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1598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docx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醉翁亭记

⑴“醉翁”的由来是什么?

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

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⑶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⑷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⑸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⑻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⑼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拓展延伸。

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我能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_____欧阳修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段主要写景,第二段主要写人。

全文扣住一个“乐”字,请你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说说作者的乐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柳先生的“乐其志”中的“乐”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事情真相大白

2、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3、山林之乐、宴酣之乐、民乐之乐。

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之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

 

醉翁亭记

2、第二段作者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间早晚景色。

_____________是朝,_____________是明,_____________是暮,_____________是晦。

写景顺序是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写四季景色,抓住了季节特点,春季写花,夏季写______,秋季写______,冬季写______。

4、第二、第三段每段可用一个字来突出其内容。

第二段为______,第三段为______。

这两字有因果关系,因______而______,______由______起。

5、第三段作者写太守醉之前为什么要写滁人游和众宾欢的场景?

从中可反映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守与宾客的宴游是检朴的,从中可以看出太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段写作层次非常清晰,四个画面可各用文中的一个三字短语来概括其大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四个画面中哪一个是主要画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三段中,“太守醉也”的“醉”有哪两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四段写“禽鸟知山林这乐,而不知人之乐”这句话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四段中作者巧妙的用__________之乐衬托__________之乐,又以__________之乐衬托______________之乐。

11、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展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日出;林霏开;去归;岩穴暝;从早到晚。

3、树;风霜;水石。

4、景;宴;因景而宴;宴由景起。

5、体现了太守能把百姓放在首位,反映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6、太守是一个勤于政事、廉洁奉公的人。

7、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

8、一是为酒而“醉”,一是为山水之景而“醉”。

9、用禽鸟来类比游客,说明他们不知道太守的真正乐趣之所在。

10、禽鸟;游人;游人;太守。

11、总结全文,揭示文章主题。

1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3、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伛偻提携④觥筹交错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

(1)环滁皆山也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3)野芳发而幽香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2分)

答: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

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3、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

这里借指老人。

④交互错杂。

4、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6.

(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3)开放(开)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8.琅琊(山)酿泉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醉翁亭记欧阳修

8、本文作者欧阳修是代的文学家。

(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0、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2分)

1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

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2分)

1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分)

8、宋(北宋)(1分)

9、

(1)倾泻(倾注或快速地流)

(2)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10、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

(2分)

11、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

(共2分,每点1分)

12、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

(启示1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7用“\”为文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⑵名之者谁?

()  

⑶行者休于树()⑷觥筹交错()  

9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⑴叙述“醉翁”雅号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⑵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

11文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

请简要回答。

(3分)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⑴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⑵取名(命名)⑶在⑷酒杯  

9⑴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8.

(1)到、靠近

(2)的

9.

(1)穷尽、完结

(2)贫穷(穷困)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D);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临溪而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4分)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3分)

 

6.(A)山间之朝暮也(B)山间之四时也(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7.①昏暗②捕鱼(钓鱼)③摆开(陈列)④以……为快乐

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

9.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

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

10.提示:

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1)悉如外人悉:

  

(2)无论魏晋无论:

  (3)临溪而渔渔:

  17.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 

 

 16.(3分)

(1)"全"或"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每小题1分)

  17.(4分)

(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每小题2分)

  18.(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

①人民生活安逸。

②民风淳朴。

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23.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①负者歌于途  负:

                       ②杂然前陈者  陈:

 ③觥筹交错    觥:

                       ④山肴野蔌    蔌:

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2.B23.背 摆放 酒杯 蔬菜

   24.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②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其"可指"太守",也可以指"滁人"。

   2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26.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饮少辄醉。

                    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然:

                 

20.翻译下面句子。

(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