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7262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嬴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2.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⑤D.①③④⑤

3.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

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B CD

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银元

7.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隋朝D.清朝

9.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

10.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BCD

11.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右侧“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 D.北京

二.材料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

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祷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2)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

(5)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14.

(1)观察右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

(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13.

(1)B

(2)C(3)A(4)A(5)A

14.

(1)A:

秦灭六国路线;B:

秦灭六国顺序。

(2)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答出其中1点即可。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2017年秋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9秦统一中国

单元

第三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能力目标

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

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史实,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重点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

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识图分析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展示《荆轲刺秦王画像石》,请学生讲一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师:

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已成为所有诸侯国的威胁,燕国的荆轲为了阻止秦国对燕国的进攻,上演了一幕壮烈的场面,虽然失败,但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斗志豪情成为千古绝唱。

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荆轲的行动不能阻止秦统一灭六国的步伐。

(板书课题)

二、阅读教材42-45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

1、秦朝灭六国的原因?

2、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3、秦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

4、确立中央集权制的目的和具体措施?

5、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

三、学习新课

(一)秦灭六国

1.思考:

秦完成统一的原因?

(根据课件四个提示回答)

提示1连年战乱下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

提示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提示3嬴政任用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人

提示4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顺应民心、变法强国、善用人才、策略正确)

2.地图演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之后学生进行总结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播放视频“秦始皇简介”)

3.学生找出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统一的历史意义

时间:

公元前221年建立者:

秦始皇都城:

咸阳

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问题思考: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国家走向了统一,经济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与交流;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加强民族交流融合。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出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教材44页),理解什么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学习什么是郡县制及其影响

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影响:

郡县制的实行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全国。

郡县制的实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出示故事“楚人卖“母”马”,

在秦国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带来的的货物,只见他放下行李,高声喊道:

卖‘母’喽,卖千里‘母’喽。

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秦国人,纷纷骂他不孝顺。

无奈之下,楚国商人只好在地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字。

可是,围观的秦国人看了之后更加糊涂了……

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2.学习秦始皇巩固统一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统一文字,全国使用小篆。

3.阅读“秦国女子的烦心事”,回答问题

战国时期,有名秦国女子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

后来,她去齐国

旅游时看中了一块布料,就找齐国当地的裁缝做了同样尺寸的裙子,取

货时发现竟然是条超短裙。

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带来的秦国的圆形货币,一定要她付刀币。

(1)长裙变超短裙的原因?

(2)拒收圆形货币的理由?

从而总结出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4.活动:

古今对比:

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26厘米,体重250斤。

据说秦朝的将军身高八尺,体重400斤。

请算一算谁高谁重?

度---计算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为今23.1厘米)

量---测量容积的单位。

(秦一升约为今202毫升)

衡---测量重量的单位。

(秦一斤约为今半斤)

8*23.1=184.8(厘米)400*0.5=200(斤)

5.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秦始皇在交通方面的措施(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6.出示《灵渠图》,回答开凿灵渠的作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7.出示万里长城图,学生找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思考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8.师生一起总结:

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知识在现)(幻灯片20)

9.出示《秦朝疆域图》,说出清朝疆域的四至范围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10.合作探究: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局面。

(2)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紧密了全国各地的文化、经济联系。

(4)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并开凿了灵渠。

(5)扩大了疆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四、课堂小结:

公元以前221,秦灭六国来统一;专制集权嬴政始,独揽大权称皇帝;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暴政施;北筑长城御匈奴,临洮辽东万余里;开发南疆修灵渠,空前广阔秦疆域。

五.课后活动:

“我眼中的秦始皇”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

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

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六.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秦始皇前221咸阳)←巩固统一的措施1、建中央集权

2、统一文字

3、统一货币、度量衡

4、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5、修筑长城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程标准】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统一中国作用的分析,认识到: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

理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韩磊的《秦王扫六合》歌曲,大屏幕出现歌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教师:

这首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由此导入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一、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的原因:

指导学生看书,归纳,从人心、经济、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

教师:

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

同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嬴政即位之后,为灭亡六国,招募各国人才,策划统一大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展示:

秦灭六国示意图

教师:

简单介绍秦实现统一的过程。

秦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灭亡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2.秦统一的意义:

教师: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示: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渡:

秦朝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称帝前灭亡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展示: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指导学生看书43页正文,归纳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三方面内容: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全国政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命;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展示:

皇帝的由来。

教师:

郡的长官郡守,县的长官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代替,大大地减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秦始皇通过这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自己手中,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展示: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师: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了解自己管理天下的情况,他召集了一批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来汇报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第一个官员汇报了这样一个场景。

“现在天下初定,六国的度量衡均不统一,出现了大量缺斤少两的现象,一些不法商贩投机倒把,扰乱了市场的交易,货币也不统一,市场极为混乱,交易不便,再加上各地的道路宽窄不一,交通非常不便,百姓有很多的怨言。

秦始皇听完大臣的讲述后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教师:

同学们,如果你是秦始皇,面临这样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展示: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等方面归纳,并引导学生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

展示:

经济上: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文化上:

统一文字;

交通上: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学生: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展示: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修建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以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秦朝疆域的四至,鼓励生自制疆域图: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国家的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民心理上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所以,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