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拓展题汇总份.docx
《四年级拓展题汇总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拓展题汇总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拓展题汇总份
日期:
4月1日
出题人:
邱剑锐(大沥镇中心小学)
题目:
一个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80分米,把它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
缩小后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
80÷10=8(分米
8×8=64(平方分米)
4×8=32(分米)
答:
缩小后的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面积是64平方分米。
解题思路:
求缩小后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要先知道它的边长。
依据题意,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算出缩小后的正方形边长长度。
解题技巧:
抓住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缩小到原来的
,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
日期:
4月2日
出题人:
陈东煜(黄岐中心小学)
题目:
成人每天大约需要5g食盐,1个成人10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
合多少千克?
再估一估,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
答案:
500克,0.5千克,1.825千克。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实际应用,同时还涉及到重量单位的转换。
每天5克食盐,100天就是5×100=500(克),克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500克=0.5千克。
一年有365天,5×365=1825(克),1825克=1.825千克。
解题技巧:
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同时熟悉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转换。
注意本题说了“成人每天大约需要5g食盐”,所以不需要进行估算。
日期:
4月3日
出题人:
陈艳萍(大沥镇横江小学)
题目:
甲、乙两数的和是385,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答案:
甲数是350乙数是35
解题思路:
从条件“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等于乙数”,可知甲数是乙数的10倍。
由于385是甲、乙两数的和,就是甲占10份,乙占1份,所以385÷(10+1)=35就能求出1份数,即乙数是35,甲数就是35×10=350。
解题技巧:
理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小数点后甲数等于乙数,可知甲数是乙数的10倍,然后根据“总数÷总份数=每份数”先求出乙数,再根据甲和乙的倍数关系求出甲数。
日期:
4月4日
出题人:
谭建梅(大沥镇河东小学)
题目:
填一填:
(1)3千米50米=()千米
4米2厘米=()厘米
(2)8.04吨=()吨()千克
5.80元=()元()角
答案:
(1)3千米50米=(3.05)千米
4米2厘米=(402)厘米
(2)8.04吨=(8)吨(40)千克
5.80元=(5)元(8)角
解题思路:
(1)3千米50米=(3.05)千米
50米÷1000=0.05千米3千米+0.05千米=3.05千米
4米2厘米=(402)厘米
4米×100=400厘米400厘米+2厘米=402厘米
(2)8.04吨=(8)吨(40)千克
8.04吨=8吨+0.04吨0.04吨×1000=40千克
5.80元=(5)元(8)角
5.80元=5元+0.8元0.8元×10=8角
解题技巧:
(1)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法。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法。
(2)记住单位之间的进率。
(3)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换算,要看清哪一个单位不需要换算。
日期:
4月5日
出题人:
邵秀云(大沥镇六联小学)
题目:
一辆汽车10分钟行驶7600m,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1.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
1.5小时=90分
7600米=7.6千米
7.6÷10×90
=0.76×90
=68.4(千米)
答:
甲、乙两地相距68.4千米.
解题思路:
甲、
需要将小时转化成分
乙两地的距离就是汽车行驶1.5小时的路程。
可以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单位解决问题。
1.5小时行驶的米数
1分钟行驶的米数
10分钟行驶7600m
甲、乙两地的路程
将单位转化为千米
解题技巧:
运用转化法解决需要转换单位名称的实际问题。
日期:
4月6日
出题人:
徐结萍(大沥镇沙溪小学)
题目:
10g海水可晒盐0.3g。
1kg海水可晒盐多少g?
答案:
方法一:
0.3÷10=0.03(g),1kg=1000g,0.03×1000=30(g)。
方法二:
1kg=1000g,1000÷10=100,0.3×100=30(g)。
解题思路:
要求1kg海水可晒盐多少克,可以先求出1g海水能晒盐多少克,再由1kg=1000g,用乘法计算即可;也可以看1kg包含多少个10g,那么可晒盐的质量就包含多少个0.3g,用乘法计算。
解题技巧:
方法一:
求出每份数和转换单位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方法二:
转换单位名称和求出1kg包含多少个10g是关键。
日期:
4月7日
出题人:
李嘉雯(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
题目:
写出近似数是6.21的所有三位数。
答案:
6.211、6.212、6.213、6.214、6.205、6.206、6.207、6.208、6.209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根据“四舍五入”确定三位小数的范围,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个位、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依次是6、2、1,千分位上的数字必须小于5.要特别注意的是千分位上不能为0,因为6.210=6.21.如果用五入法,个位、十分位上的数分别是6、2,百分位上必须是0,千分位上的数字必须大于或等于5。
解题技巧:
要把所有的情况罗列出来应分两种大情况,一种是“四舍”,一种“五入”,因“四舍”后,没有对百分位造成影响,所以保留原来的数字6.21,而“五入”后,需要向百分位“进一”,所以应把原数减少0.01。
日期:
4月8日
出题人:
杨丽明(罗村中心小学)
题目:
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7.00,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
最大是(7.004),最小是(6.995)。
解题思路:
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7.00,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这个三位小数比7.00大,舍去千分位后是7.00;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三位小数比7.00小,千分位向百分位进1后是7.00。
要求这个小数最大是多少,考虑舍去千分位后是7.00的情况,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千分位是1、2、3、4时,根据“四舍五入”法,可以舍去,而只有千分位上是4时才可以同时满足“舍”与“最大”这两个要求,因此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7.004;要求这个小数最小是多少,就要考虑千分位向百分位进1后是7.00的情况,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千分位是5、6、7、8、9时,根据“四舍五入”法,可以向百分位进1,而只有千分位上是5时才可以同时满足“入”与“最小”这两个要求,因此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6.995。
解题技巧:
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应用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此题要求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那千分位从“1、2、3、4”中只能选4,从“5、6、7、8、9”中只能选5。
日期:
4月9日
出题人:
俞琼霞(狮山镇罗村中心小学)
题目:
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68.8___≈68.8,____上可以填()
15.5___≈15.6,____上可以填()
10.7___≈10.8,____上可以填()
19.99__≈20.00,____上可以填()
答案:
(1、2、3、4);(5、6、7、8、9);
(5、6、7、8、9);(5、6、7、8、9)。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小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需要根据已经求出的小数近似数来分析该近似数是保留几位小数,进而推断出原小数的末位数字的所有可能值。
解题技巧:
在熟练掌握取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要结合该小数的近似数的特征及其与原小数的具体关系,逆向运用四舍五入法,来断定原小数的末位数字的所有可能值。
日期:
4月10日
出题人:
杨结欢(罗村中心小学)
题目:
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6.8,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多少?
最大是多少?
答案:
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6.75,最大是6.84。
解题思路:
解决此类问题应该从“四舍”法和“五入”法两种方法入手进行分析。
1.用“四舍”法分析如下:
2.用“五入”法分析如下:
解题技巧:
用“四舍”法求近似数时,准确数大于近似数,准确数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最大是4;用“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准确数小于近似数,准确数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最小是5。
日期:
4月11日
出题人:
梁佩妍(光明新城小学)
题目:
小淘气读数时把小数点的位置读错了,结果读成三万八千点二,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答案:
3800.02
解题思路:
三万八千点二写作38000.2,由于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而现在这个小数没有读出零,在小数的读法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所以小数部分只有一个零,所以原来的小数是3800.02。
解题技巧:
三万八千点二写作38000.2,把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变成3800.02,读作三千八百点零二,符合题目要求“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所以原来的小数是3800.02。
日期:
4月12日
出题人:
黎浩全(里水镇麻奢小学)
题目:
两个数的差是75.24,其中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与另一个数相同。
两个数分别是()、()。
答案:
75.24÷(100-1)
=75.24÷99
=0.76
0.76×100=76
答:
两数分别是76和0.76.
解题思路:
本题是在学习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解题的,由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小数扩大了100倍,所以得出被减数是减数的100倍。
利用被减数100份减减数1份,得出结果是99份的减数,把差除以99份得出减数是0.76,再乘100得出被减数。
解题技巧:
本题要求学生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知识要熟练,能清楚知道被减数和减数之间的关系是100倍,最后可以利用计算一份数计算减速数出来,再计算被减数。
日期:
4月13日
出题人:
张允健(和顺中心小学)
题目: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54,原数是多少?
答案:
54÷(10-1)
=54÷9
=6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可得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扩大了10倍,得到的数与原数相差9(10-1=9)倍,所以原数的9倍是54;然后用54除以9,求出原数是多少即可。
解题技巧:
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出移动小数点后得到的数与原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日期:
4月14日
出题人:
林友纯(里水小学)
题目:
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是一对平行线,且AB=CD,你能从图中找到和三角形ABD等底(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吗?
答案:
三角形ABE,三角形ABC,三角形ACD,三角形BCD。
解题思路:
先找和三角形ABD同底的三角形,即以线段AB为底的三角形,有三角形ABE,三角形ABC;再找和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即以线段CD为底的三角形,有三角形ACD,三角形BCD。
解题技巧:
因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三角形的高都相等,先找以线段AB为底的三角形,再找以线段CD为底的三角形,有顺序地找三角形,这样才不会遗漏。
日期:
4月15日
出题人:
邓娥意(西樵第五小学)
题目:
右图三角形的周长
最短是()厘米,
最长是()厘米。
答案:
右图三角形的周长
最短是(17)厘米,
最长是(27)厘米。
解题思路:
求出三角形第三边最短是3厘米,
然后求出三角形的周长是
6+3+8=17(厘米)。
求出三角形第三边最长是13厘米,
然后求出三角形的周长是
6+8+13=27(厘米)
解题技巧:
会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求出三角形最短的边长和最长的边长。
日期:
4月16日
出题人:
刘月华(西樵镇第二小学)
题目:
数一数下图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
解:
(3+2+1)×2=12(个)
答:
图中共有12个三角形。
解题思路:
我们知道:
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
从点O出发,连接AD上的任意两点便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因此,只需要找出AD上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了。
又因为由点A到点D的基本线段有AB,BC,CD共3条;由2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AC,BD共2条;由3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只有AD1条。
因此,共有线段3+2+1=6(条),即AD与点O围成的三角形有6个。
同理可以求出A′D′与点O围成的三角形个数。
解题技巧:
此题中,三角形的个数等于AD上的线段与点O围成的三角形个数加A′D′上的线段与点O围成的三角形个数。
显然,A′D′与点O围成的三角形个数和AD与点O围成的三角形个数相等,都是3+2+1=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
日期:
4月17日
出题人:
劳晓燕(丹灶镇有为小学)
题目:
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1)
(2)(3)
答案:
(1)直角三角形
(2)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
解题思路:
(1)看到一个直角,所以它是直角三角形。
(2)看到一个锐角,所以它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看到一个钝角,所以它是钝角三角形。
解题技巧:
(1)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
(2)直角三角形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
(3)钝角三角形有1个钝角和2个锐角。
日期:
4月18日
出题人:
邱永忠(儒林一小)
题目:
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字或数。
①9.______≈10.0 ②9.______≈9.8 ③9.______6≈10.0
答案:
①5、6、7、8、9
②75、76、77、78、79、81、82、83、84
③9
解题思路:
①9.95≈10.0,9.96≈10.0,9.97≈10.0,9.98≈10.0,9.99≈10.0;
②9.84≈9.8,(还有9.83,9.82,9.81四舍);9.75≈9.8,(还有9.76,9.77,9.78,9.79五入);
③9.96≈10.0,(此题答案唯一);
解题技巧:
根据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来确定是用四舍还是用五入;
日期:
4月19日
出题人:
关少清(南海中心小学)
题目: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的度数是∠2的2倍,∠2的度数是∠3的3倍。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答案:
钝角三角形。
解题思路:
通过读题分析,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最小的角是∠3,接着是∠2,度数最大的是∠1,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
所以根据∠2的度数是∠3的3倍,我们可以假设最小的角∠3的度数为1份的话,那么∠2的度数就是3份,再根据∠1的度数是∠2的2倍,那么∠1的度数就是3份的2倍,也就是6份,由此得出三个内角的倍数关系分别是1份、3份、6份,合起来就是1+3+6=10(份)。
∠3:
1800÷10=180;∠2:
180×3=540;∠1:
180×6=1080;所以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解题技巧:
要更好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就要知道三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三个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及三角形内角总和1800,很容易就能求出每个内角的度数。
日期:
4月20日
出题人:
梁周恒
题目:
看图计算,∠1=45°,∠3=90°,∠2=()。
3
1
2
答案:
∠2=135°。
解题思路:
在三角形中,∠1=45°,而∠3=90°,那么另一个锐角与∠1相等,也是45°,故∠2=90°+45°=135°。
日期:
4月21日
出题人:
卢爱贞(南海实验小学)
题目:
如图,已知△ABC和△BCD都是等腰三角形,已知∠A=30°,求∠ABD的度数是多少?
ADC
B
B
答案:
∠ABD=45°
解题思路:
因为△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BC,∠C=∠A=30°,
∠ABC=180°-∠A-∠C=120°,△BCD也是等腰三角形,BC=CD,
∠CDB=∠CBD=(180°-∠C)÷2
=75°
∠ABD=∠ABC-∠CBD
=120°-75°
=45°
解题技巧:
这道题关键是要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
日期:
4月22日
出题人:
梁彩云(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题目: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2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答案:
第三条边的长度应比3厘米长且比7厘米短。
解题思路:
可以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解题。
设第三边长度为A厘米,则有:
2+5>A推出A<7
2+A>5推出A>3
所以3
日期:
4月23日
出题人:
汤展云(南师附小)
题目:
数一数下图中的三角形有多少个?
答案:
一共16+16+8+4=44个
解题思路:
最小的三角形16个,两个小的加起来的三角形16个,四个小三角形加起来的三角形8个,八个小三角形加起来的三角形4个
一共16+16+8+4=44个
解题技巧:
像这类数图形的题目,要按一定的顺序数,才不容易漏。
先数最小有几个三角形,然后数两个小的加起来的三角形有几个,再数四个小三角形加起来的有几个,八个小三角形……
日期:
4月24日
出题人:
徐晓云(桂江小学)
题目:
食堂买来一桶花生油,连桶共重4.5kg,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2.5kg,这桶花生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桶重多少千克?
答案:
解法一:
4.5-2.5=2(kg)
花生油2×2=4(kg)桶重4.5-4=0.5(kg)
解法二:
2.5+2.5=5(kg)
桶重5-4.5=0.5(kg)花生油4.5-0.54=4(kg)
解题思路:
解法一分析法:
先求出一半花生油的质量,连桶共重的总质量-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的质量=一半花生油的质量,花生油原来的质量=一半油的质量×2,油桶重=连桶共重的总质量-花生油原来的质量。
解题技巧:
这道题可以先求油桶的质量,再求花生油原来的质量。
也可以先求花生油原来的质量,再求油桶的质量。
日期:
4月25日
出题人:
林淑贞(桂江小学)
题目:
下面竖式中字母A、B、C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
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该竖式成立?
ABC
-AB.C
AAB.C
答案:
当A=1,B=2,C=5或A=3,B=7,C=5时,该竖式成立。
解题思路:
从减数的十分位入手求解比较方便,被减数的十分位是0,要向个位上的C借1当10,而10-C=C,所以当C=5;被减数的个位C=5,被借走1后得4,而4-B=B,所以B=2或B=7。
当B=2时,十位上2-A=A,所以A=1或A=6,当A=6时不满足百位上的数相减的条件,则A=1,即A=1,B=2,C=5;当B=7时,C需要向前一位借1,则7-1-A=A,A=3,即A=3,B=7,C=5。
解题技巧:
解此类题型的关键是分析算式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根据数的性质选择有特征的部分作为突破口,同时要考虑答案的多样性。
日期:
4月26日
出题人:
陈敬仪(桂园小学)
题目:
小元在计算5.4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位对齐,结果得6.07。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答案:
11.56
解题思路:
6.07-5.46=0.61
5.46+6.1=11.56
解题技巧:
根据题意,列出式子5.46+□=6.07,要求正确的结果,应先求□中的数,□=6.01-5.46=0.61,由于正确的加数是一位小数,所以只要求出5.46+6.1的结果就是正确的结果。
日期:
4月27日
出题人:
暨艺花(南海外国语学校)
题目: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8,其中差是12.3。
减数是多少?
答案:
38-12.3=25.7
(25.7+12.3)÷2=19
19-12.3=6.7
答:
减数是6.7。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可知,因为被减数+加减+差=38,其中差是12.3,所以被减数+减数=38-12.3=25.7,由此可得到的线段图如下:
38
被减数:
减数
?
12.3
假设:
减数增加到跟被减数同样多,则被减数与减数的和就增加12.3,变为25.7+12.3=38。
这就表示被减数的2倍就是38,则就得出被减数为38÷2=19,再用被减数减去12.3就得到减数19-12.3=6.7。
解题技巧:
本题运用假设法解决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日期:
4月28日
出题人:
魏玉(南海外国语学校)
题目:
a,b,c(a>c)这三个数的和是140.8,a和b这2个数的和是104.5,
a和c这2个数的差是35.2,a,b,c各是多少?
答案:
a=71.5,b=33,c=36.3
解题思路:
用a,b,c这三个数的和减去a和b的和就求出了c;根据a和c的差是35.2可以求出a;最后用a和b的和减去a即可求出b。
c:
140.8-104.5=36.3a:
36.3+35.2=71.5
b:
104.5-71.5=33
解题技巧: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日期:
4月29日
出题人:
孙燕(南约小学)
题目:
简便计算25.6-(8.23+5.6)-1.77
答案:
25.6-(8.23+5.6)-1.77
=25.6-8.23-5.6-1.77
=(25.6-5.6)-(8.23+1.77)
=20-10
=10
解题思路:
该题简便计算要用到减法的性质,观察这题数据的特点,25.6与5.6两个数尾数相同,相减得到整数;8.23和1.77相加能凑成整数。
可以先去括号,但要注意减号后面去括号要把加号改成减号,25.6-(8.23+5.6)-1.77=25.6-8.23-5.6-1.77,发现25.6可以先减去5.6等于20,减8.23又减1.77可以减去它们的和是10,25.6-8.23-5.6-1.77=(25.6-5.6)-(8.23+1.77),最后得出20-10=10。
解题技巧:
运用减法的性质要注意去、添括号要改号,加号改为减号,减号改为加号。
日期:
4月30日
出题人:
卢小玲(平东小学)
题目:
巧算3.2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