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460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docx

历史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

1.下表为1759~1818年英国工人生活费和工资指数变化表(以1850年为100)

该表反映出当时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C.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统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B

2.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

它规定,不再无条件地向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而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

这一“修正”体现了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来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D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时,自由主义经济在英国流行,“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正说明该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D正确;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人文主义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重商主义是殖民扩张时期经济思想,C错误。

3.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

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

A.英国已控制中国

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答案】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的理解,并依据题干时间信息,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回答。

4.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来源】【全国省级联考】广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1585年到1604年,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故A错误;英国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打败法国后,故B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列强的殖民竞争激烈,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尖锐,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而是强调殖民扩张的矛盾,故D错误。

故选C。

5.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已成为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例如18世纪的农民不跳小步舞,不玩惠斯特牌游戏。

19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自由主义的传播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社会主义的兴起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A

点睛:

注意材料中变化的时间是“19世纪末期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6.1609年,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人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指出“任何国家都享有航行和交通自由的权利”。

这一思想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B.促进了欧洲各国对新航路的开辟

C.本质是为了维护各国的制海权

D.是大国扩大海洋势力范围的产物

【来源】【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海洋自由论》的发表,体现出当时对海上权益的重视,据题干时间信息可以得出,所处时代为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西方各国为海上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由此可知,该思想是大国海洋实力争夺的产物,D正确;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A不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在题干时间信息之前,B不正确;材料所述为争夺海上霸权,而不是维护各国的制海权,C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任何国家都享有航行和交通自由的权利”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7.弗兰克曾说: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他在此处强调的是

A.全面否定欧洲中心论观点

B.要从另一种角度看待欧洲发展

C.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历史

D.要以反殖民主义态度看待欧洲史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C

点睛:

欧洲中心论,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的一种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地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

欧洲中心论是资本主义凭借其经济的、政治的优势向全球扩张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自己主宰世界制造历史合法性的说教。

它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

8.16世纪初,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

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中来。

葡萄牙人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

A.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

B.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

C.葡萄牙人主导了早期殖民扩张

D.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来源】【全国百强校word】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等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与题干内容无关。

故A项错误。

根据题干时间1508年可知,此时的时代背景是新航路开辟,这条航路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

1508年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中来,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故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葡萄牙和其他国家在印度洋的矛盾,与早期殖民扩张无关,故C项错误。

亚洲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题干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9.英国殖民当局于1849年在印度修建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之后组建一批铁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修建。

据统计,1871年为5077英里,1881年为9891英里,1891年为17564英里,1901年为23571英里,1913年为34656英里。

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利于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印度工业化的内在发展需求

D.殖民扩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文综历史试卷

【答案】B

10.“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

”这说明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B.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D.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瓷器进入欧洲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说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殖民扩张,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11.读1800-1914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1800年

1914年

英国

40%

80%

法国

25%

45%

德国

25%

60%

推动上表中城市人口占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由放任政策日益盛行

B.工厂规模扩大并逐渐集中

C.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

D.城乡之间的差别日益扩大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有二:

一是紧扣材料的时间信息“1800-1914年”,二是注意设问的“主要原因”。

12.唐晋在《大国崛起》中说:

“过度依赖外界的经济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权使荷兰受制于人,这是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

”以下有关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崛起挤占了荷兰海外市场

B.荷兰缺乏自由宽松政策支持

C.经济基础脆弱与中央集权缺失

D.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影响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宝鸡市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过度依赖外界的经济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权使荷兰受制于人,这是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

”说明荷兰失败的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中央集权力量缺失,C正确;英国并没有挤占荷兰的海外市场,A错误;自由宽松属于荷兰经济政策,B错误;D中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影响。

13.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

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

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C

14.对比下图6、7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

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

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

【来源】广西南宁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4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殖民地的增多,这是由于英国取得了殖民霸主的地位,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63年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王权是不断的弱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763年英国尚未主导世界市场运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6—18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20世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

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论题,就是论文要讨论的题目,是议论的问题和对象。

所确立的是论文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一般不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和主张,不作价值判断。

示例一:

论题:

明清时期到19世纪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阐述:

①16到18世纪:

明清社会较为稳定,国力相对强盛,而西方社会激剧变化,国力有较大反差;此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认为可从中国得到借鉴与学习。

②19世纪:

晚清社会落后,国力衰败,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西方人的殖民心态,有歧视中国之嫌。

结论:

明清时期到19世纪西方中国观由开明中国变为衰败中国,其变迁受力量对比和主观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示例二:

论题: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阐述:

①20世纪初: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人的殖民心态,有歧视中国之,贴上了脏乱差等标签。

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坚持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西方人的认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结论: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中国观由落后中国变为英雄中国,其变迁受国际环境、中国作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示例三:

论题:

明清时期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阐述:

①16到18世纪:

明清社会较为稳定,国力相对强盛,而西方社会激剧变化,国力有较大反差;此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认为可从中国得到借鉴与学习。

②19到20世纪初:

晚清社会落后,国力衰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西方人的殖民心态,有歧视中国之嫌。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坚持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西方人的认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结论:

西方中国观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变迁受力量对比、国际环境、中国作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示例四:

论题:

国力与中国形象。

示例五:

论题:

国际舆论环境与中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