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5874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

联合国是在哪次会议上提议建立的雅尔塔会议

战时美苏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标志是中苏关系破裂

在苏攻美守阶段,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尼克松主义

在苏攻美守阶段,苏联的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

在八十年代美攻苏守阶段,美国的领导人是里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多极化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进程的主要阻碍因素是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

中国,俄罗斯以及日本等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因此世界政治发展必然是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中,以下那一因素是各国放在首要位置的国家利益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大国应该如何处理国际政治关系将政治多极化发展过程视为机遇和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中,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是经济互助委员会。

下列哪个区域经济组织不属于20世界90年代以后出现的:

石油输出国组织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全球环境的恶化;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关于对经济全球化的未来的发展,下列错误的是:

对于任何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呼声都大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呼声。

1983~1989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世界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为7.8%,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28.9%。

材料表明:

资本运行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全球范围内6万多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至60%。

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和平。

邓小平指出,维护世界和平,归根到底要靠第三世界发展程度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各成员国所持有的份额决定了其发言权。

2010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方案、发达国家总体份额下降至57.7% , 发展中国家总体份额升至42.2%,美国在IMF中的份额降至17.41%,仍然拥有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在增强。

2010年12月,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目前,“金砖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这表明“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011年3月19日 ,美英法联军对利比亚展开多轮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认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是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多条路径对他国经济产生影响。

发生在美国的下列经济现象,会形成一条连贯的路径,将危机传导到他国。

这条路径是①消费下降,消费资料进口减少④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③生产下降,生产资料进口减少。

如图“中国轮胎”拉“美国总统”去世贸组织“评论”的充分理由之一是美国此番行为主要违背了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联邦制。

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

“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

”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越南战争。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

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加大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战后,日本政治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君主制。

日本天皇的权力有国民整体的象征。

麦克阿瑟根据美国国务院训令提出的制定日本宪法的三原则不包括建立议会内阁制。

日本在密切同美国关系的同时,增强对国际事物的影响力和发言权,目的是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提升国际地位。

中日建交的时间是1972年。

1960年池田首相提出“自由世界的三大支柱”不包括俄罗斯。

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欧洲理事会。

《申根协定》的签订时间为1985年。

以下关于欧盟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地位描述正确的是它是一个界于国家与传统国际组织间的“超国家的国际组织”

以下选项中英国目前还不是欧元区国家。

总体来讲,战后欧洲一体化对外政策是坚持与美结盟;坚持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坚持大力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欧洲政治同盟条约》中制定了欧洲共同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建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外交政策。

俄罗斯与欧盟主要国家发展关系倡导的是共建大欧洲。

2000年8月5日,普京签署的《俄罗斯议会联邦委员会组成程序法》,意味着联邦委员会组成的民主化和职业化,加强了俄罗斯议会上院的立法和监督职能。

俄罗斯总统任期从4年增加到6年,国家杜马任期从4年增加到5年是梅德韦杰夫时期,加强政治体系改革的成果。

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多数东欧中亚国家开始经济转型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激进的“休克疗法”方式。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苏联模式经济体制的特征:

政企分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

2006年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从工资支付保障、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7个方面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引起了高度关注。

中国近代(即建国初期至1974年)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

生产工业发展。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外交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对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表述不正确的是:

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

针对台海问题,我国制定了什么法律:

《反分裂国家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下列哪项不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学术名称:

不富裕国家。

南南合作是指:

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以下哪次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

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有多少个130多个。

“非洲年”是1960年。

20世纪70年代初,由发展中国家发动的导致西方国家普遍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的斗争是欧佩克石油提价的斗争。

使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确立中心地位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我国于2001年最终加入WTO。

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马斯特里赫条约。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中国对国际组织态度的转变分为4个阶段。

台湾于联合国2758号决议正是表决前宣布退出联合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分化改组的表现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第三世界的崛起。

两大阵营的对抗与斗争包括:

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军事上表现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在四五十年代,面对西方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的措施包括:

建立工人情报局;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在冷战时,美国发动的热战包括: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包括:

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作为有力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RIC”是金砖四国首字母的缩写,因为与砖块“BRICK”相似,所以被称为“金砖四国”。

以下属于金砖四国的是:

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

以下哪些属于世界政治多级化的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关于联合国的表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联合国是由主要国家组成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生效之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

下列关于对经济全球化的预测,正确的是:

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已指出: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在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个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这段话说明:

全球化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B.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

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说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

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进行发展;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用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和社会制度;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我们如何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坚持不懈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进行国际激烈的变革。

当今世界促进和平的措施有:

坚定不移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全面禁止核试验和核扩散;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

美国新经济的特点是:

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科技为后盾。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地位衰落的是:

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1年和1973年美国两次宣布美元贬值;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垮台,出现浮动汇率制;马克和日元相继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包括:

加强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减少贸易逆差;保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对抗日本和欧盟。

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是(ACD)实力;伙伴关系;谈判。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是:

日本进行的民主化改革;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植;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战后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的内容包括:

制定新宪法;解散财阀;肃清军国主义势力。

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步伐的措施包括:

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开展经济外交;强化日美同盟,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制约因素包括:

缺乏独立的政治基础;历史问题没有深刻反省;缺乏广泛的国家支持。

欧洲一体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有:

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全球区域经济集团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加强区域合作;使世界出现“多强多极”的新局面,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为世界地区主义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欧盟的形成将会改变以往的大国关系,促进世界政治民主化。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表现是:

关税同盟与统一大市场;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欧洲共同体统一的财政预算。

近代欧洲,对外战略坚持的原则是:

均势原则;利益至上;发展多极。

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外交政策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扩大了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政治关系的影响;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欧洲资本主义模式的影响;积极地参与世界事务,使欧盟存在安全威胁;加深了世界在经济上对欧盟的依赖。

当前俄美关系的特点是:

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东西方平衡;全方位;现实主义;实用主义。

叶利钦总统时期是俄罗斯政治制度创建时期,制度建立包括:

建立了新的联邦制度,实行俄罗斯联邦中央与联邦各主体分权模式;按照西方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立法、执行和司法三大国家权力体系;放弃了苏联时期的苏维埃制度,建立了总统共和制度;建立了俄罗斯议会制度。

俄罗斯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开放物价;财政、货币“双紧”政策;大规模推行私有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中国现代战备科技发展主要集中在:

航空航天;海上舰队。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

中国外交关系出现新局面;中美两国关系逐渐缓和。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和社会制度;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下列哪些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水平;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南南合作存在的问题:

公共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总量减少;私营部门资金如外国直接投资逐步增多,带来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程序;债务问题。

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是: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从第三世界的崛起到今天,在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不断增大,发挥着怎样作用:

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以下国际组织中,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雅尔塔体系是在下列哪几次会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雅尔塔会议。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主要包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八国集团。

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三大经济形成的三大中心是:

西欧;北美;亚太。

尼克松主义:

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实力衰弱,美国为继续保住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对全球战略做出大调整,收缩方针。

实行提出以伙伴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的“尼克松主义”。

其实质就是:

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现实威慑战略”,注重打常规战。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衰落的产物。

是新形势下美国继续保持霸权的一种选择。

它反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超越遏制战略:

布什政府在1989年之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美国在保持军事实力以防止苏联扩张的同时,抓住苏联从事改革的有利时机,扩大与苏联的联系与合作。

运用美国的优势,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特别是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苏联逐步向政治多元化和市场的转变,最后将苏联融入到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中去。

加速对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

总之这一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是和平演变。

新东方政策:

:

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缓和与苏东国家关系的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认为应该在加强与北约、欧洲共同体国家合作的前提下,对东方国家包括东德实行新的和解政策。

为了德国的统一和联邦德国自身的利益而提出的外交政策。

放弃主张东西方对立的“哈尔斯坦主义”,宣布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正确达成东方的谅解;并认为德国的统一,只有在东西方都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即承认波兰战后边界西移,以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主权国家,签订两德关系基础条约,表示将以和平的方式谋求德国的统一。

戴高乐主义:

法国总统戴高乐为了维护法国的民族利益,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于1958年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外交政策。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是民族主义,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提高法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规定美军限期撤出法国。

改善同东欧、苏联国家的关系,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原则,实现法苏领导人互访,提高了法国在东西方关系中的地位。

进行法德合作,为实现“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思想和促进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

1963年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同联邦德国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1964年不顾美国多方阻挠,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多边自主外交:

70年代初,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居世界前列。

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1972年7月出任首相的田中角荣改变以往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自主多边外交”。

所谓“自主”就是指日本要自主地依据形势的变化和日本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所谓“多边”是指除同美国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外,还同中苏等世界上的其他战略力量进行有利于日本自身利益的交往,以利于促进其国际地位的提高。

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同中国“建交”,同时实行了支持阿拉伯国家,疏远以色列的“新中东政策”。

一条线一大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突破,1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普遍发展;2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有所改善,同非洲和拉美国家关系得到恢复;3中国同中东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关系实现正常化;4突出成就是我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人们把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概括为一条线一大片,既从中国经过日本,从中东到西欧,南边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后到美国,这就是一条线,周围国家是一大片,意在形成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4月,由印尼、印度、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五国发起,在印尼的万隆展开了由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

这是取得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讨论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大型国际会议。

会议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破坏。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从而化解了矛盾,派出了障碍。

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会议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

会议所倡导的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正确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

万隆会议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和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20世纪60年代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和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不结盟运动是由原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前总统和印度前总理发起,于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25个国家的代表。

正式宣告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

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召开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该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

不结盟运动诞生后,在反帝、反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杜鲁门主义: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提出世界已经划分为“自由制度”“极权政体”,两个阵营。

希腊、土耳其问题是“极权主义”对“自由制度”的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他们的种种行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时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一边倒”:

作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其含义是:

在国际上联合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反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政策。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市场的工具,是为实现美国经济霸权服务的。

但是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雅尔塔体制:

二战结束前后,美、英、苏三国首脑经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三次会议,将如何尽快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的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它的实质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了安排。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从而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WTO: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WTO。

1994年在摩洛哥举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成立于1948年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它是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中权威的“经济联合国”,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联合国:

雅尔塔体系中确定建立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同年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UnitedNations)正式成立。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原则:

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他国内政。

由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秘书处、国际法院等机构组成。

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受美国等少数西方大国的控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三世界纷纷加入,联合国的性质才逐渐恢复,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是由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在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军事一体化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简称。

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调解国际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总部设在华盛顿。

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又称国际复兴研发银行,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

世界银行是根据1941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重建。

今天他的任务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和赠款,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在减轻贫困和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