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5924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docx

复习测试题声光热

2014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声光热

1.星期一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看到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你知道吗,这里包含了较多的物理知识:

国歌声是以m/s的速度传入同学们的耳中的;红旗上的五角星在阳光下反射的是颜色的光;旗杆的顶端安装的滑轮可以;旗杆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可以用的知识来解释。

2.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在学校走廊里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让学生保持肃静的做法是属于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3.我市烈士公园内的年嘉湖环种杨柳,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形成的。

4.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

请你读出图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

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5.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6.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区域是_____色,光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

这像是(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

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8.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的音调高。

9.如图所示,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穿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烟箱,按图示那样传播,则a、b、c三个位置上必然分别放置着()

A、a是凹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凸透镜B、a是凹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

C、a是平板玻璃,b是凸透镜,c是凹透镜D、a是凸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

10.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

11.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

D.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测试声光热

(2)

1.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

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吸热的是()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B.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D.冬天的早晨,地面出现白白的一层霜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0分贝表示没有产生声音D.声音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

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C.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冒“白气”D.日光灯用久后两端变黑

5.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B.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主干道路面“刷黑”

6.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B.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C.树在水中的倒影D.日食的形成

7.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

A.大于2fB.等于fC.大于f,小于2fD.小于f

8.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溯四百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

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三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呈现在光屏上

9.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

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

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

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若将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0.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生

11.从侧面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些(大或小),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看到的是鱼的像(选填填“虚”或“实”),

1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选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选

“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时,(选填“小于f”,“大于f,小于2f”或“大于2f”)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201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阶段测试声光热(3)

1.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

以下减弱噪声方法中,属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B.体育馆的顶和墙常用吸音材料制成

C.高架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D.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2.去年暑假,小明和爸爸一起去九寨沟旅游,下午五点多钟,乘车回宾馆,他们看到对面的山顶上出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细心的小明发现此时山脚下却并不见云雾,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云雾”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现象,小明进一步推断山顶的气温肯定比山脚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况,由此可知该透镜是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这类透镜可以用来对_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矫正视力。

4.太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微风吹来,波光粼粼,这是光的现象,“人在岸边观水,疑水浅,入水中赏月,月更高”,这是光的现象所致。

(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6.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

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

于一架()

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B.15cmC.20cmD.30cm

8.如图所示,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

(1)小孔照相机所成的像;

(2)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3)平静的湖面上群山的倒影;(4)手影;(5)人照镜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4)为实像B.

(2)(3)(4)为虚像C.只有

(1)为实像D.只有(5)为虚像

9.如图1所示,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

如图2作出点光源S的像,并作出一条通过点P的反射光。

图3中完成折射光路。

图4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符号。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_______.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实验要保证镜面与桌面垂直,请你写出一种简易方法。

(2)实验中要选取两支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

(3)观察时应该从玻璃的正面(点燃蜡烛的一面)、还是背面观察实验中的像?

 

201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阶段测试声光热(4)

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选用它主要是为了____.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

(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3中的______(填序号)。

 

2.凸透镜和平面镜均能使物体成虚像,比较它们所成的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虚像均是正立的B.虚像的大小均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观察虚像时,眼睛与物体均应在镜的同一侧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在光屏上呈现,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3.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为()

A、30°B、60°C、45°D、75°

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5.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

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B.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海波的熔点是48℃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7.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铁索桥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铁索桥靠近些,再拍摄

B.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上左图所示),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将物体放在点(选填“A”、“B”、“C”或“D”),

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9.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

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

10.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阶段测试声光热(5)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图右表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

实验中选用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

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应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上”或“下”),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应用在上。

(2)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选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右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现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进行的两步调节是:

⑴;

⑵.

3.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

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像

投影仪

u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4.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A.冬天的清晨常有“雾”产生汽化

B.洒在地面的水不久会变干熔化

C.樟脑丸放在衣柜里一段时间不见了液化

D.放水放入冰箱后会结成冰升华

E.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凝固

F.把钢放入炉内可炼成钢水凝华

5.右图中四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达到90ºC左右,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经过了5分钟,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5

99

99

1)、请在下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图像。

2)、从沸腾的图像中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ºC。

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______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你的依据是。

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4)、我们知道水的沸点是100ºC,为什么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ºC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