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6012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欧亚经济联盟所在地部分主要河流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分析,四流域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位于

A.甲河流域B.乙河流域C.丙河流域D.丁河流域

2.丙、丁两河下游沼泽广布,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临近海洋,降水量大②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蒸发微弱③冻土深厚,不利于下渗④岩层致密,积雪融水多,不易下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A2.B

【解析】

1.河流流域面积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由表格可知,丙丁河流长度较长,流域面积广,但是有半年的结冰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灌溉水源不足,故C、D两项错误。

乙河流长度与甲河流相近,结冰期比甲稍短,但是流域面积最小小,相比较而言,四流域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位于甲河流域,故A项正确,B项错误。

2.由

(1)分析可知,丙丁两河流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半年结冰期,可推知地下有永久性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形成沼泽,故B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较粗线条为河流或灌溉水渠。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灌溉水渠通常沿等高线修筑,以利于将灌溉用水导人地势较低的农田。

图中为灌溉水渠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图中河岸a、b、c、d四地,河流侵蚀最严重的是

A.aB.bC.cD.d

【答案】3.B4.B

【解析】试题分析:

3.由图可知丙、丁两处所在地区等高线密集、而且穿过不同等高线,该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应该是位于山谷部位的河流,两者交汇后为甲河段,所以甲、丙、丁为河流;乙段较为平直,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应该为灌溉水渠,故选项B正确。

4.根据图中河流分布,结合等高线对河流流速影响可知,等高线密集部位,坡度陡,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图中显示a、c、d河段所在位置及其附近上游地区,等高线稀疏,流速缓慢;b处及其上游地区等高线密集,流速快,而且该地位于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强,故选项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河流地貌的发育。

垄膜沟植是指在田间起垄开沟,垄上覆盖塑料膜。

下图是某地垄膜沟植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垄膜沟植最主要改善的是()

A.水分B.地形C.热量D.土壤

6.该地最可能位于()

A.江西B.山东C.吉林D.甘肃

【答案】5.A6.D

【解析】试题分析:

5.考查农业设施、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垄膜沟植技术用的是地膜,地膜的作用:

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蒸发;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

田间相间的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沟中农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从而改善了土壤的水分条件,故该题选A项。

6.上题分析可知该技术主要改善的是水分状况,所以该技术最可能分布的是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甘肃最符合,选D项。

【考点定位】农业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名师点睛】技术是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重要手段,垄膜沟植是干旱地区为了改善农业发展条件而推广的农业技术。

垄膜沟植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

其特点:

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尤其是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

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植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

2015年8月16日~18日,四川省东北地区遭遇强降雨,达州、广安、广元、南充、巴中等城市遭受洪涝灾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015年8月8日4时为立秋时分,气候学上,常以立秋之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始日划分为秋季开始。

下列四城市中秋季开始最早的可能是()

A.重庆B.陇南C.南充D.达州

8.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相应的水位变化过程预测曲线图,其中最可能与③地相吻合的是()

A.

B.

C.

D.

9.水位变化过程预测曲线图主要是借助GIS技术绘制的,这体现了GIS的功能是

A.位置确定功能B.信息获取功能C.查询检索功能D.模拟分析功能

【答案】7.B8.B9.D

【解析】

7.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是该地区气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入秋时间从西北向东南推迟。

陇南纬度最高,受冬季风影响最早,入秋最早,故B项正确。

8.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降水区集中在河流的上游,①、②、③、④距上游越来越远,故高峰水位出现的时间不断推后,故与③地对应的图示应为B项。

9.水位变化过程预测曲线图是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借助GIS技术分析、预测、模拟绘制出的预测曲线图,故主要体现了模拟分析的功能,D项正确。

下图为太阳墙工作原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

A.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B.气流辐合上升C.热力环流D.大气环流

11.图示气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气压梯度力B.太阳辐射C.风能D.地转偏向力

【答案】10.C11.B

【解析】

10.室内与室外的气温差异会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即形成热力环流。

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故C项正确。

1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即太阳辐射量在不同的地方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

下图为某山体的海拔剖面图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在北半球,则常年受信风带控制B.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位于山体南坡

C.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D.从北侧登山比南侧容易

13.若该山体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地带性植被,则下列地区的自然带与该山体山麓自然带一致的是()

A.亚欧大陆内部B.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C.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D.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答案】12.B13.A

【解析】

1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山地南坡为迎风坡。

年降水量变化最大处,年降水量曲线斜率最大,因此该山体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为山体迎风坡约1200米至山顶处,故B项正确。

北半球信风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而该山地迎风坡为南坡,故该山地不可能位于北半球信风带内,A项错误。

在该山地南坡,年降水量最大值不是在山顶,山体迎风坡海拔约1200米处至山顶的范围内降水量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故C项错误。

从剖面图上看,该山体南坡比北坡平缓,故从南侧登山比北侧容易,D项错误。

13.从年降水量上可以看出,该山体山麓地带植被为荒漠,与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一致;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植被均为热带雨林;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植被为热带草原。

故A项正确。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4.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A.aB.bC.cD.d

15.若2015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A.Z>Y>XB.X>Y>ZC.Y>Z>XD.Z>X>Y

【答案】14.D15.D

【解析】

14.若用a、b、c、d代表该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d﹤c﹤b﹤a。

根据木桶理论,区域环境承载力是由缺少的资源条件决定的,则该国的环境承载力是同能休养人口数量最少的资源决定的,应是d,D对。

A、B、C错。

15.若2016年该国的人口数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

结合表格数值,该国的人口数量是实际供养人口数,X=49万。

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人口数,Y=30万。

环境承载力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Z=55万。

则关系是Z>X>Y,B对。

A、C、D错。

点睛:

了解木桶理论,区域环境承载力是由缺少的资源条件决定的。

了解某国人口数量是实际供养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人口数,环境承载力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读我国某大城市2010年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袁,回答下面小题。

16.根据上表信息推断该项供应计划实施后,最有利于该城市()

A.改善人居环境B.促进工业发展C.调整产业结构D.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17.上表各项用地中,商业用地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A.该城市以工矿业为主B.商业活动高度集聚C.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工业占用大量土地

【答案】16.A17.B

【解析】

16.从计划表中可以看出,该土地计划供应中,计划用地主要用于住宅、道路基建、休憩及绿化用地,最有利于改善北京市的人居环境,故A项正确。

17.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一般位于市中心和交通便利的道路两侧以及街角路口,接近消费人群,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商业活动高度集聚,建筑物高大密集。

故商业用地最小的主要原因是高度集聚而占地较少,故B项正确。

“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下图示意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下列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19.“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_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答案】18.A19.C

【解析】试题分析:

18.由材料可知,德国制造业需要消费者下单才能生产,说明对市场信息依赖程度提高,A下确;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提高;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对资源的配置要求提高。

19.由材料“消费者下单-个性化设并生产-消费者”可知,“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C正确。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方法总结】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对市场和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北极收割机”温室()

A.可以跟随冰山移动B.全年依赖太阳能提供能源

C.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1.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B.经济效益C.科技水平D.市场需求

【答案】20.A21.B

【解析】

21.“北极收割机”是一个漂浮建筑,资金投入大,生产水果和蔬菜的回报相对较低,所以经济效益是目前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故B项正确。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A.太行山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秦岭

23.②区域的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较干旱

【答案】22.D23.A

【解析】试题分析:

22.读图,可以看到①区域在34°N附近,南部降水多于北部,北侧年降水量少于800mm、南侧年降水量大于800mm。

7月气温和积温数值在34°N附近大幅降低,综合气温、降水可判断此地为秦岭山地。

23.图中②区域是秦岭北侧的渭河平原,是在地壳下陷的基础上,由渭河冲积而成的“黄土地”,A对。

这里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多数地区高于300米,地势较高,B错。

②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小麦可以安全过冬,C错。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这里年降水量低于800mm,D错。

【考点定位】中国地理、秦岭淮河的地理界限意义。

【知识拓展】秦岭淮河的分界线意义。

该界线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的界线;是水田旱田的界线;小麦水稻的种植界限;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琪的界线;是黄土地与红土地的界线;是800mm降水量的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等等。

读某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该省城市化进程特点是

A.1985~1995年城市化水平较高B.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变快

C.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最高D.2005~2015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25.该省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住房紧张B.交通拥堵C.大气污染D.就业困难

【答案】24.B25.C

【解析】

24.读图可知,该城市城市化起步较晚,1985~1995年城市化水平较低,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变快,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最高,2005~2015年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故B项正确。

25.四个选项均为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只有大气污染符合题干的环境问题,故C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分必考题第26题~第29题和选考题第30题两部分。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共计50分。

26.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图中甲地是一片起伏和缓的大草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卅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

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海洋上主要受低压控制。

(2)(冰岛)低压。

东南风(或偏南风)。

(3)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交汇。

............

(2)风速变小,说明海陆间气压差变小。

(3)甲地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乙地近地面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

2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

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乙图为喀什地区降水统计图,丙图为甲图中沿AB线胡杨密度变化示意图。

(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成因。

(2)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

(3)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

该湖是塔里

木河下游的主要水源地。

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

说明理由。

(4)目前,图示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虽然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

销售,请解释原因。

【答案】

(1)温带荒漠带。

成因:

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周围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终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2)离河流越近,胡杨林的密度越大。

形成原因:

塔里木河干流的河水向两岸渗透,离河流越近,地下水补充越多,地下水水位越高,越有利于胡杨的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水位越低,胡杨密度越小。

(3)不应该。

博斯腾湖地处干旱区,湖水补给少,向外输水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或应该。

有利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抬升;地下水的矿化度降低;干流沿岸的植被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沙地面积缩小;空气湿度增加,气候变得湿润。

(4)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带的成因、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注意区分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以及主导因素,综合性较强,跨度较大,但是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根据经纬度可知,喀什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

结合图例可知,周围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终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温带荒漠带。

(2)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是离河流越近,胡杨林的密度越高。

森林耗水量大,读图可知,沿AB线有塔里木河干流经过,河水向两岸渗透,离河流越近,地下水补充越多,地下水位越高,越有利于胡杨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位越低,胡杨密度越低。

(3)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博斯腾湖地处干旱区,降水补给少,向外输水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区生态环境会恶化,所以不应该。

但是,输水有利于塔里木河下游两岸地下水水位抬升,地下水的矿化度降低;干流沿岸的植被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沙地面积缩小,空气湿度增加,气候变得湿润,所以应该。

(4)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需要从商品即棉花产品的特性入手分析,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不易发生腐烂变质等问题,此外长绒棉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故距离市场远也不影响该区域商品棉的销售。

2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

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为15~30℃,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材料二甲国(左图所示)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

近年来,该国召开了多次国际珍珠会议并采取积极措施,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转变为__________。

该产业的兴起对甲国的采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试分析其原因。

(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1)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劳动力廉价。

(2)石油开采(或石油工业)发现油气田并大量开采,导致沿海水质发生变化;导致采珠业从业人员减少;导致采珠业的作业区域大面积减少。

(3)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珍珠养殖技术;积极开拓市场等。

【解析】试题分析:

(1)读材料可知,水温在15~30度之间,育珠蚌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读图可以看到,该国纬度低,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珠蚌生长。

该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有利于采珠业发展。

(2)读图可知,该国位于波斯湾沿岸,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生产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以后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开采(石油工业亦可)。

原因:

发现油气田并大量开采,开采过程中的石油泄漏,导致沿海水质发生变化。

油气田的勘探和大量开采,收入比采珠业收入高,并占用大量劳动力,导致采珠业从业人员减少。

一些沿海或海上油气田开采,要占用大面积海域,导致采珠业的作业区域大面积减少。

(3)要重振珍珠产业,就要解决海水污染问题,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度,提高采珠业的收入水平。

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珍珠养殖技术。

积极开拓市场,确保居民能稳产、增收等。

考点:

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差异。

29.读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A所在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2)L河流经三个国家,其人海水量近100%来自B、C两国。

请分析原因并推测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

【答案】

(1)高原。

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000米);边缘等高线密集,内部等高线稀疏。

(2)(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I.河上游为山地高原,冬季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量较大;下游流经热带涉漠气候区,蒸发量大,少支流汇入,水源补给少。

每年春季(4-5月)为汛期(原因:

冬、春季节降水多、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河流)。

【解析】试题分析:

(1)首先看A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海拔高度大部分地区大于1000米;且中部等高线稀疏,且面积较大说明中部地表比较平坦;边缘密集说明边缘较陡,因此确定其地形类型为高原。

(2)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补给主要取决于上游山脉的冬季降雨和春季融雪。

B、C两国为山地高原,为两河的上游,且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明显,降水多;春季气候变暖,积雪融化成为两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考点:

本题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选考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第1题评分。

30.[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

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于12月29日至31日举行,三亚作为活动主会场,以旅游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就和三亚旅游业发展新气象。

下图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分析三亚市开发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

【答案】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且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以海南岛欢乐节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难度一般,重点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析: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环境承载力来分析。

三亚市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且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游览价值高;临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客源市场广;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

31.[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砷是国际癌症组织确认的第一类人类致癌物,地层中的砷容易溶到地下水里,导致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

下图是中国水砷污染风险地图,据《科学》杂志预测,我国有1958万人生活在地下水砷超标的高风险地区。

简述我国水砷污染空间分布特点,并从环保角度对居民安全用水问题向当地政府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答案】特点:

污染地区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