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654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辽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

命题、校对:

高三地理组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回答1-3题。

1.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A.99米B.149米C.199米D.249米

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D.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

乙岛上高地非常多,茶叶栽培盛行。

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回答4-5题。

4.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A.6时20分B.5时20分

C.17时40分D.16时40分

5.乙岛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弱碱性土壤,肥沃②山地起伏,排水条件好

③四周环海,水汽充足④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右图为2018年12月26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6-7各题。

6.与北京相比()

A.东京白昼短,日出早

B.首尔寒潮来袭,降温快

C.青岛气压低,风速小

D.上海暖锋过境,多云雨

7.此时节()

A.松嫩平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成都平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江汉平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华北平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8-9题。

8.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

A.aB.bC.cD.d

9.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山东半岛地势平坦

C.西北部地势起伏大

D.东南部沟壑纵横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

(注: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读图回答10-11题。

10.此地大致()

A.位于90°E,该日日出东南B.位于90°E,该日日出东北

C.位于120°E,该日日落西南D.位于150°E,该日日落西北

11.据图判断()

A.当地时间14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C.该地该日的昼长约为14小时

D.上午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2018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

读图,完成12-13题。

12.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13.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

A.经岩浆喷发冷凝形成B.可能含有化石

C.经变质作用形成D.经过流水侵蚀形成

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区。

图1为该谷地局部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中央谷地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

A.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

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

C.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

D.板块俯冲地壳水平张裂

15.与谷地西侧河流相比较,东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

A.夏季有大量雨水补给

B.水能资源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D.结冰期较短

右图为地下热水形成结构及发电利用示意图。

完成16-17题。

16.下列地区中,最适合该发电厂布局的是()

A.塔里木盆地边缘

B.内蒙古高原西部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

17.该发电厂利用的热能来源于()

A.地壳B.软流层

C.岩石圈D.下地幔

下图是祁连山麓某河流冲积扇及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从a到b()

A.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

B.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C.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大

D.泥石流风险越来越大

19.发育于祁连山脉的河流水源补给构成中,越往西,冰川融水补给所占的比重越大,主要原因是()

A.光照西强东弱           B.海拔东高西低     

C.气温东高西低           D.降水东多西少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

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20-21题。

20.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读下图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22-23题。

22.据图判断,西坡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23.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山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该山有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5000米

C.东西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D.东西两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东坡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据此回答24-25题。

24.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25.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

下面左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①②河流发源于高原并向西流入海洋,右图为在左图南部地区航拍的农田景观图。

读图完成26-28题。

26.关于图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背斜山脉东西延伸B.河流干支流一直沿断层分布

C.地貌形成以冰川作用为主D.两河地带形成良好的储油构造

27.左图中的河流()

A.流程长、流速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均以山地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①河流的结冰期比②河流长D.②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比①河流更明显

28.图乙农田中分散着大量长方形或多边形的深色景观(如a、b、c、d所示),推断景观名称及主要功能是()

A.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塑料大棚B.冬季蓄水、夏季引用的池塘

C.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D.储存粮草、饲养奶牛的棚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据此完成29-30各题。

29.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

A.我国老龄化加速,要适时提前开展应对老龄化的行动

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C.积极应对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机会,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

D.近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明显下降,将影响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增加

30.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15年时间内()

A.劳动力人口的抚养负担将得到减轻

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将会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

D.将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发展的困难期

下图为大连市两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量小时分布曲线图。

若图中Z—score标准化值为正值,表示该站点一小时内的客流量高于当天平均客流量;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平均客流量。

据此完成第31题。

31.依图判断正确的是()

A实线为甲站上班高峰期客流曲线

B.甲站所在区域地价低于乙

C.乙可能为青泥洼站

D.客流量变化与城市功能分区成正相关

农业部透露,到2020年,土豆将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读下图,回答32-33问题。

32.甲地种植的马铃薯个大质优,薯型整齐,成为肯德基、麦当劳的固定供货源。

该地种植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条件好 ③昼夜温差大 ④病虫害较少 ⑤降水充足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③④

33.甲、乙两地就中国薯都的称号展开争夺。

乙地与甲地相比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种植面积大

B.靠近京津,交通便利

C.降水量大,利于马铃薯生长

D.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物流园对周边的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产业空间集聚。

右图示意我国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七大物流园区。

完成34-35问题。

34.物流园区建成后,微电子企业与化工企业最有可能入住园区的位置分别是()

A.①④B.③⑦C.⑦⑤D.②⑥

35.物流园区建设对该市的积极影响有()

①缩短居民上下班距离②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④改善郊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年11月16日,D8602次列车驶出乌鲁木齐南站,标志着兰新高铁新疆段(乌鲁木齐至哈密)正式通车(下图),广大的西北地区跨入高铁时代。

回答36-38各题。

36.与公路运输比较,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

①运输量大②环境污染少③连续性差④灵活性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7.与兰新铁路比较,兰新高速铁路的走向在某些路段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城市

38.与华北地区比较,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其()

A.矿产资源贫乏B.水资源少C.太阳能资源少D.科技水平低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高效化、快速化是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而受制于各种条件,很多地方高速公路采用高架桥形式,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图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回答39-40问题。

39.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特征最恰当的是()

A.地形以丘陵为主B.河流含沙量小C.人均耕地少D.寒潮频发

40.图中高速公路采用高架桥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

A.少占耕地,保障农业用地B.减少投入,防泥石流和滑坡危害

C.减小坡度,保障行车安全D.避开断层,稳固路基

 

第Ⅱ卷(40分)

二、综合题(41题14分,42题16分,,43题10分)

41.(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读图,比较110°E以西秦岭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北坡地势特征的成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