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1231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x

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

2012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

一、针灸发展简史

代表性的著作主要包括:

1.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战国到秦汉,是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内经》奠定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对经络学说、腧穴理论有精辟的论述,载有160个左右常用穴位的名称,另对刺法、治疗都有具体的记载,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其中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

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

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

  

3.魏晋到明,是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皇甫谧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349个腧穴,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唐代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书,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佚)。

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5.北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有354个腧穴,并设计制成两具铜人模型。

  

6.元代滑寿,编撰《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7.金何若愚提倡按时取穴法,金元名医窦汉卿推崇子午流注,提倡八法流注,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8.针灸学术在明代发展到**,出现了许多汇总历代针灸文献的著作。

如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杨继洲在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增辑而成的《针灸太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9.清代是针灸学术的衰落时期,主要著作有吴谦等人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廖润鸿著《针灸集成》,李学川撰《针灸逢源》,载有361个经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足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

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

6世纪时针灸传到朝鲜、日本,16世纪传到欧洲。

1979年l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的名称:

是以脏腑、手足、阴阳而命名的,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脉的分布:

手三阴经循行于上肢的内侧,手三阳循行于上肢的外侧,足三阴循行于下肢的内侧,足三阳循行于下肢的外侧。

(1)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2)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足三阴经在下肢排列:

内踝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3.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经脉名称

联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夹口。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入上齿,夹口环唇,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小络肠,上肺

夹咽,系目系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

循喉咙,夹舌本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夹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包焦胆肝)  

7.奇经八脉的名称

(1)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2)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合(属络)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8.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与功能

经脉名称

循行分布

功能

督脉

腰、、背、头面正中

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

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

腹、胸、颌下正中

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

称为“阴脉之海”,

冲脉

与足少阴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与任、督足阳明有联系

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

带脉

起始于胁下,环绕腰腹一周

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

阴跷脉

起始于足内踝,伴肾经上行,于目内眦与阳跷脉相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阳跷脉

起始于足外踝,伴足太阳膀胱经上行,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相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阴维脉

起始于小腿内侧,与足太阴脾经相会合,沿肝经上行,与任脉相会合于颈部咽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起始于足跟外侧沿之胆经上行,至顶部,与督脉会合

调节六阳经经气

9.奇经八脉的功能

(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问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蓄积气血,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气血于组织当中。

10.十五络脉  

(1)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大包),总计l5条,称为十五络脉。

  

(2)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①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

②任脉、督脉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

  

(3)十五络脉的作用

①十二经别络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②任脉的别络沟通了腹部经气;督脉的别络沟通了背部经气;脾之大络沟通了全身经气。

11.十二经别

(1)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

(2)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 

十二经别具有离、入、出、合的循行特点:

十二经别多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3)十二经别的作用 

①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②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主治的范围。

  

12.十二经筋 

(1)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2)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3)十二经筋的作用 

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正如《素问痿论》所说: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其中足厥阴肝经经筋结于阴器,并能总络诸经。

三、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经络的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曰: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随经脉和络脉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在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

(2)指导辨证归经。

根据疾病所出现的证候,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腧穴的分类 

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

2.奇穴 

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五、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1.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①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②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其突出。

③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所谓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所谓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指某些腧穴的治疗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2.主治规律 

腧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概括为分经主治、分部主治。

①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

②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各具特点,又具有某些共性。

现将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归纳如下:

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经

  心病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足太阴经

  脾胃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经

  肝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任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③分部主治规律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

即腧穴的主治作用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六、特定穴

1.五输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2.原穴、络穴  

①原穴:

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阴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②络穴:

是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之处的腧穴。

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又称“十五络穴”。

络穴的名称与本经络脉的名称相同。

  

3.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各有1个郄穴,共l6郄穴。

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4.背俞穴、募穴  

①背俞穴:

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

六脏六腑(五脏和心包)各有一个背俞穴,共l2个,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②募穴:

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l2个。

募穴均位于胸腹部,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5.下合穴  

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即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6.八会穴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8个腧穴。

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7.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8.交会穴  

交会穴是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七、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于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

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    18    直寸

棘突下(大椎)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臀沟至腘横纹相当14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法  

借助人体各部的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和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定取腧穴位置的方法。

  

(2)活动标志法  

借助人体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定取腧穴位置的方法。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1.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间的距离作为l寸。

  

2.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l寸。

  

3.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

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八、手太阴肺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主治概要  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手太阴肺经腧穴

穴位

定位

主治

主治记忆

备注

中府

在胸前壁外上方,

前正中线6寸,

平第一肋间隙。

1肺部病证(咳嗽、气喘、胸痛)

2.肩臂痛

中府肺病肩臂痛

重负肺病肩臂痛

募穴

尺泽

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1肺系实热证(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

2肘臂挛痛

3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尺泽肺热臂肘急

吃则肺热别走急

合穴

孔最

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

1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

2肘臂挛痛。

孔肺臂肺肘

空载别飞走

郄穴

列缺

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纺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之间。

1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2头项部疾患(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

缺肺头项病

确非头项病

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

太渊

掌侧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处

1肺系病证(咳嗽、气喘)

2无脉证

3腕臂痛

输穴:

原穴,

八会穴,

脉会

鱼际

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鱼际疳热

雨季干热

荥穴

少商

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

2昏迷、癫狂

少商热昏狂

井穴

九、手阳明大肠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

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主治概要

本經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証。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商阳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2热证急证(热病、昏迷)

商阳五热急

山羊无热急

井穴

合谷

手背第1、2间,

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疾(头痛、目赤肿痛、牙疼、鼻衄,耳聋、口眼歪斜)

2外感(发热恶寒)

3热病(无汗或有汗)

4妇产科病(经闭、滞产)

合谷产妇头面五官热汗,是外感风寒?

何故产妇头面五官热汗,是外感风寒?

原穴

阳溪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1.

头面五官诸疾(头痛、目赤肿痛、耳聋)

2.

手腕痛

经穴

偏历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1五官疾患(耳鸣、鼻衄)

2手臂酸痛

3腹部胀满

4水肿

络穴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手臂无力、上肢不遂)

2腹痛、腹泻

3齿痛,颊肿

手里上紧,腹齿颊

手里上紧,扶持家

曲池

屈肘成直角,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1上肢病证(手臂肿痛,上肢不遂)

2热病

3高血压

4癫狂

5肠胃病(腹痛吐泻)

5五官热性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曲池上,洗五官皮肤,清肠胃,压狂热

去池上,洗五官皮肤,清肠胃,压狂热

合穴

肩髃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1肩上肢病证(肘臂酸痛,上肢不遂)

2瘾疹

肩髃蹲上瘾

监狱蹲上瘾

扶突

喉结旁3寸,在颈外侧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1咽喉病证(咽喉肿痛,暴喑)

2瘿气,瘰疬

3咳嗽气喘

4颈部手术针麻穴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眼歪斜)

2胆道蛔虫症

迎香局部胆道

影响局部胆道

十、足阳明胃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

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

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

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足阳明胃经腧穴

承泣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目疾(眼睑润动、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

2口眼歪斜

3面肌痉挛

四白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1面部病证(目赤痛痒、眼睑动、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头痛、眩晕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

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眼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颊肿)

地仓局部歪斜叉流水

底舱局部歪斜查漏水

颊车

在下颌角前上方约l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