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587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docx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命题

短文改错是近几年NMET一种较为固定的考查形式,也是得分较低、区分度较高的一种题型。

对于英语基础知识扎实、成绩优秀的考生来讲,解答此题型可能比较得心应手,而对于英语成绩一般的考生,此题型又可能会使他们望而生畏。

在今天很多考生都想"进重点,考名牌"的形势下,决定一个考生命运的往往是几分甚至是一分。

因此,考生有必要对此题型给予足够的重视。

下面对2000—2004年全国高考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材料特点

从2000年到2004年这五年NMET短文改错的选材特点看,材料内容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谈论的都是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话题,多以书信和日记的形式出现,似乎是"粗心的学生挥手写就的一篇习作"。

文字浅显易懂,材料中没有生僻、超纲的词汇,句子结构简单,基本上是简单句和并不复杂的复合句。

2000—2003年NMET材料内容分别涉及英语竞赛(2000年)、家庭生活(2001年)、周末旅游(2002年)以及英语作文(2003年)。

2004年除了全国统一命题外,有十一个省市单独命题,北京和上海的高考试卷没有短文改错,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都保留了短文改错这一题型。

内容分别是:

同学交往(全国卷Ⅰ),周末计划(四川、吉林卷),学校生活回忆(天津卷),过年回忆(江苏卷),集邮(浙江卷),考试作弊(湖南卷),因特网的使用(江西卷),阅读扩大词汇量(重庆卷)。

二、命题特点

高考短文改错的短文通常只有120个词左右,分成10行,短文的难度也与考生的习作相当,10行中一般只有一行全部正确,其他9行都存在错误。

具体设疑方式和考点分布见下表:

表1:

2000—2003年NMET短文改错设疑方式:

    年份

设疑方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正确

1

1

1

1

多一词

2

2

2

2

缺一词

1

1

2

1

错一词

6

6

5

6

 

表2:

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NMET短文改错设疑方式:

  

卷名

设疑方式

全国

四川吉林

天津

江苏

浙江

湖南

广西

重庆

正确

1

2

1

1

1

1

1

1

多一词

1

1

1

1

1

2

1

1

缺一词

1

1

1

1

1

1

1

1

错一词

7

7

6

7

7

6

7

7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历年高考试卷以及200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短文改错部分的设疑方式基本保持稳定,即以错词的设置为主,一般稳定在6—7个,无错设置没有变化,每篇只有一个,只是在多一词或缺一词的设置上稍有变化,每篇设置1—2个。

表3:

2000—2003年NMET短文改错题测试点的分布情况:

     

     年份

测试点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名词

1

1

1

1

动词时态

1

1

2

2

非谓语动词

0

1

0

1

主谓一致

1

1

0

0

形容词/副词

1

0

1

0

代词

1

1

1

3

介词

0

1

0

1

冠词

1

1

1

1

连词

3

2

3

0

正确

1

1

1

1

 

表4:

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NMET短文改错题测试点的分布情况:

          

年份

测试点  

全国

四川吉林

天津

江苏

浙江

湖南

广西

重庆

名词

1

0

0

1

1

1

1

0

动词时态

1

0

3

1

0

1

0

2

非谓语动词

0

2

0

1

0

0

1

0

主谓一致

0

2

0

1

2

1

1

0

形容词/副词

1

1

2

0

1

1

3

1

代词

0

1

2

1

1

1

1

2

介词

3

1

0

1

2

2

0

2

冠词

0

1

1

1

1

1

0

1

连词

3

1

1

2

1

1

2

1

正确

1

1

1

1

1

1

1

1

 

上述统计显示,高考短文改错考查的知识点几乎涵盖了中学阶段的所有语法项目,错误的类型概括起来主要是词法、句法、行文逻辑方面的错误。

考生平常在书面表达中常犯的错误,也是短文改错要考查的重点。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判断、纠正语篇错误的能力,即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名词的使用错误;2.冠词的使用错误;3.时态的误用;4.形容词、副词及其比较级、最高级的误用;5.介词的误用;6.代词的误用;7.词语搭配错误;8.词性使用错误。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我们知道高考短文改错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和语法,而且材料本身难度也不大,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部分考生失分严重呢?

原因主要在于高考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

测试点覆盖面广,测试角度灵活,层次多,隐蔽性强,在设疑方式上以巧取胜,但决不求偏、求怪。

命题者往往从考生最容易忽略、最容易犯想当然错误的知识点命题,而且把尽可能多的考点放在一篇短文中,因此很容易造成考生失分。

其次,由于短文改错放在第二卷,很多考生做完第一卷时,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时间仓促造成心理紧张、思维混乱,有时连最明显的错误也看不出来,也造成失分。

 

三、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在2005年的高考中,短文改错预计在选材、难度以及设疑方式上继续保持稳定的趋势。

在选材方面很可能仍将模仿考生习作,多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文,材料的难度与平时考试书面表达的难度相当。

在设疑方面,仍会考虑中国考生的思维习惯,从考生最易犯错的知识点设疑,尽可能保持较广的考查面。

 

【解题指导】

(一)解题步骤

1浏览全文,掌握大意

要求考生把握全篇主旨,弄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有时孤立地分析某个句子,其结构正确、语意通顺,但如联系上下文,便会发现该句中有不合逻辑的地方。

阅读时,如有较明显的错误,可随手改正。

 

2分句阅读,逐行找错

在读懂文章之后,要逐句分开。

分析在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方面是否有错。

要做到逐行分析,不可遗漏,句与句之间要注意连词的使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整篇文章的语态与时态前后是否一致。

2)名词的数与格,名词前该不该用冠词,用什么冠词。

3)习语结构搭配是否完整,有无缺少或多了介词、副词的现象。

4)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运用是否正确。

5)连词与关系代(副)词的用法是否贴切。

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的结构与用法。

6)代词的用法与结构是否正确。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以及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等的用法。

7)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是否混用。

 

短文改错口诀:

短文改错要做好,常见类型应记牢。

名词爱考"数"与"格",冠词在前"错"、"多"、"少"。

动词时态和语态,非谓搭配莫错了。

连、代、形、副错一样,多是故意来混淆。

介词多半考搭配,多、漏、误用想周到。

句法涉及到"一致",从句多考关系词。

词法句法均未错,逻辑推理去寻找。

 

3由易到难,各个击破

纠错要从最简单、最熟悉的项目入手,先从语法的角度入手,再从逻辑方面考虑,最后推敲难题。

 

4检查核对,注意方法

再浏览改后的全文,看全篇是否语意通顺,注意无错行一般是一行。

要按照绝对规范的要求去答题。

 

(二)错误形式与改法

 

1改词(5—6个):

在文中该词下面划横线;在题号后横线上写出要改的词。

错词占一半以上,常见的是语法错误和搭配错误。

 

2添词(1—2个):

在文中标上添词符号(∧);在题号后横线上写出要添的词。

漏掉的往往是冠词、介词、连词等虚词,与前后词的搭配有关。

不仅要注意固定搭配,也要注意行文习惯或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3去掉(1—2个):

在文中用斜线划掉该词;在题号后写上要划掉的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多余的词往往是冠词、介词、代词等。

 

4正确(1个):

在题号后横线上写出正确符号(√)。

 

(三)短文改错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错误以改动最少为原则

这是指每行最多只能改动一处,即在一个词上进行改动,可以是增词、减词、改词,但无论是何种改动,只能是增加一词,减少一词或把一个词改成另一个词。

没有错误的一行只需打勾表明正确而无需改动。

 

2.虚词以添加或者删除为原则

历年高考短文改错题需要添或删的地方差不多是2—3处。

这些需要添删的词一般都应该是冠词、代词、介词、关系词等;而动词、名词等轻易不能添删,否则会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

 

1)CanyoutellmeaboutwhatIshoulddo?

[析]删掉about。

本题是从两种相似结构的区别角度命题:

tellsb.aboutsth.意为"告诉某人某事的一些情况",about后一般跟名词或代词。

应用tellsb.sth.意为"告诉某人某事",作直接宾语的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名词性从句。

 

2)Insomeplacesyoumayborrowasmanybooksasyouwant,inotherplaceswhereyouarelimitedtoacertainnumber,ofwhichsomemaybenovels.

[析]删去where。

inotherplaces后面跟的不是定语从句。

如果将其视为定语从句,则整个句子结构不完整(即只有状语而无主语),不能正确表达信息。

 

3)Buthewasevenmoresurprisedtoseefewchildrennearthetiger’scage.

[析]few前加不定冠词a。

因为从句意上看是"有几个孩子",few前加上a后,语法、语意都完整无误,且无需大改。

但不少考生把few改为some或many,从语法上看,这样改虽然纠正了错误,句子也非常通顺,但把"几个"变成"一些"或"许多",与句子原意有了出入,所以不是正确答案。

 

3.实词以改变形式为原则

在改错过程中,对实词的处理一般只是改变它的形式,不能改变其词义也不能改换成另一个实词,更不能随便添删。

如:

 

1)Wouldyouminddomeafavour?

[析]do改为doing。

但有些考生把mind给删去了,使原句成为Wouldyoudomeafavour?

这样改虽然纠正了语法错误,但是句子的语气却变得很不委婉。

故不是正确答案。

 

2)I’msurewe’llhaveawonderfullytimetogether.

[析]把wonderfully改为wonderful。

wonderfully是副词,不能作定语修饰time。

有些考生把wonderfully改为good,这样虽然意思上对了,但是却削弱了语气。

 

4.原意以保持不变为原则

一般应遵循保持句子原意的原则(即不能改变文章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包括其语气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只对短文中的用词错误、语法错误、行文逻辑错误进行改正,且要小改而不大改。

如:

 

1)IwassotiredthatIfellasleepatthemomentmyheadtouchedthepillow.

[析]去掉at。

去掉at后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