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919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寒假历史 必修二 投影.docx

高二寒假历史必修二投影

高二寒假历史必修二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春秋末年至战国早期的铁器中占首要地位的是兵器,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不占主要地位。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的大量铁器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实验验证

 

【注】必修②P8

⑴铁器出现:

西周;

⑵铁农具出现并推广:

春秋战国;

⑶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两汉;

⑷水排:

东汉;

⑸灌钢法:

南北朝;

 

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苦

B.土地兼并严重

C.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

【思考】土地兼并的根源是什么?

【注】土地制度的演变

⑴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⑵奴隶社会:

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⑶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例题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

《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3.北宋有诗曰: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

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注】必修②P6

⑴翻车:

人力

⑵筒车:

水力

⑶水排:

水力

【例题2】《耒耜经》记载:

“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最有可能的是:

 

A.耒耜      

B.耧车       

C.耦犁        

D.曲辕犁

 

4.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下面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BCD

 

【注】必修②P8

⑴原始瓷器:

商朝

⑵青瓷:

东汉

⑶白瓷:

北朝

⑷南青北白:

唐代

⑸五大名窑:

宋代

⑹青花瓷:

元朝

彩瓷:

明朝

珐琅彩:

清朝

瓷都:

江西景德镇

输出国外:

唐朝

 

5.唐代元稹《估客乐》: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诗中反映出当时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④D.②③④

 

【注】宋朝时,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词。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与居民区分开

B.唐代时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扬一益二”的说法

C.两宋时期城郊“草市”已经十分普遍

D.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清时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特别备注】此题无答案

 

7.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

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

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注】“重农抑商”

⑴含义:

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

⑵首倡:

战国、商鞅变法

⑶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⑷影响:

①积极:

对于保护小农经济、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

②消极:

阻碍工商业发展,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19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外贸易状况是:

外国商品进口增加3倍,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中国入超数额呈增大趋势。

这一情况不能表明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B.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D.中国沦为列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注】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进口——列强商品输出;中国原料出口——列强掠夺原料。

 

9.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时间

事件

1900年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30—40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①企业创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

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

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④

 

【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10.“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原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注】“一五”计划

⑴时间:

1953—1957

⑵背景:

国民经济的恢复(1952年)

⑶基本任务: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三大改造

⑷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⑸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⑹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1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已经建立

B.海南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起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注】

⑴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⑶1988年:

海南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⑷1992年: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12.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4.“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

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

”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例题3】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15.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的计划经济成就突出

B.我国的生产资料比较紧缺

C.我国日常生活必需品丰富

D.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例题4】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转变

B.政府职能的转变

C.地方权力的转变

D.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16.党史专家龚育之说:

“‘南方谈话’是代表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是标志着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对上述“新时期”、“新阶段”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新中国诞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B.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D.新中国诞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注】新中国的历史分期

1949-195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3-1956:

过渡时期

1956-196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76-1977:

徘徊时期

1978至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

 

17.下图为“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据此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注】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0年:

①广东省:

深圳、珠海、汕头;

②福建省:

厦门

1988年:

海南省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1990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18.“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

A.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B.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注】

⑴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⑵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共十四大

⑶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加入WTO

 

19.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到: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0.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21.“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

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

”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2.“促使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动力是所谓的3G(God,GoldandGlory),即上帝、黄金和荣誉,也就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到美洲国家抢夺黄金,攫取政绩功名。

”该观点

A.肯定了哥伦布对美洲社会转型的贡献

B.指出了哥伦布航海的真实意图

C.对哥伦布的评价显失客观与公平

D.对哥伦布的指责是无中生有

 

23.“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超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注】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1487

(葡)迪亚士

葡萄牙

欧洲到非洲好望角

1492

(意)哥伦布

西班牙

欧洲到美洲

1497

(葡)达·伽马

葡萄牙

欧洲到亚洲印度

1519~1522

(葡)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环球航行;证实地圆学说

 

24.“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

读右侧《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注】黑奴贸易的三角航程——必修②P29图

出程:

欧洲——非洲

中程:

非洲——美洲

归程:

美洲——欧洲

【例题5】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25..马克思说:

“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

……”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

A.爱迪生B.富尔顿

C.史蒂芬孙D.瓦特

 

【注】A.爱迪生——电灯

B.富尔顿——轮船

C.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D.瓦特——改良蒸汽机

【例题6】有人说:

“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

”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26.从1820年到1830年,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自18世纪后期以来增长最快的10年。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移民的涌入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D.没有天灾人祸

 

【注】英国工业革命:

1765年——1840年左右

 

27.以下是小明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

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图一图二

A.新航路开辟

B.两欧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

D.工业革命

 

【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⑴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⑵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⑶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⑷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28.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

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29.《大国衰落之鉴》的观点认为,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

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

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根据材料,关于英国崛起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是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②“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出现

③“18世纪的经济“起飞””是指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④“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主要表现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③

 

30.伯顿·W·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

“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例题7】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

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31.下面两处水利工程都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其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前苏联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A.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

B.国家投资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产物

D.国家为加速实现工业化而兴建

 

32.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

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反映了资本主义战后的新变化

 

33..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

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注】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例题8】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这说明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苏俄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实施公共福利政策

 

34.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例题9】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注】

西方经济危机:

1929-1933

苏联一五计划:

1928-1932

 

36.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俄罗斯历史》中写道:

“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

”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

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例题10】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

”这里的“他”指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

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注】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

⑴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世界银行

⑵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

 

38.1974年,西德外长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这段话反映了欧洲各国

A.在国际关系中孤立美国并取得世界霸权

B.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要求确立欧洲中心

C.不满美国的控制并进而与美国分庭抗礼

D.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联合自强的要求

 

【注】欧洲联合的过程(必修①P122-123;必修②P107)

⑴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法德之间矛盾的化解。

⑵1957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1967年:

欧洲共同体

⑷20世纪70年代: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⑸1993年:

欧洲联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⑹1999年:

欧元问世

 

39.海尔、TCL、创维等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等国建立了众多的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下列关于这些企业跨国经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国际竞争,壮大企业实力

B.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形象

C.促进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

D.威胁经济安全,挑战国家主权

 

40.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

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

这说明

①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判断题:

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0.5分,共5分)

41.下图所示是民国时期写有“爱国诸君,请用国货”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