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5351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

班主任:

年月日

第二周游泳安全教育主题

1、主题:

游泳安全

2、情况分析:

游泳是消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游泳安全知识,常私自结伴到一些水域游泳,故常发生溺水身亡的事故。

3、目的:

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注意游泳时意外发生,杜绝不安全因素。

4、学生须知:

1、不做准备活动不能下水。

2、不到山塘、水库、湖泊、河流游泳。

3、不私自结伴游泳。

4、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

①迅速向附近成人呼救。

②拨打急救电话110、120。

③向落水者抛救生圈、木板等可漂浮物。

5、如果游泳时遭遇:

①腿部抽筋:

浅水区:

站立,用力伸蹬,用手把脚拇指往上掰,并按摩小腿;深水区:

采取仰泳姿势,把腿伸直不动。

②呛水:

不要慌张,调整好呼吸动作,上岸休息。

③腹痛:

上岸并注意保暖或服用正气水。

④头晕:

中止游泳,上岸休息,保暖,喝些糖水或听懂吃些水果。

⑤体力不支:

停止游泳,仰浮在水面上,以保存体力,伸出手臂求救。

第三周交通安全教育主题

1、主题:

交通安全

2、现象分析:

交通事故己成为中小学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中小学生自身造成的伤害占一定的比例,上学、放学的途中道路是事故多发时段和地段。

3、注意事项和做法

1、不能无视道路标志。

2、骑自行车不能争道抢行,不能多人并行和追逐嬉戏。

3、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骑车,听MP3.

4、遵守交通法则:

①横过道路时尽量不从障碍物前后、停驶车辆后面、公路弯道后方横过道路。

②骑车拐弯时应冖让直行的车辆,让人先行,右转弯时礼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③通过公路口时应按交通标志、标线的指示,让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④自救及协助抢救伤者:

检查自身受伤程度,自行或请他人帮助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协助他人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

⑤及时按案:

拨打110电话及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值班交警报案。

⑥协助交警取证:

一经发现肇事司机、车辆逃逸,应尽能记住肇事者的相貌、车辆特征以及车辆号码等。

5、乘车外出要注意事项:

①不要要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或从机动车左侧上下来,开关车门不要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②机动车辆行驶中,不要干扰驾驶员工作,不要将头、手、等伸出车外,车辆行驶或者未停稳时不要急着下车、跳车。

③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如纸巾、饮料包装等。

④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带安全头盔,正向骑坐。

6、请系好安全带:

可以降低40%-50%的事故死亡率,能避免车祸中人被抛出,起缓冲、分散、降低撞击力。

4、要求:

牢记各项细节内容,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第四周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

1、主题:

防避雷电伤害

2、情况分析:

雷雨季节,雷电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

3、目的:

了解并掌握科学防雷知识技能。

4、注意事项:

1、不能成为雷雨中的“凸出物:

高、尖、导电的物体”。

2、不能躲在旷影孤树下避雨。

3、不能在雷雨中接打手机。

4、在室外活动时,应尽快停止活动,返回室内。

5、室内防雷电须知:

①离开暴露的阳台,关好门窗并尽量不待在门窗附近。

②关闭电视、电脑、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电源。

③远离金属门窗,不触摸电话和宽带,网线的金属芯线以及金属材质的水管等。

6、室外防雷电须知:

①选择安全处避难:

建筑物内、车辆、洞穴、沟渠、峡谷、开阔的林间空地。

②远离金属物体,如篮球架、铁栅栏、金属晒衣绳、建筑物外墙上的金属架下,佩戴的金属饰物。

第五周健康安全教育主题

日 期

课 次

第5周

任课教师

钟兴青

授课形式

课件

课 题

健康和健康教育

教 学 目 的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习健康知识,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健康的概念

1.?

身体健康:

生理状态良好,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体格健康,精力充沛。

2.?

精神上即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正常,对自己有一个基本认识,既不苛求自己,也不放纵自己:

能够和亲人、朋友、同学和谐交往;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情绪愉快,遇事想得开、放的下;性格乐观开朗,顺利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

3.?

对社会生活环境能很好地适应:

具有良好的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活动能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

4.?

道德健康:

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具有识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不会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私的需要。

借别人的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公。

对不良行为要敢于批评,敬老爱幼,团结同学。

二.什么是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也是关于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问题。

健康教育就是要向人们传播卫生科学知识;要帮助人们改变不正确的卫生观念和不良的卫生行为;促使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三.学习健康知识,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培养健康行为。

2.?

接受健康教育是帮助中学生达到健康的一座桥梁。

3.?

中学生要自觉掌握健康的金钥匙。

教 参

小 结

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学校健康教育是全民族接受基础保健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关于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的方针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1、人类健康有哪四个层次?

 人类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

后一个健康层次,是以前一个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比前一个更高级的健康层次,四者结合可谓“全面健康”。

2、健康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

3、影响健康的十大恶习有哪些?

(1)紧张。

情绪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病、头痛、失眠。

(2)滥用药物。

产生药物成瘾或引起意外中毒。

(3)暴食。

是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4)过度运动或缺少运动。

(5)不注意身体的警告。

身体不舒服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6)任意中断治疗,这样会使疾病复发。

(7)过度节食或素食,使身体缺少必要的营养。

(8)吸烟。

称为慢性自杀,也危害他人健康。

(9)酗酒。

过量饮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对肝脏的机能有毒害作用。

(10)进食致癌物质。

如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烟熏的食物

4、七大营养素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蛋白质:

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脂肪:

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

糖:

是人体重要能量来源。

维生素:

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无机盐:

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

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纤维素:

能促进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泄。

5、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1)不吃病死禽、畜肉。

(2)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3)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物。

(4)不吃发芽的土豆(马铃薯)

6、心理保健是:

培养良好温和的情绪,健全完美的性格,增强对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保持心情愉快、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7、预防近视主要是: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做眼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近距离工作。

8、环境卫生做到:

居室通气、温度适宜、采光、照明合理,防止噪声、绿化室内外环境。

9、预防感冒十法是:

洗——早晨冷水洗脸,晚上热水洗脚。

漱——早晚淡盐水漱口。

动——早晨散步、做操。

搓——两手对掌相搓30次。

开——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饮——早晨饮白水一杯。

呼——早晨做深呼叫10次。

按——两手食指按上星穴(前发际正中上行一过处)后用小指按风府穴(后发际直上一寸窝陷处)。

熏——早晚用食醋熏蒸室内各一次,每次15分钟。

穿——穿衣不宜过多,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

第七周防“小”伤害安全教育主题

1、主题:

防范“小”伤害

2、现象分析:

中小学生当中的“小”伤害,以烧伤、烫伤、跌伤、扎伤、拉伤等多见。

3、目的:

重视防范这些“小”伤害,有效治疗与护理这些突发伤害,才能防止其演变为威胁生命的更大伤害并为参加体育考试做好保护措施。

4、生活中常见情况分析:

1、钥匙、小刀、有棱角的装饰品、锋利、尖锐的刀剪、别针。

2、运动前未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3、建筑工地处易发生高空坠物砸伤,钢筋砖石划伤,钉子弄伤等。

4、眼睛有异物进入。

5、处理方法及措施

1、若有异物进入眼睛可以:

①用手指捏住患者上眼皮并提起,向眼内轻轻吹气,刺激眼睛流泪,将异物带出。

②用眼药水或干净的冷开水(生理盐水更佳)滴进眼睛冲洗。

2、如果流鼻血,不要后仰头,可以:

①把浸过冷水的棉花,手帕或冰袋贴在鼻梁上1-2分钟,间隔2-3分钟再重复。

②用手指竖直按压鼻梁,外侧止血。

3、常见“小”伤害的及时处理

①割伤:

轻微出血,清洗伤口后敷用创可贴,出血较多,用无菌绷带或干净衣服压迫伤口止血,去医院就诊。

②烫伤:

立即脱离热源,将烫伤或烧伤部位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或者冷水中15分钟以上。

③扭伤:

用冰块或冰冻液体敷伤处。

④中暑:

赶快躲进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用凉毛巾擦拭身体,尽快散热,多喝水,最好是温盐水或西瓜汁。

第八周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

一、主题:

拥挤踩踏中的自我保护

二、发生的场所:

楼梯间、商场、超市、体育场所等

三、后果:

1、极度拥挤的状况下,无法保持通畅的呼吸而窒息;2、被挤倒在地后,身体的脆弱部位(如太阳穴、眼睛、颈部、心脏、腹腔和阴部)被踩踏而导致重伤,甚至伤亡。

四、应对措施和方法

1、不能在人多拥挤的场合恶作剧或大喊大叫。

2、不能在拥挤的人流中弯腰提鞋、捡东西。

3、不能在拥挤的人流中超越旁人。

4、自己被襄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应:

①稳定情绪;②服从指挥;③撑开防护空间(用手掌接触前面人的后背、将另一只手握住伸出的那只手的手腕)双臂用力为自己撑开防护空间);④扞卫“呼吸空间”(双臂交叠、双手握住上手臂、手指在胸前、拼命顶出胸前最后的“呼吸空间”)⑤迅速站起来⑥危急时刻的求生自护(叩地保护动作、球状保护动作)

五、要求:

加强认识,自我保护并练习“扞卫呼吸空间、叩地保护、球状保护动作”。

第九周毒品安全教育主题

主题:

远离毒品

1、毒品的含义:

指鸦片、海洛因、甲基笨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淡淡“鸦片战争”,回顾中华民族曾有过不屈的抗争。

3、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拒绝毒品。

1、毒品一次都不能沾。

2、不与吸毒者交往。

3、吸毒是犯罪,同时还会导致其他形式的犯罪。

4、毒品的危害

1、海洛因、冰毒、摇头丸极易成瘾,极难戒断。

2、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损害心、脑、肝、肾等主要脏器,还会造成错觉、听误、幻视等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症状,导致暴力攻击,自残性侵害等恶性行为发生。

第十周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

1、主题:

煤气中毒

2、现象分析:

在室内使用燃气灶,热水器或煤炉等,若通风不畅,就会产生较多一氧化碳且聚集于室内,致使室内的人煤气中毒,严重时还会致人死亡。

3、注意事项:

1、室内使用燃气具、煤炉等要留有通风口。

2、进入可能有燃气泄漏的现场,不能开关电器。

3、不能直接冲进现场救人。

4、做法:

1、通风换气:

天气寒冷、气压低时,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增加氧气含量,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一氧化碳的生成和浓度。

2、随时留意:

使用燃气灶时,人最好不要离开太远,以免火焰被风吹灭或者被溢出的汤水浇灭,造成燃气泄漏,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最基本的应急行动是:

迅速跑出去,找邻居或保安来救人。

3、冲进现场救人时,应做好保护,如用湿布捂住口鼻。

4、打开门窗通风,关闭燃气阀门。

5、要求:

要家使用煤气灶、热水器时应牢记各项细节的内容,以防意外发生。

第十一周秋季传染病预防教案

教学目的:

1、知道有关秋季传染病预防的知识。

2、知道基本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

教学平台及有关秋季传染病预防的文字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知识讲授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

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

(2)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

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3)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防止被蚊子叮咬,消灭蚊子;注意居室灭蚊;如果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使用蚊帐。

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第十二周“关注消防,平安你我”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内容:

火和火灾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3、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搜集消防安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火灾的危害

四、教学难点:

火燃烧的三个条件

五、教学班级:

九年级(5)班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二)讨论:

1)人类是怎样学会用火的?

2)什么是自然火?

原始人取火的方法?

3)火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要利用火,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但火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

讨论:

1、火灾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小结:

火灾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对我们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我们一定要学习用火与防火的知识,不玩火。

2、学校防火应注意哪些?

①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

②不要乱烧废物。

③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

④经常检查电器。

⑤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

⑥宿舍的安全防火。

3、公共场所防火应注意哪些?

学生要做到:

1、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

2、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

3、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三)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1、着火了,怎么办?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

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

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

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

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4)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3、点蚊香时需要注意什么?

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人们常用蚊香驱蚊。

蚊香虽小,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检查。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

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

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则就安全多了。

(2)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地方点蚊香。

(3)使用电蚊香,要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该拔掉插头目,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四)学习学生防火知识:

学生应沉着冷静,采用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

1.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

2.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

3.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

4.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

5.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

(3)一旦发生火灾,你知道怎样报警吗?

模拟打电话。

火场报警:

1、牢记火警电话119。

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

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不能乱打火警电话。

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4)抢答:

发生火灾时,是盲目开窗开门,还是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

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3)你能说出几种逃生方法吗?

(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

3.火场逃生法则

(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

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

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撤离时要注意.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应从安全楼梯进行逃生,最好能沿着墙面,当走到安全门时,即可进入,避免发生走过头的现象;尽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何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3)做好简易防护,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进。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和窒息。

为了防止浓烟呛入.可把毛巾、口罩用水打湿蒙住鼻、口,匍匐撤离。

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亮处奔。

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续火势蔓延。

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切忌向光亮处奔。

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避免瞎撞乱撞更易逃生,但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

(5)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绝对不要冒险跳楼。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

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设法逃生。

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逃生。

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五)总结

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老师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收获了很多防火常识,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火意识,珍爱生命,永葆健康、平安。

第十三周《珍爱生命,安全至上》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第一课》专题节目,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自护意识。

2、让每位学生在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应对,减少意外事故的伤害。

3、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4、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了解到四川雅安发生了地震,对于逝去的生命我们感到非常惋惜。

我们的家乡也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假如我们这里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假如遇到火灾时我们又该如何呢?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二、播放视频: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第一课》

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讨论发言)

师:

同学们,地震、火灾、溺水、交通等等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又必须面对的是安全,只有安全的警钟常常响起,只有把安全落实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那么在我们身边又有哪些安全隐患呢?

(生讨论师总结)

三、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校园用电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一、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上课,进出教室要有秩序、不要推挤。

②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