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16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

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水平与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水平;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水平;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协助学生学习使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实行爱国主义教育;理解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实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

是北京人;难点:

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

(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

“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

”“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

过渡:

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

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

(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

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

如何制作石器?

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如何获取食物?

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

如何得到火的?

如何保存火种?

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

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

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实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

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

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理解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实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

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

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

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合自然的水平,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水平和分析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是学生理解到中国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

  【教学难点】

  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实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那么,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人类的奥秘。

  二、新课学习

  

(一)元谋人

  教师:

俗话说的好,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

那么,同样道理,我们人类的老祖先是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

关于人类的出现你知道有哪些说法吗?

  学生:

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说。

  学生:

西方有上帝造人说。

  多媒体展示

  教师: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神话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是神创造的。

我们人类果真是“神”创造的的吗?

那么我们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祖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图)

  教师:

元谋人产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学生: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教师:

考古学家在哪里发现的元谋人足迹。

  学生:

云南元谋县

  教师:

那元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

  学生:

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教师:

元谋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学生: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教师:

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我们称他们为元谋人(多媒体展示)

  北京人的发现

  教师: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教师:

结合文章内容找出重点。

  教师:

北京人在什么时期出现的?

  学生: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教师:

北京人在哪里发现的呢?

  学生: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教师:

北京人具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教师: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

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学生:

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学生:

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此后,这个遗址实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教师:

北京人发现有什么作用?

  学生:

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据。

  问题思考: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学生: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

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

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却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学生:

化石的发现对我们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环境提供了重要证据。

  教师:

北京人的发现具有怎样的社会地位?

  学生: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三)北京人的特征

  教师:

北京人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

头部像猿人。

前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嘴巴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颌。

  学生:

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像人。

  教师: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通过比较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

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

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怎样?

  学生:

生活状况: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为食,会使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驱寒。

  学生:

使用工具:

石器、骨器、木棒、鹿角等。

  教师: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很多兽骨化石,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所以,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多媒体展示)

  教师: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韩非子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

猛兽出没、险恶异常。

  学生:

打制石器、简易木棒。

  学生:

团结就是力量。

他们想到的办法是群居。

  学生:

所以就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

  思考:

北京人的火是怎么来的?

  学生:

煤的自燃

  学生:

雷电生火

  学生:

偶然碰撞生火

  学生:

森林自燃生火

  (多媒体展示相关火的图片)

  教师:

即使没有凶猛野兽,一个人也难生活,寻找食物成了难题。

只有群居,男女分工狩猎和采集才能维持生存。

所以北京人采取了群居生活,这就是早期的原始社会。

  教师:

请问:

他们用火做什么呢?

  学生:

烧烤食物

  学生:

驱赶野兽

  学生:

照明御寒

  教师:

思考我长得很像猿,却叫我北京人,你看我是人吗?

  学生:

你长得的确很像猿,但你手脚分工明显,还会使用天然火啦,最重要的是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了,所以你真的是人了!

  教师: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决定的。

  教师: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学生: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世界迄今所知发现的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学生: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除了学习了元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