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183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8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docx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概述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作者方拥军完成日期2007年3月15曰

培养单位四川大学

指导教师汝莹

专业―会计学―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曰

^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会计学专业研究生:

方拥军指导老师:

汝莹教授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近几年受到国际会计界的关注,己经引起了较多的讨论。

我国的会计准则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取得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协调,这是国会计界必须正视并且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认为:

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尤其是对其主要差异及其原因作出客观的有说服力的分析。

应当是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本文的基本结构为:

首先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历程进行大体的介绍,接下来从准则结构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则几个方面对两套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尤其侧重差异比较,并详细讨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

由于论文篇幅的限制,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较小差异或基本相同的准则内容,本文没有进行详细比较,这将在我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本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论文的结构,说明全文的整体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

本部分简要介绍各国学术界对会计准则各自给出的定义,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准则制定理论,讨论本文所采用会计准则概念的界定以及依据。

第三部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本部分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外两套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

本部分分别比较了两套会计准则在体系上的差异和包括财务报表目标、基本假设、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和质量特征等在内的会计概念框架的差异。

第五部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具体准则的比较。

本部分先以表格的形式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作直观的比较,然后选择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的会计准则作详细的比较分析。

如果说上一部分是从“线”上比较,那么本部分多项准则的具体比较就是“面”的比较、3项具体准则的重点比较就是“点”的比较,从而“点”、“线”、“面”结合,对会计准则的差异既有整体把握,又有重点的认识,从而对两套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全面的认识。

第六部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

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5的协调,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

本部分运用会计环境理论分析了会计准则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考虑我国会计准则与I…存在的差异和I…合理的地方,对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既重点突出,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其对策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较小差异或基本相同的准则内容未进行更进一步的展开分析。

关键词: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建议

7116001111331-3(1^65111^70丨011111656^00^11(111950(1^31-^5311社111(61-113(101131^0001111(1119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目录

第1章引言^11.1论文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1.3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5第2章会计准则概述^82.1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81.1.1会计准则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界定^8

1.1.2会计准则的实质^92.2会计准则性质和制定的基本理论^9

1.1会计准则的性质及相关理论^9

1.1.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及相关理论^10第3章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13

3^1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变迁与会计准则国际化^133.1.1中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发展变迁及现状^133^1.2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163.2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发展历程^183^2^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八50及其会计准则的发展^183^1.21^50的改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八犯)^193.2.3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20第4章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254丨1我国会计准则与I沾的体系比较^^2511.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构成^2541.2I沾体系的构成^25名1.3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I粘体系的比较^264丨2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与1^0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274.2.1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274^2^2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284.2.3关于财务报表的要素^294.2.4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31名5关于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32丄3我国会计准则与I奶的总体差异比较^3343丨1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33毛3^2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334.3.3我国会计准则缺少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I…则有专门的《编报财务报

表的框架》^3413^4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I奶则只有会计准则^3413^5我国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34第5章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365^1中国具体会计准则与I粘的差异比较^365.2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比较^475^1.1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的框架丨丨丨丨^475.2.2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的目的^485.2.3我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框架^485^1.4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495^1.5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比较^495^1.6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比较^505.2.7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的比较,“现金产出单元”与“资产组、资产组组合”^515丨1.8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比较^525^3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的比较^525.3.1定义的比较^535^3^2关于政府补助确认的比较.^545^3自3关于政府补助计量的比较^545^3^4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比较^555丨3丨5关于政府补助披露的比较^565^4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一关联方披露的比较^565.11关联方的判定比较^565^毛2关联交易披露内容比较^58第6章中国会计准则与I八5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建设我国更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601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原因分析^606^1.1经济因素^606.1.2政治法律因素^616^1.3社会文化因素^616^1.4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水平因素^626丨2建设我国更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62&棘^64##嫌^65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7^0^^68&^^69

第1章引言1.1论文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自上个世纪初开始,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朝一体化#展,跨国公司日益壮大、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1998年,全球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1.1万亿美元,全球的跨国公司多达6万多家,1999年全球的跨国投资达8千多亿美元,2004年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91235^乙美元。

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提出“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社会经济这个大的历史环境背景,它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訂0〉,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长,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国际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

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增长势头迅猛,我国外资投资额目前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很多国内企业的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并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及其令人瞠目的交易量和影响力,将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意无意地纳入到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中。

在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谋求自身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随着我国加入町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会计作为一中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外界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尤其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它也是沟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到国外资本市场融资,公开发行股票3股、8股等)或者债券,相应地出具提供会计财务

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

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给投资人。

我国的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八3“现已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出制定的I八3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这样的会计标准编制的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应的也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增加交易成本。

因此,我国会计应当与时俱进,参与会计国际化,尽可能的实现与的协调,减少会计准则的差异,从而增强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降低融资成本和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

我国的会计国际化也随经济的国际化在不断的发展。

早在1983年3月和4月,我国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

1990年开始起草会计准则方面的草案,从1992年1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起,到2006年2月15日,我国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形成。

而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是在充分考虑我国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特点和与国际靠拢的需要制定的,即要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与国际会计环境的不同,不能照搬工…丨国际会计准则〉,又要考虑实现会计国际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

这样,我国的会计准则与1^5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到底存在哪些差异?

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并与I…进行协调?

就有必要对我国会计准则与“3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做客观的研究分析。

本文把我国会计准则与1/15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总的来讲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向纵深发展,经济国际化与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按I八3标准编报的财务报告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我国的很多企业开始在海外证券市场发行外资股和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要求我们按“5标准出具财务报告。

所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3的差异就成了摆在我们会计研究者面前的一项基础研究工作。

^有关我国会计准则与1八3的差异问题,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许多研究,但大多是就某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差异做研究或者就会计准则涉及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显得不是很系统和全面。

再者,我国财政部

于2006年2月15日重新对会计基本准则和原有的16项具体准则做了较大的修改,并新发布了22项以前没有的新准则,由于时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新修改和发布的会计准则与I八5的比较更少,而对以前的旧准则的比较研究的结论显得有些过时了。

因此,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我国新会计准则与I八5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就非常必要。

比较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3的差异对我国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会计实务、会计业务的处理、会计报告的编制、提供经济决策参考的会计信息都是在会计准则的框架下进行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工作的规范和指南。

在不同的会计准则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有所不同,会计报告反映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状况的可比性较弱。

将我国会计准则与I…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其对产生的会计信息的各种影响,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经济决策时充分考虑和注意到不同的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差异,对我国宏观经济决策和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决策有正面作用。

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3的差异,将有助于我国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更好地与国际协调,提供具有更高国际可比性和透明度的会计信息,降低我国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

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借鉴1八5中合理的成分,对今后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选题的主要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八3〉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检索中,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大多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哪和国际会计准则I八3’研究我国的会计准则的比较少。

2000年12月,当时国际上著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安达信〕联合发布了一份2000年的公认会计准则研究的报告,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中的62个主要问题进行调查比较研究,揭示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与I#的主要差异,其中涉及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问题不是很具体。

2001年12月,“五大”又发布了2001年公认会计准则报告((^…^(^丨),调查了与准则相关的80个指标,

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

分析了2000年以后各国准则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该报告的中国部分称中国的会计准则与I…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2003年2月14日,“六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国际会计调查报告《公认会计准则原则趋同一2002年全球调查》⑴益?

00^61-^6110620023,报告显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59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有超过905^的表示有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仅仅有三个国家无意采纳I八5。

在报告的中国部分称中国会计准则的屆际协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我国从1988年开始研究制订会计准则的有关准备工作,我国财政部于1997年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一《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到2006年2月15日发布38项新的具体准则,我国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对会计准则从各种角度做了不少分析研究,将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或1八5进行比较.我国学者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和I八3及其它国家的会计准则的比较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是仅将某一个会计具体准则与I他做规范比较研究。

这样的比较研究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对要多些,例如:

陆建桥的《关于我国中期财务报考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2002年第3期〕、苏启立的《存货准则与国际相关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财会月刊》2004年第2期〉,赵芳的《中美租赁会计之比较》、《财会月刊》2001年第12期)等.

第二种是将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5做规范的总体比较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

叶建芳博士的《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认为会计准则是公共产品(即…丨0^^如),从供需的角度对I…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变迁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由于我国对会计准则的供需关系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与“3不同。

王松年教授在《上海会计》上发表的一系列的会计准则比较的文章,也多角度地对会计准则做了研究分析。

盖地教授的《大同小异:

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研究》2001年第7期〉,盖教授研究认为我国的会计标准与I八3基本相同,即:

大同,只在小范围内存在一些会计差异,即:

小异.汪样耀教授和邓川在其合著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立

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

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系统研究了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的演进和发展及实施准则国际化战略后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值得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借鉴的地方。

第三种是区别于上述两种研究准则的具体内容的研究角度,而是从会计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等研究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和I…做比较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阎德玉在《会计研究》期刊1999年第8期上发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阎教授在文中就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人员、适用范围四大要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

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教授研究认为:

由于我国特有的会计环境〈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和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交融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和会计准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冯淑萍:

《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刃^^^^年第^期)。

曲晓辉、陈瑜在其《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会计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中,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出发出发,深入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认为会计准则不仅仅是规范会计信息生产的一种技术规范,也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

第四种是采用实证的方式对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性进行研究。

例如:

洪剑哨、皮建屏在《对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1(丨丨),36—4(0—文中,选取沪市55家8股上市公司,比较研究1994一1999的分别按我国会计准则和I…编制所得的会计收益,研究证实存在系统差异。

凌春华博士和陈雪萍在《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实证研究》〔《商业研究》2004年2月总第286期)中,“以八、8(扪股公司境内外报表中的净利润差异为基础,比较研究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1^3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我国的会计准则与I八3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并选择了几个与I…存在较大差异的具体会计准则做了重点研究,属于规范研究方法的范畴。

本文先对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做了简要的探讨,然后在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I…的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从会计概念框架着手,系统比较分析研究了两套会计准则的总体差异、我国基本准则与I…会计概念框架的差异、具体准则之间的差异,分析两套会计准则之间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笔者的建议,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1/13协调。

“截止到2001年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其中仍有效的是34项,此外,还发布了30项常设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

”此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又新发布了2项国际会计准则和15项解释公告。

到2006年2月15日我国一共发布了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由于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和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步伐,我国的会计准则与“8的差异越来越小,但是因为我国的会计环境自身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不可能照搬“3,同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存在差异在所难免。

本文由于篇幅,在具体会计准则中,选择了3个与1/15差异较大做了详细的比较研究,但这并不表示其他的具体会计准则与“5没有差异,只是因为差异较小或者与1/13基本相同,所以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这个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选题的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国内外学者就会计准则所做研究的现状及论文的结构,提供全文的整体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

本部分简要介绍了各国理论学术界对会计准则的定义和会计准则性质及制定理论,以及本文中所用的相关会计准则的概念的界定。

第三部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

本部分回顾了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I他的发展历程,介绍我国会计准则及I…的现状和内容,为下文的比较分析做基础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

总体比较两套会计准则,主要对准则体系的差异、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与1仏公布的《编报财

务报表的框架》的差异(既:

概念框架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会计概念框架(包括的比较财务报表的目标、要素、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假设、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比较研究是本部分的重

点。

第五部分,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与I…的比较。

本部分将我国的38项具体准则中与I八3存在差异的逐一与1八3进行比较〔基本相同的本文未纳入研究范围〉,并选择其中存在较大差异的3项具体准则(资产减值、政府补助、关联方披露)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突出重点。

如果说上一部分是从“线”上比较,那么本部分的38项的具体比较就是“面”的比较、3项具体准则的重点比较就是“点”的比较,从而“点”、“线”、“面”结合,对会计准则的差异既有整体把握,又有重点的认识。

第六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I八3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8的协调,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

本部分分析了会计准则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考虑我国会计准则与I…存在的差异和1八5合理的地方,对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结束语,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本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创新的地方,同时对文章存在的不足、需做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做了阐述。

第2章会计准则概述

2.1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

1.1.1.会计准则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我国解放初期会计实务和理论一边倒地向前苏联学习和靠拢,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会计工作逐步转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学习,“会计准则”一词就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同时传进来的还有“会计标准”、“会计原则”等外来词,在80年代初,“会计原则”、“会计标准”、“会计准则”是混用的。

1989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的研讨会,会上会计专家学者一致赞成统一采用“会计准则”一词。

^关于什么是“会计准则”,国内外的会计学专家学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至今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

下面介绍几种国内有代表性的观

占幸

杨纪婉认为“会计准则的涵义一般定义为:

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矩,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

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办事准绳,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矩。

”这种观点属于技术规范论,把会计准则视为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同时认为会计准则应该由国家来制定。

但是把会计准则的效力提高到了法律的高度,这种观点笔者觉得值得商榷。

娄尔行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8“表达了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才符合人们对它的要求,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它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葛家澍教授认为“我们进行会计工作,就要有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就是会计原则,所以,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还有其他很多专家学者对“会计准则”的定义也各有自己的表述,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会计准则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质方面大同小异。

笔者参考诸多文献后,认为会计准则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