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龟纹青铜盂浙江博物馆.docx
《西周龟纹青铜盂浙江博物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周龟纹青铜盂浙江博物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周龟纹青铜盂浙江博物馆
越地长歌第二单元
商印纹硬陶带流壶
印纹陶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熟于商代,战国以后逐渐衰退。
这类产品大量出现于中国长江以南古代越族生活的区域,在中国北方则少见。
它是古越民族与自然界斗争的一种伟大创举,是越民族的文化特征之一。
印纹陶的器形大都为日常用品,如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簋、尊、罍等。
纹样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
这件印纹硬陶带流壶,口部呈凸形,直颈、溜肩、鼓腹,口沿与腹之间有一条宽带扳,底内收,器形不甚规整,肩腹饰不规则纹。
西周原始瓷筩
西周时期,原始瓷的生产仿佛山洪倾泻一般迅速形成了汹涌澎湃之势。
德清县就是其中的一处中心产地,境内的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
这批纹饰精美的西周时期原始瓷器出土自德清“皇坟堆”土墩墓,器型有筩、罐、尊、簋、卣、鼎和碟等。
这件原始瓷筩腹饰云雷纹,青褐色釉,装饰华丽,造型端庄,是江南地区原始瓷发展初期的代表作品。
战国原始瓷勾鑃(diào)
为了制止靡费,节省较为珍贵的铜料,越人以原始瓷仿制青铜礼器用于随葬,这成了越人埋葬习俗中的重要内容。
商周土墩墓出土的大量原始瓷器即是明证。
以精美而言,无论器形,还是纹饰,勾鑃、甬钟之类的礼乐之器都是原始瓷制品的精华所在。
原始瓷礼器是越人敢于大胆尝试并不断创新的结果。
对于中原贵族而言,这种新产品是弥足珍贵的,如山西西周晋侯墓地,只有晋侯及其夫人墓中才出现原始瓷器与青铜礼器一起陪葬的现象。
春秋战国原始瓷盅式碗
春秋中晚期,原始瓷以生产碗、盘类日常生活用具为主。
窑工们完全掌握了快轮拉坯成型技术,变革器物的形制,采用直口、敞口器形,器与器之间置以托珠,以便层层摞叠烧制,单位时间和面积的产量都得到大幅度增加。
采用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追求产量,原始青瓷同其他手工业产品一样,成为越国聚敛财富、增强国力的途径之一。
这种直腹,厚底,内壁及内底呈螺旋纹的盅式碗,是越国强盛时期最典型的原始瓷生活用具。
商兽面纹青铜鼎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
鼎有烹煮肉食,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
这件青铜鼎颈部饰一周勾连云纹,腹部饰兽面纹,兽面纹的各构成单元之间填充云雷纹。
浙江商代青铜器多数纹饰造型与中原无异。
这时期青铜纹饰线条雄健,图案深沉生动,器形稳定坚实,是处于上升时期的统治者威严、力量和意志的象征。
商青铜觚
觚是饮酒器和礼器。
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
觚与爵是一组配合使用的青铜饮器,常相伴出土,也有觚与斝(jiǎ)成组合使用的。
这件觚体形修长,束腰细颈,大喇叭敞口。
器身纹饰可分六层:
第一层为四组细长蕉叶纹,第二层为环绕的四小蚕纹,第三层为相背的两个兽面纹,有四出戟扉棱作为间隔,第四层为两道弦纹;第五层为蝉纹环绕,第六层为相背兽面,与第五层共同由四出戟扉棱间隔。
高圈足内铸有铭文三字。
商兽面纹青铜铙
铙是一种打击乐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发展到西周中期最终被另外一种乐器——甬钟取代。
使用时,口向上,可手执或插于座上,用槌击之而鸣。
这件铙器形较小,正反两面各饰一对称简体兽面,兽面以粗棱线构成,棱线内填以勾连云纹,棱线间则填以细小的圆圈纹,兽面长方大目突起,威严庄重。
西周青铜铙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大铙多见于长江流域及浙江、福建一带。
其最初的作用是军中止鼓退军的乐器,后不单用于军旅,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乐。
商代人最迷信鬼神,最重视对祖先对自然神的崇拜。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南方铜铙大都是当时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的礼器。
这件大铙器型较大,但它虽然看似厚实笨重,制作却精细讲究。
器表满布细而深的阴刻纹饰:
主体纹饰为几何形勾连云雷纹,器身周边,舞部和隧部均饰有疏朗而对称的卷云纹。
纹饰富有地域特色。
西周青铜甬钟
青铜甬钟起始于西周中期,也是一种极富南方地方特色的乐器。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周时期甬钟由铙演变而来,并从南方传播至黄河流域,成为两周时期中原的主要青铜乐器。
这件出土自萧山的西周青铜甬钟,钟体呈扁椭状,腔体较长。
旋部两面都饰以圆目凸出的细线兽面纹,枚篆交界和钲边均以联珠纹作为界栏,36个枚较尖,具有明显的从铜铙演化而来的痕迹,应属甬钟的早期形态。
西周龟纹青铜盂
这件出土自长兴的西周时期龟纹青铜盂,是一件铸造精良、纹饰华丽、造型独特的青铜水器,纹饰以单一的“C”形纹为基本构图单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同时,其四鋬甚小,又有殷墟早期铜簋鋬耳的遗意,器内底中部的大龟纹,取法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铜器。
虽然越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远不如吴国,但中原文化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越人的文化创造中。
春秋青铜鸠杖杖镦
在古代,鸠杖又称王杖,通常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赐与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信物。
鸠杖因杖首为一圆雕鸠鸟而得名,完整的鸠杖由杖首、杖镦、杖身组成。
这件青铜鸠杖杖镦为鸠杖中的一段,杖镦底端为一跪坐人像,双目平视,双手放置膝部,断发文身。
这是古越人断发文身习俗的珍贵物证,使我们得以了解这一带先民的基本面貌。
春秋羽人划舟纹青铜钺
这件青铜钺一面为素面,另一面通体刻有纹饰,上方是两条相向的龙,前肢弯曲,尾向内卷,昂首向天。
下方为羽人划舟的纹饰题材。
制作者用一种抽象的理念来设计整组纹饰,以简洁的边框线表示船形,船上有四个双手划船的人,身有点纹,头戴羽冠。
整个画面勾画出一幅水上生活的生动图景。
这是一件富有越地特色的精美艺术品。
春秋弦纹青铜鼎
这件青铜鼎形制特别,盆形腹,三足细高外撇,装饰纹饰简洁,仅在腹部施几道细弦纹。
这种类型的鼎被称为“越式鼎”,往往容积较小,外观也不厚实强壮,三足做外撇状,给人以稳定感。
这类鼎的分布面与南方几何印纹陶的分布面大体重合,考虑到这一区域正是百越杂处之地,应属古越人特有的器种。
春秋“配儿”铭青铜钩鑃
钩鑃是春秋时期盛行于吴越之地的一种青铜乐器,一般用于祭祀或饷筵。
此器体修长,器表经错磨光亮,呈暗灰绿色,为双范合铸而成。
钲间两侧分别刻有二行铭文,计六十余字,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
从铭文看,器主配儿是吴国王室贵族。
这件乐器在越国都城绍兴(也就是会稽)出土,或许正是越国对吴战争的战利品。
春秋青铜(虎+虎+曰)(读yìn)(三个字拼成一个字)鼎
这件青铜鼎直口、圆肩、球腹、平底,造型简洁,线条流畅。
腹部所饰圆涡纹,绹纹、细密蟠螭纹和三角蝉纹等的有序排列,是此鼎装饰纹样上凸现的亮点。
这件青铜鼎是绍兴306号墓中出土的三件铸铭铜器之一,其盖内与肩部各铸有相同的铭文四十四字。
记述了徐国姚尹(虎+虎+曰)(读yìn)自作汤鼎的目的和美好愿望。
从铭文看,器主人与淮河流域的徐国有密切关系。
徐国被吴国灭亡后,许多人流亡越国,带来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春秋伎乐铜屋
这件铜房屋模型铸造精致巧妙,色泽莹润悦目,在同出的众多青铜器中堪称翘楚。
屋为长方形基座,三开间,正面敞开,无墙无门,进深三间,深度相近,左右两侧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后墙中心部位开一小窗。
四角攒尖式屋顶,顶心立八棱形柱,柱顶塑一大尾鸠,柱身中空,但与屋顶不通。
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
二人裸露乳突束发于顶,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
余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作击拍鼓状,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
六人造型生动,各司其职。
凝神静视,似乎还可隐隐闻得笙歌之声。
此种形制的房屋模型在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对研究古代南方房屋建筑、音乐史以及越人的精神生活均极具价值。
春秋青铜甗盉
上部为带盖甑,下部为鬲(lì)式带把盉,甑体明显小于盉体。
此器当为提取甑内某种物品的蒸馏汁液,流嘴便于倾倒。
造型别致,胎壁甚薄,为罕见的青铜甗盉。
春秋螭纹青铜提梁盉
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即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如同现今的鸡尾酒。
这件螭纹青铜提梁盉,制作精良,装饰繁缛,仅器盖上就堆塑了十一螭,十六兽。
盖钮由七条圆雕蟠螭组成,钮的周围环以四条圆雕蟠螭,伏地昂首作捕食状。
流部铸成龙首形,提梁上饰扁宽剔透的棱脊,意在表现龙的背鳍与尾鳍。
整件作品造型新颖,秀丽清新,简繁相得益彰,大处器形饱满,细微处丰富而生动,为春秋时期南方青铜器的代表佳作。
以螭为主的装饰题材也充分表现出越族文化的特色。
春秋青铜尊
青铜尊在中原地区西周晚期已消失,到了春秋晚期在淮河以南和江南又重新出现。
浙江出土的青铜尊腹部突出成丰满的圆弧状或相当突出的扁球形,尊颈和腹部的纹饰独具地区的特色。
这件青铜尊腹部饰勾连云雷纹,上下各饰一周纤细的云雷纹和锯齿纹。
在有花纹的部位,密布细小的针尖状芒刺。
胎壁甚薄,花纹纤细精丽,与中原青铜器浑厚凝重的装饰趣味迥异,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对于它的铸造工艺,至今还无法做出技术上的解释。
春秋凤鸟纹青铜插座
这件插座由承插柱、座体和垫脚三部分组成。
座体四面饰以宽体凤鸟纹,体内浇灌铅汁,四角以跪俑为垫脚,显得沉稳庄重。
跪俑身上奇谲的纹饰,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文身的先民形象。
这种类型的青铜插座,不见于浙江地区,而在楚文化区域内,却是习见。
从中可以看到楚文化对越地的强烈影响。
春秋玛瑙管
绍兴306号墓共出土玛瑙制品一百零二件,其中玛瑙管三十五件,完整者十三件,大小不一。
管呈黄白色,细长如竹节,竹节中间较粗,上下段外壁微内收呈亚腰形,纵向贯穿一孔,可穿系。
玛瑙的硬度和水晶相若,琢磨加工不易。
在长江下游地区,人们采掘和制作玛瑙饰品的历史极为久远,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下层墓葬中出土的大批玉器中,有不少就是玛瑙制品。
春秋玉耳金(金+和)(二字拼成一个字,读hé))
he身为黄金质,锻打而成,器表略显凹凸。
窄口部位对称铆接一对环形玉耳,断面方正,琢刻精细卷云纹。
此器轻如薄纸,有专家认为它的椭圆形造型与舟有关。
是同时期罕见的黄金器皿。
战国王字青铜矛
矛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冲刺兵器。
这件矛宽体窄刃,中起脊,有血槽。
骹(qiāo)上有一双勾篆体“王”字,“王”字上方饰一铺首,脊侧铸鸟翼形纹。
矛体饰满不规则的斑纹,呈自然状分布,这种斑纹甚为奇特,其工艺技术至今尚不明晰。
这种形制的矛流行于江、浙、湘、粤、桂一带,是典型的百越兵器。
春秋战国青铜镇
先秦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席成为家居的重要陈设。
为防止席角卷折和牵挂衣裳,便以镇压之。
青铜质重色美,不易损坏,是铸镇的主要材质。
这组青铜镇制作精巧,器表饰以龙凤纹,纹饰风格与绍兴306号墓出土的青铜插座雷同,纹样生动神秘,富有韵味。
战国越王青铜铍
这是春秋、战国时代越地流行的一种既可刺击、又可劈杀的铜制兵器。
其形似剑,装柄方式则像矛。
这件青铜铍身上饰有六组鸟翼纹,其上有鸟虫书铭文:
戉王戉王。
鸟虫书是一种鸟形美术字,以篆书为基础,在文字结构中改造原有的笔画使之盘旋弯曲如鸟虫形,或者加以鸟形、虫形等纹饰。
它的出现与流传说明文字不再是纯粹记录语言的符号,而逐渐演变为兼具装饰作用的艺术品。
越国是鸟虫书的主要使用地之一。
战国青铜复合剑
青铜兵器在越国的青铜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频繁的战争促使越国倾全力于军备,越国兵器铸造业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
当时常用的青铜兵器有矛、戈、戟、钺、铍、剑、箭镞等等。
尤其是青铜剑的铸造技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极至。
这柄青铜剑采用了复合铸造技术,剑之中脊及两从由不同成分的青铜嵌铸而成。
中脊含锡量较低,故硬度低而韧性高,使剑不易折断;两从含锡量较高,故硬度高,可提高杀伤力。
复合铸造技术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
战国越王者旨(zhuji)于睗剑
这把越王者旨于睗剑于1995年发现于香港市肆,后由杭州钢铁集团出巨资购回赠与浙江省博物馆,使之完璧回归越地。
剑主者旨於睗是勾践之子鼫与,公元前464年至公元前459年在位。
在位期间,冶师为他精铸了一批兵器,仅青铜剑目前就有多把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就是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
这柄剑完整无缺,剑身呈金黄色光泽,刃锋犀利。
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8字,正面为“戉王戉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
附属的漆剑鞘乌黑光亮如新,剑茎上的丝质缠缑也保存良好。
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实为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
战国越王州勾错金铜剑
越王勾践的曾孙州勾是继勾践之后武功最为显赫的君王。
在他在位的30余年间,越国国势最强。
晚年时他曾率军北上灭滕、郯两个诸侯国,为越国向北进展的巅峰时期。
这把州勾剑保存完好,剑身上满饰交织的波状暗纹,近格处错“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八字铭文。
剑锋犀利异常,剑气逼人。
剑出土时附完整的鞘与匣,极为难得。
剑鞘通体髹黑漆,朱绘神人操蛇图。
春秋青铜耨
出于部族生存及对吴战争的需要,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展农业经济,将珍贵的青铜用于制造各种生产工具和农具,为越国开发山会(kuài)沼泽平原、兴修水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并使於越人的耕作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涵盖了农业、手工业、渔猎等各个生产领域,其数量之众多和门类之齐全,都是中原地区所无法相比的。
耨是除草的中耕农具,应用于春秋中晚期及战国时期。
形似“V”,两刃部有细锯齿,便于切割草的根茎。
战国锯齿青铜镰
青铜镰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地典型的铜制收割农具,以出土数量多、分布广、制作精而著称。
这种长条形带锯齿的执镰,制作颇为科学,器形小巧而锯齿锋利,收割作物既轻便又快捷,用钝了只须用砺石磨砺锯齿即可重新变得锋利。
这种锯齿农具的使用提高了越人垦拓、收割和加工谷物的能力。
越人的这种锯齿农具,不仅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甚至还影响到中原地区,成为稻作农业的典型农具。
战国青铜锸
青铜锸是开沟渠和做垅(lǒng)的农具。
锸的刃口是套在木板前端的,木板的后部连着一条柄,是属一种装直柄用的农具,其形制和使用方法与今天的锹相似,使用时双手握柄,用左足踩肩部使之插入土中,再向后扳动,把土层剥离。
至汉代,青铜锸被铁锸所取代。
这件锸宽体薄刃,銎作凹口状,器身短而宽。
战国青铜鱼钩
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鱼钩品种较多,其中有不少钩足以和今天机械制作的鱼钩媲美。
这组青铜鱼钩做工精细,造型优美,钩柄弯弧流畅,钩内侧置一倒刺,角度适中,长短合意。
战国青铜削
削刀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修治简牍。
纸张出现之前,竹简和木牍是古人书写的重要载体。
发生笔误时,使用削刀将原字从竹简上削去,重新再写。
此外削刀也可用于解剖瓜果和肉类等。
这件铜削刀长条形,环形柄首。
背有细密锯齿纹。
战国镂雕大玉龙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尚玉成风,“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人们以玉为“君子”象征,纷纷佩挂玉饰件。
玉佩除了佩挂之外,有时也挂在墙上起装饰作用。
这件龙形佩造型大气舒展,龙嘴微张,云鼻卷而上翘,尾分双叉,一支内勾,一支外卷,曲折盘绕。
通体饰阴刻勾云纹,以细阴线框边,线条流畅飘逸。
巨大的器型,富有动感的造型、细微处精致的刻划,使得这件玉器显得尤为珍贵。
战国蛇纹玉璜
璜是中国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8000年的浙江萧山跨湖桥文化中就有了玉璜。
良渚文化开始普遍制造和使用璜。
璜的起源,是古人观察长虹挂于天间两头饮水,以为是天上的神而摹其形制作。
春秋战国时佩玉盛行,玉璜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
这件蛇纹玉璜色呈鸡骨白,扁平体,弧圆形。
纹饰双面琢刻,弧背一侧饰一周细密的阴刻斜线纹,内区中心阴刻一蛇纹,两侧分别阴刻网纹、卷云纹和羽状纹。
细部刻划生动。
战国越王玉矛
这一时期越地以善铸青铜兵器著称于世,而玉仪兵却十分鲜见,从造型及工艺特征看,虽无商周玉兵的厚重霸气,但细腻精巧的工艺,却渗透着江南匠人特有的灵性。
这件玉矛并非实用器,而是仪仗用器或用于陪葬的明器。
此矛通体磨光,满布云雷纹,中脊两侧刻有鸟虫书“戉戉戉王,戉王”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