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docx
《《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
《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
母本意义
柳永词作《雨霖铃》的意义非同凡响,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具有母本意义。
试结合全国和各省高考具体试题,以《雨霖铃》词句顺序为纲作一简单剖析与说明。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是词作开篇,写一幅秋天长亭送别图,点明地点、节序、事件,“凄切”奠定词作的基调,通过景物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景物描写开篇,看似无形之笔,却是有心之柳,基本都是用来渲染一种特定的情味,为全诗定下感情的基调。
而许多诗词的开篇都有类似的描述,如07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拟小标题要先了解画面的主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
此诗首联写了时间——秋天(秋床)夜里(缺月、漏未央),地点——驿站客馆,景物——一灯照秋床,写主人公彻夜难眠。
由此可得出答案:
驿站秋夜难眠图。
)类似08年高考全国卷要求对《题李世南画扇》(蔡肇)画面进行简单描述并说说有什么气氛。
再如,07年高考重庆卷要求对《惜牡丹花》(白居易)抒发感情进行解说,只要抓住首句中的“惆怅”二字是基调(如同《雨霖铃》中“凄切”),再结合标题中“惜”字不难概括出对将要凋零的牡丹花的珍惜、惋惜之情。
08年高考浙江卷对《日暮倚杖水边》(王寂)首联中“羁绪”二字的理解,06年高考辽宁卷对《东坡》(苏轼)诗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的考查等都属此例。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作者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表面写两人分手之情状,实际暗写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镜头既是细节描写,也是白描直述,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暗示。
中国文学一般不直接写人物心理,尤其是古诗词,这种以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来写人物在诗词中曾屡屡出现,
比如08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
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心理)变化。
)
再如,06年高考北京卷要求对《移居(其二)》(陶渊明)中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进行分析,只要理清“过门更相呼”、“言笑无厌时”等诗句情感是由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或者说是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就迎刃而解。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此句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交融,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衬托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属于王夫之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念”字后“去去”属叠字,越去越远的意思,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暮霭”曰“沉沉”,也属叠字,声调和谐,景色如绘,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这种景情相融、以景传情的艺术手法古诗词中比比皆是,如07年高考江苏卷所考离别词句如水墨山水,更是与此如出一辙: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写“极目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一片带雨的乌云飘来,遮住了大半个山”之景,其特征辽阔、低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路途艰险、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
同时以“雨云埋山”显示了前途迷茫的郁闷。
此题的答案为: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
再如,06年高考安徽卷对《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中“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句的考查与《雨霖铃》此句艺术手法也是一般无二;再如,06年高考湖北卷对两首送别诗从融情于景角度分析;07年高考湖南卷要求对《示长安君》(王安石)一诗颔联“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赏析;再如07年高考上海卷要求对宋词《阮郎归·初夏》(苏轼)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再如08年高考江西卷要求对《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一诗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
而叠音字,如07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对《黄氏延绿轩》(高启)一诗“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中“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的作用作出解说,可结合《雨霖铃》的“去去”、“沉沉”。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句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画面之凄清,荡人心魂。
景语似工笔小帧,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这种画面感体现出的景情关系与虚实相映更能生发无限意味,也是古今诗人追逐的境界。
比如,06年高考福建卷对诗句画面的解说与分析便与此相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三四句也如清丽小帧,因此也可从虚实关系角度入手分析。
)
再如,06年高考安徽卷考查的《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更是《雨霖铃》的翻版,词作下阕完全是虚写,从想象落笔写自己的情感。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
总之,“纵有”“更”这些词语强化了语意的表达,写出了作者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
而用反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和直接,属于直抒胸臆。
类似试题,如07年高考全国卷
(一)中对几组词语的理解完全类同《雨霖铃》的“纵有”“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
“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理清词中“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就不会先入为主,以为写东坡的旷达、豪放,而是选择情调低沉的表达情感类的词语,如:
无奈、苦涩、惆怅、低落等,并在此种低沉的基调中思家念亲。
)
再如,07年高考湖南卷要求对《示长安君》(王安石)颈联“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赏析,只要抓住“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便不难解答。
以上仅仅从高考设题的角度,部分梳理与罗列了《雨霖铃》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联结,从中我们看到了两者联系性之紧,切合度之高,它已几乎涉及诗词鉴赏的所有知识点,事实远远不止,其他如“章法”、“题材”、“风格”、“炼字”、“意境”等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也或多或少能在近年的高考题中找到相应的例子,这也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了《雨霖铃》此词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技巧等方面对后世作品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优秀的作品总能流传不衰、万古流芳。
确实,此词涉及诗歌鉴赏的知识点之多之广,教材中罕有其匹,粗略梳理如下:
诗歌形象:
抒情主人公,送行者;刻画的人物形象,友人;意象,寒蝉、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诗歌语言:
炼字艺术,形容词“残”等;副词、连词“便纵有”“更与”等;叠词“去去”“沉沉”等。
词眼,“伤离别”。
语言风格,婉约凄凉、平易自然。
诗歌技巧:
正面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等;侧面描写,“寒蝉凄切”等;细节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结合,“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景语情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白描,“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直抒胸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卒章显志,“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染(渲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其他,想象(或联想)、铺陈(或铺叙)、烘托(或衬托)、曲直(曲笔与直笔)、意境(境界)、移情……
诗歌内容:
表达爱情(或亲情、友情)。
叶圣陶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所以,这个特别的“例子”的温习、熟悉乃至烂熟,在高三的各级各类仿真、模拟、统测中,就显得特别有价值、有意义,它是“一”,它是“类”,能让师生在诗歌鉴赏考点的高考复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