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008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docx

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文综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

文科综合

考试范围:

学科内综合,第二轮复习用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

16.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9月29日,1美元对人民币6.6939元,首次跌破6.7元大关。

在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在境外消费以信用卡美元账户支付,在还款日以人民币还款。

人民币在此执行了()

A.世界货币的职能B.价值尺度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

2.看下图漫画“蒜你狠”、“豆你玩”。

为了抑制国内蒜、豆价格的过快上涨,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A.扩大蒜、豆需求

B.减少蒜、豆的供给

C.规定蒜、豆的价格

D.增加蒜、豆的供给

3.2010年8月2日,福特完成对吉利出售旗下高端豪华轿车沃尔沃的交易,吉利最终现金支付价格为13亿美元。

同时为弥补人才短板,吉利还挖来了大众北美高管掌舵沃尔沃。

吉利完成收购沃尔沃,与外国汽车公司福特合资、合作()

①可以充分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

②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应对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③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对各自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④是国家有效宏观调控的产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2010年7月7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今日在重庆被执行死刑。

材料说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③政府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

④政府要加强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2010年9月1日,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

他强调,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使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越来越大。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崇高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原因在于()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0年10月10日至11日,“基础四国”(BASIC)第五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在中国天津举行。

中国将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回答6~7题。

6.我国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7.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我国需要()

A.在矛盾的特殊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B.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工作

C.坚持内因决定外因,环境保护工作首先从自身做起

D.树立创新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2010年9月2日,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率领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戏曲家协会等单位抵台进行访问,并于6日参加“2010两岸文化论坛”。

此次蔡武访台,为了加深两岸的文化交流,扩大今后两岸在传媒、艺术、学术领域上的交流。

两岸频频开展经贸文化交流()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徽州位于钟灵毓秀的皖南山区,其特殊的区位使之成为多元文化的最佳接纳地,历史上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使中原文化与南方山越文化得以耦合并获到思辨性的发展,也使得徽文化兼具南北之长并最终形成浪漫、优游、柔静、华美的精神特质。

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得以融合与创新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右图中,该领导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B.看问题没有分清主流与支流

C.认识具有片面性

D.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1.2010年9月18日,第11号台风“凡亚比”挟狂风暴雨“淫威”登陆我国东南沿海,所到之处,树木被拦腰刮断,农田被淹,大量民房倒塌。

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同时也给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则D.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12.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并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废封建而置郡县,黜儒术而任名法。

”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封建制度D.君主专制

13.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这说明了()

A.农业生产的发展B.铁农具的使用

C.牛耕的推广D.私田取代公田

14.据《宋史》记载: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累费百万。

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此以外还有()

A.岁币B.冗费C.冗兵D.冗官

15.“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依矣。

”这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繁荣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资产阶级的剥削

16.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古老的北京城,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一一《向中国开战》。

这些宣传画反映出19世纪末的中国()

A.民族危机加剧B.奋起反抗外来侵略

C.加大反封建力度D.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

17.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

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

A.否定儒家思想B.关注民主发展

C.家庭观念淡薄D.注重个人修养

18.这是一组反映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变化发展的历史图片,下列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日关系的历史就是日本对中国侵入不断深入的历史

B.中日关系发展最大障碍就是日本对待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

C.鉴于历史问题和现实中的利益,中日关系的发展任重道远。

D.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将会彻底改善中日关系

19.意大利人……在1859~1871年间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国家。

德国人在普鲁士人的领导下……建立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

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A.经济发展B.王朝战争C.军事同盟D.和平统一

20.历史学家钱乘旦曾说: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

”这些改革不包括()

A.洋务运动B.日本明治维新

C.1861年农奴制改革D.戊戌变法

21.到二战前夕,美国政府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

美国政府修建这些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2.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下列关于欧盟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签署《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③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

④欧盟现在有25个成员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结合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23~24题。

23.当“嫦娥二号”升空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a和c之间B.b和a之间C.d和e之间D.e和f之间

24.“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时,与北京不在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24B.1/12C.1/6D.1/3

25.2010年7月,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拉尼娜现象”出现,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秘鲁沿岸暴雨增加

B.澳大利亚东岸降水减少

C.东南亚地区森林火灾风险升高

D.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26.读下图,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寒流,位于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C.①②洋流流向相反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开始在长江流域实施以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为内容的治理措施。

尤其对洞庭湖提出了建设“4350”工程,即使洞庭湖由目前的2625平方千米扩大到4350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27~28题。

27.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跨流域调水、修水库等B.森林的破坏

C.伏旱天气D.围湖造田

28.湿地的生态功能不包括()

A.调节气候B.调蓄洪水C.降解污染D.旅游观光

网络鲜花快递的出现使网络覆盖更广,效率更高,款式更新,价格更优。

读图回答29~30题。

29.影响鲜花产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市场④气候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0.通过鲜花快递,可以促进鲜花种植业()

A.提高保鲜技术,大批量专业化生产B.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价格

C.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D.及时获得信息,扩大销售市场

读某大陆南部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a、b、c对应的植被分别是()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32.图中c附近的河流处于汛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印度半岛正值盛行西南季风B.美国加州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C.中亚地区的河流正值枯水期D.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经常登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72分。

33.(28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地理特点以及经济地理特点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中C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经济落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B城市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10分)

 

(2)对A地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分析导致此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

(12分)

 

(3)分析图中C南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6分)

 

34.(32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区域图。

(1)把材料一、材料二所给山脉对应连线。

(8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材料二中D山脉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试说明其涵义。

(10分)

 

(3)①③山地气候类型相同,影响基带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M处植被类型可能是什么?

(4分)

 

(4)说出侧的地形区名称及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10分)

 

35.(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

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

……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

’……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不是政治中心。

一一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

——乾隆时《南江县志。

棉布谣》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8分)

(2)材料二表现出了哪些历史现象?

它与唐宋时期相比本质性的不同点是什么?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14分)

 

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

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什么?

《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13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6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9分)

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7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部分西部地区领导介绍西部大开发实施的情况和下一步西部大开发的一些思路、重点和政策。

发布会上指出: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世人瞩目。

这十年,是西部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十年。

十年崛起新西部。

其实,崛起的不仅仅有强劲的“西部实力”,还有奋发的“西部精神”,政府和市场合力开发贫困地区的“西部经验”。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的10年步伐,拓展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重塑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从“山川秀美”的再造,到“GDP指标的淡化”,从重点基础工程的密集上马,到民生项目的及时配套,西部大开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之路”,贯穿其中的,是新一代领导人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不懈追求与践行。

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以后10年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

(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十年”的原因。

(8分)

 

(3)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8分)

 

38.(28分)春节过后,中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了“民工荒”。

在不缺劳动力的中国,今年的“用工荒”范围之大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珠三角缺工200万”,“深圳春节后缺工80万”,“广州春节后缺工20万”……诸如此类的消息不绝于耳。

从去年底开始,在长江流域中部的一些县城,“欢迎农民工兄弟回乡就业、创业”的标语从县城的火车站一路贴到乡镇,一些工厂招工的摊位直接设在各客运站周边。

一些地方政府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给予创业企业税收和土地租金等方面的优惠。

返乡者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返乡。

南京市某校高二

(2)班同学围绕“关注农民工,关注中国未来”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一在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过程中,王小伟发现农民工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工乱扔乱抛垃圾,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少,赌博、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等。

王小伟得知,当地政府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1)为抑制上述现象的发生和蔓延,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提几点建议。

(12分)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民工有2.3亿至2.4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

这些拖着拉杆箱的新生代农民工,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农民工不一样。

他们学历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打拼,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

(2)有人认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今年的用工荒。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8分)

 

材料三高中毕业的阳林没什么工作和技术经验,只能随父亲在某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可水泥卸不动。

苏州一家药材公司准备招600名一线生产工人,前去应聘的阳林想坐办公室,而这部分岗位基本安排给了大学毕业生。

阳林很苦恼,希望作为同龄人的你能跟他谈谈。

(3)请列出谈话要点,并指出相应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