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58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北京市延庆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延庆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初二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3.图2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4.图3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图3

ABCD

5.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B.将热牛奶倒入杯子里,杯子的温度升高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6.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排气冲程C.做功冲程D.压缩冲程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柳絮漫天飞舞

C.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D.风的形成

8.如图4,分别用F1、F2、F3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

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A.F1=F2=F3B.F1=F2>F3

C.F3>F1=F2D.F2>F1>F3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升高

B.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0.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11.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12.甲、乙两人分别提重为60牛、40牛的货物匀速登楼,他们从底楼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结果乙比甲先到达三楼。

那么

A.甲对货物做功可能快B.乙对货物做功一定快

C.乙对货物做功可能多D.甲、乙对货物做功一样多

.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B.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它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如图5所示的四个热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图乙:

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图丙: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

其它条件相同,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能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

15.如图6所示的滚摆实验中,关于滚摆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滚摆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滚摆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滚摆运动过程中,滚摆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D.滚摆运动过程中,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滚摆的机械能

三、填空题(按要求做答或做图。

共10分,5小题,每题2分)

16.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光组成的。

17.小王同学利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

(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_______有关。

 

18.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一根玻璃管一端敞口,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经过一定的操作后,把敞口端竖直插入液体槽中,在玻璃泡里封闭一定的质量气体,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如图8所示。

A处是第一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处为第二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

假设大气压不变,两次温度比较,温度计_____处时温度比较高。

(选填“A”或“B”)

 

19.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cm。

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9所示。

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

20.如图10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在杠杆上的适当位置挂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用示意图画出所挂钩码的位置。

(已知杠杆的刻度均匀,钩码可用“”表示)

四、实验解答题(共28分,22、23、25、27题各2分,24、26题各4分,21、28题各6分)

21.

(1)如图1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在图12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根据如图13所示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透镜类型。

22.小军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蜂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蜂蜡属于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小刚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4.某同学利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和平行光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再在光具座的左端0刻度处安装上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取下平行光源,换上蜡烛,将蜡烛移到光具座图示的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5.小红设计了一个“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其部分装置如图16所示。

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

(1)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补充实验器材有秒表和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保证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大致相同。

 

2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桌上备有如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为平面镜),还有相同大小的红色和绿色中国象棋棋子若干个;直角三角板、刻度尺各一把。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2)所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小华进行下列操作: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A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A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三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B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保持物体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A到玻璃板的距离相同,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三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绿棋子与物体B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可知,小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在(3)中,若小华移去玻璃板后面的三个绿棋子,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物体B的像(填“能”或“不能”)。

27.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

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

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

 

2

8.探究实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绕绳方式有关。

小宇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忽然想到:

同一个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式,不同的方式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不会不同呢?

他做了初步的设想,同一个滑轮组,使用不同的绕绳方式,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测量机械效率。

他已经将滑轮组绕好绳子,如图18所示,实验室提供了刻度尺和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

(1)小宇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

(2)写出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图18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塔式光热发电》并回答第29题。

塔式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按太阳能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

其中,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在规模化、光电转化效率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槽式、蝶式以及线性菲涅耳式等难以媲美的综合优势,而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由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能源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

其中,聚光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为其组成核心技术。

太阳能接收器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热转换的关键部分。

与另外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相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发电方式。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已成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

我国是继美国、西班牙、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中科院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于2012年建成,如图19,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

实验电站包括一个高119米的集热塔,100面共1万平方米的定日镜。

100面巨伞般的定日镜追着太阳转,把阳光反射到119米高的集热塔上,安装在塔顶的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再用这些热能加热水,通过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

整个发电过程不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没有污染,绿色可持续。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未来的研发和应用,将朝着“高参数、大容量、连续发电”这三个技术方面发展。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可以采用熔岩储热,可以实现随时取用的功能,并且随着电站规模的扩大,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是大型太阳能发电中前景最好的发电形式。

总的来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将会向着低成本、大规模的塔式光热发电方向快速发展,将在人类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9.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式中,最理想的发电方式是_________发电。

(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定日镜采集太阳能利用了光的_______原理。

(3)太阳能热电站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存储起来,实现随时取用。

(4)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列举出太阳能的一项应用。

 

六、计算题(共8分,30题3分,31题5分)

30.搬运砖头的独轮车,推车时人手在A点对独轮车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300N。

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20所示,车轮的轴O是支点。

(1)在图中画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的力臂L;

(2)求出的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大小。

 

31.如图21所示,在足够高的平台上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

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400N,物体A在10s内上升的高度h为1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80%。

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P;

(2)物体A所受的重力GA;

(3)滑轮组提升物体A所做的额外功W额。

 

初二物理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C

B

D

A

B

D

D

C

A

二、多选题

题号

13

14

15

答案

CD

ACD

AC

三、填空题16.色散或折射色17.

(1)纸盒运动的距离

(2)速度18.B19.1707:

20

20.

 

四、实验解答题

21.

(1)36.7(2分)

(2)(2分)(3)(2分)

22.

(1)不变(1分)

(2)非晶体(1分)

23.980C(1分)、低于(1分)

24.

(1)10cm(1分)

(2)缩小(1分)、实像(1分)、照相机(1分)

25.

(1)温度计(1分)

(2)加热相同的时间(1分)

26.

(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1分)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1分)

(3)物体的大小(1分)(4)不能(1分)

27.(2分,操作1分,现象1分)方法一:

把这瓶矿泉水取出放置足够长时间,用毛巾擦净瓶外壁的水珠,发现瓶外壁不再出现水珠,所以不是瓶内水渗到外壁。

方法二:

两个相同的矿水瓶,一个不装水,另一个装满水,把它们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过一会发现两个矿泉水瓶外壁都出现水珠,所以不是瓶内水渗到外壁。

28.

(1)自变量是绕绳方式(1分)

(2)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3分,每步1分)

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G

②把物体挂在动滑轮下面,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的自由端把物体提起,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根据物体重力G、物体上升的高度h可以求出有用功w有,根据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和通过的距离s可以求出总功w总,根据η=W有/W总计算机械效率

(3)实验记录表(2分)

绕绳方式

物体重力G/N

物体上升高度h/m

匀速提升物体测力计的读数F/N

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29.

(1)塔式(1分)

(2)反射(1分)

(3)内能(1分)(4)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1分)

30.

(1)(1分)

L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31.

(1)P=Fv=F

(2分)

(2)W有=ηW总=0.8×400N×2m=640JG=

=640N(2分)

(3)W额=W总-W有=800J-640J=160J(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