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448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docx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

话题作文创新设计30题

  2017-12-28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

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

  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

  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想来,这位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做人和处世,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发生裂变。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当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托马斯?

库克率领船队到大西洋中央时,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鸟群。

  数以万计的海鸟在天空中久久地盘旋,并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叫。

  更奇怪的是,许多鸟在耗尽了全部体力后,义无返顾地投入茫茫大海,海面上不断激起阵阵水花。

  原来,海鸟们葬身的地方在很久以前曾经是个小岛。

  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们来说,这个小岛是它们迁徙途中的一个落脚点,一个在浩瀚大海中不可缺少的安全岛。

  然而,在一次地震中,这个无名的小岛沉入大海,永远地消失了。

  所以,在茫茫的大海上,它们却再也无法找到寄予生的希望的那个小岛了。

  在全身力气已经耗费殆尽时,它们只能将自已的身躯化为汪洋大海中的点点白浪,营造出一个个瞬息即逝的小岛。

  在你人生漫长的迁徙旅途中,是否曾经拥有一个可让自已喘上一口气,稍作休整的小岛?

而当你有一天发现这个小岛突然消失的时候,你是否会像那些海鸟一样,为自已的生存或未来而进行最后一搏?

请以生命中的‘小岛’?

为话题,联系自已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拥有与之分享一切,无所顾忌地与之同路前行的朋友,或拥有任何时候都会给你安宁与幸福的亲人?

再好好地想一想,你在危难时刻周围到底有几个可让你歇歇脚、喘口气的小岛?

而你自已,又能成为几个人的安全岛,在他们最需要庇护的时候,向他们敞开自已的胸膛和臂膀?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

  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惶失措。

  然而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

  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

你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

老太太回答说:

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

  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就向上帝祷告:

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

  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

在面对这么重大的困境时,老太太竟然能以这样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她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者,她的精神世界一定美丽与安宁。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请以心态怎样,世界就怎样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挫折、不幸、灾难或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们常常左右不了外部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住自已的心态。

  把握了自已的心态,也就是把握住了一个纯美而安宁的精神世界。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

  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5年。

  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的和尚没在意。

  哪知第二天、第三天、每四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左边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急了,他爬上左边那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只见他的老朋友正在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

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

左边山上的和尚带他进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

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当然不必再去山下挑水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已的井,培养自已另一方面的实力。

  这样,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时,我们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请以抓住空闲,累积成功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生短暂,如果你能抓住你空闲的时间,并为你的人生多奠好一些金牌基石的话,你就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打败对手,你的人生相对价值量将得到延长,你,也一定会踏上成功之路!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举行一场特殊的短跑比赛。

  在本来很平坦的赛场上,每隔几米拉上一根长长的绳索作为障碍。

  在正式比赛之前,所有的参赛者被召集到赛场上,让他们参观熟悉一下场地,也可以在上面预习跑一跑,找到感觉,以便找到绳索的位置,做到心理有数。

  然后,所有的参赛者被领进一间屋里,全部蒙上双眼。

  等正式比赛开始时,心理学家撤除了赛场上所有的绳索,并告诉参赛者,地上已经没有障碍物,他们可以放心地去跑。

  可等发令枪一响,所有的参赛者都小心翼翼地跑着,生怕绊着他们想象中的绳索而摔跤。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实验的?

请以心灵的绳索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往往不是来自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产生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内心深处那所谓的传统、经验和习惯,造成了我们心灵的恐惧,是恐惧的绳索捆住了我们前进的手脚。

  只有解除心灵的绳索,让心去飞,才能载起我们的人生,突破重重障碍,实现人生的飞跃。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旅游爱好者驾着自已的爱车取道西北,向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进发。

  从唐古拉山山口进入青藏高原后,险恶的地形让这位有着二十多年驾龄老司机手心冒汗。

  旅途孤寂是一种极具危险的东西,他打开了汽车中的收音机,企图打破这种死一般的平静,但收音机里却收不到任何节目。

  车子到达海拔4000米后,他的越野车坏了,而且他竟然查不出故障的原因。

  他出发前曾在网上查过有关资料,他知道自已现在只能等待过往的司机。

  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他储备的食物和水开始减少。

  他知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等待他的就是死亡。

  就在他失望之时,他听到一种声音,爬出车来,他看到车顶停着一只小鸟,它在寻找食物,它微弱地啼叫着。

  瞬间,他泪流满面,这是他第一次听到生命发出的声音。

  小鸟并不怕生,他把小鸟放在掌心,放入相对温暖的车厢中。

  他开始了自救,拆开他的爱车,终于发现化油器的一个零件出了故障。

  他用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进了50公里,终于看到了一个解放军接兵站。

  他得救了。

  就是这么一只微弱地啼叫着的小鸟,却唤醒了那个处于绝望中的旅游爱好者。

  这种生命共鸣所产生的动力,让他活了下来。

  请以生命需要共鸣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只误入高原中的小鸟没有承担救人的职责,救他的无非是他自已。

  但小鸟在危难中的啼音彻底唤醒了他的生命,点燃了他自救求生的欲望。

  人与小鸟的生命在此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

  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

  当它把自已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

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这就是啊!

真是异想天开!

┅┅这块石头不去理会同伴们的闲言碎语,仍然怀抱理想等时机。

  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这里,它知道这个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已的梦想告诉了他,庄子说:

我可以帮助你实现,但你必须先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

  石头说:

我不怕。

  于是,石头拼命地吸取天地灵气,承接雨露惠泽,不知经过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翅膀击山,一时间天摇地动,一声巨响后,山炸开了,无数块石头飞向天空,就在飞的一刹那,石头会心地笑了。

  但是不久,它从空中摔了下来,仍旧变成了当初的模样,落在原来的地方。

  庄子问:

你后悔吗?

不,我不后悔,我长成过一座山,而且体会过飞翔的快乐!

石头说。

  石头的理想最终实现了,它靠的是异想天开产生的力量。

  请以异想天开的力量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的一生就像石头一样,最初的开始和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但过程却各各不同。

  一个人的目标定得高,他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即使经过全力打拼仍不得实现,但至少也比他人走得远、实现得多。

  林肯总结自已一生的经历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然界里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乡下人在城里一条商业街开了家店铺。

  刚来时,他发现这条街坑坑洼洼,到处是残砖乱石,他觉得很奇怪。

  邻街的商家告诉他,这些石头有用,街上的生意不好做,石头可以使经过的路人或车辆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有商机呀。

  乡下人对这种逻辑颇不以为然,他不听周围人的劝阻,坚决搬走路上的石头,并找人将路面修平。

  这以后,这条街人车畅流,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

  众人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

路畅其流,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何以商机反倒增多了呢?

乡下人答曰:

路不好走,人们心生抱怨,便不愿走此路,多选择绕道而行。

  经过的行人少了,商机怎么能多?

搬走石头修平路面,使其畅达,绕道的人自然便回来了。

  你如何看待这个乡下人的论述?

请以石头与商机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许多时候,人们习惯怨天由人,在正途之外动心思。

  其实,这是在自已的心里摆放了石头,使自已的心灵凹凸不平。

  如此这般,往往与愿望背道而驰,会使他人离你远去,怎能不出问题呢?

若要别人接受你,走近你,必须搬走摆放在心里的石头,敞开纯善的心灵,用真诚面对世界,做生意做人莫不如此。

  九、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老铁匠,打铁技艺有口皆碑,因为他木讷寡言,所以生意并不红火。

  同样一个物件,别人敲打打一上午就能完工,他非要认认真真干上两天才行。

  人们都说他心眼太死,像个榆木疙瘩。

  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锻打着每个物件。

  有一年,他打了一条船用巨链,被用作一艘大海轮的主锚链。

  但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条巨链并没有派上用场,被搁置在船上形同一堆废铁。

  几年后的一天晚上,海上突然风暴骤起。

  在风急浪高的海面上这艘巨轮像一叶浮萍,随时都有可能被冲到礁石上。

  紧急关头,船长果断决定紧急抛锚,但被抛下去的锚链都像纸做的一样,根本经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挣断了。

  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人突然想起了那条锈迹斑斑的锚链,赶紧把它抛下海去。

  全船一千多名乘客的生命系在了这条铁链上。

  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过去了……当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发现,坚不可摧的铁链依然像只巨手一样紧紧地拉住船体。

  全船的人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其实,人生也需要这样的一条铁链,用它来抵挡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请以生命铁链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生需要打造坚不可摧的铁链来护卫自已的生命。

  每个人打造的铁链不尽相同,有的用能力与知识,有的则用毅力与才华锻造它的每一环。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却在敷衍着每一锤的起点与落点。

  原因很简单,平静如水的生活让我们对它的价值充满怀疑,一帆风顺航程很容易让我们把周围潜伏的危机误认成美丽的风景。

  当不可预知的浊风恶浪排山倒海般袭来时,你会发现这种链条多么重要。

  我们必须像那位老铁匠一样,懂得扎实地打好每一锤,竭尽全力地打造属于自已的坚韧。

  忍受一次淬火,善待每一轮锤打,只有这样,才能铸就坚不可摧的生命链条。

  当恶浪袭来时,命运的巨轮才不会倾覆。

  十、阅读下面两则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在1519年,当时达·芬奇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眼看着自已的时间不多了,自已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

  ②荷兰杰出画家梵高给我们留下的《向日葵》,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

  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都是价值连城。

  但是,他在自已的最后时刻,一直在为自已没有什么成就而痛苦。

  他甚至因为自已一直画不出他心中认为的杰出作品而烧掉了很多画作。

  他在最后时刻对自已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

  就是这样两个为自已没有成就而痛苦,认为自已一事无成的人,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请以一事无成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两个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都说自已的一生一事无成,绝对不是矫情和谦虚,是因为他们心中的目标更加宏伟和遥远,他们对自已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自已更加完美。

  我想,这也许正是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的原因吧。

  我们中的许多人,本来也是很有才华的,但是为什么一生真的平平庸庸一事无成?

有了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有了一点小收获就妄自尊大,刚刚走了几步就以为海阔天空了,就不可一世了,所有的才华都淹没在骄傲自大里,都被自已扼杀在摇篮里。

  只有想着攀登世界最高峰的人,才会对于踏在脚下的山冈不以为意,才会对一时的坎坷和逆境不屑一顾。

  十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寺院有两棵树,一棵是高大挺拔的梧桐,一棵是干朽瘦弱的女贞。

  它们之间有一根粗黑的单杠,女贞树那端和梧桐树这端用螺丝和铁箍固定在树干上。

  平时,这儿虽游人如织,但很少有人注意。

  直到写有生命树的一块牌子挂在梧桐上,它才成为寺院的一道风景。

  原来,60年代,这个寺院曾被接管过,所有的房舍都被改做了囚室,专门关押那些被打倒的人。

  据说,在这儿被关押的人很少有活着出去的,因为这个地方的改造力度比其它地方都严厉。

  然而,有一个人,虽然在这儿蹲了十二年监狱,却站着出去了,这个人就是这个市的市长。

  他在非正式场合总是说,他能活到现在,全靠寺院里的那棵梧桐树。

  他被关押进寺院时,那棵梧桐树有茶杯那么粗,正对着囚室的窗口。

  有一天,看管他的人在这棵树与女贞树之间架了一根系沙袋用的单杠。

  起初铁箍是紧紧勒在梧桐树上的,第二年树长粗了就勒出一道沟,三年后一半的铁箍勒进了树里。

  已被囚禁了近四年且经常挨打和批斗的老市长正被折磨得万念俱灭。

  他看到这圈铁箍,心想明年这棵树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然而,就在第五年春天到来时,那棵梧桐树的生命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还把那个铁箍完全吞了进去。

  后来,老市长回忆说,面对此情此景,我也能平静地对待囚禁中的生活了。

  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它们不是贫困,也不是疾病,而是外界强加给你的一种桎梏。

  请以桎梏与生命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生命中的桎梏有时是偏见和歧视,有时是打击和嘲讽,有时是压迫和摧残,它们就像勒在树上的铁箍一样紧紧地勒住你,让你挥之不去。

  面对这种遭遇,人最容易厌弃生命。

  然而,你不能否认,这种桎梏有时也是人生的一块试金石,在这块试金石下,强者让桎梏在自已的生命中淹没,弱者则让生命在桎梏中枯萎。

  十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被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用求救的目光看着上级。

  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

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呢?

而当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并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子才回答的问题。

  当问到初中学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

是零。

  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道:

英文字母的o!

却遭到了班主任的白眼。

  当最后问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异常活跃地举起了小手回答:

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是李谷一唱歌时的嘴巴、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事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给这个节目起了个名字——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我们看到: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越多,人的想像力就越贫乏苍白,甚至于非要研究一下才能回答。

  难道是现代教育扼杀了他们的想像力?

像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你如何看待这则材料?

请以想像力的缺失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的思维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定律一样,也是有某种惯性的。

  久而久之,人头脑中就会形成思维定势,但现实环境在不断变化着,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现实环境就必须创新。

  一些怪异的、幼稚的、异想天开的问题可能存在着一些错误,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像对待异类一样一棍子打死,而应该积极地引导回答者去实践和探索,要知道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你的白眼里有爱因斯坦。

  十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家牙膏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营业额蒸蒸日上。

  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此三年的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总裁说:

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

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加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

  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

  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

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支票给了那位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

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毫米牙膏,每天牙膏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一个创见,既让这位年轻的经理获得了5万元报酬,又使公司度过困境,重振雄风。

  你对此有何感想?

请以创见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个创见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头脑密封,置之于后,应该将头脑打开1毫米,接受新知识、新事物。

  也许一个新的创见,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示,从而改进业绩,改善生活。

  十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国西点军校,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4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不知道。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西点军校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别称,因其坐落在哈德逊河畔的西点镇而得名。

  两百多年来,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3个总统、5个五星上将、3700个将军,以及无数的精英人才。

  让世人惊讶的是,可口可乐、通用公司、杜邦化工的总裁,均出身于西点。

  大批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企业界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美国商业年鉴的资料显示,二战后,在世界500强里,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一千多名、副董事长有两千多名,总经理、董事有五千多名。

  可以说,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精英来自西点?

其实,全部的秘密就在于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的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

  这正如《哈佛商来评论》所说:

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

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坚毅,在工商管理学专家看来,这正是21世纪企业管理所必备的。

  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以没有任何借口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提示]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

  它要求每个西点学员克服一切困难,想尽办法完成任务,绝对不能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即使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现在,它已成为美国无数商业界精英的行为理念和价值观,被众多企业奉为圭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

  十五、阅读下面两则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莎士比亚曾经充满深情地对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说,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个孩子,你拥有了不幸。

  当时这个刚刚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正处在孤苦无依的时候,孩子充满疑惑地看着这个被人尊敬的艺术大师。

  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历程教育,因为你知道失去了父母以后,一切就只能靠你自已了。

  这个孩子似乎领悟了什么,悄悄地离开了莎士比亚的目光。

  40年后,这个孩子,可克?

詹姆士,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校长,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②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一下那些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杰出脚印的人们,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