带动整个金庭经济向上的内在动因。
金庭镇的各级领导素质良好,思想解放,具有敢想敢干、勇于探索的胆识和魄力,同时又有较好的保护意识,对金庭镇的自然及人文资源非常重视,组织编制了多项景点景区的发展与保护规划,再加上历朝历代金庭人重视文化教育,因此历史上金庭人才辈出。
金庭人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2000年金庭镇荣获“江苏省国土绿化最佳乡镇”称号,
近年来先后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镇”“初级卫生保健合格镇”等一系列创优达标活动的考核验收。
5、环境质量优势
良好的水质环境及空气质量环境形成了金庭镇绝佳的生态环境。
二、劣势条件
1、经济及资金约束
金庭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在吴中区各乡镇中排名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各类市政设施不够完善;同时金庭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靠自己积累速度太慢,靠金融机构贷款容易受到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而且数额有限还容易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
2、人才资源不足
由于没有形成本地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础,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少,尚未形成支持高新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这可能使金庭镇在新时期的知识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3、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修复和重建了一些文物古迹、景区景点,同时完善了部分景点的配套设施,并修筑了一些通往景点的道路,为旅游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受资金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还未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
三、发展机遇
1、随着世纪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休闲产品。
新时期,苏州市将沿湖发展作为其战略重点之一,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文件,同时又提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计划。
2、苏州市的城市建设已走在全国地级市的前列,尤其表现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已经体现出高度城市化的地域特征,逆城市化现象已经显现,空间上城乡界线基本消失,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在全市域范围内展开,极大地提高了市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金庭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3、在市场导向下,农村人力资本和资金向城镇集聚,为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4、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金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苏州较高的科技、教育、文化发展水平,成为其接受知识经济辐射和影响的基础,有利于新型产业模式的转变,为金庭通过知识信息的共享,开展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区域竞争力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积极的影响。
5、世博经济成为金庭镇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002 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和周边其它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世博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推动了上海和周边城市在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加强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的经济合作,形成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有利于上海周边城市的经济大发展。
6、随着长三角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休闲业、体育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7、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的提出对金庭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四、潜在威胁
1、区域竞争
江南名镇众多,相互间为争夺游客市场竞争激烈。
环太湖各镇间发展产业比较雷同,对做大做强做优金庭镇的主导产业构成威胁。
2、城镇中心度地位薄弱
金庭镇2005年的三大产业比例为16:
34:
50,与一般镇相比较,这一指标是未来产业发展比较理想的比例,但这是建立在金庭镇相对薄弱的第二产业基础上的,带来的后续影响是:
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受第二产业总量不高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城镇的中心度很难显现。
3、生态环境问题
围湖养殖和沿湖开发对太湖沿岸湿地保护形成了较大压力,化肥农业的发展造成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农作物品质下降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农田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太湖生态环境正逐步衰退,如不加以保护,其吸引力将逐步减弱,自然於塞、部分岛屿开山采石后岩石裸露等都影响了金庭镇的整体环境风貌。
二环太湖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分析
1、整体状况
沿太湖城市群已经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太湖各度假区的平行发展,同质竞争比较严重,旅游产业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因此,立足自身优势,做出地方特色,是金庭的发展出路所在。
从邻近城市的发展计划看,环太湖地带的发展正摆脱单纯的旅游发展模式而更多的转向城市高端服务职能或支撑系统如研发创意、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环太湖地带正成为长三角巨型城市带的有机功能区段。
2、区域特色与发展定位
方式
主题
功能
产业
渔洋镇
新建
现代江南文化。
是传统江南小镇的创新与发展,是光福、木渎等古镇在地脉、文化脉上的延伸
行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贸、娱乐、信息、交通
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居住、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社区服务
光福镇
保护、完善
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古镇的文化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深入地挖掘
旅游观光、文化展示、行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贸、娱乐、信息、交通
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家庭旅游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
西山镇
扩建
生态文化。
利用当地特色突出的果林、花卉和山地、水网,建设一个生态小镇
次一级的行政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旅游休闲、旅游购物、高级研修与教育
旅游休闲、购物、居住、农副产品加工、文化展览、高级教育、家庭旅游服务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
1.跳出金庭本身的范畴,在区域层面思考城市与太湖周边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从城市长远的发展战略的高度检视南太湖地区的发展模式,实现金庭与环太湖城市群发展的共赢。
2.以生态保护为先导,发展生态、休闲现代旅游。
3.着手建设对接沪杭宁以及沪苏浙皖、苏嘉杭宁等高速的联系交通设施,重点建设苏锡常湖以及外围杭沪宁的交通便利和对接。
4.着手勘探、调查金庭的各种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如太湖温泉山水等,确定可持续有优势的发展项目,如高级酒店、高尔夫、游艇、水上运动娱乐、度假等项目。
5.致力引进国际大牌的旅游主题公园,如迪斯尼、环球影城,如寻求和华侨城合作开发的,以及国际连锁的著名的休闲娱乐的各种品牌和酒店。
6.以高要求、高水平、高档次、低密度的景观高档住宅的开发,把此部分规划建设成长三角仍至全中国最负盛名的高档住宅区(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洛杉矶的比佛利山庄),以提升这一区域知名度和市场支持。
7.制定特殊的政策,建立高效的服务机构,建立高端品牌和先进投资的绿色通道,支持这一区域的快速发展。
8.分阶段发展战略
金庭镇旅游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各项软硬件设施均没有到位,旅游开发应遵循分阶段投入,滚动发展的战略,项目建设分期进行,并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使开发区发展旅游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
2、相关案例比较研究
1、舟山群岛案例研究
(1)旅游发展现状(见表3.2-1)
(2)发展轨迹
舟山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
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
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
舟山拥有保存完好的海岛自然景色,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已开辟的两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旅游风景区,1999年游客量397.48万人次。
舟山市依托海洋优势,把开发海洋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凭借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兴建万吨级、10万吨级和25万吨级深水泊位,完善港口配套设施,迎来了世界各国的船舶,货物吞吐量急骤上升,使舟山港跻身于我国沿海大港行列。
针对近海经济鱼类资源衰退的现实,调整优化捕捞作业结构,加强传统渔场的资源保护,发挥舟山渔民丰富的海洋捕捞经验,跨出国门,开拓远洋渔业,生产足迹遍及四大洲三大洋;大力发展栽培渔业,鱼虾贝藻齐放养,展现了海水增养业的春天,保持舟山渔业稳中有增。
海岛旅游业开发方兴未艾,在修茸“海天佛国”普陀山的基础上,编制旅游规划,多方集资兴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提高海洋旅游文化品位,改善旅游服务设施,舟山群岛已成为东南沿海旅游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2-1舟山群岛旅游发展现状
区位
在长江口东南海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
-31°04′
概况
区域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其中岛屿面积为144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的出海口。
舟山市是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唯一的省辖海岛港口旅游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以群岛组成的海上城市。
市辖定海、普陀、岱山、嵊泗二区二县,总人口近百万。
舟山本岛为全国第四大岛,面积为50.2平方公里
资源
特色
核心:
“海”
●佛教文化景观。
“海天佛国”普陀山除深厚的佛教文化之外还有令人陶醉的海天美景
●海文化景观。
包括历史军事文化景观和海岛渔俗景观1000余处,主要分布在23个岛屿上
●海鲜美食。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而沈家门渔港则身列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
产品
组合
●观光旅游产品:
海景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沙滩、美食
●旅游节庆:
海洋文化节、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观音文化节、武侠文化节、舟山休渔节
●目前拥有“海天佛国”普陀山、“睛沙列岛”嵊泗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东海蓬莱”岱山岛,金庸笔下“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客源
市场
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近600万,并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使这里成为了华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海岛海洋旅游的聚焦点,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发展
趋势
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
通过全面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开发大港口,发展大产业,保护海洋海岛生态,把舟山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最适宜人居的海上花园城市
在着力培养海洋支柱产业的同时,舟山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带开发,加快城乡供水、供电、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各项服务功能,促进海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加强与海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往,拓展对外贸易,增强舟山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海岛人民的生活水平。
3、战略目标
通过对金庭镇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及资源的综合分析和合理预测,以面向城镇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在保护金庭镇历史文化遗存和风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全面促进金庭镇的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将金庭镇建设成为风貌独特、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的旅游名镇。
3、城镇现代化量化指标
城镇现代化是城镇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适应并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
现代化城镇的基本特征是:
资源高效利用;人口素质良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达;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政治昌明、法制健全、治安稳定。
由于城镇发展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很难确定城镇现代化的绝对标准。
评估金庭镇城镇现代化的水平可参照江苏省以及苏州市城镇现代化的指标相对判断。
表2:
江苏城镇现代化参考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
江苏全省规划目标(2020)
国际一
般标准
标准
一
经济类
1.人均GDP(美元)
6000
10000
8000
2.第三产业占GDP(%)
50
>50
55
3.R&D占GDP比重
>2
>2.1
2.5
4.经济外向度(%)
50
35
60
二
社会类
1.恩格尔系数(%)
<35
<20
25
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74
>70
74
三
文化类
1.人均图书占用量(本)
>20
>30
30
四
教育类
1.劳动力文化指数(年)
8
>12
10
2.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
>20
>20
25
五
科学技术类
1.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0
>50
>50
2.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人)
>800
>1000
1200
六
居住水平类
1.人均居住面积(M2)
>15
>15
15
2.每万人口商业服务网点数(个)
>300
>500
500
七
基础设施类
1.人均道路面积(M2)
>15
>13
20
2.人均用电量(千瓦时/年)
2060
>2000
3000
3.人均生活用水量(升/日)
250
>350
300
4.燃气普及率(%)
99
>90
100
八
环境类
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10
>15
10
2.绿化覆盖率(%)
40
40
40
3.SO2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米)
<0.06
0.02
4.悬浮物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米)
<0.09
0.06
5.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
100
95
6.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5
<56
表3:
金庭镇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2020)
城市现代化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值
规划管理
1.城市规划和城镇体系具有权威性、预见性和弹性
2.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3.具有健全的立法和监督机构
人口素质
1.识字人口比例
>90%
2.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比例
>35%
3.平均预期寿命
75岁
4.平均每个医生服务的人口数
<200
5.人口自然增长率
<2.0‰
6.婴儿死亡率
<2‰
生活质量
1.恩格尔系数
<35%
2.人均居住面积
>30m2
3.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
>300升/人·日
4.饮用水质达标率
100%
5.电话普及率
100%
基础设施
1.具有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
2.镇人均道路面积
>12m2
3.能源供应保证率
80%
4.燃气普及率
85%
5.自来水普及率
100%
6.排水管道成网、雨污分流
90%
7.环卫设施齐全
生态环境
1.工业废水处理率
>100%
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3.绿化覆盖率
>70%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m2
5.大气中SO2年平均浓度
<0.02mg/m2
6.环境噪声平均值
<55db
7.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
社会经济结构
1.镇域城市化水平
>55%
2.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
>37%
3.人均GDP
>7000美元
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60%
5.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50%
6.城镇待业率
<3%
表4:
苏州城镇化指标体系(建议)
指标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经济城市化
1
人均GDP(美元)
>20000
2
市区GDP比重(%)
>50
3
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54
4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
>30000
人口城市化
5
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75
6
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
>80
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
8
城市首位度
3.75
9
基尼系数
0.25
空间城市化
10
城市绿化覆盖率(%)
>40
空间城市化
10
城市绿化覆盖率(%)
>40
11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12
12
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13
城市空气质量
二级以下
14
人均年收入
>40000元
生活城市化
15
恩格尔系数(%)
<35
16
平均预期寿命(岁)
>75
1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0000
1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0
19
万人拥有高校生数(人)
300
资料来源:
苏州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金庭镇位于苏州市,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化指标体系也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略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
4、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立足区域全面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层次,依靠高新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内外结合,具有市场应变力和竞争力的经济格局。
经济发展目标是动员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纲领,因为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城镇各项建设应与经济发展的战略布置相协调。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
(2011年—2015年)
主要目标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完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经济实力,初步建立起结构优化,运转高效的经济构架,初步达到城镇现代化水平。
⑴本阶段末全镇实现GDP(地区生产总值)15.13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实现GDP3.07万元。
⑵GDP产值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6:
34:
50转变为2015年15:
25:
60,继续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
⑶本阶段末镇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5%。
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
⑸2015年末镇域常住人口控制在5.3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0.0‰。
第二阶段:
(2011年—2030年)
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全镇的经济实力,使镇域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体系。
把金庭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高度开放、城乡一体、人民富裕、社会文明、交通顺畅、环境绝佳的旅游名镇,实现城镇现代化。
⑴本阶段末全镇实现GDP产值43.73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实际GDP7.29万元。
⑵本阶段末全镇GDP产值产业结构调整为10:
20:
70,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扩大,一、二产业比重继续减少。
⑶本阶段末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50%,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
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⑸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适龄学生的高中入学率达100%,初中教育普及率达100%,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达40%,文盲率接近0。
⑹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0%左右。
⑺社会和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9%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75岁。
⑻文化事业蒸蒸日上,馆藏图书人均拥有量0.5册,电视机普及率达95%,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30%。
⑼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煤气普及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100%。
⑽继续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2030年末镇域常住人口控制在5.5万人左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按2.0‰控制。
5、环境保护目标
⑴至规划期末镇域绿地率达到70%以上。
⑵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96)的二级标准,严格控制有大气污染的项目发展。
⑶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镇区范围内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到100%。
⑷声环境保护目标:
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规定的二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55分贝。
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政府管理部门分配的问题控制额度以内。
6、城镇建设目标
⑴至规划期末镇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镇域内的镇村级体系规划布局明确、合理。
⑵合理组织城镇各项功能用地,形成相对合理的功能布局、运转高效有序的城镇结构,同时利用区位优势,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
⑶建设便捷畅通的对外交通和城镇道路体系,完善道路系统的骨架结构,配置为各级道路服务的通讯、给排水、供电、供热、有线电视、消防、垃圾处理站和公厕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提高道路的服务功能,构筑网络化道路系统。
⑷建设规模适中,服务半径合理,联系方便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体科技、教育机构、医疗保健和集贸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加快智能化小区建设。
⑸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加大管理力度,逐步建立起城镇建设信息库,建立起适合本镇的一套完整的城镇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管理,使土地资源、规划投资、管理水平转化为建设效益。
二、产业发展战略
1、产业总体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70年代前经济结构单一,是纯多种经营农业经济。
80年代兴起乡镇工业,90年代兴起第三产业,在农村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结构格局。
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90年代后期,民营工业迅速崛起,更进一步推动了一、三产业的辅助发展,从而使一、二、三产业良性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金庭镇旅游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呈现出三、二、一发展态势。
2、产业结构问题
⑴农业结构
①农业结构仍处于初始阶段,农业结构仍较单一。
②根据金庭第一产业区位商分析,目前金庭镇林业资源仍未充分利用,发展潜力还很大。
③虽然农业生态示范园已落户金庭,且已建成2万亩农业,但金庭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以种植经济林为主,因此种植方式仍以人工为主,很难实施机械化种植。
④农业经营者基本上以分散、个体的形式小面积生产或小型规模化生产,缺少规模化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农业产品流通系统不健全。
表5金庭镇第一产业区位商(2004年)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金庭(万元)
6520
1245
2194
2561
比重(%)
52.08
9.94
17.52
20.46
苏州市(亿元)
22.43
0.61
11.50
26.28
比重(%)
36.88
1.00
18.91
43.21
LQ
1.41
9.94
0.93
0.47
注:
农林牧渔的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LQ(区位商),也称集中度指数。
城市某部门在所处区域的区位商等于城市该部门GDP产值在该类产业中的比值与区域该部门GDP产值在该类产业中的比值的商。
它反映了所研究的部门在区域中的优劣地位,一般来说,LQ大于1表示在区域中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⑵工业结构
①工业经济发展缓慢,虽有一定的发展规模。
但仍以传统食品加工业、轻工制造及建材行业为支柱。
②私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私营企业产值较低。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