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4511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 新人教版.docx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讲稿新人教版

课题: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高考考点及能级要求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了解纸币的含义,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了解信用卡的功能

5、了解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考点梳理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基本职能:

第一,价值尺度职能。

即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第二,流通手段职能。

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了解纸币的含义,了解(原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少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通货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根本的是发展经济,保障商品的供给。

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过热的投资,压缩固定资产规模;减少财政赤字、减少财政支出等。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抑制通货紧缩的措施:

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投资和消费,尤其是扩大内需等。

【了解信用卡的功能(删除含义及优点)】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

【了解外汇和汇率】

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币不一定是外汇;外汇不等于外币,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汇率:

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币汇率的变化:

如果用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四、典型例题

1、(2009·四川高考)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解析:

此题为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兑换的计算题,可先将人民币换算为美元。

两年前小张按1美元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即用了8×1000=8000(元)人民币;两年后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但此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此时小张换回的人民币为:

8000×(1-20%)=6400(元);两次兑换之差为:

8000-6400=1600(元),故选A。

答案:

A

2、材料1:

人民币外汇牌价

时间

美元

中间价(人民币)

2009.5.20

100

682.51

2009.5.27

100

683.24

2009.9.10

100

684.17

2010.8.28

100

685.32

材料2: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有何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美元小幅升值和小幅跌落,人民币汇率相对降低和升高,第

(2)问属于基础知识,从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材料1反映了2009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相对贬值,美元相对升值,人

民币汇率跌落,美元汇率升高,但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了稳定。

(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奥巴马挥起大棒想让人民币升值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在汇率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更大地开放市场从而扩大美国出口,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

尽管奥巴马表态称不会修改甚至废除与中国已经签订的贸易条约,但美国最高层再次拿出汇率问题来做文章显然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五、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2010年11月,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借鉴北京奥运会经验,我国在体育领

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使用相关知识产权时要经原创人员同意且给予相关报酬。

这里说的知识产权()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 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 

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 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知识产权同时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符合商品的特征,但又不能同时被占有,①③④正确,故选B。

答案:

B

2.(2010·徐州模拟)小王用3050元人民币在南京珠江路购买了正版的WindowsXP操作系统。

这里的3050元人民币(  )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④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

由题干可以看出,这3050元人民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②③是正确的。

答案:

C

3.(2010·广州模拟)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这说明(  )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在一定时期内,纸币的发行量、面值大小及每种面值纸币的发行量可以由国家在遵循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决定,但纸币的购买力由市场形成,故④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

答案:

B

4.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出现了较明显的(  ) 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B.0.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C.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D.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解析:

由材料可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量为:

(30000×1)÷5=6000(亿元),而实际发行12000亿元,可知1元钱相当于0.5元的购买力,可能会出现通胀现象,故选A。

答案:

A

5.(2010·株洲模拟)著名学者宋鸿兵《货币战争》一书引起了网上热议,它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

从根本上说,货币的神奇之处在于(  )

A.它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C.它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D.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

货币的神奇从根本上说在于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同一切商品相交换,故选D项。

A、B两项体现了货币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C项观点错误,货币的产生要比商品晚得多。

答案:

D

6.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加入欧元区,统一的欧元日益显示其强大竞争力。

从本质上看,欧元是(  )

A.货币B.一般等价物

C.价值符号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解析:

要明确欧元也是纸币,其本质是价值符号而非一般等价物。

答案:

C

7.(2010·泰州模拟)2009年12月,原山东政协主席孙淑义因经济问题被撤职。

联系之前的一系列腐败案件,有人得出结论:

“金钱是毒蛇,是一切罪恶的渊源”。

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与金钱万能论是对立的

B.是正确的,因为它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C.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D.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货币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作用

解析:

材料中观点否定了货币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因而是错误的。

A、B两项本身判断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8.(2009·重庆高考)下表 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汇率

日期    

1欧元兑美元

1美元兑人民币

2008年2月12日

1.46

7.18

2008年7月14日

1.59

6.83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判断,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

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

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

解析: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汇率变化的影响,由图表可知欧元、人民币都在升值,这不利于欧元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A、D两项不选;从升值幅度看,欧元大于人民币,因此,有利于中国对欧元区出口,C项正确。

答案:

C

简析题9.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压岁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金钱打交道。

如何正确认识和支配金钱对我们的一生都很重要。

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正确对待金钱”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金钱的看法。

甲说:

“有钱真好。

日常生活离不开钱,有钱才可以过健康、有品质的生活。

乙说:

“钱够花就好。

金钱是魔鬼,追求更多的金钱,会让人活得很累,还会使人误入歧途。

丙说:

“钱少也好。

因为钱少,才能使人奋发向上,穷则思变……”

第二小组对本班同学拥有和支配压岁钱、零花钱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级有个别同学迷恋网吧,把钱花在玩游戏上;有部分同学贪吃零食;有些同学相互攀比,购买高档电子产品等。

针对这些现象,该组同学倡议制订“用好零花钱”的班级公约。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请针对第一组中某位同学的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中的相关货币理论知识,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

(2)请你针对该班同学存在的上述某一现象,对班级公约的内容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问要选择甲、乙、丙三者中一个人的观点结合货币理论知识去分析,可以从货币的本质、职能、正确的金钱观等角度分析。

(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①甲看到了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但有钱不一定能过上健康、有品质

的生活。

(或乙没有正确认识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人误入歧途并不仅仅是因为追求更多的金钱;或丙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人奋发向上并不仅仅是因为钱少。

②要辩证地看待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不行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③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如:

为解决“攀比消费”问题,建议在班级公约中写上①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②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克服炫耀心理,不盲目攀比。

理由是: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学会理财,注意节约,花钱有度,做理智消费者。

课题: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高考考点及能级要求

1、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6、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1、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

2、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3、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考点梳理

(2)价格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商品的供求送货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变化: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

卖者处于主导地位。

买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购买者持币待购,出现“贷多不值钱”现象。

买者处于主导地位。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贷币表现。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一种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的的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因此,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商品的价值总量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单位时间所生产商品数量的乘积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因此,企业必然竞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的需求影响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商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四、典型例题

1.假定某地区鞋业生产出现下列三种情形:

①甲鞋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②鞋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鞋厂劳动生产率不变;

③甲鞋厂与本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形中,甲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

A.减少 减少 增加B.增加 增加 减少

C.减少 增加 不变D.不变 减少 减少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

①中甲鞋厂劳动生产率提高会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②③中鞋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生产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减少,甲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也会相应地减少,故选D。

答案:

D

2、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家电下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政策实施以来,总体进展顺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阶段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进一步推进落实“家电下乡”政策。

按照政策规定,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等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资金补贴。

据测算,仅这4类补贴产品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

(1)简要说明“家电下乡”对农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2)某“家电下乡”中标企业为更好拓展农村市场,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该企业设计家电下乡行动方案(要点)。

解析:

(1)问考查“家电下乡”对农民生活的积极意义,可依据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量的影响,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等方面来思考。

(2)问要求从企业微观角度提出行动方案,可从“适销对路”、“产品质量”、“企业形象和信誉”等方面来组织要点。

答案:

(1)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需求量。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降低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对下乡家电产品实行财政补贴,有利于激活农民的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行动方案可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及农民对相关产品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②重视质量。

设计出符合农村实际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的物美价廉。

③搞好售后服务。

健全农村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树立企业形象和信誉。

五、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由于2008年大蒜价格偏低,大量蒜农改种其他作物,再加上社会上传言大蒜能预防甲流,从而导致2009年冬季大蒜的价格一路攀升。

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说明( )

A.价格并不反映价值    B.价格的上涨具有随意性

C.价格变化受供求关系影响D.等价交换是不存在的

解析: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正常的价格波动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故A、B错误;材料的现象是由于供不应求所致,C项正确;等价交换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D表述错误。

答案:

C

2.当出现上述材料中的现象时( )

①会形成卖方市场 ②会形成买方市场 ③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④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解析:

材料中居民纷纷购买大蒜,导致物价上涨,会使卖者在交易中居于有利地位,形成卖方市场,①③正确,故选择B。

答案:

B

3.冬春时节,虽然大蒜价格涨幅较大,但每千克也只有10元左右,猪肉的价格却是每千克19元,猪肉之所以比大蒜贵,主要是因为(  )

A.猪肉营养价值高于大蒜B.猪肉的需求量比大蒜大

C.买大蒜的人多D.猪肉价值量大

解析:

题中猪肉、大蒜价格相比较,前者价格高,这主要不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D项正确。

答案:

D

4.(2009·江苏高考)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B.4C.8D.16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牢记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由题可知,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台电脑的价值降为原来的一半;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则1部手机的价值量也降为原来的一半,因此现在1台电脑的价值量仍与4部手机相等,故选B。

答案:

B

5.近几年来,市场上的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有些品种已经退出了市场。

右图是某种商品从出现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

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 )

A.供求关系的变化B.价格政策的变化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D.商品质量的变化

解析: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项正确,A、B不是根本原因,价格由价值决定而非由商品质量决定,D表述错误。

答案:

C

6.(2009·上海高考)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变化,上海居民使用自来水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供排水企业运营成本。

为此有关方面提出两种提价的方案。

一种为单一制调价,即统一由现行的1.84元/m3提价为2.8元/m3,另一种为阶梯式累进制调价(具体方法见下表)。

主张阶梯式累进制调价的人,认为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

用水基数

调整后水价(元/m3)

第一级

15m3以下(含15m3)

2.61

第二级

15~25m3之间(含25m3)

3.92

第三级

25m3以上

5.22

A.计算水费的方法并不比单一制调价复杂B.比单一制调价更加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

C.有利于合用水表的多户家庭合理分摊水费

D.能减轻多人口低收入家庭用水的费用负担

解析:

阶梯式累进制调价方式,随着级数的增加,水价也不断提高,这有利于人们控制用水量,节约用水,B符合题意。

这种方式比单一制调价方式复杂,不方便合用水表的多户家庭合理分摊水费,没有减轻多人口低收入家庭用水的费用负担,A、C、D错误。

答案:

B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给各国经济和相关行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据此回答7~9题。

7.据测算,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就会使全球经济降低0.5%的增长率。

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寻找油源,增加产量,以缓解当前石油资源供应紧张的状态。

这体现了价格的变动(  )

①决定价值的变动②会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减少③影响供求关系  ④调节生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油价上涨,促使各国积极寻找油源,增加产量,以缓解石油资源供应紧张的状态,说明了价格变动对生产和供求的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价值决定价格,①选项表述错误;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非一定减少,②表述不科学。

答案:

B

8.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地罐装液化气价格上涨很快,不少居民觉得用电比用液化气便宜。

因此,以电磁炉为代表的电热灶出现了热销。

这一现象说明(  )

A.电磁炉将逐渐取代液化气灶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大

C.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D.在相互替代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增加

解析:

液化气与电、液化气灶与电磁炉是相互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D项正确。

答案:

D

9.我国成品油税费改革后,汽油的价格下调,同时汽车的销量也有所增加。

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①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很大 ②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 ③国家政策决定商品的价格 ④价格调节生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③④

解析:

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下调,汽车销量有所增加,这体现了①②;价格由价值决定,③表述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简析题

10.据调查,空调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拥有率为43.9%。

正是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消费需求空间和较高利润率的刺激,许多企业竞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