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教案
2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2.17~2.21)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二周(2.24~2.28)弘扬真善美
第三周(3.3~3.7)了解纹样
(1)
第四周(3.10~3.14)设计纹样
(1)
第五周(3.17~3.21)设计纹样
(2)
第六周(3.24~3.28)插花
(1)
第七周(3.31~4.4)插花
(2)
第八周(4.7~4.11)摆件巧安排
(1)
第九周(4.14~4.18)漂亮的手工灯饰
(1)
第十周(4.21~4.25)漂亮的手工灯饰
(2)
第十一周(4.28~5.2)装饰画
(1)
第十二周(5.4~5.9)装饰画
(2)
第十三周(5.12~5.16)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1)
第十四周(5.19~5.23)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2)
第十五周(5.26~5.30)装点居室
(1)
第十六周(6.2~6.6)装点居室
(2)
第十七周(6.9~6.13)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第十八周(6.16~6.20)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第十九周(6.23~6.27)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6.30~7.4)期末各项工作总结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
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
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请同学们谈谈欣赏这幅作品的感受。
教师引导:
我们应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一些内在的深层意愿和理念表达 。
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学生从对作品的初步感受谈起,再从表现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内涵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通过作品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发展阶段
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请同学们谈谈欣赏这幅作品的感受。
教师引导:
我们应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一些内在的深层意愿和理念表达 。
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 发展阶段
展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雪》《杨柳浴禽图》 请同学们说说这四幅画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你是怎样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
作品所蕴含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展示作品《击鼓说唱俑》《年年有余》
问题:
这两幅作品是如何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表现形象的具体特征的?
展示作品《浪子回头》《亲吻婴儿》《面包》。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欣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是怎样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的?
你能联系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吗?
简要介绍立体画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流派和风格特点。
展示作品《玛丽莲梦露》《德国德绍包豪斯学校建筑》《包裹海滩》《鉴世书 天书》。
组织学生讨论: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2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3作者想表达什么?
4你喜欢这样的作品吗?
《在激流中前进》中,画家以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表现了船工们齐心协力搏击于黄河浊浪之中的惊险场景。
寓意在生活的激流中,只有稳掌舵,紧划桨,奋勇前进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五位满目仇恨的抗日壮士宛如一座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巅,作品既热情歌颂了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气概,又寓意和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与战胜的坚强信心。
《洪荒风雪》中满天风雪映衬出队员们为祖国探寻宝藏而不畏艰苦与风险的坚定意志和豪迈的气概。
《杨柳浴禽图》 以形写情,着墨简淡,意境空旷。
画家特殊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的画作于怪异晦涩中隐含着痛苦。
《击鼓说唱俑》这一陶塑人物,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生动地表现出古代说书艺人的激扬神情。
《年年有余》采用传统年画“连年有余”的题材,但在四周加上十二生肖的形象,表现含意就转变成了“年年有余”。
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分析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浪子回头》取材于《圣经》故事,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对回家浪子既悲伤、痛恨,又惊喜、爱怜的复杂的心情,同时也刻画了几个旁观亲属的不同心态和表情。
《亲吻婴儿》中,画家用独特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的以固定视点观察和表现对象的绘画方法,开创了在平面上同时呈现物象各个视角形态的方法。
《面包》中,饥饿的儿童与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玛丽莲梦露》这种重复构成展现了一种反常或变异的体验,达到一种隐去主题的表现效果。
而作品本身反映了机器复制时代和消费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不断的重复陈列呈现,将平淡的形象转化为别有意味的新的艺术形象。
《德国德绍包豪斯学校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完美地体现了功能决定形式的建筑理念。
《包裹海滩》中,大面积的合成纤维将凹入陆地的海滩全部包裹起来。
这个人为介入自然的包裹行为产生的奇特景观,表达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理念。
《鉴世书 天书》令观者仿佛走进一个看似非常熟悉实际上却完全陌生的世界,一个生活于其中却全然不了解真相的世界,一个看似熟知实际上却完全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世界。
作品真正的魅力在于这种“不可解读性”能够引发观者对现实的思考。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使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有初步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欣赏交流,学生懂得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欣赏美术作品。
以讨论、交流、质疑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感悟。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形象所蕴涵的生气和生命活力,并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
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深入欣赏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总结、拓展环节
本课我哦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再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努力去发现,去观察,球感受。
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课本所选择的类型不同的外国美术作品和现代抽象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
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课后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
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将学生的直观感受逐步引向理性思考,让学生用文字阐述自己的感受,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艺术素养。
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课堂内容进行探索延伸。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
第二课弘扬真善美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
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
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作品,说说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王文彬《夯歌》
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图片展示《夯歌》和《纺织女》的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回答问题。
内容描述:
《夯歌》中,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唱响了夯歌。
《纺织女》中,近景是纺织工厂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远景是壁毯上画的神话故事。
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美术作品。
发展阶段
分析:
请同学们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结构和特点。
同学们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
你能分析作者的意图吗?
教师总结: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最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
通过以上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
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的美。
作品分析:
《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映照着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
《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
作者意图:
《夯歌》中画家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这一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和讴歌。
作品让人感受到青年一代献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好理想。
《纺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看到了劳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了解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学会从形象、情节和内容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及体现的深层意蕴。
深入阶段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
潘荣本《铁肩担道义》 毕加索《和平鸽》
展示《铁肩担道义》 和《和平鸽》的 图片 。
1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点?
2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的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笞假恶丑。
欣赏下面中外美术作品:
东汉《铜奔马》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展示《铜奔马》 和《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的图片。
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我们再欣赏任何一幅作品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总结: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
《铁肩担道义》表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等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斗争的情景,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和平鸽》表达力画家谴责法西斯恶性、歌颂世界和平的愿望。
《铜奔马》中,马的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
马的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疾飞的鸟背上,更加衬托出它奔驰的神速。
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给人以传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青铜雕塑杰作。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作品描述的是法国侵略者的杀人罪行,歌颂了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
通过欣赏作品,可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看法。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欣赏已准备好的一些作品。
如:
潘鹤《艰苦岁月》、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佣》、齐白石《荷花鸽子》、董希文《开国大典》、毕加索《格尔尼卡》、米勒《拾穗者》等。
以不同的视角认识画家的表现方式,树立科学的审美观点。
在不断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以讨论、交流、质疑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形象所蕴涵的生气和生命活力,并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
小结
优秀的美术作品,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意蕴,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拓展
1、扩大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关注生活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运用所掌握的欣赏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价。
2、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短文的写作练习。
将学生的感受逐步引向理性思考,让学生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艺术素养。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第一课了解纹样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
它广泛应用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上,装点和美化着我们的纹样,掌握纹样的类别及其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纹样的色彩搭配、构图形式和常见的纹样组织形式。
。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中的纹样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学习纹样的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身边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纹样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
学习基本骨架的绘制,掌握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
教学设计:
重点:
纹样的构图形式和组织形式。
难点:
区分不同纹样的构图形式和组织形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写实的图片与纹样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总结并归纳纹样的定义。
2、播放一组生活用品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设问:
在这些图片中你都找到了哪些纹样?
欣赏图片。
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发展阶段
一、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运用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将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
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会见到纹样?
教师展示相应的图片后提问:
这些纹样如何按照不同的题材进行划分?
二、纹样的色彩搭配形式
教师展示一组纹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纹样色彩搭配的关系。
问题一:
这幅纹样设计中用到了哪些色彩?
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
这些纹样属于哪种色彩搭配?
(从同一色相、类似色相、对比色相搭配三种方法中选择)教师补充:
纹样的色彩要简练而含蓄,变化上多样而统一,以少套色创造出丰富的多套色效果为原则。
配色时既要有整体统一的主色调,又要有变化丰富的细节。
学生欣赏、思考,举例说明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服装、家具、杯盘、建筑等。
学生回答:
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风景纹样、几何纹样等。
学生分析体会纹样色彩搭配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情感,并归纳纹样色彩搭配的三种形式。
指出纹样色彩搭配的方法。
展示大量纹样图片,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纹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
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以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来完成学习活动。
深入阶段
三、纹样的构图及组织形式
1、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纹样,大家会发现这些美丽的纹样在构图和组织形式上有一定的规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纹样的构图形式: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老师发给每组的几张纹样图片,讨论分析这些纹样的构图特征。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纹样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对称式严谨和理性,具有庄重感;均衡形式灵活和感性,具有轻松感。
学生活动:
教师展示一组纹样图片,学生观察区分其构图形式。
2、纹样的组织形式。
出示一组纹样图片,请学生比较分析各自的特征。
总结:
单独式:
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单独用于装饰的纹样。
有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适合式:
适合纹样是由单独纹样发展而来的,它是指图形的变化受到了外形的限制,造型要与外形轮廓相吻合的纹样。
连续式:
连续式纹样是相对于单独纹样而言的,它以单位纹样做重复排列,成为无限反复的图案。
有二方连续式和四方连续式两种形式。
教师现场采用剪纸演示的方式,展示纹样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特点,以求在直观演示中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欣赏体验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精选的纹样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纹样作品,开阔学生视野,打开思路。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加强对纹样知识的理解。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交流这些纹样的构图特征,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观察思考,说出其所属构图类型。
学生观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纹样的组织形式特点。
学生欣赏图片,结合本课学习的知识,体会这些纹样在题材、色彩、构图、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
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完后马上进行检测,反馈学生所学知识情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此环节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主,加强学生对纹样知识的理解。
巩固阶段
教师出示一组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以抢答的形式,从题材、色彩、构图、组织形式等几个方面给出正确答案。
回答问题。
检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拓展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关于纹样的知识点,为下节课学习设计纹样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第二课设计纹样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纹样色彩的搭配形式、纹样的构图及组织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写生方法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概括、夸张和想象,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完成一幅纹样设计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写生与纹样设计的关系,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完成一幅纹样设计作品,并应用于生活。
。
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展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形成纹样设计意识,有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是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时数:
2课时(讲课:
1实践:
1)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提问:
说说我们身边的纹样设计。
发言:
校园的宣传栏中、铅笔包上、服装上等。
引导学生关注纹样与生活的关系,并导入新课。
发展阶段
一、写生与纹样设计
我们在进行纹样设计时,手中要有素材。
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等,就为我们的纹样设计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创作灵感。
搜集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写生。
1、展示写生的方法:
线描写生、影绘写生、钢笔淡彩写生、限色写生。
2、写生的要求:
首先,选择适宜的角度(最美、最能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其次要抓典型动态和特点。
3、展示金鱼的线描和影绘写生效果。
欣赏图片,了解写生的方法。
根据写生的要求,指出金鱼的最佳写生角度。
明确写生与纹样设计的关系。
为后面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做好铺垫。
深入阶段
二、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1、概括:
删繁就简,省略掉琐碎的形象、次要的部分,保留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能失去原有形象的主要特征。
观察图片,说说由写生的金鱼形象到金鱼纹样是怎样变化的?
(展示概括的过程)
总结线条、影绘和综合概括的方法。
提问:
比较两张图片,你认为这张纹样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夸张。
提问:
说说看,下列形象你会如何去夸张?
除了夸张外形之外,我们还会去夸张什么?
总结夸张是三种方法,并进一步强调:
夸张不是对物象简单的放大,而是对物象的外形、神态、习性等进行适度的夸大、强调、突出,就是让圆的更圆,肥的更肥,狡猾的更狡猾。
提问:
说说下列纹样设计的巧妙之处。
3、想象:
将不同形象和造型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相互依存并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展示图例:
同类形象组合,异类形象组合。
出示一组作品,让学生进行辨别。
4、纹样设计有哪些基本方法?
观察纹样变化从写实到抽象的过程,总结规律与特点。
学生分析,并给出答案:
夸张。
找出物象的外形特征,如鹈鹕鸟的大嘴巴、狐狸狡猾的眼神等,并说出如何去夸张。
欣赏并指出,纹样整体上看像一朵花,巧妙的是这个形象是由蝴蝶组成的。
欣赏,判断。
回答:
概括、夸张、想象。
通过步骤演示,让学生掌握概括的方法。
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纹样设计的第二个方法——夸张。
引导学生学会夸张的方法。
导出纹样设计的第三种方法。
明确纹样设计的方法。
实践阶段
作业要求:
设计一枚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
建议:
1、为班级的墙报、板报设计一组纹样。
2、为你的房间设计装饰挂盘。
3、为文化衫设计纹样。
设计步骤:
1、观察分析物象特征,寻找最美、最典型的角度进行写生。
2、运用概括、夸张、想象的方法进行纹样设计。
3、调整设计稿,进行上色。
进行纹样设计。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体验纹样与生活的关系。
评价阶段
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一课插花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借助插花这一简单的生活饰品,带领学生探究美术创作中构图的组织方法和空间表达,将复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使学生了解任何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经过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一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与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并根据构图原则不断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点:
对插花的形式美感感受与理解
教学难点:
独立完成插花作品。
教学时数:
2课时(讲课:
1实践:
1)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一、欣赏
展示教师的插花作品。
花是美的使者,她把自然美带到我们的身边。
插花就是将鲜花重新配置成一件件精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