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1239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CO2的操作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

B.

检查气密性

C.

取用石灰石

D.

验满

2.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的中子数是17

B.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当X=8时,该粒是阴离子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3.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C、D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4.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化合价为0价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A是由Na、N、H元素组成的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位元素是()

A.氧、硅、铝

B.铝、硅、氧

C.硅、铝、氧

D.氧、铝、铁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7.如果遇到饮水危机,可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自然沉降③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的合理顺序是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8.下列叙述中,不适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4g硫与4g氧气化合生成8g二氧化硫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

C.要得到9g水,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9g

D.在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一定大于任意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9.属于纯净物的是()

A.未污染的泉水

B.水银

C.清新的空气

D.澄清石灰水

10.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

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

224

C.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

1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选择填充题

1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石蜡燃烧

D._________

12.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低图书的着火点D、_____。

13.如下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a处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

B.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C.a、b两处反应的基本类型分别是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D.该装置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

C.尼古丁是化合物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

7:

1

15.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步骤为:

集气瓶里先装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

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开始时瓶中少量水被压到烧杯中,稍后,烧杯内水又被压入瓶中,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体积(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燃烧匙中的白磷可以换成细铁丝或镁条

C集气瓶中预先放的a体积水仅有液封导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的作用

D该实验测得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用a、b、c表示)

三、填空题

16.已知如图,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1)当A、B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_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7.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60℃时,在100g水里溶解_________gKNO3时,溶液才可达到饱和状态。

(2)下图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20℃之间         B.20℃~30℃之间

C.30℃~40℃之间          D.40℃~50℃之间

(3)请根据上表或图示总结出一条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       。

(4)在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NaCl和KNO3固体,再加热到60℃时(假设溶剂不损耗),NaCl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加热前后,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变大

D.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8.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

(3)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是有毒气体,

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在自然界中,

转化为

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

四、实验题

19.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要把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转移到桌面上的具体操作是                   。

(3)实验室常用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       气体杂质,为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a→()→()→()→()→b

20.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完毕,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没有达到总容积五分之一,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

(写一条即可)

(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C实验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D实验的目的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五、推断题

21.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六、流程题

2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CuSO4(其他成分不含铜元素),现按以下流程回收金属铜。

(1)回收过程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可除去过量铁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

(2)洗涤后的滤渣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

(3)现有一批废液,其中含4tCuSO4,理论上可从该废液中回收得到多少吨金属铜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度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

(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             (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9

该溶液显碱性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        生成

猜想(4)不成立

(3)取步骤

(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

(1)和

(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

(1)是多余的。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学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

Ca(HCO3)2=CaCO3↓+CO2↑+H2O,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应用)

(1)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

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

请你描述一下:

               。

(2)老师投影图片﹣新化县的梅山龙宫,冷水江市的波月洞,涟源市的藏经阁,双峰县的药王洞…宛如人间仙境的美丽溶洞,竟然是文中两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创造?

!

同学们不禁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咋不决口,纷纷表示“娄底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八、计算题

24.化学探究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反应.反应后剩余物质107.6g.请完成下列计算内容: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填充题

1、

2、

3、

4、

5、

三、填空题

1、

2、

3、

四、实验题

1、

2、

五、推断题

1、

六、流程题

1、

七、科学探究题

1、

八、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