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7910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建设地址

项目名称:

XXXXXXXXX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

XXXXXXXXX

企业性质:

股份制

法人代表:

XXXXXX

建设地址:

XXXXXXXX

1.1.2资金申请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3.1编制依据

(1)XXXXXXXXX关于“年产50万吨盐碱地专用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XXXXXXXXX提供的基础资料。

(3)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4)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5)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文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原化学工业部规划院项目工程处编制的《化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程序》。

1.1.3.2编制原则

(1)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为指导,结合当地及企业发展规划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2)贯彻“五化“(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社会化、国产化)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消防、节能等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4)以先进技术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采用国内同行业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节能降耗措施,减少产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5)根据工厂现有可利用的条件,进行合理的总平面布置和各项装置配置。

(6)实事求是地论述项目在技术和设备上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

1.1.3.3工作范围

本报告围绕XXXXXXXXX年产50万吨盐碱地专用肥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为:

(1)市场需求及分析。

(2)项目的规模和产品方案。

(3)厂址条件和工程设计内容。

(4)项目所需的材料供应,公用工程配套条件的落实,以及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5)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1.2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

1.2.1企业概况

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固定资产3800万元,公司各建筑面积5千多平方米,占地面积123395平方米,现有职工156人,其中管理人员16人,技术人员8人。

目前公司产品有改造盐碱地专用肥、通用型复合肥、土壤改良剂、高效微肥、添加剂等品种,公司还承担商务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网络工程”任务,在XXXXXXXXX市朔城区建立了“万村千乡网络工程配货中心”,由日用消费和农资产品二部分组成。

1.2.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地少人多的国情,决定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在递增,而耕地面积平均每年正以1000万亩左右的速度在减少。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1949年的3.92亩减少到2004年的1.41亩。

以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30039.2千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2%,与美国的19.5%与印度的55.6%相比明显偏低。

并且,约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0.8亩的警戒线,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0.5亩的危险线。

人口的递增和耕地面积的递减,使人均耕地面积更加捉襟见肘,使我国的粮食与农产品生产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人多地少,加之城市化与工业化,耕地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因此,要保证我国粮食的稳产与增产,就不能寄希望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而应着重于推动单产的稳定和增长,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于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的贡献率。

中国能以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浓度、高质量的化肥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复合肥以其氮、磷、钾多种元素搭配合理,具有平衡农作物养分、提高肥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加农作物产量、省时省力等诸多优点而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据统计,世界化肥产量中复混肥料的产量约占35%,氮肥中的15%,磷、钾肥中的50%~60%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而一些发达国家其50%的氮肥、80%-90%的磷、钾肥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复混肥料的比例高达70%-80%。

化肥生产从单一肥料过渡到以复合肥料为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化肥工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4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4519.79万吨(折纯),占世界总产量的25%;化肥总消费量接近5000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一,均居世界第一位。

虽然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化肥产品结构和合理使用技术上也处于领先的位置。

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却只有2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70%相差甚远。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农民对复混肥料认识程度的加深,今后10年,我国将把调整化肥结构、加快复混肥料的发展,提高其在化肥中的比例,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先争取达到30%,到2010年左右,争取达到50%以上。

2002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国家统计局数据)为4339.5万吨(折纯),2010年预计为5000万吨以上。

如果复混肥料按占化肥总量的30-50%计,则应为1500~2500万吨(折纯);这一数据与目前全国复混肥525-700万吨的折纯量为产量(以平均有效养分35%计)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因此,从长远看,提高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仍是我国肥料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2)是加快我省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本工程对加快山西产业结构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是改变我省盐碱地的需要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度追求高产效益,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用作耕种的牲畜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大,相当一部分外出打工,农田只能大量使用无机肥以求的高产,产量虽然增加,但品质下降,土质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导致土壤向盐、碱、酸、瘦方向发展,病、虫害增多,产品质量开始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每年快速递增,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党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退耕还林,雁门关外大面积退耕还林是国家政策实施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通过8-10年对农民补贴,达到以牧草养畜,以畜富民。

随着林木的后续发展,使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民真正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

据调查,好几年过去了,目前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大部分退耕还林的土地,不是沙漠化就是盐碱化,草稀数不长,不投入,管理差,是该区域的共性。

治理风沙源、改造盐碱地,改变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民不能一直靠政府补贴过日子,改造盐碱地专用肥会起到相当的作用。

生产改造盐碱地专用肥潜力大,是复合肥行业的一大主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4)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以尿素(硝铵)、磷铵、钾盐为原料生产盐碱地专用肥(NPK复合肥)产品,项目的实施符合“推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浓度基础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支持化肥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国家化肥产业政策,能够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有利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2.3研究范围

本报告将论述如下问题: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2)产品复合肥的国内外市场情况及价格分析。

(3)评述高浓度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推荐本装置采用的方法。

(4)提供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及所需的主要工艺设备;提供原材料、动力消耗及供应要求。

(5)确定装置总平面布置。

(6)规划项目建设进度,确定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7)提出本项目的环保治理措施及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8)进行投资估算及生产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评价。

(9)对建设项目作总体评价,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

1.3研究结论

1.3.1研究的简要结论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化肥产业政策及新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规划。

(2)本项目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竞争力强

由于产品是改造盐碱地专用肥,销售目的地明确,市场需求量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

本项目采用电脑自动配料技术生产盐碱地专用肥,工艺技术先进、成熟。

(4)环保、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落实

本项目产品生产为清洁生产工艺,无三废排放,装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银小,符合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

同时在设计中注意安全生产及工业卫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规,采取了完善的安全消防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⑷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本装置报批项目总投资15488.7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98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36.74万元。

年均总成本费用55191.17万元,年均销售收入58938.0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698.32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5.36%(税前),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5.14年(所得税前),投资利润率19.63%,投资利税率23.11%,均高于行业平均指标,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⑸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本项目第十年盈亏平衡点41.92%,说明本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3.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鉴于本项目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以便尽早投产受益。

(2)建议甲方尽快开展环境评价等相关工作,以便项目的早日实施。

1.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万t/a

50

产品产量

1

盐碱地专用肥

(尿基NPK复合肥)

万t/a

50

年操作日

300

主要原材料用量

1

尿素

万t/a

15.7

2

磷酸一铵

万t/a

6

3

磷肥

万t/a

7.2

4

硫酸钾

万t/a

6

5

腐植酸

万t/a

6

6

双向调理剂

万t/a

9.1

7

编织袋

万条

1250

公用动力消耗量

1

新鲜水

m3/h

10.4

2

供电(装机容量)

kwh

2460

3

蒸汽(含采暖)

t/h

10

4

燃料煤

t/h

5.5

三废排放量

1

废气

Nm3/h

60150

2

废水

m3/h

6.5

3

废渣

t/a

7650

运输量

万t/a

104.725

1

运入量

万t/a

53.96

2

运出量

万t/a

50.765

全厂定员

149

占地面积

77.7

总投资

万元

15488.74

1

建设投资

万元

13980

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436.74

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72

十一

年平均销售收入

万元

58938.05

十二

年总本费用

万元

55191.17

十三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3698.32

十四

年所得税

万元

924.58

十五

年销售税金

万元

48.56

十六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19.63

2

投资利税率

%

23.11

3

投资回收期(税前)

5.14

4

盈亏平衡点

%

41.92

5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25.36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9.63

6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13293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7421.01

7

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22

8

自有资金财务净现值

万元

8978

十七

清偿能力指标

人民币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

7

2市场预测

2.1产品用途

2.1.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26日发布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063—2001国家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

因此,根据GB15063—2001的规定,本项目产品为复混肥的一种,准确地说,是氮、磷、钾复合肥。

2.1.2产品用途

本项目产品为盐碱地专用肥(NPK三元复合肥),养分齐全且含量较高、副成份少,N、P、K三种元素配比合理,还配入作物所需微量元素和酸碱调节剂,特别适合于盐碱地的改造用。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可节省运输成本和施用人工,是一种理想的复合肥。

2.2国内外复合肥生产、供求和消费情况

2.2.1世界复合肥生产、供求和消费情况

2.2.1.1世界复合肥生产情况

目前,在全球化肥生产中,氮肥中的15%,磷、钾肥中的50%~60%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其50%的氮肥、80%-90%的磷、钾肥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复混肥料的比例高70%-80%。

2001年,复合肥在世界化肥产量中的比例已上升到了35%左右,产量已达约5100万吨。

2.2.1.2世界复合肥供求和消费情况

世界贸易的变化趋势,一是高浓度产品如尿素、磷铵和氯化钾贸易量的增长,粗略计算表明:

肥料养分含量从30%增长到40%,可减少运输和后处理费用25%;从40%增加到50%,可减少20%的费用,几乎相当于产品运送到农场所需费用的1/2。

另一发展趋势是,在世界磷肥用量下降的情况下,改变原来直接出口磷矿的方式,而将磷矿加工为磷铵、重钙和磷酸的出口数量却在增长。

世界贸易中亚洲处于尿素、磷铵、钾盐贸易的支配地位,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大的进口国,两国的进口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

2001/02年度世界化肥消费量为13773万吨,其中氮肥为8197万吨,磷肥为3305万吨,钾肥为2271万吨。

近年来,全球化肥消费量总体上呈缓慢增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西欧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量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一直下降,由上世纪60年代占总消费量的80%下降为2002年的37%;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化肥消费量持续增长,2002年已上升到63%,其中仅亚洲就占约48%,而中国已达世界化肥消费量的30%以上。

预计到2007年,世界化肥消费仍将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1%,其中氮肥1.9%,磷肥2.7%,钾肥2.0%。

中国、南亚和拉美等国家的消费量继续增长,而西欧和日本的化肥消费将会进一步下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化肥生产将进一步向资源产地集中,国际贸易会进一步扩大。

亚洲地区的供需缺口会逐渐增大,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和最大的化肥缺口地区,将扩大到2007年的1650万吨,其中氮肥缺口10%,磷肥缺口30%,钾肥90%。

化肥新增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氮肥主要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磷肥主要在摩洛哥、突尼斯和中国,钾肥主要在泰国、以色列和约旦。

施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增产措施,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农业生产中实现化肥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以满足其农作物需肥规律,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使复合肥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N、P、K三种化肥的消费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为36%:

36%:

28%,随着某些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氮肥,使得植物养分的施用比例到90年代变为56%:

26%:

18%。

目前,复合肥在世界化肥消费中的比例已上升到了35%左右。

据资料统计,2001年世界复合肥消费量已达约为5100吨。

在全球化肥消费中,氮肥中的15%,磷、钾肥中的50%~60%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其50%的氮肥、80%-90%的磷、钾肥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复混肥料的比例高70%-80%。

化肥生产从单一肥料过渡到以复合肥料为主已成为化肥工业发展的方向。

 

2.2.2国内化肥、复合肥生产、供求和消费情况

2.2.2.1国内化肥、复合肥生产情况

我国化肥工业包括基础肥料生产和化肥的二次加工两大部分,基础肥料生产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生产;化肥的二次加工,主要包括复合肥、混配肥(含微量元素肥料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

至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基础化肥生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氮肥约500家,磷肥500家,钾肥40家,化肥生产能力4000万t/a以上(按有效养分100%计,下同),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合成氨生产能力4000万吨/年以上,氮肥生产能力在3000万吨/年以上,尿素生产能力约1900万吨/年;磷肥生产能力约1000万吨/年,磷酸铵生产能力约610万吨/年左右;钾肥生产能力206万吨/年左右,其中氯化钾50万吨/年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我国化肥产量达4519万吨(折纯,下同)居世界第一位。

在化肥产量连年增加的同时,复合肥料的产量也逐年上升,目前复合肥的生产能力已突破1000万吨(实物量)

我国有生产许可证的复混肥企业2700多家,生产混配肥的企业主要是地方小型乡镇企业,以及县级国营小化肥厂,规模一般在1~5万吨/年。

近几年绝大部分高浓度磷复肥企业也都建起了混配装置,生产高浓度三元混配肥,养分含量在35%~45%之间,规模一般为10万吨/年左右。

我国NPK三元复合(混)肥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用团粒法生产混配肥料。

近几年三元复合肥生产能力的迅速发展,与国内肥料流通领域和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我国化学法高浓度NPK三元复合肥生产企业相对较少,约有50家。

2002年全国化学法NPK复合肥总能力为1032万吨实物量,总产量为517万吨折纯量,其中大部分能力集中在山东、湖北、河北等省份。

2.2.2.2国内化肥、复合肥供求和消费情况

1901年中国开始使用无机氮素化肥,从那时起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用占世界耕地总量不到9%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取得这些成绩除了选育优良品种之外,另一个较大的贡献者应该归功于使用化肥。

可以说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保证人口迅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耕地潜在肥力不足,全国土壤结构呈现多氮缺磷少钾的局面。

目前,我国化肥市场的格局是:

氮肥基本自给自足,磷肥1/3靠进口,钾肥则大部分需要进口。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我国化肥产量、消费量分别为4519万吨(折纯,下同)和约500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净进口1243万吨,进口产品主要是钾肥、磷酸二铵和三元复合肥。

国内氮、磷肥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步增长,国产氮肥已占氮肥消费量的90%以上(进口的氮主要是磷复肥进口带进的),国产磷肥已占75%以上。

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国产钾肥仅占总消费量的10%左右。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化肥消费量还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但增长的速度将逐渐放慢。

同时,受农业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措施的影响,化肥品种使用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用于经济作物的高浓度的化肥,如尿素、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的用量将增加较多,而用于大田作物的中低浓度的肥料将有所下降。

据统计,2002年我国复合肥的施用量已经达到1046.2万吨(折纯),比2001年的984.16万吨增长6.3%,近3年的增长量也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

复合肥施肥水平最高的省份是山东,其次是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广西、湖北等农业大省。

我国化学法复合肥的表观消费量是根据国内化学法三元复合肥的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和库存量计算出来的。

由于这几年的库存数变化不大,被认作是常数,没有考虑进去,因此计算公式应是(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2.2.3复合肥进出口情况

随着我国对复合肥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从80年代起我国开始少量进口三元复合肥,以补充国内产量的不足。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由于我国化肥进口从配额管理转变为关税配额管理,2002年复合肥关税配额内准入量为296万吨,进口量创了新高。

历年各省进口量中排在前5位的是广东、北京、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最大的2个地区是广东和北京,原因是这两个地区贸易商最为集中,而并非需求量最大。

近几年复合肥出口量一般在十几万吨,最高年份是2000年,也仅13万吨,出口量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和湖北省。

从海关的进口情况看,2002年进口复合肥的港口主要是九龙海关占29%、青岛海关占20%、上海海关占14%、黄埔海关占10%、宁波海关、南京海关等占27%。

这几年前4个港口的复合肥进口量基本占总进口量的70%以上,有的年份还高达83%。

2.2.4加入WTO对我国化肥、复合肥市场的影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年来,一方面,为履行入世承诺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入世给中国的产业经济、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加入WTO后,我国化肥工业虽有五年的保护过渡期,但自2005年1月1日到2006年底,中国已进入后过渡期,即中国入世后主要领域所做的开放承诺到了终点阶段,市场开放将全面提速,贸易摩擦将越来越多。

我们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2.2.4.1加入WTO对我国化肥行业的影响

(1)有利于化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企业重整步伐,提高行业集中度。

加入WTO对农产品冲击最大,对高效复合肥的需求量将有很大提高。

(2)有利于降低进口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成本。

(3)影响化肥市场供给。

加入WTO后,由于进口关税将大幅下降,进口将有很大增长,导致化肥市场需求增速减缓。

(4)加剧化肥企业间的竞争。

(5)丧失一些保护和优惠性政策的保护,对化肥生产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冲击。

2.2.4.2加入WTO后我国化肥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企业扩张步伐,在企业重组中把企业做大做强;大力降低产品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走质量效益之路。

(2)调整产品结构,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满足高效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的要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农化服务,以优质服务求生存。

2.2.4.3加入WTO后我国化肥行业正走向成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四年来的实践表明,配额不再是影响我国化肥进口的关键所在。

2004年我国尿素、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的进口配额分别为230万吨、625万吨、313万吨,但2004年实际进口为3.8万吨、228.6万吨、205万吨,同比下降8.8%,实际进口量远低于配额指标。

2005年,我国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较2004年增加5%,具体为:

尿素280万吨;磷酸二铵656万吨;复合肥329万吨。

从目前的数据看,全年的实际进口量仍将远低于配额指标。

近日,商务部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和《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了2006年化肥关税配额进口总量。

公告称,2006年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化肥品种为,尿素、磷酸二铵和复合肥。

关税配额内税率为4%,关税配额外税率为50%。

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总量分别为,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

2004年我国复合肥产量达到近1200万吨,复合肥今后3年的新增的产能将达到985万吨。

预计2007年国内复合肥将完全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