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955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4新课标I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解析:

4.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

选D。

5.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

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

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

B对

6.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所以选B。

答案:

4.D5.B6.B

(2014广东卷)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

解析:

根据图例的提示,由图可知流量的5个等级由粗细不同的线表示,所以粗细相同的线为同一等级,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

答案:

C

(2014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解析:

3.考查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适宜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铁路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修建成本高,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是公路运输的特点,所以选择C。

4.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荒漠向草原的变化,所以错误,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正确,天山海拔较高,受西风吹来的大西洋的水汽与北冰洋水汽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山坡上有植被,山顶有积雪;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减少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下降,因为纬度越高,热量越少。

答案:

3、C4、B

(2014江苏卷)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1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解析:

11.从图中可以看到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离河心沙洲较对岸远,说明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航道较深,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和停靠,故答案选B。

12.读图可以看出待建码头区是高速公路、普通道路和河运交会衔接的地方,新码头减灾该处有利于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故答案选A。

答案:

11、B12、A

(2014四川卷)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mB.600—800mC.500—700mD.400—600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

解析:

3、读图可以看到在600—800km处高速公路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量迅速上升,所以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运距是在600—800之间,B对。

其它距离短变化幅度小,所以选B。

4、甲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上占有明显优势,应是运输速度快、效率高的运输方式,可以减少旅客旅途辛苦,减少货物周转时间,提高效率。

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航空运输方式,C对。

高速公路、普通铁路在远距离运输中,市场占有率低,A、B错。

水路运输速度慢,一般以货运为主,远途客运占有率很少,D错。

答案:

3、B4、C

(2014海南卷)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据此完成9—11题。

9.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10.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A.可全年航线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11.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水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A.中国——巴西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D.美国——印度

解析:

9、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N为白令海峡,它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D正确。

10、北极航线只有夏季短暂时间能通航,A错;北极航线浮冰较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多,B错;浮冰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修费用较高;北极地区磁场较强,不宜使用罗盘指向,C正确。

11、从日本到英国通过北极航线比走其它航线距离近得多,运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效益自然较大,B项正确;A、C、D所示国家间都不是走北极航线最近。

答案:

9、D10、C11、B

(2014大纲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

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

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

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12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6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势。

(6分)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区位条件的评价。

回答区位条件的评价应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图示区域开凿东西向的沿海运河可以缓解东西向的运输紧张状况,分析时需要注意不利的区位条件。

(2)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可以从地形起伏,地表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3)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重点突出于沿海海运条件的比较。

优势主要从航运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

(4)本题考查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港口建设分析可以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进行分析。

陆域条件主要从腹地和修筑港口条件分析,水域主要从航行和停泊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

(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

(6分)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6分)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6分)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6分)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4分)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4分)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4分)

(2014海南卷)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的轮船,更大型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

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9小时。

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千米,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

图10示意巴拿马和哥伦比亚拟建铁路的位置。

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

解析:

依据交通方式优缺点、铁路的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耗时短、受天气影响较小等方面叙述。

缺点主要从:

运费高、运距长、连续性运输差等方面说明。

答案:

优点:

适宜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耗时少,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6分)缺点:

运费贵,运距长,(海洋运输连续性较差)对小宗货物运输缺乏吸引力。

(4分)

(2013浙江卷)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下图,回答6~8题。

6.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B.南C.西D.北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最短距离及方向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示信息可知,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应沿15→17→19→23→27路线行驶(距离为15+17+19+23+27=101),根据指向标可知汽车应选择向西行驶。

7.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

A.输入B.管理C.分析D.输出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等的地理信息技术,其功能侧重于分析、计算,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利用到的GIS功能是分析。

8.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工厂的选址,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垃圾焚烧发电厂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应在远离城区且不会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的地方布局。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盛行西北风,甲地位于城郊且在盛行风的下风向,不会对城区造成污染,A选项正确。

(2013浙江卷)13.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

指出图1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2)某公司拟在图2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

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及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地下水开采的优势条件、过度发展种植业导致的问题与防治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题,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可以直接从图1中获知;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地下水下渗时间长,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增加。

(2)题,甲地位于珠江三角洲附近,而乙地位于广东北部山区,在乙地设立饮用水生产厂的优势可以从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水源质量等方面回答。

第(3)题,乙地位于山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导致植被破坏,从而减少地表水的下渗;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水体污染。

措施有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等。

答案:

(1)特点:

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

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3)负面影响:

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2011大纲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快,因此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平原地形是其修建的理想场所。

答案:

A

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在平原地区,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因此为少占耕地,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答案:

B

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高速铁路建成后,主要影响中长途交通,因此对武汉—广州段影响较大。

杭州—上海交通主要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对民航影响不大。

成都—上海、兰州—北京交通以铁路和民航为主,尚不具备建高速铁路的条件。

答案:

A

(2011安徽卷)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

完成27~28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27.上图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知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空气湿度减小,干旱、洪涝频率增大,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答案:

A

2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不利于种植水稻和甘蔗,所以该地不能推广蔗基鱼塘和水稻种植,该地有湖泊水灌溉,耕地较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答案:

C

(2011天津卷)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

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

A.城镇B.牧区C.林区D.矿区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水污染的来源,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L湖所在区域并没有矿区,且该区域没有牧区,故不会受矿区、牧区的影响;此外,林区也不易形成水污染。

L湖有一部分伸入城镇,而城镇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最终被排入L湖。

故L湖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城镇。

答案:

A

5.学生对图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

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气候、交通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D.地形、人口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牧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牧区主要分布在较大的河流干流附近,是图示区域最为低平的地方;此外牧区也是图示区域自然条件最为优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故地形和人口是影响图示牧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

D

(2010全国卷I)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

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

解析: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

由题图,可知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这一环节,选项A正确。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

由图例可知:

M公司内部,M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D正确。

答案:

3.A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