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600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丰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拮据(jū)附用风雅自惭形秽(suì)瑟索

B.箴言(xián)

断章取义强聒不舍(guō)恣睢

C.豢养(huàn)形销骨立恪守时间(gè)阔棹

D.佝偻(góu)箪食壶浆面面厮觑(qù)诓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一代风流人物,他们的功绩将流芳千古,为世代人民所敬仰。

B.对朋友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精神的

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C.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奋战,这项高科技项目终于不攻自破了,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欢愉的笑容。

D.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非常得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

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B.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偶而雕镂的诗文,竟能涂划河山,镌刻人心,永不漫游。

C.我在这样一个染满了绿意的早晨和你们写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着生气勃勃的绿呢?

D.我们不能让某种嗜好侵蚀了我们的意志并主宰了我们所有的时间。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此外,太阳风暴能量的注入会使得地球大气层膨胀,增加了低轨卫星的大气阻尼,让它们提早坠落。

②空间天气和人类关系密切,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

③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人造卫星。

④在几个小时内,太阳风暴就能使人造卫星的

寿命缩短大约两年。

⑤因为带电粒子会侵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同时它还会在电路中引发错误的指令,或者造成放电等卫星故障。

⑥2000年7月14日,日本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高新卫星”(ASCA)在太阳风暴中失去能源,姿态失控,几个月后便坠入了大气层。

A.②③①⑥④⑤  B.②③⑥④⑤①  C.③①⑥④⑤②  D.③⑥⑤①④②

5.下列填入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果你愤怒,你就;如果你哀伤,你就;如果你热爱,你就;如果你喜欢,你就。

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走出去,勇敢做自己。

A.表达呐喊追求哭泣B.呐喊哭泣表达追求

C.哭泣呐喊追求表达D.呐喊表达追求哭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①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芦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注释】①庆历六年,范仲淹贬邓州知州,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6.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初春时节,词人惜春觅春,入得山去所见之美景。

下片写偶遇老翁,闲话家常,顿觉与黄莺、山蝶共处的隐逸生活的乐处。

B.上片的“浦映芦花花映浦”句的两个“映”写出了洲岸花的婀娜和野花的妩媚的互相映衬。

C.“恍然身入桃源路”写出了环境的优美。

D.“莺解新声蝶解舞”意思是说,我此时的平和心态好比鸟儿在这大好春光里婉转歌唱,蝴蝶在这百花丛中翩翩起舞一般。

7.下面对词的赏析不确的一项是()

A.上片表达了范仲淹与民同乐的喜悦之情,下片表达了旷达的思想。

B.全词风格飘逸,有婉约的一面,也有豪放的一面。

C.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对表面稳固的朝庭存在着反感,想离开朝庭,离开官场,寻找他途,退隐归田去,希望过陶渊明式的生活。

D.本首词所表现出的

人生态度与《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完全一样,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瑞草溪亭张岱

瑞草溪亭为龙山支麓,高与屋等。

燕客相①其下有奇石,发掘之,去三丈许,始与基平,乃就其上建屋。

屋今日成,明日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

盖此地无溪也,而溪之。

一日鸠工②数千指,索性池之。

无水,挑水贮之,中留一石如案,回潴③浮峦,颇亦有致。

燕客以山石新开,意不苍古,乃用马粪涂之,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④之。

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石崩裂,不石不树⑤,亦不复案。

燕客怒,连夜凿成砚山形。

燕客性急,种树不得大,移大树种之,移种而死,又寻大树补之。

见其一室成,必多坐看之,至隔宿⑥或即无有矣。

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

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⑦。

甲申,二叔客死淮安,燕客奔丧,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二万许,燕客携归,甫⑧三月又辄尽,时人比之鱼宏四尽焉⑨。

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

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虚日。

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

皇”,可发一粲⑩。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相①:

看。

②鸠工:

意思为聚集工匠。

③潴:

水积聚的地方。

④皴(cūn):

中国画中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

⑤不石不树:

石案没凿成又不能种树。

⑥隔宿:

过了一夜。

⑦缘手立尽:

随手耗费立马就花尽了。

⑧甫:

才,刚。

⑨时人比之鱼宏四尽焉:

当时的人把他比为“鱼宏四尽”。

⑩可发一粲:

这可以引发人们粲然一笑。

8.下面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一日/鸠工数千指B.故/溪亭虽渺小

C.石/崩裂D.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二万许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去()池()携()

10.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4分)

(1)屋今日成,明日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

(2)种树不得大,移大树种之,移种

而死,又寻大树补之。

11.燕客“穷奢侈靡,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是晚明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一个典型。

作者记录燕客生活,淋漓尽致,是褒还是贬?

请说明理由。

(至少写出两点理由)(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2)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不知饴阿谁。

(4),坐断东南战未休。

(5)春蚕到死丝方尽,。

(6)行人莫问当年事,。

(7)寂寂江山摇落处,。

(8)?

英雄末路当磨折。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

(16分)

豆酥糖苏青

我的桌上常放着四包豆酥糖,我想想不要吃,却又舍不得丢掉。

那豆酥糖,是和官哥上星期特地赶近路给我送过来的。

他见了我,也不及寒暄,便小心地把豆酥糖递到我手里,说道:

“这是大毛婆婆叫我带来给你的。

“和官哥,我祖母近来身体还好吧?

“大毛婆婆身体倒好,不过年纪大了,记性总差些。

于是,这四包豆酥糖便放在桌上,一直到现在。

见了豆酥糖,我便容易想起祖母来了。

我的祖母是长挑身材,白净面庞,眉目清秀但牙齿太坏。

到我六岁那年从外婆家回来就跟她一床睡时,她的牙齿便只剩下门前三颗。

但是她还爱吃甜的东西,在夜半醒的时候。

我们睡的是一张宁波大凉床,挂着项益复布帐子,经年不洗,白的帐顶也变成灰扑扑了。

在床里边,架着块木板,板上就放吃的东西。

我睡在里边,正好钻在木板下面,早晨坐起来一不小心,头顶便会同它撞击一下,害得放在它上面的吃食像乘船遇巨波般,颠簸不定,有时跌下来。

然后,我便与祖母分而食之了。

夜晚,等她睡熟了,有时候我暗中摸索起来,伸手去偷取板上的吃食。

板上的吃食,总是豆酥糖居多。

于是我捏了一把,重又悄悄地躺下,拆开包纸自己吃。

豆酥糖屑未散满在枕头上,被窝里,有时还飞落过眼里,可是我不管,我只独自在黑暗中撮着吃,有时连包纸都扯碎了一齐吞咽下去。

半夜里,当我祖母鼾声停止的时候,她也伸手去模板上的吃食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的本领可是真大,从不碰撞,也从不乱模,要什么是什么。

有时候她摸着一数发觉豆酥糖少了一包,便推醒我问,我伸个懒腰,揉着眼睛含糊回答:

“阿青不知道,是老鼠伯伯吃了。

”可是这也瞒不过她的手,她的手在枕头旁边摸了一下,枕头被窝里都是,于是她笑着拧我一把,说道:

“就是你这只小老鼠偷吃的吧!

我给她一拧,完全醒了。

于是我们两个便又在黑夜里吃起豆酥糖来。

她把豆酥糖撮一些些,放进我嘴里,叫我含着等它自己溶化了,然后再咽下去。

“咕”的一声,我咽下了,她于是又提起一些些放进嘴里来。

这样慢慢

的,静静的,婆孙俩是在深夜里吃着豆酥糖。

我们从不整理床褥,豆酥糖屑末以及其他碎的东西都有,枕头上,被窝里,睡过去有些沙沙似的,但是我们惯了,也决不会感到不舒服。

次晨起来,也只不过把棉被略略扯直些,决不拍拍床褥或怎样的,让这些屑未依旧散布在原地方。

有时候豆酥糖屑末贴牢在我的耳朵或面孔上了,祖母在第二天发现后便小心地把它取下来,放到自己嘴里,说是不吃掉罪过的。

我瞧见了便同她闹,问她那是贴在我脸上的东西,为什么不给我吃?

她给我缠不过,只好进去再拆开一包,撮一些些给我吃了,然后自己小心地包好,预备等到半夜里再吃。

有一天,我的父亲从上海回来了,他们大家谈着,直谈到半夜。

我一个人醒来,不见祖母,又摸不着豆酥糖,心想喊,却怕陌生的爸爸,心里难过极了。

等了好久,实在忍不住,只得自己在枕头旁,被窝里,摸索着,拾些剩下来的豆酥糖屑吃吃,正哽咽时,忽然听见他们的声音进房来了,于是我便不敢作声,赶紧连头钻进被中,一动不动的假装睡着。

“阿青呢?

”父亲

的声音,放下灯问。

“想是钻在被中了。

”祖母回答。

“夜里蒙头睡多不卫生!

”父亲说着,走近来像要替我掀开被头。

我心里一吓,幸而祖母马上在拦阻了:

“孩子睡着,不要惊醒她吧。

豆酥糖含在嘴里,溶化了的糖汁混合着唾液流进喉底去了,喉头痒痒的,难熬得紧。

我拚命忍住不肯作声,半晌,“咕”的一声终于爆发了,父亲马上掀开被头问:

“你在吃些什么,阿青?

我惊了,望着摇曳的灯光,颤声回答道:

“我没吃——老鼠伯伯在吃豆酥糖屑呢。

“豆酥糖屑?

哪里来的?

”父亲追问着,又掀起被来,拿着灯瞧,我赶紧用手按住那些聚屑较多的地方,不让他抢了去。

但是父亲拉过我的手,拿油灯照着这些屑末问道:

“哪里来的这些脏东西?

床上龌龊得这样,”说着,他想拂去这些豆酥糖屑末。

这时祖母却脱好衣裳,气呼呼的坐进被里来了,她向父亲唠叨着:

“好好的东西有什么脏?

山北豆酥糖,有名的呢。

还不把灯台快拿出去,我睡好了,吹熄了灯省些油吧。

看你这样冒冒失失的,当心烧着帐子可不是玩。

”她的唠叨愈来愈多,父亲的眉头也愈皱愈紧了。

现在,我与祖母有六七年不见面了。

她的仅有的三颗门齿也许早已不在了吧?

这四包豆酥糖正好放着自己吃,又何必千里迢迢的托人带到上海来呢?

我不忍吃——其实还怕吃它们。

想起幼小时候在枕头上,被窝里取屑未吃时的情形,更觉恶心,便没有勇气去拆它们的包纸了。

我是嫌它脏吗?

不!

我怎么可以放着不吃?

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

犹豫着,犹豫着不到十来天工夫,终于把这些豆酥糖统统吃掉了。

它们虽然已经潮湿,却是地道的山北货,吃起来滋味很甜。

——甜到我的嘴里,甜进我的心里,祝你健康,我的好祖母呀!

(选自《苏青文集》)

13.从记叙的顺序看,文章运用了怎样的顺序?

文章开头交待祖母的“记性总差些”好像与本文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去掉?

请说明理由。

(4分)

 

14.说说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特点及作用。

(4分)

她把豆酥糖撮一些些,放进我嘴里,叫我含着等它自己溶化了,然后再咽下去。

“咕”的一声,我咽下了,她于是又提起一些些放进嘴里来。

这样慢慢的,静静的,婆孙俩是在深夜里吃着豆酥糖。

 

15.写出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我怎么可以放着不吃?

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

”的理解。

(4分)

 

16.文章最后三段独立成段,请谈谈它们的作用。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

(14分)

“三上成文”闲说陈鲁民

①在河南巩义市康百万庄园里旅游时,我看到一个门上题名“三上成文”的房间。

导游介绍说,这曾是昔日康家主人的厕所,典故取自于欧阳修《归田录》的“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后人又因此作了一副厕所读书对联:

“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于今已十年。

莫道轮回输五谷;可储笔札赋三都。

”所

指即为欧阳修和左思在厕所里的文字生涯。

因而,酷爱读书的康家主人就把自己的厕所命名为“三上成文”。

我进去转了转,果然是半书房半厕所,可谓别有情趣,令人遐想不已。

②欧阳修的“三上成文”,以今日之眼光来看,其实都是不大科学的。

马上看书,就相当于今天的车上看书,摇摇晃晃,颠簸起伏,既不安全,肯定还会影响视力;枕上看书,也

对眼睛不好,久之容易近视;在厕所里长期看书就更不可取了,现代人从健康的角度认为,这样容易引发痔疮等疾病,所以并不提倡此举。

我们今天之所以还在提欧阳修的“三上成文”,其实就是提倡他那种抓紧一切时间随时随地读书学习的可贵精神。

古人说,人生有涯学而无涯,读书学习既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更是工作事业之需要,读书可以使人聪慧睿智,使人通古博今,使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所以,孔子古稀之年“读《易》,韦编三绝”;高尔基,“看见书,就像饿汉看到面包一样”;茅盾说过“君子有三可惜,此生不学可惜,此日闲过可惜,此身一败可惜。

③人生苦短,学海无涯。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长度都差不多,只要不是早夭、横死等意外灾难发生,不过长则三万天,短则两万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有人能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成为学问大家,权威泰斗,有的人则胸无点墨,愚不可及,一事无成,蹉跎终生。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以读书为生的,他都要有一份自己糊口谋生的饭碗,大块时间要去挣自己的口粮钱,那么,八小时以外,马上、枕上、厕上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就成了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了。

欧阳修于做官忙于正事之余,利用“三上”进行读书创作,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名列“唐宋八大家”;左思也是公务繁忙的官吏,抓紧“三上”时间,历时10年,写出著名的《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可以不夸张地断言,人与人的境界和成就的区别,仅

从业余时间的如何利用就能看出高下优劣了。

④生活节奏加快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似乎每个人都显得很忙,读书学习也就很自然地在有些人那里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了。

我看过一个在部分人中关于“一年读几本书”的调查,其中有5%受访者选择0本,19%的受访者选择1—3本,3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年读书的数量在3—6本,25.4%的受访者表示每年能读10本以上书籍。

(《中华读书报》2009年6月3日)如果按黄庭坚的“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於胸中,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名言来判断,那部分人是到了“面目可憎”的地步了,可惜自己还感觉良好。

若是批评他不读书学习,他一定会以忙为理由,这也可能是事实,忙工作,忙家庭,忙应酬,可无论如何不会连“三上”的时间都没有吧?

如果能利用“三上”的边角时间翻翻读读

,也不至于一年不看一本书吧。

⑤“三上成文”成就了欧阳修,也成就了左思,其做法未必照搬,其精神大可继承。

(选自《解放军报》)

17.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8.文章第②段是如何“闲说‘三上成文’的”?

请写出其过程。

(4分)

 

19.作者在第③段中表述了怎样的观点?

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4分)

 

20.谈谈你对“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於胸中,便觉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一句话的理解。

(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某班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下面所提供的小说人物中选取一个,仿照示例,写出你对所选人物的评价和感想。

(50字以内)(3分)

提供的小说人物:

杨二嫂(故乡)、杜小康(孤独之旅)、菲利普夫妇(我的叔叔于勒)、范进(范进中举)、刘姥姥(刘姥姥进大观园)、杨志(智取生辰纲)、刘备、诸葛亮(三顾茅庐)

示例: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走,从

中我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90字以内)(3分)

 

(二)写作(50分)

22.请以“我心中永远的美好”为题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字以上;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D(A,“附用风雅”应改为“附庸风雅”,“秽”应读“huì”;B,“箴”应读“zhēn”,“断章取意”应改为“断章取义”;C,“恪”应读“kè”,“阔棹”应写为“阔绰”)

2.C(“不攻自破”的意思是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

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

驳或攻击。

这与句中的“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不合。

3.C(A项,缺宾语,在句末后加上“的基本条件”;B项,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应写成“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河山,雕镂人心”;D项,词序不合理,应改为“主宰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并侵蚀了我们的意志”。

4.B(本语段是说明太阳风暴的害处的,而第②句是总说太阳风暴,所以应放在首位。

第③句中的“首当其冲”四字表明应放在总起句之后,所以第③句应紧承第②句。

第⑥句和第④句都是通过举例具体说明其害处,而第⑥句是总体上写,第④句从小处写,所以第③句后面应放第⑥句和第④句。

第⑤句是解释原因,所以紧接着④句。

第①句的“此外”表明应放在最后。

5.B(看清前面词语,注意所选词语与前面词语的搭配是否吻合。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6.A(应为暮春,从“春欲暮”可以看出。

7.D(应为前者有点消极态度,而后者为积极态度。

8.D(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二万许)

9.(3分,每小题各1分)

(1)去:

离开(文中指挖进去)。

(2)池:

挖(成)水池。

(3)携:

携带。

10.(4分,每小题各2分)

(1)房屋今日修成,明日就拆除,一共经过十七次变更,

溪亭才现出。

(2)栽种的松树不等迅速长大,就把大树移栽过来,移栽的松树死了,又寻找大树来替补。

11.(3分)作者的态度是贬。

(1)写燕客修建瑞草溪亭的过程花费巨万。

(2)结尾以

“时人”的评价,把燕客的所为说成是“鱼宏四尽”与“败落隋炀帝”“穷极秦始皇”,可见作者对燕客的批评与厌恶。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参考译文:

端草溪亭是龙山的支麓,亭高与房屋相等。

燕客看到它的下面有奇石,挖进去三丈左右,才与地基相平,然后在地基上修建房屋。

房屋今日修成,明日就拆除,一共经过十七次变更,溪亭才现出。

大概这个地方原来没有溪流,因而开引溪流。

一天,(燕客)聚集民工数千人,索性耙它挖成水池,没有水,就挑水贮藏起来,中间留有一块石墩如同案桌,山峦在回水中浮出,也很有一种景致。

燕客认为山石是刚刚开采出的,着意还不太苍古,就用马粪把山石涂抹起来,又叫画工用石青石绿来表现山石峰峦的脉络纹路。

又用高价购买了五六棵天目山青松,凿开石缝把它们栽种下去,石案被崩裂了,石案没凿成又不能种树,也不再像石案了。

燕客因此发怒了,连夜把它凿成砚山形。

燕客性子急躁,栽种的松树不等迅速长大,就把大树移栽过来,移栽的松树死了,又寻找大树来替补。

看见一室完成了,必定有很多人来坐下看一看它,等到过了一宿或许又没有了。

所以溪亭尽管渺小,所花费的钱多至巨万。

二叔的家业有四五万,燕客随手耗费立马就花尽了。

甲申年,二叔客死在淮安,燕客去奔丧,二叔所积蓄的薪水俸禄及玩好币帛这类又有二万左右,燕客把它们带回来了,才三个月又快要花尽了,当时的人把他比为“鱼宏四尽”。

溪亭住宅,一边造,一边改,一边卖,像翻山倒水一样没有停过一天。

有一个叫夏耳金的人,制灯剪彩为花,也没有虚度过一天。

人们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这可以引发人们粲然一笑。

12.(8分,每空1分)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不求闻达于诸侯(3)羹饭一时熟(4)年少万兜鍪(5)蜡炬成灰泪始干(6)故国东来渭水流(7)怜君何事到天涯(8)俗子胸襟谁识我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3.插叙(1分)。

不可去掉(1分)。

祖母虽然记性差些,但祖母却不会忘记“我”喜爱吃豆酥糖,所以还托和官哥带给“我”豆酥糖(1分),表现了祖母对“我”的爱(1分)。

14.(4分)“撮一些些”“放进”“提起一些些”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1分),

写出了吃豆酥糖的过程,其中“些些”点明豆酥糖的少,但“我”却很满足的心理(1分);“慢慢的,静静的”用叠词的形式,写出了祖孙俩夜里吃豆酥糖的美好温馨的场面(过程)(1分),体现了祖孙俩生活的美好幸福与和谐以及外婆对“我”的爱(1分)。

15.(4分)整个句子由两个小分句构成,都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前半句

强调“我”不能不吃,因为豆酥糖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是很美味的,所以必须吃,否则就可惜了(1分)。

后半句强调“我”清楚地知道这是外婆对我的关心,是外婆的爱,所以不忍吃没了(1分)。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怀念以及对外婆的感激之情(1分)。

16.(4分)内容上,写出了祖孙俩之间的相互的挂念以及“我”对祖母、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结构上,由回忆回到现实,照应前文,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2分)。

17.(3分)

(1)解题并说明“三上成文”的出处;

(2)引出本文的论题;(3)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

18.(4分)首先对“三上成文”的字面意思作出解释,并点明其不合科学性,所以不

提倡,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说(1分)。

接着表明作者的态度,即今天提倡“三上成文”的目的:

“提倡他那种抓紧一切时间随时随地读书学习的可贵精神”(1分)。

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读书的重大作用(2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各1分)。

19.(4分)观点:

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就成了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1分)。

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欧阳修、左思利用“三上”时间读书,最后欧阳修成为了“唐宋八大家”、左思写成《三都赋》例子(1分),充分论证了“边边角角的时间”是一个人脱颖而出的关键(1分),增强了说服力(1分)。

20.(3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长时间不读书就会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缺乏修养,

给人的感觉很差劲(1分)。

从而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这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表达的意思是一样。

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2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1.

(1)(3分)示例:

杨志,一个梁山泊的好汉,提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2)(3分)示例:

提起小说,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引领着我们去了解丰富的大千世界,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灵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片天地吧。

22.写作。

(按中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