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高考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docx
《压题高考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题高考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题高考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
With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tisgettingincreasinglymature,andgraduallyinfiltratedintoallkindsofindustries.Networkinformation-seekingisanimportantwayforpeopletosearchinformation.However,asthereisamassofinformationoninternet。
高考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
北师大实验中学陈天敏
[测试要点]
现代社科文是指文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一类文章,高考第四大题往往以一篇社科类文章来作为阅读材料。
高考对现代社科文阅读的测试,覆盖面宽,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
有的老师说,我们语文课的课时,大部分都用来阅读,但是,为什么学生就是答不好这类题呢?
如果作一下反思,则可以发现,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某些知识的传授,对课文的分析,也只是流于空洞的,表面的图解,讲"是这样"的多,讲"为什么是这样"的少。
学了一篇文章,理解了,也会分析了,换了另一篇没有学过的文章,却变得手足无措了。
其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现代社科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已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只要在平时阅读中切实去做,完全有可能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的。
当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
现代文阅读所需的知识,可以说包罗万象。
语音、词汇、语法、标点、修辞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方面基础差,阅读水平就难以提高;另外,有关实用文和文学作品的知识也很重要,这些方面知识不够,提高阅读水平也会受到局限;还有,积累生活经验,充实有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提高阅读水平也是十分有用的。
但是,我们更不能忽略阅读活动本身的一些特点,现代文阅读需要具有较强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技巧,更需要在一切课内外阅读活动中加以训练和培养。
如怎样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怎样抓住文中重要的语句,怎样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怎样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怎样对文章的内容作出阐释,怎样分析、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怎样分析阅读材料的结构、层次、表现形式,怎样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作初步的评价和鉴赏等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社科文阅读才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面我们将依据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结合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必要的分析,力求对高考现代文测试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并选编了适量的现代社科文阅读题,供广大高中学生备考训练之用。
每道题都附有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便于大家思考。
一确切认定词语的含义
阅读社科文,与阅读科技文一样,首先要过的是词语关。
现代汉语中,同义词十分丰富,人们在写作时,往往要选择最准确的一个去表情达意;即使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也有所不同。
因此,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熟知词语本身的含义,要求准确理解,不能随意揣测;二是全面把握上下文材料,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
做到这两点。
就能较好地认定词语的含义。
(一)理解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
有些词和短语在文章中含有较丰富的信息,阅读时必须看得清,抓得准。
[例1]1994年第27题
阅读材料: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
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
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
传统不肯变,因此情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
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
上面文字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本题考查能够理解和把握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能力。
阅读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传统不肯变", 又"不得不?
quot;,"因此规律、习惯……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这样,可以理解"相机 破例"就是顺应、迁就形势,去改变传统和常规。
这种改变是很自然的事,它不靠主观去"把握时机"(A),也不靠主观去"因势利导"(D),更不是靠什么"等待机会"(C),因此只有B项是正确的。
[例2]1997年高考上海试题第23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答题。
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此段中"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A."我"还能写得更好"的症结。
B."我"不能突破现有写作水平的症结。
C.下文"一个伟大的人"给"我"的启示。
D."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
本题考查能够理解和把握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能力。
首先要弄清"症结"的本义:
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
一般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
然后再结合原文看,这里谈的是"我"写了一些文章,虽然别人"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但是"我"还是感到"能写得更好",那么,不能突破现有写作水平的关键,即"症结"何在呢?
经过分析,可以断定B是应选的一项,A的说法虽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在这里并不十分贴切,因为它不符合"症结"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
C项是指怎样解决了这个"症结",D项则是明显的错误。
[例3]1995年高考第28题
阅读材料: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
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
"教是为了不教。
"
问题:
这一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
下面摘引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不教"的?
(只写字母即可)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本题主要考查对短语"不教"的理解。
从表面理解,"不教"就是不需要进行教学或教育,但在文中却是指教学工作所达到的最好的效果。
由此可推断B、E两项符合要求。
而其他几项主要讲应该怎样去教(A、C.F),或只是表面图解"教是为了不教"(D),没有抓住"不教"这个短语内涵丰富的意义。
这就告诉我们,文章中有些词语或短语,它们所隐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对于这些词语或短语,绝不能只求字面的理解,必须准确地把握其言外之意,这样才能弄清楚它们的真正含义。
(二)根据语境确认词语的意义
词语的使用离不开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前者指上下文,即语言自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它对语意起着限制作用或解释作用;后者指情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阅读现代文,就必须学会根据语境确认词语的意义。
[例4]1989年高考26-28题
阅读甲、乙、丙三人发言摘录,完成下面三题。
甲:
听说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还有增多的趋势,我的看法恰好相反。
文言文可以学一点,但不要太多,因为我们是反对写文言文的。
为什么要反对写文言文呢?
首先,现代人要说现代话;其次,是文言文不易写好,为什么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于此(26)。
我也赞成教点古诗文,因为现在的文风不大好。
古人是很讲究文字(28)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乙: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要明确,不是要复古,不是为学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而是古为今用。
阅读当代文章,有时需要有文言的知识。
这些文章经常引用成语典故,也使用一些古代词语。
当然,文白夹杂的文风不好,但古代词语吸收得当,文章是能增色的,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28)、文学。
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28)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点古代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也是必要的。
丙:
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
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
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
但是也要想一想,文言文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筛选的,而把白话作为全面使用的工具才半个多世纪啊。
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27)不可呢?
文言文中有用的东西是否能从现代文里学到呢?
比如:
"豁然开朗"出于《桃花源记》,不读《桃花源记》是否也能学到呢?
我看文言里有用的东西多数都能从白话里学到,不一定非要读《桃花源记》才能学到"豁然开朗"。
分别指出甲(26题)、丙(27题)发言中两个"此"字(加下划线)所指代的内容。
26.但是目的不在于此。
A.说现代人的语言
B.多选些文言文
C.反对写文言文
D.用文言文写作
27.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不可呢?
A.从文言文里学习写作
B.把文言文的比重加大
C.在白话文里添加文言成分
D.从白话文里学习文言词语
28.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①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②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③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B.写作运用的语言C.记录语言的符号D.连缀成篇的文章
答:
句①中的"文字"指_____;
句②中的"文字"指_____;
句③中的"文字"指_____。
前两题考查根据语境理解代词"此"的意义。
第26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在上文中已出现过的内容。
如果用A或C项代替"此",势必造成前后矛盾,用B虽没有矛盾,但讲不通,只有D项是合适的,与上文也就一致了:
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目的不在于"用文言文写作"。
第27题理解更难一些,但只要弄清上文的意思,理解也就找到了门径。
上文主要说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随后是语意来一个转折:
"但是否非此不可呢?
"这个"此"自然就是指A(从文言文里学习作)了。
D项正好与上文相反,造成矛盾,而B、C两项则转移了话题,与上文脱节。
第28题是对"文字"这个多义词的语境义的判断。
对多义词的理解,必须善于正确推断.其前提还是语境,第①句说文字"简洁、干净、利落"只可能指B(写作运用的语言)或D(连缀成篇的文章);第②句中的"文字"只有理解为C(记录语言的符号),方可与后面的"文学"相并列;第③句中的"文字"后有"表现力"相连,则只能理解为B(写作运用的语言)。
脱离语境,凭空猜测,肯定答不好这类题的。
[例5]1991年全国高考(新科目组)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32-40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呢?
后汉大书法家蔡邕说:
"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32),方可谓书。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这"子"字有鸟飞形象的暗示。
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
可见这时候的"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
由于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有的方法(33)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但在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感情和想像里体会到客观形象里的骨、筋、肉、血,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的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一样。
书法家就是借着这些"字"的形象来暗示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感情。
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
中国人写的字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
由于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34),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暗示着(35),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
所以,写字在古代的正确的称呼是"书"。
书者如也(36),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在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反映出或暗示出自然界的各种形象。
这种"因情生文,因文生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了。
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
殷朝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主要用兔毛)捆缚起来做成的。
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37)。
这是欧洲人用鹅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不能比拟的。
书法家就是运用这支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使中国的书法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32.联系上下文,"纵横有托,运用合度"的意思是
A.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并且合乎构字的法则。
B.笔画的运用都寄托着作者的心绪,并且分寸把握得当。
C.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并且分寸把握得当。
D.笔画的运用都寄托着作者的心绪,并且合乎构字的法则。
33.文中的"方法"'指的是
A.抽象的点、线、笔画
B.书写时的笔法运用
C.汉字的象形特征
D.作者的感觉、想象
35.文中"潜存着、暗示着"的意思是
A.字体虽变,象形仍然是汉字的主要特点
B.书法家写字时,字形里仍存在象形的意境
C.现代汉字中,象形的特点已不易辨识
D.经过演变,汉字已成为抽象的表意符号
36."书者如也"的"如",意思和用法与下面哪一个"如"字相同?
A.称心如意B.一见如故C.今不如昔D.如数归还
37."巨细收纵,变化无穷"的意思是
A.笔的品种繁多B.制笔方式多种多样C.运笔方法灵活多变D.书法作品丰富多采
本阅读题共设7道题,其中有5个题涉及理解词语的问题,可见其对阅读的重要作用。
第32题,须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上文说"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下文指出"书法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
可见"纵横有托,运用合度",上句是指运用笔画要依托于各种物象,而不是寄托着作者的心绪(B、D),下句是指写出的字要合乎构字的原则,而不是掌握不掌握分寸的问题(B、C)。
只有A项是理解正确的。
第33题,对"方法"的理解,"方法"一般指解决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是指具体的笔法运用,而不是指抽象的笔画(A),更不是指抽象的感觉、想象(D)。
至于C项则更是转移了原意。
只有B项是正确的。
第35题,更要联系全句去理解"潜存着、暗示着"的含义。
原句是:
"由于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暗示着,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
"理解了这句话,选出正确项B也就不难了.C、D两项与原文意思相反,故先予排除,A项擦着点边,没有反映出"潜存"、"暗示"的特征,也不能选。
第36题,联系下文"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像的把握和理解"一句,"如"即"如同"的意思。
"一见如故"(B)的"如"意思和用法与其相同。
A项的"如"可解释为"顺从",C项的"如"解释为"比得上",D项的"如"解释为"按照"。
第37题,仍须联系全句去理解。
这是一个因果复句,上一分句说"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这是"因",所以下一分句说(运笔方法)"巨细收纵,变化无穷"。
是指运笔灵活多变,无疑C项是正确的。
其他几项与上文都不能搭配起来。
(三)根据语境筛选词语
现代汉语中同义词或近义词十分繁多,但它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加以比较,才能找出最贴切的一个。
这里面不仅有是否准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恰当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6]1995年高考上海试题第29题:
阅读材料:
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得更加明亮。
问题:
段中括号内的动词应是
A.点缀B.擦洗C.洗涤D.擦拭
本题考查筛选关键性词语的能力。
如果把该句简化一下,则是:
白云把天空()得更加明亮。
主语既然是"白云",谓语动词用"洗"字就不合适了,故可先排除B、C两项;再看动词与补语搭配,用"点缀"得"明亮"显然属不当。
最后只能选定"擦拭"一词,不仅形象准确,而且具有动感,当然是最好的了。
[例7]1987年高考十一题第4小题
阅读材料: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
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
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誉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总之,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
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
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
……有两种情况要避免。
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
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
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问题:
文中(3)a、(3)b、(3)c三处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从所列的词语中造出最恰当的三个,把字母填入表格内。
A.滚滚而来B.字斟句酌C.兴会淋漓D.源源不断
E.信手拈来F.意到笔随G.刻意雕琢
答:
(3)a_____(3)b_____(3)c_____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筛选能力,考生应根据语境作答。
先看(3)a处,上一分句是"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下一句应是结果。
所供的7个词语可暂定A、C、D三个;在(3)b处,必须与"涌现"搭配,可供选择的暂定为D、E、F;在(3)c处,似乎只有"意到笔随"(F)才能与下面"文从字顺"相连。
再综合起来分析,D置于(3)b处比置于(3)a处更合适;最后在(3)a处选定C,方与后文"全神贯注,思致风发……"语脉相承,语气相连。
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阅读现代文,当然要理解句子,把握语句的含义,特别要把握文中的重要语句。
所谓"重要的语句",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句子,就肯定无法准确把握文意。
有些句子结构很复杂,那也只有先理清脉络,做一番结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有时还必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相承的,是总分的还是转折的,这样才能为阅读整篇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理解语句的内涵
对现代文中的一些语句,理解其字面的、表层意义比较容易,而理解其内在的、暗示的意义比较困难。
要做到理解语句内在深层的含义,如同理解词语一样,要把它们置于语境中。
[例8]1991年全国高考第28题:
阅读材料: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问题:
"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兵那样被社会吞噬。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意的能力。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这一精彩绝伦的类比内涵深厚,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和作者崇高的敬意。
正确理解这一类比,需要有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
正确答案为C。
不少考生错选了B项,显然没有理解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同时也缺乏有关的背景知识。
[例9]1994年高考第28题
阅读材料: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
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17-18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问题:
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本题考查对文中两个比喻所蕴含内容理解的能力。
暴发户本来无"谱牒"可造;既是"野孩子",又哪里去找父亲呢?
结合上文看,上文谈的是新风气代兴的相反相成现象的两个方面:
-个是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另一个是强调"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
这里比喻的显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
按题要?
quot;用文中的词语"来组织答案,那就是:
"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
解答此题时还应当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二)把握文中重要语句
"重要语句"是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只要准确把握住这些语句,就能正确地理解文意。
人们常把这种关健性语句称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