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929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docx

学年高一政治上册课后提升检测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课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

(2)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5)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6)了解纸币的发行量。

2.能力目标

(1)从商品、货币、价格等生活现象入手,提高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2)从商品交换、货币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提高判断、识别不同金钱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认同感。

(2)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自主预习

一、关于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    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    的属性。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    。

 

3.商品交换的实质:

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

 

判断: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是商品。

(  )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  )

(3)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  )

(4)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

二、关于货币

1.货币的产生:

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    的商品。

 

金银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具有    小,    大,易于    ,不易    ,便于    和携带等特点。

 

3.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    。

 

4.货币的职能

(1)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     和     的基本职能。

货币所具有的     和     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    。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是    上的货币。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     的职能,叫流通手段,以    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    的货币。

 

(3)货币还具有     、     、     的职能。

 

三、关于纸币

1.纸币的发行: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          为限度。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    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    比。

用公式表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    的现象。

 

(2)通货紧缩:

它表现为物价总水平      ,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都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

都会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人民生活。

课堂探究

探究一:

“商品”是什么?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

(2)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4)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5)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笔记】

 

探究二:

商品与货币是“孪生兄弟”吗?

模拟游戏:

山村里的“物物交换”的过程。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仿佛“钱”与“货”天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仿佛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笔记】

 

探究三:

课堂情景剧(价值尺度)

让学生来表演顾客和商家,设置“商家标价”“顾客砍价”这样一系列环节,并探究下列问题:

1.哪种衣服价值更大?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卖衣服的人说出来的“价”和标价牌上写的“每件衣服××白银”表现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

这表明什么?

【笔记】

 

探究四:

课堂情景剧(流通手段)

情景一:

木匠将自己生产的桌椅卖出去,然后购买木材回家。

情景二:

木匠将自己生产的桌椅卖出去,然后说:

“暂时没有什么买的。

”将钱带回家,过了几个月之后,他才到集市上购买粮食。

探究问题:

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

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如果木匠卖不掉桌椅,对他会有什么影响?

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笔记】

 

探究五:

从货币到纸币

宋代商业发达,原有的金属货币都笨重不便,极大阻碍了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这就为要求有大量轻便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宋真宗年间,成都16家信誉较好、实力雄厚的商号制作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金属货币进行交易,16家商号保证随时按面额兑换金属货币,这就是最初的纸币的雏形。

但是“交子”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能兑现的情况,引起诉讼和民众的不满。

1023年,宋朝统治者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由国家发行,并储备大量的金属货币以备兑换,这是最早的纸币。

探究问题:

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2.私人发行“交子”存在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笔记】

 

延伸拓展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

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

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只有商品才具有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

随堂练习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自产自销的粮食产品 ②赠送同学的礼物 ③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 ④家庭用的自来水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2.2018年春节前出现了旺季旺销的景象,商家竞相宣传自己商品的性价比,消费者竞相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里的“性价比”和“物美价廉”是指(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C.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D.商品是交换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

3.因质量存在瑕疪,我国的一些极具价格优势的小家电产品,却不敢迈出国门到欧洲市场去闯荡。

这反映了(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

B.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

4.上海世博会的门票为:

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

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5.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这里说的知识产权(  )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 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 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 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6.2018年1月28日,小张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2万元及利息5万元。

其中30万元房价、8万元首付金、5万元利息分别体现的货币的职能是(  )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

①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8.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就为    亿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元的购买力,这会引起    。

(  ) 

A.8000 0.5 纸币贬值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9.货币产生之后,货币形式不断发展变化。

货币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

A.铸币B.商品货币

C.纸币D.黄金

10.2018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各个商家通过降价、送赠品、送优质服务等形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广大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小王家在商家促销期间,花了2900元人民币买到了标价3669元的32寸液晶电视,商家还赠送了一口高压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各个商家为什么要展开激烈的竞争?

 

(2)材料中小王家购买的液晶电视和获得的赠品是不是商品?

为什么?

 

(3)材料中货币执行了哪些职能?

 

(4)小王家支付的是哪种货币?

我们应怎样对待这种货币?

 

课后提升

1.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2.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下降10%B.上升10%

C.上升30%D.上升50%

3.6月1日,《市场报》发布致富信息称:

农民若种丰收2号西瓜,中秋节、国庆节即可上市,时逢西瓜短缺空档,商品价格较高,市场售价可达2元/公斤左右。

如果1公斤西瓜=2元是等价交换,对这一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它表明任何商品的价值都要通过货币来表现

B.它表明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

C.2元是一公斤西瓜价值的货币表现

D.它表明西瓜的价格与价值大体相符合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一、关于商品

1.交换

2.

(1)某种需要 

(2)人类劳动

3.劳动交换

判断: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是商品。

(√)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

(3)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

(4)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二、关于货币

1.商品交换

2.商品世界 一般等价物

体积 价值 分割 磨损 保存

3.一般等价物

4.

(1)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表现 衡量 价格 观念

(2)媒介 货币 现实

(3)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三、关于纸币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正 反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

(1)持续上涨 

(2)持续下跌

课堂探究

探究一:

符合“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概念的才是商品。

根据构成商品的条件判断:

(1)

(2)是商品,(4)(5)不是商品;(3)中100斤粮食,卖掉的2/3是商品,剩下的送给亲戚的1/3不是商品。

探究二:

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探究三:

1.3两白银的衣服是价值最大的。

因为3两白银表现了衣服的价值。

货币在此起到了衡量衣服价值大小的作用。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在于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

2.表现的是商品的价格,即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

表现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观念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探究四:

1.是一种手段。

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为了买到自己再生产和生活消费所需的东西,因此货币在此起到一种媒介的作用。

2.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之为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不同,货币的产生方便了商品交换,商品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如果桌椅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所以木匠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木匠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只接受现实的货币。

探究五:

1.“交子”之所以能购买商品,是因为它能保证随时兑换金属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的,从而购买到所需商品。

2.私人发行不能保证兑换,信誉缺乏保证。

所以后来纸币就改为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

随堂练习

1.C 2.B 3.A 4.C 5.B 6.B 7.A 8.A 9.C

10.

(1)为了将商品卖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利润。

(2)是商品。

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且用于交换。

(3)用于液晶电视标价的3669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支付的2900元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4)小王家支付的是人民币。

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到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不使用假币。

同时,还要了解一些防伪知识,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课后提升

1.B 2.B 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