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858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docx

福建省审认定通过地农作物

附件2

2011年福建省审(认)定通过的农作物

品种简介及审(认)定意见

八、杂粮

1.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杂2011001

作物种类:

薏苡

品种名称:

浦薏6号

选育单位:

浦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从浦城县地方薏苡品种中经集团选择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在浦城县种植,全生育期150~170天;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茎15~20节,株高2.2~2.8米;叶片长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1.5~5厘米;花单性,总状花序;果实为颖果,成熟颖果为灰白色,颖壳薄;一般亩有效穗2.2万,穗粒数130粒,结实率80%,百粒重10克,糙米率65%,精米率60%,整精米率50%。

经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

蛋白质含量13.9%、脂肪含量6.9%、钙93毫克/公斤、锌18毫克/公斤、17种氨基酸含量135.3克/公斤。

经浦城县植保站田间调查,叶枯病、黑穗病发病程度较当地农家品种轻。

产量表现:

在浦城县官路乡、盘亭乡、管厝乡、仙阳镇等地多年多点试种,一般亩产260公斤左右,比对照浦城农家种增产10%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在浦城县种植,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亩播1500~1800穴,每穴3~4粒。

一般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

0.5:

0.8,基肥以磷肥和农家肥为主。

栽培上注意防治叶枯病、黑穗病、玉米螟和粘虫等病虫害,防止徒长、倒伏。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浦薏6号属薏苡品种。

全生育期150~170天。

产量较高,品质较优。

适宜福建省海拔300~600米地区种植。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九、花生

1、认定编号:

闽认油2011001

品种名称:

福花6号

选育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湛油41/9817-36-2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珍珠豆型。

株型直立,集散适中,长势较强。

叶片椭圆形、绿色,稍厚,被有蜡质。

主茎高41.4厘米,侧枝长48.0厘米;单株总分枝数6.8条,结果枝数5.6条。

单株结果数14.4个,饱果率78.9%,双仁果率65.6%,荚果茧型,整齐度好,果较大,网纹较粗,百果重179.5克,公斤果数721.6个。

籽仁椭圆型,种皮粉红色,百仁重67.8克,公斤仁数1647.8个,出仁率65.6%。

田间自然发病叶斑病1~4级,平均2.3级,综合评定中抗;锈病1~3级,平均1.7级,综合评定高抗。

2008、2009年青枯病室内人工接菌鉴定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4.79%和66.36%,综合评定为感病。

抗旱性中上,耐涝性较强,抗倒性中等。

经福建省粮油中心检验站测定,蛋白质含量28.8%,含油量47.0%,油酸含量44.5%,亚油酸含量38.6%,油酸/亚油酸比值1.15。

两年省区试全生育期平均为128.8天,与对照泉花7号相当。

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亩产261.79公斤,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1.05%,增产极显著;平均籽仁亩产176.0公斤,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9.54%,增产极显著。

2009年度续试,平均荚果亩产269.28公斤,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8.50%,增产极显著;平均籽仁亩产178.15公斤,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7.71%,增产极显著。

两年平均荚果亩产265.54公斤,籽仁亩产177.08公斤。

栽培技术:

春植适宜播种期从南至北为2月下旬~4月初,秋植从北至南为7月下旬~8月初。

合理密植,春植适宜密度每亩1.8万苗,秋植2.0万苗。

全生育期肥水管理掌握每亩纯氮4.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8∶1.2,以总施肥量50%的氮肥、100%的磷肥、70%的钾肥作基肥,其余作追肥。

花针期应特别注意每亩补充钙肥30~35公斤。

花生收获前1个月应避免发生干旱胁迫。

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确保全苗,果荚期注意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免造成虫伤,增加黄曲霉菌的侵染,同时注意田园杂草的防除和结荚后期的防鼠工作。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福花6号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29天左右,与泉花7号相当;产量较高;人工接菌鉴定感青枯病。

适宜福建省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青枯病、疮痂病。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2、认定编号:

闽认油2011002

品种名称:

莆花3号(区试名:

莆系1号)

选育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粤油5号/金花11号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株型直立松散,长势较强,主茎高46.0厘米,侧枝长53.2厘米。

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浓绿,花黄色。

单株总分枝数7.7条,结果枝数6.2条,单株结果数15.9个,饱果率81.5%,双仁果率62.8%,荚果蚕茧型,荚果整齐度一般,果较小,网纹较细,百果重161.2克,百仁重62.6克,公斤果数788.7个,公斤仁数1748.9个,出仁率69.2%。

两年省区试田间调查叶斑病1-4级,平均2.1级,综合评定中抗;锈病1-4级,平均1.9级,综合评定中抗。

2008、2009年青枯病室内人工接菌鉴定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1.05%、52.8%,综合评定为感病。

抗旱性较强,抗倒性、耐涝性中上。

经福建省粮油中心检验站测定,蛋白质含量27.7%,含油量52.4%,油酸含量45.9%,亚油酸含量37.8%,油酸/亚油酸比值1.214。

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9.3天,与泉花7号相当。

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亩产269.77公斤,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4.43%,增产极显著;平均籽仁亩产188.19公斤,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7.13%,增产极显著。

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亩产254.41公斤,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2.51%,增产不显著;平均籽仁亩产178.67公斤,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8.02%,增产极显著。

两年平均荚果亩产262.09公斤,籽仁产量183.4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春植3月上旬至4月上旬,南早北迟,秋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北早南迟。

春植每亩基本苗粘质壤土0.9-1.0万穴,砂质壤土1.0-1.1万穴;秋植粘质壤土1.0-1.1万穴,砂质壤土1.1-1.2万穴,每穴2粒。

重基肥,早追肥,氮、磷、钾、钙肥配合施用。

加强田管,春植播后可喷除草剂除草,开花下针期清沟、培土。

后期视苗情根外追肥和化学调控,水分管理掌握“蹲苗、干花、润果”原则,秋植注意防旱。

病虫害防治,春植应注意防治小地老虎、蛴螬及叶斑病危害;秋植应注意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绿叶蝉、锈病和叶斑病等的危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莆花3号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29天左右,与泉花7号相当;产量较高;人工接菌鉴定感青枯病,抗倒性较弱。

适宜福建省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叶斑病、青枯病,注意防止倒伏。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十、蔬菜

1、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1

作物种类:

辣椒

品种名称:

闽椒1号

选育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惠安县农科所

品种来源:

79-5×68-2(79-5是从世界(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引进的辣椒种质资源Ca128m中分离、选育的高代稳定自交系,68-2是从湖南引进的L-12辣椒种质资源中分离、选育的高代稳定自交系)。

特征特性:

早熟,株型较紧凑,生长势强,枝条坚硬,节间短,株高50-60厘米,株幅60-65厘米,叶形卵圆、浓绿。

门椒节位12-14节,前期结果集中,连续结果能力强。

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5-20厘米,果径1.8-2厘米,果肉厚度2.5-3.4毫米,平均单果重34.2克,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面光亮,微凹或均直,果肉嫩脆,辣味弱。

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每100克鲜果含还原糖2.5克、蔗糖0.22克、维生素C51.92毫克,含水量94.6%。

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0天左右。

经惠安县植保站2007-2008年田间病害调查结果:

“闽椒1号”青枯病比对照“湘研19”轻,疫病和病毒病与对照“湘研19”相当,疮痂病发病比对照略重。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惠安县、武平县、顺昌县、建瓯市等地多点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

常规春季栽培,适宜育苗期11中旬-12月上旬,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保温育苗。

秋季或秋延春保护地栽培,适宜育苗期8月下旬,育苗采用小拱棚遮荫育苗。

种植密度:

种植畦宽100厘米,株距45厘米,双行定植,亩定植密度2800-3000株。

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疫病、病毒病、疮痂病、茶蝗螨等病虫害。

水肥管理和整枝技术参照当地辣椒栽培习惯。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闽椒1号属早熟辣椒杂交种。

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0天左右,产量高,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面光亮,辣味弱。

适宜福建省种植。

栽培上应注意轮作,防治病毒病、炭疽病、晚疫病、疮痂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2、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2

作物种类:

辣椒

品种名称:

闽椒2号

选育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惠安县农科所

品种来源:

74B-1×76B-5(74B-1是从湖南引进的L-20辣椒种质资源中分离、选育的高代稳定自交系,76B-5是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湘研19中分离选育而成的高代稳定自交系)。

特征特性:

早中熟,株型直立松散,枝条较软,节间长短适中,生长势强;株高55-65厘米,株幅60厘米×65厘米,叶卵圆形,叶长9-12厘米,叶宽4.5-5.5厘米,叶色绿;门椒节位10-12节,结果集中在2-6层,连续结果能力强,果浅绿色,粗牛角形,果尖向下,果顶部急细尖;果长14-18厘米,果径2.3-2.9厘米,青果果肉厚度2.0-2.6毫米,平均单果重33.2克,果面光亮、略皱。

青熟果青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肉嫩脆,辣味中等。

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每100克鲜果含还原糖2.3克、蔗糖0.25克、维生素C35.31毫克,含水量93.3%。

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5天左右。

经惠安县植保站2007-2008年田间病害调查结果:

“闽椒2号”疫病比对照“湘研19”发病轻,青枯病和病毒病与对照“湘研19”相当,未发现疮痂病。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惠安县、武平县、顺昌县、建瓯市等地多点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28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常规春季栽培,适宜育苗期11中旬-12月上旬,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保温育苗。

秋季或秋延春保护地栽培,适宜育苗期8月下旬,育苗采用小拱棚遮荫育苗。

种植畦宽100厘米,株距45厘米,双行定植,亩定植密度2800-3000株。

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疫病、病毒病、疮痂病、茶蝗螨等病虫害。

水肥管理和整枝技术参照当地辣椒栽培习惯。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闽椒2号属早中熟辣椒杂交种。

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5天左右,产量高,青熟果青绿色,老熟果鲜红色,辣味中等。

适宜福建省种植。

栽培上应注意轮作,防治晚疫病、病毒病、疮痂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3、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3

物种名称:

辣椒

品种名称:

明椒5号(原名辣王椒)

选育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

品种来源:

m16-4-2-1-3×f115-3-2-1-1(m16-4-2-1-3为江西抚州地方品种“羊角尖椒”选育而成的自交系,f115-3-2-1-1为三明建宁地方品种“短尖椒”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早中熟,门椒节位9-10节,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5-60天。

株高55-65厘米,株幅55-60厘米,分枝性强;单株座果数60个左右,果长9-10厘米,果径1.3-1.5厘米,单果重8-9克,果形短羊角形,果尖向下,果基花萼下苞,果顶部渐细尖,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皮光滑有光泽,辣味强、香味浓。

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每100克鲜重含还原糖1.3克、蔗糖0.15克、维生素C62.9毫克,含水量92.8%。

经三明市植保植检站2009-2010年田间病害调查,发现有病毒病和疫病发生,但发病率均比对照“永安黄椒”低。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三明、南平等地多点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福建省种植。

春季栽培11月至次年1月播种,秋季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亩种植2800-3000株。

苗期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应抓好促根、促苗,定植时幼苗根系弱,地温、气温低,栽培上应大促小控,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以促进缓苗发根。

追肥以氮肥为主,并配合施入磷、钾肥;生长期分枝能力强,应选择晴朗天气对其基部长出二杈或三杈抱脚枝,在门花开放前及时抹除,以节省养分,保持通风透光,促进辣椒上部枝叶生长和开花结果;盛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栽培上应做好促苗、攻果。

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蚜虫等病虫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明椒5号属早中熟辣椒杂交种。

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5-60天,产量高,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皮光滑有光泽,辣味强、香味浓。

适宜福建省种植。

栽培上应注意轮作,防治晚疫病、病毒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4、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4

物种名称:

辣椒

品种名称:

明椒6号(原名黄金椒)

选育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214-2-3-6-4-1×133-4-2-5-3-1(214-2-3-6-4-1为海南三亚地方品种选育而成的自交系,133-4-2-5-3-1为江西抚州地方品种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早中熟,门椒节位7-8节,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5-60天。

株高65-70厘米,株幅55-60厘米,分枝性强;单株座果数50个左右,果长14-16厘米,果径1.5-2.0,单果重20-23克,果形羊角形,果尖向下,果基花萼平展,果顶部渐细尖,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金黄色,果皮光滑有光泽,辣味中等。

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每100克鲜重含还原糖0.4克;蔗糖0.89克;维生素C42.9毫克;水分93.4%。

经三明市植保植检站2006-2009年田间病害调查,发现有病毒病和疫病发生,发病率均于对照永安鸡爪椒相当。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三明、南平等地多点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福建省栽培,春季栽培11月至次年1月播种,秋季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

播种前应做到种子和土壤两消毒,种子可用55℃温汤浸种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45分钟;苗床的温度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种子发芽出土时,为维持较高的温度,以保证出苗整齐,日温应保持30℃,夜温18-20℃;为培养壮苗,应采用二段育苗,定植前10-15天,日温降至15-20℃,夜温降至10℃左右,进行低温练苗;定植前应深翻,并施入充足的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过钙50公斤;采用双行种植,行距30-40厘米,株距50-60厘米,亩种植2500-2800株左右,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蚜虫等病虫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明椒6号属早中熟辣椒杂交种。

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始收55-60天,产量高,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金黄色,果皮光滑有光泽,辣味中等。

适宜福建省种植。

栽培上应注意轮作,防治疫病、病毒病、疮痂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5、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5

作物种类:

黄瓜

品种名称:

明研4号

选育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H35-2-3-5-1×H38-3-1-2-3(H35-2-3-5-1为“沙县本地黄瓜”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提纯和定向培育的优良自交系;H38-3-1-2-3为广东引进“B-38”地方品种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

特征特性:

早熟,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60天;植株长势强,分枝性强,前期产量高,主蔓第2-4节开始着生雌花,以主蔓结瓜为主,连续座果率强;瓜条直,长棒形,瓜长42-48厘米,瓜径约3.5-4厘米,瓜把长7-8厘米,单瓜重350-450克,瓜色深绿均匀,有光泽,白密刺,刺瘤小,瓜顶尖,黄白条纹,果肉翠绿色,肉质甜脆,商品性好,品质佳,可生食、熟食。

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

每100克鲜样含还原糖1.5克,蔗糖0.051克,维生素C7.8克。

2008-2010年经三明市植保植检站田间调查,“明研4号”晚疫病、霜霉病、枯萎病发生情况与对照“中农8号”相当。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三明、南平等地多点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4000-5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福建省春季种植。

三明地区保护地栽培在2月上中旬播种,早春保护地育苗露地栽培在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其它地区播种可视当地气候条件适时调整播期,播种前种子用55℃温汤浸种消毒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消毒20-30分钟或用1000倍高锰酸钾浸种消毒,选择前茬未种过瓜类、茄果类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强,排灌良好的壤土种植。

选晴天翻犁整地,基肥亩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整畦时开中间沟条施。

畦宽带沟130厘米,畦高20-25厘米,双行种植,株行距30×50厘米,亩种植2500-2800株。

注意防治霜霉病、晚疫病、枯萎病等病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明研4号属早熟密刺黄瓜杂交种。

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60天,产量高,果肉翠绿色,肉质脆,品质优。

适宜福建省春季种植。

栽培上注意防治霜霉病、晚疫病、枯萎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6、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6

作物种类:

黄瓜

品种名称:

明研5号

选育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H35-2-3-5-1×H49-2-4-1-2(H35-2-3-5-1为“沙县本地黄瓜”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提纯和定向培育的优良自交系;H49-2-4-1-2为“台湾耐热王”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早中熟,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60天左右;秋季栽培从播种至始收45-50天,植株长势强,分枝性中等,主蔓第3-7节开始着生雌花,主蔓结瓜为主,连续座果率强;瓜条直,长棒形,瓜长35-41厘米,瓜径4.0-5.0厘米,瓜把长5-6厘米,单瓜重400-500克,瓜色深绿均匀,有光泽,黑密刺,刺瘤粗,瓜顶尖,黄白条纹,果肉翠绿色,肉质甜脆,商品性好,品质佳,可生食、熟食。

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

每100克鲜样含还原糖1.4克,蔗糖0.017克,维生素C7.32克。

2008-2010年经三明市植保植检站田间调查,“明研5号”晚疫病、霜霉病、枯萎病发生情况与对照“中农8号”相当。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三明、南平等地多点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4000-5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福建省春、秋季种植。

三明地区保护地栽培在2月上中旬播种,早春保护地育苗露地栽培在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秋季栽培在7月下旬-8月上中旬播种,其它地区播种可视当地气候条件适时调整播期,播种前种子用55℃温汤浸种消毒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消毒20-30分钟或用1000倍高锰酸钾浸种消毒,选择前茬未种过瓜类、茄果类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强,排灌良好的壤土种植。

选晴天翻犁整地,基肥亩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整畦时开中间沟条施。

畦宽带沟130厘米,畦高20-25厘米,双行种植,株行距30×50厘米,亩种植2500-2800株。

注意防治霜霉病、晚疫病、枯萎病等病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明研5号属早中熟密刺黄瓜杂交种。

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60天左右,秋季栽培从播种至始收45-50天,产量高,果肉翠绿色,肉质脆,品质优。

适宜福建省春、秋季种植。

栽培上注意防治霜霉病、晚疫病、枯萎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7、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7

作物种类:

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

禾盛

引进单位: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

从台湾引进

特征特性:

中熟,定植至采收60-70天。

株幅60-65厘米,外叶10-12片,外叶绿色,内叶淡黄色,腊粉中等,叶球紧实,高球型,横径14-16厘米,纵径14-16厘米,中心柱10厘米左右,单球重1.2-2.0公斤,田间结球整齐,采收期较一致,延期采收不易裂球,口感甜脆,品质优。

经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检测,每100克鲜样含水分93.92克,维生素C37.1毫克,蔗糖0.15克,还原糖2.7克,粗纤维0.7克,蛋白质1.17克。

经罗源县植保站在起步镇示范点调查,田间有发生霜霉病、黑斑病、病毒病。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福州、宁德等地多年多点试种示范,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播期福州平原地区播种8-10月,中高海拔地区5月上旬至7月下旬。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整成畦宽1.5米,沟宽2厘米的高畦。

苗龄30-35天,亩定植2000-2200株,施足基肥、硼肥,栽培上注意防治结球甘蓝霜霉病、黑斑病等病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禾盛属中熟结球甘蓝杂交品种。

定植至采收60-70天,产量高,叶球高圆,口感甜脆,品质优。

适宜福建省种植。

栽培上应注意防治霜霉病、黑斑病、病毒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8、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8

作物种类:

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

晓丰

引进单位: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

从台湾引进

特征特性:

早熟、耐热,植株生长势强,夏秋栽培50-55天。

株幅50-60厘米,外叶11-13片,叶色深绿,腊粉中等,叶球紧实,扁球型,横径16-18厘米,纵径10-12厘米,中心柱6-8厘米,单球重1.0-1.5公斤,田间结球整齐,采收期较一致,口感甜脆,品质优。

经省农科院中心室检测,每100克鲜样含水分94.37克,维生素C37.6毫克,蔗糖0.24克,还原糖2.7克,粗纤维0.6克,蛋白质0.97克。

经闽侯县植保站在白沙镇示范点调查,田间有发生霜霉病、黑斑病、病毒病。

产量表现:

该品种经福州、宁德等地多年多点试种示范,一般亩产25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播期福州平原地区春季2-3月上旬,秋季7月下旬-9月中旬,中高海拔地区5月上旬-7月下旬。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整成畦宽1.5m,沟宽25厘米的高畦。

苗龄30-40天,亩定植2300-2500株,施足基肥、硼肥,栽培上注意防治结球甘蓝霜霉病、黑斑病等病害。

适时采收,减少裂球。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

晓丰属早熟结球甘蓝杂交种。

从定植至采收50-55天,产量高,叶球扁圆、紧实,口感甜脆,品质优。

适宜福建省种植。

栽培上应注意防治黑腐病、软腐病。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9、品种认定编号:

闽认菜2011009

作物种类:

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

夏华2号

选育单位: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NBB10-87A×107H(NBB10-87A是以青花菜为不育源,与高代自交系87-1B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定向选择育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07-H是从‘钻石早取’中分离出的优良单株,经多代自交纯化定向选择育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中熟、耐热,定植至采收70天左右。

株高32厘米,株幅58×60厘米,外叶14片,叶长32厘米,叶宽40厘米,叶色灰绿,腊粉中等,叶球扁圆,横径17厘米、纵径13.5厘米、中心柱6.5厘米,单球重1.1公斤,净菜率75%。

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测定,每100克鲜样含水份93.8克、粗纤维0.6克、维生素C48.39毫克、还原糖3.9克、蔗糖0.18克、蛋白质1.31克。

经福州市植保植检站田间病害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