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710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docx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

学院各专业授课单位:

旅游艺术系

学时:

32 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陈洁静2013 年 7 月 16 日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是一门职业技能学科,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

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

通过

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的社会沟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沟通的理念、知识,

学会运用沟通的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基础。

该学习领域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

素质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

1.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紧紧盯住市场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以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确保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

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完成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中。

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遵循以下设计理念: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

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因此《人际关系与沟通》的专兼职

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采取项目导向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

识,完成从初学者到“技能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

学生在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后,

就能够自我建构新的职业技能,适应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

(2)多元智能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该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

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方法和

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有动手兴趣浓、操作能力强,长于形象思维等共性特

征,根据学生特点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相长,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实践技能,在实践技能

获得的过程中学习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

(3)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在美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幸福》杂志,在一期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

“要么学习,

要么死亡!

”这句话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

育自己的主体,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

改变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以“学”为中心。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模 块

工       作

任 务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教 学

建 议

教 学

评 价

通过论述人

际关系与成

功的关系,

提高学生认

识人际关系

第一章 人际关系

与成功

第一节 正确看待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方人

1、了解中国人擅长于

搞关系的原因,并能在

实际生活中用心体会。

2、认识中西方人际关

系的差异,并能在实际

讲授指

导法、

案例教

学法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3

3 课程内容

(4)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其基本意义在于: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

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

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

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

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项目工作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生生之

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

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

施和评估的能力。

1.3 课程设计思路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紧紧围绕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

学指导方针,依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从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等角度,

特别是《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的角度,确立了与现代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以提高学生职场

沟通交际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夯实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的

设计思路。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多彩,音像资料齐全。

教学内容以“经典案例讲解、基

本理论学习、虚拟情景训练”为主线进行设计,教学过程强调基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突出“理论够用,培养能力”的特色,通过虚拟行业课堂,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职

业口语风范、从业规范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用性、人文性、训练性、可操作性特

征。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该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掌握现代礼仪的基本类型、特点、功能、规范和训练方法。

② 了解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内涵、功能、原则、基本技能和训练方法。

2.2 能力目标:

①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个人礼仪、大学生校园礼仪、常见社交商务政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

基本技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高雅的气质。

②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基本策略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的

交际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现代礼仪基本规范和人际沟通规范的良好习惯,在学习、

工作、生活中自觉强化人际沟通和交往礼仪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礼仪素养、心理素质、人际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从业规范。

的重要性提

高学习兴趣。

际关系比较

第三节 人际关系

与成功

生活中加以体会。

3、明了人伦关系的用

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

把伦理融入人际关系

4、分析人际关系在追

求成功过程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

做人十要的

含义,掌握

五方交游和

六出祁山在

人际交往中

的功能,并

能在实际生

活中用心体

会。

第二章 成功从做

人开始

第一节 一表人才

和两套      西装—

—人际关系的起

第二节 三杯酒量

和四圈麻将——

人际交往的媒介

第三节 五方交游

和六出祁山——

人际交往的心态

第四节 七术“打

马”和八          口

“吹牛”人际关

系的技巧

第五节 九分努力

和十分忍耐——

人际关系的修养

1、理解做人十要的重

要含义,能够用心体会。

2、知道一表人才和两

套西装是人际关系的起

点,并能在日常生活中

加以印证。

3、分辨七术“打马”

和八口“吹牛”的不同

技巧,并能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

4、了解九分努力和十

分忍耐是人际关系的修

养,并能在实际生活中

运用。

讲授指

导法

案例教

学法

行为引

导教

学法

学生相互

提问

教师点评

5

让学生认识

人际发展关

系的阶段性,

明白人际关

系的基础是

实实在在做

人,规规矩

矩做事。

第三章 人际关系

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务实求本

是基础

第二节 活用规矩

不执着

第三节 中庸之道

求合理

1、体会务实求本的内

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

不断修炼自己。

2、感悟“以不变应万

变”的内涵,用调整来

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

3、认识中庸之道的本

质,努力使自己在做人

和做事上都能够合理。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比较法

讨论法

题活动评

作学习评

论法

我评价法

3

让学生了解

人际技巧的

重要性,并

能在实际生

活中运用。

第四章 人际关系

的艺术

第一节 人际关系

的基本态度

第二节 和谐的要

第三节 诚恳的艺

1、明白人际关系基本

态度的真正用意,并能

在实际生活中求得改善。

2、懂得和谐的内涵,

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增进

和谐。

3、分清圆滑和圆通的

区别,并能力求自己圆

通而不圆滑。

4、掌握诚恳的要领,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养成

诚恳待人、用心做事的

良好习惯。

讲授指

导法

案例教

学法

主题活

动行

引导教

学法

比较教

学法

合作学习

评价

讨论自主

测验

课堂提问

单元小测

4

让学生了解

人际沟通和

人际关系的

密切关系,

明白沟通并

不是单纯的

说或听,懂

得沟通的方

式。

第五章 沟通与人

际关系

第一节 沟通对人

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沟通的目

第三节 沟通的最

佳态度

1、知道沟通要建立合

理的关系,并能在日常

沟通中达成此目的。

2、能够透过聊天来沟

通,并且养成见面先说

几句寒暄话的习惯。

3、掌握用心听说道理

的要领,并能在人际沟

通中不断加以体验。

4、分辨讲什么和怎么

讲的差异,知道慎始善

终的道理。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总结归

纳法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自我评价

4

教会学生沟

通的三种方

式,明了三

种沟通方式

的利弊,并

能灵活地加

以选用。

第六章 沟通的方

第一节 口头沟通

第二节 书面沟通

第三节 电信沟通

1、明白口头沟通的要

领,并能在实际生活工

作中合理应用。

2、掌握书面沟通的要

领,并能在实际生活工

作中合理应用。

3、把握电信沟通的要

领,并能在实际生活工

作中合理应用。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总结归

纳法

题活动评

作学习评

述自主测

3

使学生理解

沟通的双向

过程,在日

常沟通中调

整好自己的

沟通行为。

理解沟通的

三种层次,

并能逐渐自

我提升。

第七章 沟通的障

第一节 沟通的过

程及层次

第二节 沟通的障

第三节 沟通障碍

的突破

1、知道沟而不通的难

题,并能在日常沟通中

力求破解。

2、了解沟通可能存在

的障碍,并能在生活中、

工作中加以克服。

3、把握不同人的性格

特征,并能让自己适应

对方。

4、理解倾听的重要性

和技能,首先做一个好

的听众。

5、把握表达的有效性,

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恰

到好处。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讲授指

导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3

让学生理

解沟通的奥

秘,不仅仅

限制于“喜

欢说话”,

更要做到

“善于沟通”

第八章 沟通的奥

第一节      先说先

“死”

第二节      不说也

“死”

第三节      说到不

“死”

1、理解人们认为“先

说先死”的原因,并能

在实际生活中用心体会。

2、认识人际沟通中

“不说也死”的原因,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心

体会。

3、体会在沟通中“不

说也死”的原因,并能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用心

成就自己。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讲授指

导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陈述自主

测验

3

让学生明白

沟通有很多

原则,能够

深刻,理解

中国人特殊

的沟通原则,

将其运用到

生活实际。

第九章 沟通的原

第一节 中国人的

特殊沟通原则

第二节 沟通的基

本原则

1、养成自己判断的习

惯,并能在实际生活中

加以应用。

2、掌握将信将疑的沟

通心态,并能合理加以

规范。

3、掌握沟通原则,能

够加以运用。

4、明白少说不是不说

的道理,能够说的恰到

好处。

5、透过有效的方法增

加自己的沟通效能。

讲授法

行为引

导法

案例教

学法

小节测验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4

教会学生下

级与上级沟

通的方法,

让学生尽量

做到“低位

入世”、“低

调做事”,

从而实现海

纳百川。

第十章 怎样与领

导沟通

第一节 下级对上

级的沟通要领

第二节 请示、汇

报的程序和基本

态度

第三节 说服上级

的对策

1、掌握下级与上级沟

通的要领与方法,并能

在实际生活中用心体会。

2、把握向上级请示、

汇报的基本态度,并为

有效沟通大好基础。

3、掌握请示、汇报的

程序和要点。

4、学会与各种性格的

领导交往与沟通,为自

己的发展铺平道路。

5、把握说服上级的注

意事项,以期“言而有

功”。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讲授指

导法

情景模

拟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6

让学生掌握

与下属沟通

的方法,促

进上下级关

系和谐,这

样才能使工

作更好的完

成。

第十一章 怎样与

下属沟通

第一节 上级对下

级的沟通要领

第二节 下达命令

的技巧

第三节 赞扬和批

评下属的技巧

1、 把握布置工作时下

达命令的技巧,使

下属能够满意的接

受指令并能认真的

完成任务。

2、 实践赞扬下属的方

法,调动下属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

3、 慎重运用批评下属

的方法,注意保护

下属的工作热情。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讲授指

导法

情景模

拟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5

教会与平行

同事之间的

沟通方法,

使自己的工

作更加顺利

和谐。

第十二章 怎样与

同事沟通

第一节 同事间沟

通的要领

第二节 同事间沟

通应注意的问题

1、 了解掌握同事之间

的沟通要领,并能

在实际生活中正确

运用。

2、 把握同事间沟通需

要注意的问题,使

同事之间的交往与

沟通更为顺利。

3、 从同学间的交往与

沟通开始,积累与

人打交道的经验。

行为引

导教学

案例教

学法

讲授指

导法

情景模

拟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4

使学生充分

认识到电话

沟通的重要

作用,使在

与别人沟通

时能够尽量

亲切、生动

而灵活。

第十三章 电话沟

第一节 电话形象

第二节 接打电话

的程序和基本技

第三节 应对特殊

事件的技巧

1、 把握电话形象的内

涵并能在日常生活

和工作中提升自己

的个人形象和单位

形象。

2、 把握打电话的程序

和基本技巧并能在

电话沟通中熟练运

用。

3、 对于电话沟通中的

特殊事件能够灵活

运用技巧进行化解。

情景模

拟法

讲授指

导法

示范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3

让学生了解

会议的含义

及会议成本,

以使会议这

种群体沟通

方式发挥其

应有的价值。

第十四章 会议沟

第一节 会议的准

备与安排

第二节 会议主持

人的沟通技巧

第三节 会议主持

人的控场技巧

1、 认识会议准备和安

排的重要性,按会

议的饿实际情况做

好各种准备安排工

作。

2、 认识会议主持人和

与会者对会议成功

的重要作用,明确

各自的责任。

3、 掌握会议主持人的

沟通技巧,并能在

会议实践中灵活运

用。

4、 掌握会议困境的控

制方法,并能在会

议实践中灵活运用。

情景模

拟法

讲授指

导法

示范法

案例教

学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3

让学生认识

名片在人际

交往中的重

要性,能够

掌握名片的

规范礼仪。

第十五章 名片使

用的礼仪

第一节 名片的

作用及

设计

第二节 名片的

礼仪

1、了解名片设计与制

造的规范要求,能够

在不同交际情景中使

用合适的名片。

2、 把握名片使用的礼

仪规范,在日常生

活与工作中学会正

确的递送、接受名

片。

3、 养成按一定方式整

理与管理名片的习

惯。

情景模

拟法

讲授指

导法

示范法

案例教

学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2

1、掌握言墨之道的内

涵,并能在生活中不断

 

让学生明白

沟通是“艺第十六章 沟通的

术”而非艺术

“技术”,第一节言墨之道

努力修习沟第二节由情入理

通艺术,追第三节 交浅不言

求圆融之境。

 深

修炼和提高。

2、掌握委婉说话和拒

绝的艺术,提升自己的

沟通能力。

3、时时培养由情入理

的沟通习惯,以期习惯

成自然。

4、体会让对方自己改

变的妙处,提升自己对

矛盾的化解力。

4、明白交浅不言深的

情景模

拟法

讲授指

导法

示范法

案例教

学法

主题活动

评价

合作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3

道理,并能在日常生活

中加以运用。

 

4.课程实施

4.1 教学实习、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室能够满足教学过程中活动与实训的需要。

如形体房、多媒体教室、音乐厅、大礼堂等。

本课程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既可以为专业课服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

习实训设备为自身的教学服务,可谓一举两得。

4.2 教学师资条件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主讲教师最好具有“双师”素质,理论功底扎实,并且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能够与社会各行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培训,积

累社会经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3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主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方式进行讲解,讲训结合、边讲边练。

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录象

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讲授,采用学生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感知训练、案例讨论、课堂观摩、小

测试讲练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课外实践:

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专题讲座,邀请企业界的专家、校外礼仪培训活动、实战训

练,参加各种会议及接待服务活动、社区礼仪服务等,以培养学生综合性服务接待能力。

自主学习拓展:

利用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将教学重点及具体考核参照标准提供给学生。

以课堂带动

课外,让学生的课外学习有章可循,加强平时实践训练,促进学生自学自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

趣,进而促进专业职业形象的塑造及礼仪素养的内化。

以赛代练、以赛促学:

通过举办“礼仪知识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礼仪素养的形成。

  

5.考核方案的设计

5.1 考核方案设计

5.1.1 学生成绩评定总体思路:

第一,教学评价要体现“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核心,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

育理念。

第二,坚持“重平时,重积累,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特进行成绩评定。

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评方式。

第三,学生成绩评定方式要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

正像我们常言所讲,“考试本身不是目的,

考试的目的是对我们平时学习情况、教学效果的考查”。

因此,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是由我们的教学

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5.1.2 学生成绩评定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体现重平时、重积累、重实效的原则。

第二,体现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

第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第四,注重体现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有机统一原则。

第五,建立起完善的考评机制,有科学的或比较科学的考评标准及实施方案。

5.1.3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核”的模式。

第一,平时成绩的确定:

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 40%,包括:

课堂表现(出勤、听课、发言、

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表现)10%;个人书面作业及小组活动 20%;课外活动参与情况(态度、结

果)10%

第二,期末成绩的确定;期末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 60%。

主要采取笔试开卷方式。

开卷方式更

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平时素材的积累、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进行考核。

5.1.4 学生成绩评定标准:

(1)课堂表现:

(10%)

第一,出勤情况:

旷课一次扣 2 分,学期累计 5 次,直接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病、事假一次扣 1

分,学期累计 10 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第二,课堂表现:

积极发言,认真思考,答案有新意,每次加 1 分。

加满 10 分为止。

(如果有

出勤扣分情况,在抵消扣分后,加满 10 分为止)

第三,参与课堂其他活动,积极踊跃,表现突出,每次加 2 分,加满 10 分为止。

第四,如果没有缺勤情况,但课堂表现一般,既没有主动发言,也没有参加课堂活动,取全班同

学此项分数的平均分。

(2)书面作业及小组活动(20%)

第一,书面作业,教师根据作业态度,作业内容,每次作业以 100 分计。

第二,小组活动,每次活动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工作任务。

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组内

分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小组活动结束后,先进行组内评定,每人得到基础分,再把评委给分和

教师给分,平均到小组每个成员,得出总分。

第三,期末总评时,把两部分汇总,占期末总评成绩的 20%

(3)课外活动参与情况(10%)

根据参与活动的过程表现及结果给出成绩。

(4)期末考试(60%)

期末考试以沟通场景模拟方式进行。

总分为 100 分,取其中的 60%计入总评分。

6.教材与教学资料的使用

教材:

曾仕强 《人际关系与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教材:

《礼仪与沟通教程》宋莉萍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沟通与礼仪》张晓明袁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9

2.多媒体资源。

周思敏礼仪系列讲座音像材料;金正昆礼仪讲座、沟通讲座系列音像材料;余世维沟通讲座系

列音像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