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062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跟踪复习训练题4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吉林联考)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大门的武器是(  )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自由平等观念D.欧洲风俗习惯

解析:

选B 坚船利炮是打开中国近代国门的武器,故A项错误;“武器”可以理解为途径和工具,“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当然是洋纱洋布,故B项正确;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欧洲风俗习惯是传播的内容,而不是“武器”,故C、D两项错误。

2.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

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

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

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解析:

选C 依据材料“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可知人们对自来水的应用经历了从抵触到接受的一个变化过程,故C项正确。

3.近代前期,中国整个知识阶层都在浓墨刻画女性的病态形象,将女性个人权利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为人种弱,则国弱;人种强,则国强。

如此营造女性形象的思维逻辑是出于(  )

A.女性柔弱的现实B.塑造人格的要求

C.救亡图存的需要D.男女平权的期盼

解析:

选C 从“将女性个人权利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为人种弱,则国弱;人种强,则国强”,可知营造女性病态形象是为了唤醒民众,救亡图存,故C项正确。

4.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

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解析:

选C 辛亥革命推动剪辫子是反封建的一种表现,流行戴帽子是社会自发而行的,是由于人们失去辫子后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而兴起的,故C项正确。

5.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

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

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

解析:

选D 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与“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无关,故A项错误;清末民初,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与后四大菜系的形成关联度不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故C项错误;清末民初,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为后四大菜系的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D项正确。

6.(2016·东北名校调研)右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

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

“取个火吧。

”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

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

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

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

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

解析:

选D 漫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可能普遍使用电灯,故A项错误;漫画讽刺了当时民众的无知,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故C项错误;用电灯点烟枪说明了“认知反差”,故D项正确。

7.《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材料中促成“我”婚姻态度转变的社会条件不包括(  )

A.社会制度的变革B.社团组织的支持

C.法律保障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解析:

选D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

材料中并未提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8.(2016·临沂模拟)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体操王子”李宁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

下列关于中国人体育情结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美建交关系改善B.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C.思想观念更加开放D.民众心态趋于理性

解析:

选A 中美关系改善不符合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的例子,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人思想观念改变,导致评判标准变化,体现民众心态趋于理性,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9.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

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

分)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解析:

选A 表格反映出轻便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它运输方法费用低好几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一个因素,A项正确。

B项易错选,因对表格所列举的运输方法种类作表面理解;由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同样不能作为C、D两项的依据。

10.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

《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

此事说明(  )

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

B.近代化会不可避免地激化社会矛盾

C.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D.化解社会矛盾是近代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

解析:

选C 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是利益使然,不是传统观念的阻挠,故A项错误;激化社会矛盾只是材料中的一方面,《申报》的报道,引起政府重视,使电车公司采取照顾贫民利益的做法来缓和社会矛盾,说明大众传媒在近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错误,C项正确;化解社会矛盾是近代大众传媒的一方面职责,故D项错误。

11.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

“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

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报刊的创办(  )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解析:

选D 材料没有体现出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了其强调“自主”之理,这不利于稳固西方在华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其对国人创办实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自主”之理即民主思想,结合该报刊是西方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中文刊物可知,它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故D项正确。

12.(2016·南京调研)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

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将逐渐取代其它大众传媒

B.中国从200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

C.互联网将很快成为“第一媒介”

D.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生活

解析:

选D 互联网成为新的传媒媒介,但不等于会取代其他媒介,故A项错误;中国从199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故B项错误;图示没有与其他媒介普及率做过比较,故C项错误;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成为新的传媒媒介,在社会生产生活之中日渐占据重要席位,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2016·惠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陕西省韩城县党家村反映了中国古代基层公共事务治理的特点。

党家村的宗祠规定男人60岁就成为“老人”,可以参与宗族议事并具备参与竞选族长的资格。

在宗族祭祖时,“老人”要进入主祭位置,领受双份祭品。

村里一般由党、贾两姓宗族推选出八位广受尊崇的“老人”组成一个类似委员会的机构,从中再选择六位担任“公直”。

“盗窃,拨弄是非惹村人不和,以及让村人不能容忍的各种劣迹,都可能受到公直老人的处分。

”村中还规定“在牧牛羊之所,早种杂粮等物,当其盛长之时,须要紧围,若遇践食,点照赔还。

未值时届禁关牛羊,践食者,不可藉端罚赔”;“禁地方至春忙栽种之际,各户不许放牛。

羊、鸡、鸭踩食田禾,如有遗失等情,各将田蔸赔苗,如有不遵,任凭送究”;“遇旱年,各田水渠,各依从前旧章,取水灌溉,不许改换取新,强塞隐夺,以致滋生讼端。

天下事,利己者谁其甘之”等,以此约束村民行为。

在党家村,家家门楹或刻以“诗书第、诗书传家”,或刻以“孝、悌、慈”等内容,每家门楼前刻有诸如:

居之安、和为贵、庆有余、慎和谦、耕读第等大字。

——《中国古代乡村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在梁漱溟看来,近代中国乡村之所以被破坏甚至崩溃,“完全是受外国影响的”,“还有中国人自己的因素”。

中国近百年史“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述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党家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的观点。

(8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由“村里一般由党、贾两姓宗族推选出八位广受尊崇的‘老人’组成一个类似委员会的机构,从中再选择六位担任‘公直’”,“家家门楹或刻以‘诗书第、诗书传家’,或刻以‘孝、悌、慈’等内容”归纳特点;第二小问,可以从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宗法制影响归纳。

(2)问,首先要概括观点,即近代乡村的破坏既是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又有中国内部的因素;其次要对观点进行评述,可以先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瓦解和西方文化的入侵分析国外因素,从中国国内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影响和苛捐杂税等分析国内因素。

答案:

(1)特点:

建立老人制、公直制;敬重老人;宗族势力干预地方治理;地方自治色彩深厚;建立以乡规民约为自治契约的调解机制;重视儒家伦理文化的熏陶等。

原因:

宗法制的影响;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儒家思想的影响。

(2)观点:

近代乡村的破坏既是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又有中国内部的因素。

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量洋货进入,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经济,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乡村走向衰败;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的西方文化植入,破坏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中国人的自救运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学习西方的活动,波及乡村;兵祸匪乱、苛捐杂税、天灾等多重打击,传统乡村走向崩溃。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0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极为迅速。

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万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万公里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大量钢材用于轧制铁轨。

……环绕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材料二 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了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通车后,这个“破坏风水的怪物”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

1877年清政府用银28.5万两将这条铁路赎回,然后拆毁投入海中。

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唐山到胥各庄铁路。

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以骡马拖拽,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

——周积明《最初的世纪》

材料四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

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沿线重峦叠嶂,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正等着看热闹。

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詹天佑一身。

……他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世界铁路在1870年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铁路建设的情况。

(4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詹天佑在中国铁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5分)

(4)综上,分析阻碍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时间“1870年到1913年”可以归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环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等信息归纳即可。

(2)问,材料二中吴淞铁路、唐胥铁路的命运说明中国早期铁路受封建势力的阻挠,材料三中信息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得到发展,但铁路里程很短,主要为外国人所修建。

第(3)问第一小问,从詹天佑最早自行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可以概括为“中国铁路之父”;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直接(铁路发展)和深远(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

第(4)问,结合四则材料可以从列强侵略、国家衰败和思想观念落后等角度回答。

答案:

(1)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影响:

重工业发展迅速,殖民体系形成,形成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世界贸易得到较快发展。

(2)情况:

中国早期的铁路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阻挠、破坏;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铁路得到发展,但自建铁路里程很短,主要为外国人所修建。

(3)地位:

“中国铁路之父”。

影响:

发展了中国的铁路事业,增强了中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4)因素:

思想观念的落后,对先进文明成果的排斥;国家衰败,经济实力不足;帝国主义的觊觎和争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